自清洗过滤器液压驱动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9205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自清洗过滤器液压驱动换向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设备,属于流体输送开关装置结构的改进,特别是自清洗过滤器液压驱动换向阀。



背景技术:

自动清洗换向阀是一种新型高效低能耗液流换向器,主要应用于工业水处理和农业节水灌溉水处理。自动清洗换向阀的发展趋势为:①实现无人值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自处理能力,向智能化、人性化发展;②提高系统的自清洗效率、无电驱动、节能;③提高水处理能力,辅助过滤器实现高效过滤功能。

但是,现有自动清洗换向阀需要借助自身内装有换向功能的电动或气动换向阀与电气调控装置或通过手动清洗方式进行自冲洗作业。由于自动清洗换向阀主要应用于田间灌溉或工厂水源的泵房或工棚,因受如电力供给、布置空间、制作成本、使用维护等诸多客观条件或因素影响而无法在缺乏电动或气动供给条件的地域应用,所以,现有自动清洗换向阀制造成本较高,使用成本偏高,换向能耗较高,不能较为广泛地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洗过滤器液压驱动换向阀,大幅降低制造成本较高、使用成本与换向能耗,能被较为广泛地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清洗过滤器液压驱动换向阀,包括阀体,阀体设有通水管和排水管,通水管的两端管口分别形成单向进水口和双向进/出水口,通水管管周壁一侧部位设置有穿透其壁体的通流孔,固装在通水管外周面上的排水管其一端管口以罩住通流孔的方式通过通流孔连通通水管管腔,排水管的另一端管口形成单向出水口;还包括绕流挡板、刚性凸起壳壁、弹性隔膜、主动型推移件、连杆和从动型开闭板;通水管内周面位于单向进水口与通流孔之间且靠近通流孔的部位设有相对通水管内周面竖立的绕流挡板,通水管管周壁总体和通流孔、绕流挡板基本相对的另一侧部分设有相对通水管管周壁之外隆起的刚性凸起壳壁,以至刚性凸起壳壁内表面相对通水管内周面凹陷而形成凹陷腔且其与通水管内周面相连接的闭合环状周沿围闭成凹口,弹性隔膜以封住凹陷腔的方式固装在凹口上继而与凹口静密封配合,刚性凸起壳壁内表面与弹性隔膜内表面围闭成变容积驱动液作用室,刚性凸起壳壁设有穿透其壁体的连通变容积驱动液作用室的驱动液进流通孔,弹性隔膜内表面固装有位于变容积驱动液作用室内且仅一侧板面接触弹性隔膜内表面的主动型推移件,弹性隔膜以相对通水管管腔膨胀或收缩的方式相应压触或离开绕流挡板且在仅以朝向通水管管腔膨胀的方式压触绕流挡板时与绕流挡板相互静密封配合继而相静密封配合的弹性隔膜与绕流挡板使单向进水口和双向进/出水口完全封隔开来,连杆的一端经弹性隔膜设有穿透其膜体的穿孔伸至变容积驱动液作用室内与主动型推移件相互固接且以相对穿孔往复运动的方式与穿孔动密封配合或以相对穿孔静止的方式与穿孔静密封配合,连杆的另一端伸至通流孔内或经通流孔伸至排水管管腔内与被通流孔卡在通流孔内或被通流孔卡在排水管管腔内的从动型开闭板相互固接,从动型开闭板相对通流孔往复运动的方式相应封堵或打开通流孔,当弹性隔膜仅在收缩继而依次通过主动型推移件、连杆驱使从动型开闭板封堵通流孔时与通流孔相互静密封配合继而相互静密封配合的从动型开闭板与通流孔使通水管管腔和排水管管腔完全封隔开来。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自动清洗换向阀的换向功能集成到无需电源、气源驱动的(液压)液驱动换向阀(包括绕流挡板、凸起壳壁、弹性隔膜、主动型推移件、连杆)和从动型开闭板)上,它借助灌溉系统的水压)实施换向驱动,不仅减少三个电(气)动阀,还节省大量操作空间,继而省去自清洗过滤阀自清洗功能对电力需求的工程投入,极大地推动先进自清洗技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可辅助自清洗过滤器完成自清洗作业,可大幅提升自清洗技术水平。本实用新型大幅降低制造成本较高、使用成本与换向能耗,能被较为广泛地普及。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供给流体作业工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助清洗作业工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清洗过滤器液压驱动换向阀,如图1、图2所示,包括阀体,阀体设有通水管1和排水管12,通水管1的两端管口分别形成单向进水口7和双向进/出水口6,通水管1管周壁一侧部位设置有穿透其壁体的通流孔10,固装在通水管1外周面上的排水管12其一端管口以罩住通流孔10的方式通过通流孔10连通通水管1管腔,排水管12的另一端管口形成单向出水口11;还包括绕流挡板8、刚性凸起壳壁4、弹性隔膜5、主动型推移件2、连杆13和从动型开闭板9;通水管1内周面位于单向进水口7与通流孔10之间且靠近通流孔10的部位设有相对通水管1内周面竖立的绕流挡板8,通水管1管周壁总体和通流孔10、绕流挡板8基本相对的另一侧部分设有相对通水管1管周壁之外隆起的刚性凸起壳壁4,以至刚性凸起壳壁4内表面相对通水管1内周面凹陷而形成凹陷腔且其与通水管1内周面相连接的闭合环状周沿围闭成凹口,弹性隔膜5以封住凹陷腔的方式固装在凹口上继而与凹口静密封配合,刚性凸起壳壁4内表面与弹性隔膜5内表面围闭成变容积驱动液作用室,刚性凸起壳壁4设有穿透其壁体的连通变容积驱动液作用室的驱动液进流通孔3,弹性隔膜5内表面固装有位于变容积驱动液作用室内且仅一侧板面接触弹性隔膜5内表面的主动型推移件2,弹性隔膜5以相对通水管1管腔膨胀或收缩的方式相应压触或离开绕流挡板8且在仅以朝向通水管1管腔膨胀的方式压触绕流挡板8时与绕流挡板8相互静密封配合继而相静密封配合的弹性隔膜5与绕流挡板8使单向进水口7和双向进/出水口6完全封隔开来,连杆13的一端经弹性隔膜5设有穿透其膜体的穿孔伸至变容积驱动液作用室内与主动型推移件2相互固接且以相对穿孔往复运动的方式与穿孔动密封配合或以相对穿孔静止的方式与穿孔静密封配合,连杆13的另一端伸至通流孔10内或经通流孔10伸至排水管12管腔内与被通流孔10卡在通流孔10内或被通流孔10卡在排水管12管腔内的从动型开闭板9相互固接,从动型开闭板9相对通流孔10往复运动的方式相应封堵或打开通流孔10,当弹性隔膜5仅在收缩继而依次通过主动型推移件2、连杆驱使从动型开闭板9封堵通流孔10时与通流孔10相互静密封配合继而相互静密封配合的从动型开闭板9与通流孔10使通水管1管腔和排水管12管腔完全封隔开来。

如图1、图2所示,刚性凸起壳壁4呈正球面状或椭球面状。

如图1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未接收到在自清洗过滤器控制系统的指令时则正常供给流体,流体从单向进水口7进入通水管1管腔,再依次经弹性隔膜5与绕流挡板8之间形成的通流间隙流至双向进/出水口6,此时在水压的作用下,弹性隔膜5朝凸起壳壁4移动而相对通水管1管腔收缩,然后,弹性隔膜5接着通过连杆13驱使从动型开闭板9封闭通孔10(单向出水口11)。

如图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在收到自清洗过滤器控制系统的自清洗状态指令后,驱动(液压)液经驱动液进流通孔3正向流入变容积驱动液作用室,从而推动弹性隔膜5朝绕流挡板8与通孔10移动而相对通水管1管腔膨胀,再通过连杆13驱使从动型开闭板9打开通孔10(单向出水口11),而且,弹性隔膜5在膨胀后还与绕流挡板8相互紧密接触,由单向进水口7进入通水管1管腔的流体(水)受相互紧密接触的弹性隔膜5与绕流挡板8的封挡而无法流向双向进/出水口6,但是,双向进/出水口6却仍与单向出水口11连通,在自清洗过滤器控制系统的指令下流体(水)流只能由双向进/出水口6流至单向出水口11,继而进行自清洗作业。

当自清洗过滤器控制系统的自清洗状态指令结束时,驱动液经驱动液进流通孔3反向流出变容积驱动液作用室,弹性隔膜5朝凸起壳壁4移动而相对通水管1管腔收缩继而离开绕流挡板8,由单向进水口7进入通水管1管腔的液水可畅通地经弹性隔膜5与绕流挡板8之间形成的通流间隙再次流至双向进/出水口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