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8506发布日期:2018-12-22 08:3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器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器材,属于建筑机械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润滑脂是一种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主要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间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矿物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根据稠化剂可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两类。根据用途可分为通用润滑脂和专用润滑脂两种,前者用于一般机械零件,后者用于拖拉机、铁道机车、船舶机械、石油钻井机械、阀门等。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机械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最大的机械之一,对建筑机械的润滑和保养,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建筑机械的润滑主要采用人工加注润滑脂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人工单一注油耗时耗力耗油。2、加油时间比较随意,加油时间不好控制,时间间隔较长或加油太频繁。3、加油量完全人为掌握,有时过多,有时则加注不足。4、油嘴经常损坏,需及时更换。若没有及时更换,油口会暴露在外部,会粘上灰尘等杂质,造成油口的堵塞。

关于润滑脂的加注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进行创新,形成了很多成果,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107795834a、专利名称为润滑脂加注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润滑脂加注装置,包括盛装润滑脂的料斗和加注润滑脂的加注器,所述料斗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润滑脂输出管,所述润滑脂输出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料斗内靠近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过滤器,所述加注器上设置有补料口,所述润滑脂输出管与补料口相连通,所述加注器包括筒状的储脂仓,活塞,推杆,端盖和出脂嘴,所述储脂仓一端内设有活塞,另一端上设有端盖,所述活塞上连接有推杆,所述储脂仓设有活塞的一端的端口上设有挡棱,所述储脂仓设有端盖的一端的前部安装有滤板,所述端盖上连接有出脂嘴。该专利的有益效果是该润滑脂加注装置,使用方便,而且无污染,出脂嘴不容易堵塞。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105627067a、名称为润滑脂加注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润滑脂加注装置。润滑脂加注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润滑脂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润滑脂出口,筒体内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将筒体分成气腔和润滑脂腔,筒体的进气口与气腔相连通,润滑脂出口与润滑脂腔相连通。该专利的由气体驱动润滑脂的流动,降低了在向待润滑零件加注润滑脂时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以上现有技术在应用于建筑机械润滑脂的加注时,由于建筑机械多应用低速脂润滑,建筑机械的生产和维护中由于脂类润滑质流动性差,存在气泡及加注连续性差等问题,造成脂类润滑加注不均衡,冬季条件下尤为明显,因此针对建筑机械润滑脂的加注,还需要设计专门的加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脂类润滑质流动性差,存在气泡及加注连续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器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本发明是这样一种高效建筑机械润滑脂加注器材,包括设置在装置顶部用于存储润滑脂的存储器,在该存储器的下方设有冷却器,在该存储器的侧面设有散热器;在存储器下部中心位置开孔并设置向下的润滑脂流动通道,该通道从冷却器中穿过并进入冷却器下方的压力器中;该压力器的前端设有一个驱动器,驱动器前端连接一个控制器;该压力器后端设有一个单向阀,该单向阀连接输出器,输出器的输出端位于一个操作台的上方;所述驱动器由驱动电机、驱动带轮和驱动传动带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器采用金属板冲压焊接成型,其左侧上部设计有入料口,外部设计有翻转门,内部设计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存储器内部空间分隔为上室和下室;所述上室右侧上部设计有通气口,保证装置内部压力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由前部的斜面段和后部的开口段构成,其中斜面段的上部设计有加热器,块状润滑脂在加热器上融化成流动状态,从斜面段滑向开口段,所述开口段上设有密布的孔洞,润滑脂从开口段的孔洞中流入下室。

进一步的,所述下室下部设计有斜面段和冷却柱管,所述冷却柱管由下室向下贯通至冷却器下方,所述润滑脂流动通道为冷却柱管的管腔。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器包括一条横向布置在冷却器下方的压力管,该压力管左侧上部设计有压力管入口通过一个连接器与所述冷却柱管的下端连接,同时压力管内设计有螺旋推进器,螺旋推进器包括驱动轴,该驱动轴上设计有驱动螺旋叶片;同时该压力管的右侧设计有内螺纹与单向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器左侧还设有支撑器,所述驱动轴的左端穿过支撑器后连接一个从动轮,该从动轮通过驱动传动带连接驱动电机上的驱动带轮。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包括左阀体和右阀体,所述左阀体螺纹连接于所述压力管右侧,左阀体内设计有多个流道均匀环布于左阀体上,同时流道右侧设计有配合槽,左阀体左侧的中部位置设计有轴承安装孔,其内部安装有轴承与所述驱动轴右侧端部配合,对驱动轴实现支撑,同时驱动轴可以在轴承安装孔内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右阀体螺接于左阀右侧,左阀体与右阀体之间设计多组金属挡珠和支撑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器外部为箱体结构,由金属板焊接成型布置于存储器下方,其内注满冷却液,同时内部设计有多组冷却叶片组件,冷却叶片组件设有冷却叶片和连接板,连接板与冷却叶片焊接成型,同时连接板螺接在所述冷却柱管上。

本发明通过存储器、冷却器和散热器的独特设计,使润滑脂流动性得到很好的改善,能够有效去除加注时的气泡,提高加注连续性,使加注更加均衡,润滑脂损耗量降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部位大样图;

图3是单向阀左右阀体连接示意图;

图4是左阀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5是左阀体结构背面示意图;

图6是右阀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存储器,11-入料口,111-翻转门,12-分隔板,121-斜面段,122-开口段,13-加热器,14-上室,141-通气口,15-下室,152-冷却柱管,16-连接器,2-冷却器,21-冷却叶片组件,211-连接板,212-冷却叶片,3-散热器,31-散热芯体,32-连接支架,33-散热风扇组件,34-散热器入水管,341-水泵,4-驱动器,41-驱动电机,42-驱动带轮,43-传动带,5-控制器,6-压力器,61-压力管,611-压力管入口,62-螺旋推进器,621-驱动轴,622-驱动螺旋叶片,623-从动轮,63-支撑器,7-单向阀,71-左阀体,711-流道,7111-配合槽,712-轴承安装孔,713-轴承,72-右阀体,73-金属挡珠,74-支撑弹簧,8-输出器,9-操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6: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这种加注器材主要部件包括存储器1,冷却器2,散热器3,驱动器4,控制器5,压力器6,单向阀7,输出器8和操作台9。存储器1用于存储润滑脂,冷却器2和散热器3的结构设计用于降低加注温度,减少气泡,驱动器4和压力器6用于给油脂加压驱动其向单向阀7中流动,控制器5主要用于控制驱动器4。单向阀7是润滑脂向外输出的渠道,润滑脂由单向阀输送至操作台9上的输出器8,然后对机械进行加注。

存储器1采用金属板冲压焊接成型,其左侧上部设计有入料口11,外部设计有翻转门111,内部设计有分隔板12,分隔板12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上室14和下室15。上室14右侧上部设计有通气口141,保证装置内部压力平衡。其中分隔板12分为斜面段121和开口端122,其中斜面段121上部设计有加热器13,块状润滑脂在加热器13上融化成流动状态,从斜面段121滑向开口端122,从开口端122的孔洞中流入下室15。下室15下部设计有斜面段151和冷却柱管152。冷却柱管152下部设计有内螺纹与连接器16配合,连接器16下端连接其下方的压力器6的压力管入口611。

冷却器2由金属板焊接成型布置于存储器1下方,其内注满冷却液,同时内部设计有多组冷却叶片组件21,连接板211与冷却叶片212焊接成型,同时连接板211螺接于冷却柱管152上。

散热器3具有加注口的散热芯体31,通过连接支架32固定于存储器1的右侧外部,同时连接支架32上固定有散热电机和散热风扇组件33。同时散热芯体31通过散热器入水管34连接冷却器2的右上方,散热器入水管34位于冷却器2内设计有水泵341,同时散热芯体31通过散热器出水管35连接冷却器2的左下部。冷却器2内的冷却液通过散热器3进行冷却。

冷却器2底部设计有驱动器4,驱动器4包括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带动驱动带轮42驱动传动带43,传动带43与压力器6上的从动轮623配合。另外,冷却器2底部设计有控制器5,对加热器13、驱动器4、水泵341等进行控制。

从图2可以看出,压力器6包括压力管61,压力管61左侧上部设计有压力管入口611与连接器16连接,同时压力管61内设计有螺旋推进器62,螺旋推进器62设有驱动轴621,驱动轴621上设计有驱动螺旋叶片622,同时驱动轴621穿过支撑器63后与从动轮623相连接。从动轮623与传动带43配合。同时压力管61的右侧设计有内螺纹与单向阀7连接。

从图3-6可以看出,单向阀7包括左阀体71和右阀体72,左阀体71螺纹连接于压力管61右侧,左阀体71内设计有多个流道711均匀环布于左阀体71上同时流道711右侧设计有配合槽7111,左阀体71左侧的中部位置设计有轴承安装孔712,其内部安装有轴承713与驱动轴621右侧端部配合,对驱动轴621实现支撑,同时驱动轴621可以在轴承安装孔712内旋转。

右阀体72螺接于左阀体71右侧,左阀体71与右阀体72之间设计多组金属挡珠73和支撑弹簧74。右阀体72包括右阀体本体721,内设容纳空间722,同时容纳空间722右部设计有流道723,流道723连接输出器88。

安装状态下支撑弹簧74位于金属挡珠73和右阀体72之间,金属挡珠73在支撑弹簧74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与配合槽7111配合,当压力器6工作时螺旋叶片推动润滑脂克服弹簧力。使得润滑脂从多个左阀体71流入单向阀7,后从单向阀7流入输出器8内。

单向阀7右侧连接输出器8,输出器8通过管路穿过操作台9,操作台9上方设计有加注端开关81。操作台9上设计有输入器91,操作人员依据室温设定相关参数(加热器工作温度,风扇工作转速,驱动器4工作转速等)。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润滑脂从入料口11放入存储器1内在加热器13的加热下液化,流入下室15,在冷却器2内进行冷却,此过程中起泡自然上升保证了冷却器2内脂类的均匀性。存储器1通过冷却器2后与压力器6连接,在压力器6内的螺旋叶片622在驱动器4的驱动下旋转,使得压力管61左侧脂类推动到左侧最终从输出器8排出进行脂类加注,与此同时在压力管61的左侧建立负压,将存储器1底部的脂类吸入,如此持续运转。

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