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1768发布日期:2019-01-29 18:23阅读:1784来源:国知局
钢板弹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钢板弹簧。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了我们出行及工作的必备交通工具,在汽车行驶过程当中,车轮及车轴将上下振动,汽车上的悬架系统将起到缓和汽车驶过不平路面时产生的冲击,而汽车钢板弹簧则是主要吸能元件,钢板弹簧通常由多个板簧片组成。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钢板弹簧,多数采用等截面多片簧形式,各板簧片依次叠加后通过中心螺栓坚固成总成,各板簧片之间相互接触、相互摩擦,导致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低。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弹簧,以提高使用寿命。一种钢板弹簧,包括:一独立板簧片;一组合板簧片,其中部与所述独立板簧片的中部层叠连接,其两端间离所述独立板簧片,且所述组合板簧片与所述独立板簧片之间的间距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所述组合板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卷耳;两个橡胶端垫,两个所述橡胶端垫分开布置于所述组合板簧片的两端上,所述卷耳和所述橡胶端垫位于所述组合板簧片的相对两侧,所述橡胶端垫位于所述独立板簧片和所述组合板簧片的端部之间;以及两个橡胶复合衬套,每个所述卷耳内装入一个所述橡胶复合衬套。上述钢板弹簧,只将各板簧片的中部层叠连接,对于两端则相互间离分开,并且间距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无疑降低了各板簧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增大所述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同时,其还在组合板簧片的两个端部上分别布置一橡胶端垫,并使该橡胶端垫处于独立板簧片和组合板簧片的端部之间,以在独立板簧片和组合板簧之间形成减震、缓冲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在组合板簧片两端的卷耳上分别装入一个橡胶复合衬套,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同时也减少了汽车运动时的噪音。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板簧片包括:第一板簧片,其中部与所述独立板簧片的中部层叠连接;以及第二板簧片,其中部与所述第一板簧片的中部层叠连接,且所述第二板簧片位于所述第一板簧片远离所述独立板簧片的一侧,所述第二板簧片的两端间离所述第一板簧片,且所述第一板簧片和所述第二板簧片之间的间距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簧片、所述第二板簧片及所述独立板簧片均为厚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的变截面结构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卷耳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簧片的两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板簧片的同一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簧片的中部下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槽,所述独立板簧片的中部上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一凸起,每个所述第一凸起卡设于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簧片的中部下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板簧片的中部上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凸起,每个所述第二凸起卡设于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簧片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降噪孔,所述橡胶端垫设有一套接孔,所述套接孔的内壁上向外凸起形成两个相对的卡块,所述橡胶端垫通过所述套接孔套接于所述第一板簧片的端部上,且所述卡块卡入对应的所述降噪孔内,所述橡胶端垫与所述第二板簧片的端部相抵靠。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端垫上设有一吸能孔,所述吸能孔设置在所述橡胶端垫靠近所述独立板簧片的一端上。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卷耳围成的孔径大于另一个所述卷耳围成的孔径。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弹簧还包括一螺接组件,所述第一板簧片、所述第二板簧片及所述独立板簧片的中部通过所述螺接组件相互层叠连接,且任意两个板簧片的中部之间均设有一中间垫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钢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当中I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当中II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小橡胶复合衬套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大橡胶复合衬套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橡胶端垫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沿图6当中A-A线的剖面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钢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当中III处的放大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橡胶端垫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中间垫片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独立板簧片10组合板簧片20橡胶端垫30橡胶复合衬套40螺接组件50卷耳221第一板簧片21第二板簧片22套接孔31卡块311螺栓51螺母52连接垫片53中间垫片54第一限位槽211第一凸起11第二限位槽221第二凸起212吸能孔3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钢板弹簧,包括独立板簧片10、组合板簧片20、两个橡胶端垫30、两个橡胶复合衬套40及一螺接组件50。所述独立板簧片10的中部为平直段,两端对称布置一弧形段,且所述独立板簧片10为厚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的变截面结构。所述组合板簧片20的中部与所述独立板簧片10的中部层叠连接,但其两端间离所述独立板簧片10,且所述组合板簧片20与所述独立板簧片10之间的间距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所述组合板簧片2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卷耳221。具体地,所述组合板簧片20包括第一板簧片21及第二板簧片22,所述第一板簧片21的中部与所述独立板簧片10的中部层叠连接,但其两端间离所述独立板簧片10,且所述第一板簧片21与所述独立板簧片10之间的间距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板簧片22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板簧片21的中部层叠连接,且所述第二板簧片22位于所述第一板簧片21远离所述独立板簧片10的一侧,所述第二板簧片22的两端间离所述第一板簧片21,且所述第一板簧片21和所述第二板簧片22之间的间距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其中,所述第一板簧片21和所述第二板簧片22均为中间为平直段,两端对称布置一弧形段的结构,且所述第一板簧片21和所述第二板簧片22均为厚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的变截面结构。此外,两个所述卷耳221均形成于所述第二板簧片22的两端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板簧片22的同一侧。两个所述橡胶端垫30分开布置于所述组合板簧片20的两端上,所述卷耳221和所述橡胶端垫30位于所述组合板簧片20的相对两侧,所述橡胶端垫30位于所述独立板簧片10和所述组合板簧片20的端部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板簧片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降噪孔A,所述橡胶端垫30设有一套接孔31,所述套接孔31的内壁上向外凸起形成两个相对的卡块311,所述橡胶端垫30通过所述套接孔31套接于所述第一板簧片21的端部上,且所述卡块311卡入对应的所述降噪孔内,所述橡胶端垫30还与所述第二板簧片22的端部相抵靠。每个所述卷耳221中装入一个所述橡胶复合衬套40,其中一个所述卷耳221围成的孔径大于另一个所述卷耳221围成的孔径,以致于其中一个所述橡胶复合衬套(图中用40b表示)的外径大于另一个所述橡胶复合衬套(图中用40a表示)的外径。所述橡胶复合衬套40能够减少钢板弹簧与车身连接处的振动传递。所述螺接组件50包括一螺栓51、一螺母52、一连接垫片53及两个中间垫片54。其中,所述螺栓51穿设在所述第一板簧片21、所述第二板簧片22及所述独立板簧片10的中部上,所述螺母52装配在所述螺栓51上,以将所述第一板簧片21、所述第二板簧片22及所述独立板簧片10的中部相互层叠连接,所述连接垫片53设于所述螺母52和所述第二板簧片22之间,且任意两个板簧片的中部之间均设有一所述中间垫片54。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钢板弹簧,只将各板簧片的中部层叠连接,对于两端则相互间离分开,并且间距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无疑降低了各板簧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增大所述钢板弹簧的使用寿命。同时,其还在组合板簧片20的两个端部上分别布置一橡胶端垫40,并使该橡胶端垫40处于独立板簧片10和组合板簧片20的端部之间,以在独立板簧片10和组合板簧20之间形成减震、缓冲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在组合板簧片20两端的卷耳221上分别装入一个橡胶复合衬套50,以降低钢板弹簧与车身的振动传递,从而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同时也减少了汽车运动时的噪音。请参阅图8至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钢板弹簧,本实施例当中的钢板弹簧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钢板弹簧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板簧片21的中部下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槽211,所述独立板簧片10的中部上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一凸起11,每个所述第一凸起11卡设于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槽211内,以限制所述第一板簧片21和所述独立板簧片10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达到防止错位的作用。此外,所述第二板簧片22的中部下表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限位槽221,所述第一板簧片21的中部上表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凸起212,每个所述第二凸起212卡设于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槽221内,以限制所述第一板簧片21和所述所述第二板簧片22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达到防止错位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端垫40上设有一吸能孔32,所述吸能孔32设置在所述橡胶端垫40靠近所述独立板簧片10的一端上,所述吸能孔32进一步增强所述独立板簧片10和所述组合板簧片20之间的减震及缓冲作用。综上,本实施例当中的钢板弹簧,通过在各板簧片的中部之间设置凹凸配合的限位结构,巧妙的达到了限制各板簧片发生相对错动的效果,省去了卡箍(现有用于限制各板簧片发生相对错动的结构)制作、安装卡箍等繁多的工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