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1440发布日期:2019-03-15 23:5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damper)。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传统的减震器。该减震器具备缸体(cylinder)、活塞(piston)、一对连杆(rod)、一对连杆引导件(rodguide)、一对压缩螺旋弹簧(coilspring)以及多个粒状体。缸体为圆筒形状,两端开口。活塞具有中央部和两端部。活塞的中央部为圆柱形状,并且外径小于缸体的内径,在其与缸体的内周面之间存在间隙的状态下被收容于缸体内。活塞的两端部呈以中央部的两端面为底面并且外径朝向外侧逐渐减小的圆锥台形状。活塞被收容于缸体内并沿缸体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一对连杆与活塞的两端部分别连结,并且在活塞的中心轴上从活塞向两个方向延伸。这些连杆配置于缸体的中心轴上。一对连杆引导件配置于缸体的比两端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并且从该位置向外方向移动自如。各个连杆引导件插通有连杆,并且连杆从缸体的两端向外侧伸出。一对压缩螺旋弹簧各自配置于缸体的两端部的各连杆引导件的外侧。这些压缩螺旋弹簧向缸体的中央方向对各个连杆引导件施加弹力。多个粒状体填充在缸体内的一对连杆引导件之间。粒状体能够穿过缸体的内周面与活塞之间的间隙进行移动。

在该减震器中,当借助连杆使活塞向一个方向移动的力起作用时,力通过粒状体施加到位于活塞将要移动的方向的连杆引导件上。当该力超过赋予给连杆引导件的压缩螺旋弹簧的弹力时,连杆引导件向外侧(缸体的端部方向)移动。由此,在该减震器中,填充有粒状体的空间的容积增大,促进了缸体内的粒状体的流动性,活塞推开粒状体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发挥阻尼力。这样,该减震器能够获得不受安装姿势的影响的稳定的阻尼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164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减震器中,由于促进了缸体内的粒状体的流动性并且活塞推开粒状体进行移动,从而发挥阻尼力,因此需要一种与活塞的移动相应地使填充有粒状体的空间的容积增大的结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实际情况开发出来的,其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弹性变形的粒状体以简单的结构发挥阻尼力的减震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减震器具备缸体、活塞、连杆、连杆引导件和多个粒状体。缸体的至少一侧的端部开口。活塞收容在缸体内并沿缸体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连杆与活塞连结。另外,连杆沿缸体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并从缸体的开口端部侧向外部突出。连杆引导件固定在缸体的开口端部。另外,连杆引导件具有通孔,该通孔沿缸体的中心轴方向贯通,并且往复移动自如地插通有连杆。多个粒状体为球形状的弹性体。这些粒状体填充在缸体内。

本发明的减震器的粒状体可以含有微粒子。

本发明的减震器的缸体可以具有一侧的端部开口的开口端部和另一侧的端部封闭的封闭端部,并且是有底的。此外,本发明的减震器的活塞可以将缸体内划分成开口端部侧的第一室和封闭端部侧的第二室。并且,第一室的粒状体的填充率可以低于第二室的所述粒状体的填充率。

在此,填充率由下式(1)表示(以下相同)。并且,填充体积是填充粒状体的空间的体积。

本发明的减震器可以在活塞与缸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此外,本发明的减震器中,当活塞沿缸体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时,粒状体可以穿过间隙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中基于粒状体的填充率的差异的、行程位移量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的曲线图(graph)。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中基于粒状体的粒径和硬度的差异的、行程位移量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中以0.05m/s(8hz)的激振速度和±1mm的振幅使其振动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动态特性)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中基于粒状体的硬度和填充率的差异的、行程位移量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中基于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60°的粒状体的填充率的差异的、行程位移量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中基于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40°的粒状体的填充率的差异的、行程位移量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减震器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对实施方式2的减震器进行激振实验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a)表示以平衡中心为中心进行激振实验的情况,(b)表示以几何中心为中心进行激振实验的情况。

图10是表示对实施方式2的减震器进行激振实验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a)表示将第一室的粒状体的填充率设为60%并将第二室的粒状体的填充率设为80%的情况,(b)表示将第一室的粒状体的填充率设为80%并将第二室的粒状体的填充率设为60%的情况,(c)表示将第一室的粒状体的填充率设为66.8%并将第二室的粒状体的填充率设为73.6%的情况,(d)表示将第一室的粒状体的填充率设为70%并将第二室的粒状体的填充率设为70%的情况。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减震器的剖面图。

图12是填充在实施方式3的减震器的缸体内的粒状体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对实施方式3的减震器将四种粒状体分别填充在缸体内进行激振实验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4是表示对实施方式3的减震器使微粒子的相对于粒状体的体积比变化进行激振实验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对实施方式3的减震器使粒状体的填充率变化并将设置角设置为0°和60°进行激振实验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减震器具体化的实施方式1~3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具备缸体10、活塞30、连杆50、连杆引导件70和多个粒状体90。

缸体10是有底的,并且具有一侧的端部开口的开口端部11和另一侧的端部封闭的封闭端部13。开口端部11在内周面上刻有螺纹,形成有内螺纹部15。在缸体10中,比内螺纹部15更靠里侧的内径φ1稍小于内螺纹部15,并且是固定的。缸体10中,比内螺纹部15更靠里侧的内径φ1为16mm。封闭端部13的顶部x1沿与缸体10的中心轴正交的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封闭端部13具有缸体侧安装部17,该缸体侧安装部17为该顶部x1附近的表面以大致圆筒形状突出的山形。该缸体侧安装部17沿顶部x1延伸的方向贯通设置有缸体侧安装孔17a。当将减震器安装到对象物上时,该缸体侧安装孔17a中插通未图示的安装销。

活塞30是圆盘状的平板,连结孔30a贯通其中心。该活塞30的外径为15.1mm,小于缸体10的内径φ1(16mm)。另外,该活塞30的厚度为2mm。该活塞30将缸体10内划分成开口端部11侧的第一室c1和封闭端部13侧的第二室c2。另外,该活塞30沿缸体10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

连杆50具有作为顶端部的连结部51、中间部53和作为后端部的连杆侧安装部55。连结部51和中间部53为圆柱形状,并且连续地同轴地形成。连结部51的外径与活塞30的连结孔30a的内径大致相同。中间部53的外径大于活塞30的连结孔30a的内径。连杆50通过将连结部51插入活塞30的连结孔30a中,并对从活塞30突出的连结部51的顶端51a加压并压扁,从而将活塞30连结成防脱落状态。连杆侧安装部55从缸体10的开口端部11侧向外部突出。连杆侧安装部55为中间部53侧具有比中间部53的外径大的外径的大致圆盘形状,并且在后侧顶部x2沿与连杆50的中心轴正交的一个方向延伸,并且该顶部x2附近的表面为以大致圆筒形状突出的山形。连杆侧安装部55具有沿着顶部x2延伸的方向贯通的连杆侧安装孔55a。当将减震器安装到对象物上时,该连杆侧安装孔55a中插通未图示的安装销。

连杆引导件70在中心轴上贯通设置有通孔70a,该通孔70a的内径稍大于连杆50的中间部53的外径。该通孔70a在连杆引导件70固定于缸体10的开口端部11的状态下,沿缸体的中心轴方向贯通。连杆引导件70在通孔70a中往复移动自如地插通有连杆50。连杆引导件70具有第一插入部71、第二插入部73、外螺纹部75和紧固部77。

第一插入部71为圆筒形状。第一插入部71的外径小于活塞30的外径。由于第一插入部71的外径小于活塞30的外径,所以第一插入部71的顶端面71a不与活塞30的整个端面(缸体10的开口端部11侧的端面)30b紧贴。因此,活塞30能够从与连杆引导件70的第一插入部71的顶端面71a抵接的状态向封闭端部13方向平滑(smooth)地移动。

第二插入部73也是圆筒形状。第二插入部73与第一插入部71的后端相连。第二插入部73的外径大于第一插入部71的外径,与缸体10的比内螺纹部15更靠里侧的内径φ1大致相等。

外螺纹部75也是圆筒形状。外螺纹部75与第二插入部73的后端相连。外螺纹部75的外径稍大于第二插入部73的外径。外螺纹部75在外周面上刻有螺纹。外螺纹部75一边调节旋入程度一边被旋入到缸体10的内螺纹部15。也就是说,连杆引导件70固定在缸体10的开口端部11。

紧固部77也是圆筒形状。紧固部77与外螺纹部75的后端相连。紧固部77的外径小于外螺纹部75的外径。紧固部77在位于中心轴对象的两个部位形成有凹部77a。该凹部77a在紧固部77的后端面77b和外周面77c上开口。当将连杆引导件70的第一插入部71和第二插入部73插入到缸体10内并且将外螺纹部75旋入到缸体10的内螺纹部15中时,在该凹部77a中卡止旋转工具的顶端部。

多个粒状体90为弹性体,仅填充在第二室c2中。粒状体90为球形状。该减震器的最大行程长度被设定为7mm。即,当该减震器从最大伸长状态缩小7mm时,连杆50的连杆侧安装部55的中间部53侧的端面55b与连杆引导件70的紧固部77的后端面77b碰撞。

在此,在图2中示出了表示将粒径为3mm且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80°的丁腈橡胶(nitrilerubber)制成的粒状体90仅填充到第二室c2时的、基于填充率的差异的行程位移量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的曲线图。

使粒状体90的填充率在60%~88%之间的7个阶段(60%、65%、70%、75%、82%、85%、88%)变化。此外,作为比较例,将具有相同形态和尺寸的缸体10、活塞30、连杆50及连杆引导件70并在缸体10内封入有硅油(siliconeoil)的油压减震器(oildamper)的行程位移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也示于图2中。

在图2中,由各个曲线围成的面积相当于阻尼力的大小。由此可知,以60%~88%的填充率将粒径为3mm且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80°的丁腈橡胶制成的粒状体90仅填充到第二室c2中的减震器,产生与作为比较例示出的油压减震器的阻尼力同等或其以上的阻尼力。

另外,粒状体90的填充率越高,该减震器的反作用力越高。因此,该减震器通过仅改变粒状体90的填充率,就能够容易地调节反作用力和阻尼力等的特性。另外,该减震器中,收缩动作时的反作用力与伸长动作时的反作用力相比,在各个行程位移量处呈现出较高的值。

再有,在粒状体90的填充率为75%~88%的减震器中,反作用力迅速上升。这表示在反作用力变为最高时的行程位移量处,第二室c2中几乎不存在间隙(填充率约为100%),呈现出不能进一步移位的状态。因此,虽然该减震器的最大行程被设定为7mm,但通过将粒状体90填充到75%以上,行程可能范围变为7mm以下。因此,该减震器通过将粒状体90填充到75%以上,能够使得进行收缩动作时连杆50的连杆侧安装部55的中间部53侧的端面55b不会与连杆引导件70的紧固部77的后端面77b发生碰撞。这样一来,防止了由于碰撞而导致的破损,因此该减震器无需在连杆50的连杆侧安装部55的中间部53侧的端面55b与连杆引导件70的紧固部77的后端面77b之间设置橡胶等的缓冲材料。

另外,如各曲线图所示,该减震器中,收缩动作时的反作用力的变化和伸长动作时的反作用力的变化每次大致相同。这是因为该减震器的粒状体90是球形状的,所以在收缩动作时力均匀地施加到填充在第二室c2中的多个粒状体90上。也就是说,该减震器中,由于填充有粒状体90的第二室c2内的空隙在收缩动作时始终均匀地变化,因此收缩动作和伸长动作时的反作用力和阻尼力等的特性每次大致相同。

接下来,在图3中示出了将丁腈橡胶制成的粒状体90以85%的填充率仅填充在第二室c2中时的、基于粒状体90的硬度及粒径的差异的行程位移量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

使粒状体90的硬度在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70°和80°的两个阶段变化,并且使粒状体90的粒径在2mm和3mm的两个阶段变化。另外,作为比较例,将具有相同形态和尺寸的缸体10、活塞30、连杆50及连杆引导件70并在缸体10内封入有硅油的油压减震器的行程位移量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也示于图3中。

可知在该减震器中,粒状体90的粒径越小反作用力越大,并且在较短的行程处表现出反作用力的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当减震器进行收缩动作时,虽然填充在第二室c2中的粒状体90弹性变形并且第二室c2的间隙减少,但是,粒径越小第二室c2的间隙越在较短的行程处几乎消失(填充率约为100%)。另外,对于该减震器,由粒状体90的硬度的差异引起的特性变化较小。

另外,在图3中,由各个曲线围成的面积相当于阻尼力的大小。由此可知,将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70°且粒径为2mm和3mm的丁腈橡胶制成的粒状体90、以及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80°且粒径为2mm和3mm的丁腈橡胶制成的粒状体90分别以85%的填充率仅填充到第二室c2中的减震器,产生与作为比较例示出的油压减震器的阻尼力同等或其以上的阻尼力。

接下来,在图4中示出了使仅在第二室c2中以85%的填充率填充了粒径为3mm且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80°的丁腈橡胶制成的粒状体90的减震器以0.05m/s(8hz)的激振速度、±1mm的振幅振动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动态特性)。另外,作为比较例,将使具有相同形态和尺寸的缸体10、活塞30、连杆50和连杆引导件70并在缸体10内封入有硅油的油压减震器以相同条件振动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动态特性)也示于图4中。

在图4中,由各个曲线围成的面积表示阻尼能量。仅在第二室c2中以85%的填充率填充有粒径为3mm且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80°的丁腈橡胶制成的粒状体90的减震器的曲线面积,大于作为比较例示出的油压减震器的曲线面积。实际上,填充有该粒状体90的减震器的阻尼能量为286.1mj,大于比较例的油压减震器的阻尼能量93.8mj。

接下来,在图5中示出了将粒径为3mm的硅橡胶制成的粒状体90仅填充在第二室c2中时的、基于粒状体90的硬度和填充率的差异的行程位移量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另外,在图6中,仅选择出在图5所示的曲线图中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60°的曲线,示出了基于填充率的差异的行程位移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另外,在图7中,仅选择出在图5所示的曲线图中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40°的曲线,示出了基于填充率的差异的行程位移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

使粒状体90的硬度在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40°和60°的两个阶段变化,并且使粒状体90的填充率变化为82%、85%、88%。另外,作为比较例,在图5~图7中示出了具有相同形态和尺寸的缸体10、活塞30、连杆50及连杆引导件70并在缸体10内封入有硅油的油压减震器的行程位移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静态特性)。

在图5~图7中,由各个曲线围成的面积相当于阻尼力的大小。由此可知,将粒径为3mm且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40°或60°的硅橡胶制成的粒状体90分别以82%、85%、88%的填充率仅填充在第二室c2中的减震器,产生与作为比较例示出的油压减震器的阻尼力大致等同的阻尼力。另外,对于该减震器,由粒状体90的硬度的差异引起的特性变化较小。

另外,该减震器中,粒状体90的填充率越高,反作用力越高。因此,该减震器通过仅改变粒状体90的填充率,就能够容易地调节反作用力和阻尼力等的特性。另外,该减震器中,收缩动作时的反作用力与伸长动作时的反作用力相比,在各个行程位移量处呈现出较高的值。

再有,在粒状体90的填充率为82%、85%、88%的减震器中,反作用力迅速上升。这表示在反作用力变为最高时的行程位移量处,第二室c2中几乎没有空隙(填充率约为100%),呈现出不能进一步移位的状态。因此,虽然该减震器的最大行程被设定为7mm,但通过将粒状体90填充到82%以上,行程可能范围变为6mm以下。因此,通过将粒状体90填充到82%以上,该减震器能够使得进行收缩动作时连杆50的连杆侧安装部55的中间部53侧的端面55b不会与连杆引导件70的紧固部77的后端面77b发生碰撞。这样一来,减震器无需为了防止破损而在连杆引导件50的连杆侧安装部55的中间部53侧的端面55b与连杆引导件70的紧固部77的后端面77b之间设置橡胶等的缓冲材料。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具备缸体10、活塞30、连杆50、连杆引导件70和多个粒状体90。缸体10具有一侧的端部开口的开口端部11和另一侧的端部封闭的封闭端部13,并且是有底的。活塞30将缸体10内划分成开口端部11侧的第一室c1和封闭端部13侧的第二室c2,并沿缸体10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连杆50具有连结部51和连杆侧安装部55。连杆50的连结部51与活塞30连结。连杆50的连杆侧安装部55从开口端部11侧向外部突出。连杆引导件70固定在开口端部11。连杆引导件70具有通孔70a,该通孔70a沿缸体10的中心轴方向贯通,并且往复移动自如地插通有连杆50。多个粒状体90为弹性体。这些粒状体90以规定的填充率(60%~88%)仅填充在第二室c2中。

当该减震器进行收缩动作时,填充在第二室c2中的多个粒状体90弹性变形并被挤压。通过此时产生的粒状体90之间的摩擦力与粒状体90的分子间的摩擦力,该减震器能够发挥阻尼力。

因此,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能够利用弹性变形的粒状体90以简单的结构发挥阻尼力。

另外,当该减震器进行收缩动作而多个粒状体90发生弹性变形并变为被挤压的状态时,各个粒状体90的弹力向使减震器进行伸长动作的方向起作用。因此,该减震器不需要设置用于产生反作用力的弹簧。

另外,在该减震器中,粒状体90为球形状。当该减震器进行收缩动作时,填充在第二室c2中的多个粒状体90被挤压时,力均匀地施加到多个粒状体90上。因此,在该减震器中,填充有粒状体90的第二室c2内的空隙在伸缩动作时均匀地变化,因此,能够使多个粒状体90被挤压从而产生的阻尼力和反作用力的特性始终大致相同。

另外,在该减震器中,代替将硅油等的液体封入在缸体10内,而将粒状体90填充在缸体10内。因此,该减震器不存在液体泄漏的顾虑。

【实施方式2】

如图8所示,实施方式2的减震器和实施方式1的减震器同样地,具备缸体110、活塞130、连杆150、连杆引导件170和多个粒状体190,但是,在第一室c1和第二室c2的两个空间中填充有多个粒状体190,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

缸体110为有底的圆筒状,并且具有一侧的端部开口的开口端部111和另一侧的端部封闭的封闭端部113。缸体110的内径φ2为35mm。活塞130为圆柱状,外径为34mm,厚度l2为16mm。该活塞130将缸体110内划分成开口端部111侧的第一室c1和封闭端部113侧的第二室c2。此外,该活塞130沿缸体110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

连杆150为圆柱状,外径为14mm。该连杆150与活塞130连结,并沿缸体110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并且从缸体110的开口的开口端部111侧向外部突出。连杆引导件170固定在缸体110的开口端部111。连杆引导件170在中心轴上贯通设置有通孔170a,该通孔170a的内径稍大于连杆150的外径。通孔170a在连杆引导件170固定于缸体110的开口端部111的状态下,贯通缸体110的中心轴方向。连杆引导件170在通孔170a中往复移动自如地插通有连杆150。在该减震器中,缸体110的底面与插入并固定在缸体110内的连杆引导件170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l1为78mm。

多个粒状体190为硅橡胶制成的弹性体,其粒径为3mm,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60°。在该减震器中,在使活塞130位于缸体110的中心轴方向的中央(以下称为“几何中心”)的状态下,向第一室c1和第二室c2中分别以70%的填充率填充粒状体190。于是,填充在第一室c1和第二室c2中的粒状体190的弹力从活塞130的两侧施力,放置减震器直到其负重变为静态平衡的位置。相对于活塞130的负载静态平衡的位置(以下称为“平衡中心”),是活塞130从几何中心向第二室c2侧移动1.5mm后的位置。在活塞130位于平衡中心的状态下,第一室c1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为66.8%,第二室c2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为73.6%。

在图9的(a)中示出了在该减震器中以活塞130的平衡中心为中心,以±5mm的振幅并使激振频率变化为0.05hz、1.0hz、5.0hz来使其振动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图9的(b)中示出了以活塞130的几何中心为中心,并以相同的条件使其振动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行程位移量的负方向表示活塞130向第二室c2侧移动(减震器收缩)的方向,行程位移量的正方向表示活塞130向第一室c1侧移动(减震器伸长)的方向(以下相同)。

如图9的(a)所示,当以平衡中心为中心使减震器振动时,伸长时的阻尼力和收缩时的阻尼力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在该减震器中,若使第一室c1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低于第二室c2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第一室c1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为66.8%,第二室c2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为73.6%),则能够使伸长时的阻尼力和收缩时的阻尼力大致相同。

另外,在图10的(a)、(b)、(c)、(d)中示出了使第一室c1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和第二室c2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变化并以相同的条件使其振动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在图10的(a)中,将第一室c1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设为60%,将第二室c2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设为80%。在图10的(b)中,将第一室c1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设为80%,将第二室c2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设为60%。在图10的(c)中,将第一室c1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设为66.8%,将第二室c2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设为73.6%。在图10的(d)中,将第一室c1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设为70%,将第二室c2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设为70%。这样,该减震器通过使第一室c1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和第二室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变化,能够调节阻尼力。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2的减震器具备缸体110、活塞130、连杆150、连杆引导件170和多个颗粒体190。缸体110具有一侧的端部开口的开口端部111和另一侧的端部封闭的封闭端部113,并且是有底的。活塞130将缸体110内划分成开口端部111侧的第一室c1和封闭端部113侧的第二室c2,并沿缸体110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连杆150与活塞130连结。连杆150沿缸体110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并从缸体110的开口的开口端部111侧向外部突出。连杆引导件170固定在开口端部111。连杆引导件170具有通孔170a,该通孔170a沿缸体110的中心轴方向贯通,且往复移动自如地插通有连杆150。多个粒状体190为弹性体。这些粒状体190以规定的填充率填充在第一室c1和第二室c2中。

当该减震器进行伸缩动作时,填充在第一室c1和第二室c2中的多个粒状体190发生弹性变形并被挤压。通过此时产生的粒状体190之间的摩擦力与粒状体190的分子间的摩擦力,该减震器能够发挥阻尼力。

因此,实施方式2的减震器能够利用弹性变形的粒状体190以简单的结构发挥阻尼力。

此外,该减震器中,当填充在第一室c1或第二室c2中的多个粒状体190发生弹性变形并变为被挤压的状态时,各个粒状体190的弹力作用在活塞130上。因此,该减震器不需要设置用于产生反作用力的弹簧。

此外,在该减震器中,粒状体190为球形状。当该减震器进行伸缩动作而多个粒状体190被挤压时,力均匀地施加到多个粒状体190上。因此,该减震器在进行伸缩动作时,填充有粒状体190的第一室c1内的空隙或第二室c2内的空隙均匀地变化,因此能够使多个粒状体190被挤压从而产生的阻尼力和反作用力的特性始终大致相同。

另外,该减震器中,代替将硅油等的液体封入在缸体110内,而将粒状体190填充在缸体110内。因此,该减震器不存在液体泄漏的顾虑。

此外,在该减震器中,能够使第一室c1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低于第二室c2的粒状体190的填充率。这样一来,该减震器能够使活塞130向第一室c1侧移动而第一室c1的容积减小时(减震器伸长时)的阻尼力,与活塞130向第二室c2侧移动而第二室c2的容积减小时(减震器收缩时)的阻尼力大致相同。

【实施方式3】

如图11所示,实施方式3的减震器具备缸体210、活塞230、连杆250、连杆引导件270和多个粒状体290。

缸体210为两端部开口的筒状。缸体210的内径为31mm。活塞230具有中央部230a和两端部230b。中央部230a为圆柱形状,外径为20mm。也就是说,中央部230a小于缸体210的内径。两端部230b为以中央部230a的两端面为底面并且外径向外侧逐渐变小的圆锥台形状。活塞230在其与缸体21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活塞230的中心轴方向的长度l2为30mm。活塞230沿缸体210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

连杆250为圆柱状,外径为4mm。连杆250与活塞230的两端部230b的顶端相连,并且向活塞230的两个方向延伸。连杆250沿缸体210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并且从缸体210的两端部的开口端部211侧向外部突出。连杆引导件270固定在缸体210的两端部的开口端部211。各个连杆引导件270在中心轴上贯通设置有通孔270a,通孔270a的内径稍大于连杆250的外径。通孔270a在连杆引导件270固定于缸体210的两端部的开口端部211的状态下,沿缸体210的中心轴方向贯通。各个连杆引导件270在通孔270a中往复移动自如地插通有连杆250。在该减震器中,插入并固定于缸体210的两端部的开口端部211的各个连杆引导件270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隔l1为60mm。

如图12所示,多个粒状体290是a型杜罗回跳式硬度计硬度为60°的硅橡胶制成的弹性体,并且在粒径为3mm的球体内含有微粒子291。该减震器中,当活塞230沿缸体210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时,粒状体290穿过间隙进行移动。

在图13中示出了使在减震器的缸体210内以70%的填充率分别填充了如下所示的四种粒状体290(硅橡胶制成,粒径为3μm的球体)的四种减震器以±4mm的振幅、3hz的激振频率振动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

粒状体a:含有粒径为3μm的球形状的微粒子291a

粒状体b:含有粒径为6μm的球形状的微粒子291b

粒状体c:含有粒径大致为3μm且在表面具有凹凸状的突起的金平糖形状的微粒子291c

粒状体d:不含微粒子291(比较例)

填充了含有微粒子291的粒状体a~c的减震器的阻尼力高于填充了不含微粒子291的粒状体d的减震器的阻尼力。另外,粒状体290中所含有的微粒子291的粒径越小,减震器的阻尼力越大。另外,与球形状相比,粒状体290中所含有的微粒子291的形状为金平糖形状时,减震器的阻尼力变大。

接下来,在图14中示出了使在减震器的缸体210内以70%的填充率分别填充了如下所示的三种粒状体290(硅橡胶制成,粒径为3μm的球体)的减震器以±4mm的振幅、3hz的激振频率振动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

粒状体d:不含微粒子(比较例)

粒状体e:相对于粒状体290的微粒子291的体积比为15vol%

粒状体f:相对于粒状体290的微粒子291的体积比为30vol%

粒状体290中所含有的微粒子291的体积比越高,减震器的阻尼力越高。也就是说,粒状体290的硬度越高,减震器的阻尼力越高。

另外,在图15中示出了将在减震器的缸体210内以60%、65%、70%的填充率填充有不含微粒子291的硅橡胶制成的粒状体290(粒径为3mm)的三种减震器设置成设置角(相对于缸体210和连杆250的中心轴的水平线的倾斜角)为0°和60°,并以±4mm的振幅、分别为1hz、3hz、5hz的激振频率使其振动时的行程位移量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将粒状体290的填充率设为65%~70%的减震器几乎不存在对设置角的依赖性。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3的减震器具备缸体210、活塞230、连杆250、连杆引导件270和多个粒状体290。缸体210的两端部开口。活塞230收容在缸体210内并沿缸体210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连杆250与活塞230连结。此外,连杆250沿缸体210的中心轴方向延伸,并且从缸体210的两端部的开口端部211侧向外部突出。连杆引导件270固定在缸体210的两端部。另外,各个连杆引导件270具有通孔270a,该通孔270a沿缸体210的中心轴方向贯通,并且往复移动自如地插通有连杆250。多个粒状体290为弹性体。这些粒状体290填充在缸体210内。

该减震器中,当活塞230沿缸体210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时,填充在缸体210内的多个粒状体290发生弹性变形并被挤压。该减震器通过此时产生的粒状体290之间的摩擦力与粒状体290的分子间的摩擦力,能够发挥阻尼力。

因此,实施方式3的减震器能够利用弹性变形的粒状体290以简单的结构发挥阻尼力。

此外,该减震器中,粒状体290为球形状。该减震器中,当活塞230沿缸体210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并且多个粒状体290被挤压时,力均匀地施加到多个粒状体290上。因此,该减震器能够使多个粒状体290被挤压从而产生的阻尼力和反作用力的特性始终大致相同。

另外,该减震器中,代替将硅油等的液体封入在缸体210内,而将粒状体290填充在缸体210内。因此,该减震器不存在液体泄漏的顾虑。

此外,该减震器的粒状体290含有微粒子291。由此,粒状体290之间的摩擦力得到提高,因此该减震器能够提高阻尼力。

此外,在该减震器中,在活塞230与缸体21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此外,该减震器中,当活塞230沿缸体210的中心轴方向往复移动时,粒状体290穿过间隙进行移动。在该减震器中,由于粒状体290穿过间隙,因此粒状体290不会被封闭在以活塞230为边界的一侧的空间内,能够抑制反作用力的产生。因此,该减震器能够良好地发挥阻尼力。

本发明不限于通过以上描述和附图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1~3,例如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在实施方式1~3中,粒状体为丁腈橡胶或硅橡胶,但是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只要是弹性变形的材料即可。

(2)在实施方式1~3中,填充在缸体内的粒状体的粒径为一种,但是也可以在缸体内填充多种粒径的粒状体。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210…缸体

11、111、211…开口端部

13…封闭端部

30、130、230…活塞

50、150、250…连杆

70、170、270…连杆引导件

70a…通孔

90、190、290…粒状体

291(291a、291b、291c)…微粒子

c1…第一室

c2…第二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