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0639发布日期:2019-06-19 00:0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滚珠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滚珠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滚珠轴承一般包括外圈、内圈、滚珠和保持架,保持架一般为一体设置,然后让滚珠挤入保持架的兜孔中,这样挤压可能会导致滚珠变形,破坏其圆度,使得转动阻力大不流畅,增大摩擦和发热,还有密封深沟球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主要依靠油脂润滑。现有的轴承尼龙保持架,在钢球与保持架的润滑方面没有进行有效润滑方面的设计,在轴承注脂以后,油脂不能充分的进入保持架兜孔内,从而不能使钢球与保持架、钢球与内外滚道得到充分的润滑,并且随着轴承的旋转工作,油脂被甩出远离滚道,以上情况的出现,都会对轴承的润滑产生影响,使轴承在工作的时候钢球和保持架、钢球和内外圈滚道的磨损加剧,导致轴承的工作温度升高,从而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方便,连接稳定牢固,润滑效果好的滚珠轴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珠轴承,包括外圈、内圈、保持架和滚珠,所述保持架包括相合设置的上环形架和下环形架,上环形架包括沿其周向分布的上隆起部和连接两相邻上隆起部的上连接部,下环形架包括沿其周向分布的下隆起部和连接两相邻下隆起部的下连接部,上环形架与下环形架相合时,各个上隆起部与下隆起部一一对应构成中间具有兜孔的夹持圈,各个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一一对应并抵接构成连接杆,所述上环形架和下环形架通过穿设在连接杆上的固定件固定连接,固定件包括调节杆和套设在调节杆上的膨胀套,所述调节杆包括杆体和锥形头,锥形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成轴向分布的锥形体,所述膨胀套与锥形头对应的部分为膨胀端,其与杆体对应的部分为连接端,连接端的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环,膨胀端内设置有与锥形头适配的锥形腔,膨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凸筋,所述杆体的周面上设置有导向柱,连接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供导向柱插入的插槽,插槽分别设置在连接端的上下两端且呈错开设置,两插槽之间设置有弧形滑道,弧形滑道的两端分别与两插槽连通,弧形滑道靠近连接端上端插槽的端部为朝膨胀端方向折弯的折弯段,其折弯处为弧形过渡连接,调节杆的转动可驱动导向柱沿弧形滑道移动使调节杆的锥形头将膨胀端撑开从而使限位凸环和环形凸筋分别与连接杆的两侧抵接实现上环形架和下环形架的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膨胀套依次穿设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限位凸环位于上连接部的外侧,环形凸筋位于下连接部的外侧,通过外力驱动调节杆转动使导向柱沿弧形滑道移动,即调节杆在轴向上往远离膨胀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锥形头将膨胀端撑开,此时限位凸环抵接在上连接部的外侧面上,环形凸筋也被撑开抵接在下连接部的外侧面上,呈夹持状态,将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夹持在一起实现上环形架和下环形架的固定连接,弧形滑道整体呈由连接端的下端向上端倾斜过渡,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优选的固定件可对应设置在保持架的两侧或设置在每个连接杆上均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膨胀端上设置有若干个条形缺口,条形缺口沿膨胀套的轴向延伸分布,条形缺口将膨胀端分割成多瓣结构,所述杆体远离锥形头的端面上设置有十字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条形缺口为四个,将膨胀端分割成均匀的四片,这样膨胀端能更好的被撑开,十字槽的设置是为了调节杆更好的被驱动,如可用十字螺丝刀来驱动调节杆转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凸环和环形凸筋正对连接杆的面为平面结构,限位凸环和环形凸筋之间的距离与连接杆的厚度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凸环和环形凸筋与连接杆抵接的面为平面结构,这样可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夹持的更牢固,使得限位凸环和环形凸筋能稳定的将上环形架和下环形架夹持住,结构稳定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储油腔,储油腔与夹持圈的内部连通,储油腔的开口处设置出油滚珠以及供出油滚珠安装的环形腔,环形腔的一端与夹持圈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连通,环形腔的两端开口直径均小于出油滚珠的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储油腔可设置在上连接部或下连接部或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的连接处,出油滚珠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储油腔内的油脂泄露的太快,出油滚珠朝向兜孔的一部分裸露在环形腔外与滚珠抵接,出油滚珠朝向储油腔的一部分也裸露在外与油脂接触,滚珠的滚动可带动出油滚珠滚动,油脂通过出油滚珠的滚动可被带出粘在滚珠的表面,起到润滑的作用,出油更均匀,使用时间更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夹持圈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开口直径小于滚珠的十分之一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圆形凹槽的设置可减少滚珠与夹持圈内壁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减小磨损,使用寿命更长,且圆形凹槽的设置还有储油的作用,如滚珠上的油脂太多的时候,随着转动,油脂会流入圆形凹槽暂时储存,避免到处飞溅,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保持架和滚珠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保持架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保持架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固定件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膨胀套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滚珠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保持架3和滚珠4,所述保持架3包括相合设置的上环形架31和下环形架32,上环形架31包括沿其周向分布的上隆起部311和连接两相邻上隆起部311的上连接部312,下环形架32包括沿其周向分布的下隆起部321和连接两相邻下隆起部321的下连接部322,上环形架31与下环形架32相合时,各个上隆起部311与下隆起部321一一对应构成中间具有兜孔33的夹持圈A,各个上连接部312和下连接部322一一对应并抵接构成连接杆B,所述上环形架31和下环形架32通过穿设在连接杆B上的固定件5固定连接,固定件5包括调节杆51和套设在调节杆51上的膨胀套52,所述调节杆51包括杆体511和锥形头512,锥形头5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成轴向分布的锥形体5121,所述膨胀套52与锥形头512对应的部分为膨胀端521,其与杆体511对应的部分为连接端522,连接端522的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环5221,膨胀端521内设置有与锥形头512适配的锥形腔5211,膨胀端521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凸筋5212,所述杆体511的周面上设置有导向柱5111,连接端522的内壁上设置有供导向柱5111插入的插槽5222,插槽5222分别设置在连接端522的上下两端且呈错开设置,两插槽5222之间设置有弧形滑道5223,弧形滑道5223的两端分别与两插槽5222连通,弧形滑道5223靠近连接端522上端插槽5222的端部为朝膨胀端521方向折弯的折弯段5224,其折弯处为弧形过渡连接,调节杆51的转动可驱动导向柱5111沿弧形滑道5223移动使调节杆51的锥形头512将膨胀端521撑开从而使限位凸环5221和环形凸筋5212分别与连接杆B的两侧抵接实现上环形架31和下环形架32的固定连接。膨胀套52依次穿设在上连接部312和下连接部322上,限位凸环5221位于上连接部312的外侧,环形凸筋5212位于下连接部322的外侧,通过外力驱动调节杆51转动使导向柱5111沿弧形滑道5223移动,即调节杆51在轴向上往远离膨胀端52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锥形头512将膨胀端521撑开,折弯段5224的设置起到定位的作用,当导向柱5111滑入折弯段5224时,导向柱5111位于折弯段5224的波谷处,而折弯处会相对形成波峰,这样导向柱5111就会被挡住,避免下滑,使得膨胀端521始终处于被撑开的状态,此时限位凸环5221抵接在上连接部312的外侧面上,环形凸筋5212也被撑开抵接在下连接部322的外侧面上,呈夹持状态,将上连接部312和下连接部322夹持在一起实现上环形架31和下环形架32的固定连接,弧形滑道5223整体呈由连接端522的下端向上端倾斜过渡,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优选的固定件5可对应设置在保持架3的两侧或设置在每个连接杆B上均可,此处的上下方位描述特指以膨胀套为参照物连接端为上,膨胀端为下。

上述膨胀端521上设置有若干个条形缺口5213,条形缺口5213沿膨胀套52的轴向延伸分布,条形缺口5213将膨胀端521分割成多瓣结构,所述杆体511远离锥形头512的端面上设置有十字槽5112。优选的条形缺口5213为四个,将膨胀端521分割成均匀的四片,这样膨胀端521能更好的被撑开,十字槽5112的设置是为了调节杆51更好的被驱动,如可用十字螺丝刀来驱动调节杆51转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上述限位凸环5221和环形凸筋5212正对连接杆B的面为平面结构,限位凸环5221和环形凸筋5212之间的距离与连接杆B的厚度一致。限位凸环5221和环形凸筋5212与连接杆B抵接的面为平面结构,这样可增大接触面积,使得夹持的更牢固,使得限位凸环5221和环形凸筋5212能稳定的将上环形架31和下环形架32夹持住,结构稳定牢固。

上述连接杆B上设置有储油腔34,储油腔34与夹持圈A的内部连通,储油腔34的开口处设置出油滚珠35以及供出油滚珠35安装的环形腔36,环形腔36的一端与夹持圈A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储油腔34连通,环形腔36的两端开口直径均小于出油滚珠35的直径。优选的储油腔34可设置在上连接部312或下连接部322或上连接部312和下连接部322的连接处,出油滚珠35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储油腔34内的油脂泄露的太快,出油滚珠35朝向兜孔33的一部分裸露在环形腔36外与滚珠4抵接,出油滚珠35朝向储油腔34的一部分也裸露在外与油脂接触,滚珠4的滚动可带动出油滚珠35滚动,油脂通过出油滚珠35的滚动可被带出粘在滚珠4的表面,起到润滑的作用,出油更均匀,使用时间更长。

上述夹持圈A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形凹槽37,圆形凹槽37的开口直径小于滚珠4的十分之一直径。圆形凹槽37的设置可减少滚珠4与夹持圈A内壁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减小磨损,使用寿命更长,且圆形凹槽37的设置还有储油的作用,如滚珠4上的油脂太多的时候,随着转动,油脂会流入圆形凹槽37暂时储存,避免到处飞溅,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