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润式轨轮自动润滑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4821发布日期:2020-02-25 10:1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润式轨轮自动润滑油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油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浸润式轨轮自动润滑油箱。



背景技术:

随着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更新换代和数量的增多,车辆检修的工作量越来越多。移车台是车辆段检修的必备设备之一,它设置在车辆段检修库内或库外,主要用于对检修作业的车辆或转向架,实施平行转轨作业。

走行机构是移车台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由减速机、走行轮及轮座组成,走行轮在预埋钢轨上行走。按是否装减速机,走行轮分为主动轮和从动轮,按走行轮的几何形状又分为有缘轮和无缘轮,有缘轮除承载作用外,还有导向作用,保证移车台沿着钢轨所确定的方向运行。

走行轮在预埋钢轨上长时间运行,它的踏面和钢轨上平面、有缘轮的内侧面和钢轨的外侧面会产生较严重的磨损,尤其是后者。走行轮踏面和钢轨的磨损会影响移车台的高度,降低高度方向的对轨精度,有缘轮的内侧面和钢轨的外侧面的磨损会影响移车台运行方向,移车台运行中会发生较大的横向摆动,降低移车台横向对轨精度,严重的导致移车台无法使用。为了减小磨损和行车阻力,需要对走行轮和钢轨进行润滑。

目前,有的移车台尚未对轮轨釆取润滑措施,有的釆用自动间歇式活塞润滑泵。自动间歇式活塞润滑泵是自动间歇式地对轮轨进行润滑,但是它的价格昂贵,其次是喷油量和间歇的时间不易控制,喷得多了造成浪费,喷得少了起作用不大,再就是由于结构复杂,它的油箱一般较小,每用半月至一个月就要加油一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浪费少、安装简单、故障率低的浸润式轨轮自动润滑油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浸润式轨轮自动润滑油箱,包括箱体,箱体上端开口通过油箱盖密封,油箱盖上设有注油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股棉线和棉线固定环;所述棉线固定环位于箱体内且固定在箱体底面;所述棉线一端与棉线固定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从箱体侧壁穿出并能与走行轮接触。

优选的,所述棉线与走行轮接触的一端包裹有耐磨布料。绳端和走行轮直接接触,由于走行轮的转动,绳端和走行轮之间会产生摩擦,在有润滑油的情况下,这种摩擦力是很小的,多股棉线的摩损也很小,但由于长期的使用,多股棉线的摩损也必须考虑,用耐磨布料包裹多股棉线前端外表面,可以提高绳端的耐磨性,同时可以防止多股棉线前端散头。

进一步优选的,棉线由多股脱脂棉线制成,直径在15~20mm之间。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端侧壁设有弯头;所述弯头一端连通箱体内部,另一端开口朝下,棉线从所述弯头中穿出。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部内壁四周固定有油箱盖固定块,油箱盖通过螺钉和油箱盖固定块的螺纹连接与箱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箱盖和油箱盖固定块之间设有耐油橡胶垫。这样,起到密封作用。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两相对的侧壁两端均设有油箱固定块。油箱通过螺栓与油箱固定块的配合固定于轮座上。

优选的,所述一侧壁设有油位计。这样,便于观察油箱内油量的多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润滑油通过浸润到达走行轮和走行轨,前端的润滑油涂刷到走行轮和走行轨上后,由于浸润现象,油箱里的润滑油又会通过棉线自动补充到前端,利用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最简单的装置,实现了润滑的自动化;(3)润滑油几乎没有浪费,加一次润滑油可以使用半年到一年;(4)减少走行轮和走行轨之间的摩损,提高走行轮和走行轨的使用寿命2~3倍;(5)安装简单,故障率低,几乎不需要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是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中:箱体1、油箱盖2、棉线3、棉线固定环4、弯头5、油箱盖固定块6、油箱固定块7、油位计8、耐油橡胶垫9、注油口10、耐磨布料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设计的浸润式轨轮自动润滑油箱,包括箱体1、油箱盖2、棉线3、棉线固定环4、弯头5、油箱盖固定块6、油箱固定块7和油位计8。

箱体1是润滑油的载体,由不锈钢或普通碳钢制成,由于它结构简单,箱体1可以做得较大,盛油量多,又由于本发明采用浸润式润滑,能够大幅度的节省润滑油,灌一次油可以用半年至一年时间。

箱体1上方是油箱盖2,油箱盖3用螺钉固定箱体1上,箱体1上部内壁四周都焊有油箱盖固定块6,油箱盖固定块6上有螺孔,螺钉拧入其中,在油箱盖3和油箱盖固定块6之间有耐油橡胶垫9,可以起密封作用。

油位计8设在箱体1的一个侧壁,便于观察油箱内油量多少。

注油口10位于油箱盖2上,用于向油箱内注油,注油口10通过空气滤清器密封,空气滤清器由空气滤清装置和注油过滤网组成,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污染颗粒进入油箱。

棉线由3多股脱脂棉线制成,具有较强的吸油能力,棉线3的直径在15~20mm之间,棉线3尾部匝紧后,固定到位于箱体1底部的棉线固定环4上,棉线3的前端部穿过位于箱体1一侧壁上端的弯头5后自由下垂。棉线3的前端100mm范围内用耐磨布料11包裹外表面,并用细线将其和多股棉线缝到一起。绳端和走行轮直接接触,由于走行轮的转动,绳端和走行轮之间会产生摩擦,在有润滑油的情况下,这种摩擦力是很小的,多股棉线的摩损也很小,但由于长期的使用,多股棉线的摩损也必须考虑,用耐磨布料包裹多股棉线前端外表面,可以提高绳端的耐磨性,同时可以防止多股棉线前端散头。

润滑油釆用中低粘度的润滑油,为了进一步提高浸润效果,可加1/10~1/5的气油或煤油加以稀释。

油箱制好后,通过设在箱体1底部两相对的侧壁两端的油箱固定块7将油箱固定到轮座的上平面上,由于有缘轮除承载作用外,还有导向作用,有缘轮的踏面和内侧面都在摩损,所以通常只在有缘轮的轮座上安装润滑油箱。

轮座上事先攻好螺孔,将油箱固定螺栓拧入其中,轮座上事先钻好多股棉线过孔,孔的直径大于多股棉线的直径,多股棉线可以宽松地通过该孔后放在走行轮的踏面上。箱体1下部焊有4个油箱固定块7,油箱固定块7上有腰形孔,油箱的位置可以横向微调,把多股棉线端部调到走行轮摩损较严重的部位。

浸润是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有些液体和固体可以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这种融合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本发明就是运用这一最普遍的自然现象,将润滑油从油箱底部浸润到多股棉线的端部,把润滑油涂刷到走行轮的踏面上,进而涂刷走行轮的内侧面上。由于润滑油粘附性和流动性,润滑油会通过走行轮再涂刷到走行轨上,使走行轮和走行轨都得到很好的润滑。走行轮和走行轨得到润滑后,可以大大减少轨轮的磨损,减小摩擦阻力,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移车台的重量通常都在几十吨以上,走行轮对钢轨的压力很大,加了润滑油后,只会减小摩擦阻力,提高工作效率,而不会岀现走行轮打滑的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