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管道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124阅读:1139来源:国知局
垂直管道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垂直管道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管道在使用中会产生振动,特别是高温高压管道会有强烈振动,目前常用管道支吊架来限制管道位移和控制管道振动。管道支吊架一般包括有用于固定管道的管部和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管部和根部的拉杆,但在对管道吹管等各种工况下,由于管道受力和载荷的变化,拉杆经常会出现偏角严重超过允许值、弹簧被压死甚至被拉坏的情况,适应性差,并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管道支撑结构,能够适应各种工况下受力和载荷的变化,适应范围广,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垂直管道支撑结构,包括限位框架、与限位框架连接的根部、用于夹持垂直管道的管夹,管夹设有伸入限位框架的夹合部,夹合部与限位框架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相互抵接,夹合部与限位框架之间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均存在间隙,第一方向与垂直管道的轴向方向平行布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中任意两个方向相互垂直。

管夹与垂直管道固定连接,垂直管道的受力和载荷变化都会传递到管夹,限位框架对管夹的夹合部进行限位,限位框架能承受第一方向上的荷载,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限位框架和夹合部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垂直管道可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自由膨胀,且垂直管道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时,对限位框架的强度无影响,该支撑结构能适应各种工况下受力和载荷的变化,适应范围广,保证支撑结构的约束与关系的应力计算模型一致,保证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限位框架和夹合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设有层叠放置的聚四氟乙烯板和不锈钢板。减少限位框架和夹合部之间的摩擦系数,使管道更好地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自由膨胀。

进一步的是,管夹设有对称布置的两个夹合部,限位框架、根部均与夹合部一一对应。使该支撑结构支撑更稳固,进一步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进一步的是,限位框架围绕夹合部布置,限位框架设有供夹合部伸入的限位口。使夹合部可沿着限位口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保证管道的自由膨胀,也便于限位框架和夹合部的安装和调整。

进一步的是,限位框架包括多根边框,多根边框首尾依次连接并围设形成限位口。

进一步的是,边框为型钢,边框设有加强筋。加强限位框架的强度,使该支撑结构承受载荷的能力更强。

进一步的是,根部包括至少一根与限位框架连接的立杆。

进一步的是,立杆有多根,立杆均匀布置于限位框架的底部,相邻两个立杆之间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根部的强度,使限位框架固定地更稳固,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的移动,使该支撑结构承受载荷的能力更强。

进一步的是,立杆为型钢。

进一步的是,该支撑结构为型钢框架式结构。使该支撑结构的承受载荷大,当管道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时,对框架强度无影响,能适应各种工况下受力和载荷的变化,适应范围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管夹与垂直管道固定连接,垂直管道的受力和载荷变化都会传递到管夹,限位框架对管夹的夹合部进行限位,限位框架能承受第一方向上的荷载,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限位框架和夹合部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垂直管道可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自由膨胀,且垂直管道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时,对限位框架的强度无影响,该支撑结构能适应各种工况下受力和载荷的变化,适应范围广,保证支撑结构的约束与关系的应力计算模型一致,保证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垂直管道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限位框架,110.限位口,20.根部,210.立杆,30.管夹,310.夹合部,40.聚四氟乙烯板,50.不锈钢板,60.加强杆,70.垂直管道,80.加强筋,90.承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垂直管道支撑结构,包括限位框架10、与限位框架10连接的根部20、用于夹持垂直管道70的管夹30,管夹30设有伸入限位框架10的夹合部310,夹合部310与限位框架10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相互抵接,夹合部310与限位框架10之间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均存在间隙,第一方向与垂直管道70的轴向方向平行布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中任意两个方向相互垂直。

管夹30与垂直管道70固定连接,垂直管道70的受力和载荷变化都会传递到管夹30,限位框架10对管夹30的夹合部310进行限位,限位框架10能承受第一方向上的荷载,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限位框架10和夹合部310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垂直管道70可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自由膨胀,且垂直管道70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时,对限位框架10的强度无影响,该支撑结构能适应各种工况下受力和载荷的变化,适应范围广,保证支撑结构的约束与关系的应力计算模型一致,保证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方向为Z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第三方向为X方向。

如图1和2所示,限位框架10和夹合部310之间在Z方向上设有层叠放置的聚四氟乙烯板40和不锈钢板50,减少限位框架10和夹合部310之间的摩擦系数,使管道更好地在X方向和Y方向自由膨胀。限位框架10和夹合部310之间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材质的板用来减少限位框架10和夹合部310之间的摩擦系数。

如图1所示,限位框架10围绕夹合部310布置,限位框架10设有供夹合部310伸入的限位口110,使夹合部310可沿着限位口110在X方向和Y方向移动,保证管道的自由膨胀,也便于限位框架10和夹合部310的安装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管夹30设有对称布置的两个夹合部310,限位框架10、根部20均与夹合部310一一对应,使该支撑结构支撑更稳固,进一步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如图1所示,限位框架10包括多根边框,多根边框首尾依次连接并围设形成限位口110,边框为型钢,边框设有加强筋80,加强限位框架10的强度,使该支撑结构承受载荷的能力更强。

在本实施例中,边框为H型钢,边框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槽钢等其他形式的型钢。

如图1所示,根部20包括多根与限位框架10连接的立杆210,立杆210均匀布置于限位框架10的底部,立杆210远离限位框架10的一端与现场的承载结构连接,如锅炉钢架等,使管道载荷转移到现场的承载结构90上,且相邻两个立杆210之间连接有加强杆60,加强根部20的强度,使限位框架10固定地更稳固,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的移动,使该支撑结构承受载荷的能力更强。

在本实施例中,立杆210和加强杆60均为H型钢,立杆210和加强杆6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槽钢等其他形式的型钢,立杆21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根以上。

如图1所示,该支撑结构为型钢框架式结构,使该支撑结构的承受载荷大,当管道在X方向和Y方向移动时,对框架强度无影响,能适应各种工况下受力和载荷的变化,适应范围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