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9343发布日期:2020-12-18 13:0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具体说是一种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减震器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驾驶平稳性和安全性。目前,普通轿车使用的减震器基本上都属于液压减震器,其原理是当悬架与车桥作往复相对运动,而活塞在工作缸内往复运动时,减振器内筒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内腔通过孔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及液体分子内摩擦便形成阻尼力,使车身和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油液所吸收,并通过减振器外筒散发到大气中。由于活塞杆伸入筒体内时会占用一部分内筒的容积,因此传统减震器筒体内不能完全注满减震器油。而活塞杆完全伸出时,筒体内又不能形成负压,因此传统减震器外筒和内筒之间需要留出一部分空间,以抵消活塞杆往复运动带来整个筒体内部的容积变化。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避免活塞杆伸出时可能会带来的负压,目前大部分减震器都充入0.4-0.8mpa的低压氮气,而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油液的损耗,缸体内的油会越来越少,这样,当车辆颠簸频繁且颠幅较大时,活塞下腔的油液补偿不及时,缸体内极易出现真空,造成使用中的空程现象。另外,缸体中油气混合也容易使减震器油产生乳化现象,乳化后的油液通过阀片时容易产生噪音继而造成减震器异响,严重影响减震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且降低减震器的噪声,提高乘车舒适性的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包括外筒和内筒构成的主筒、底阀组件、活塞杆、活塞组件、连接管、副筒、浮动活塞、压堵、复位弹簧,外筒中设置有内筒,外筒和内筒之间设置有底阀组件,内筒中设置有活塞杆以及与活塞杆联动的活塞组件,外筒通过连接管连接着副筒,副筒内设置有浮动活塞,副筒的下端设置有压堵,浮动活塞与压堵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副筒内由浮动活塞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

所述外筒通过连接管与副筒的上腔室相通。

所述内、外筒中充有减震器油并可通过连接管进入副筒的上腔室。

所述副筒的下腔室内充有高压缓冲气体,比如氮气。

所述底阀组件包括压缩阀和补偿阀。

所述活塞组件包括复原阀和流通阀。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活塞组件在充满减震器油的内筒中往复运行,减震器油会不断地在内、外筒和副筒之间流动,由于内、外筒里充满减震器油,减震器在工作中活塞杆往复运动时再不会出现空行程现象,车辆行驶更加平稳舒适,副筒采用了油气分离结构,在浮动活塞和压堵之间设置了复位弹簧,并充入高压缓冲气体,可以通过浮动活塞在副筒内的往复移动来补偿活塞杆往复运动带来的容积变化,并调节瞬时阻尼的大小,使得减震器工作平稳,工作噪音小,并最大限度地消除减震器油的乳化现象。此外,由于保留了主筒的双筒结构,通过复原阀和压缩阀形成的复原阻尼和压缩阻尼的大小更趋于合理,与原车匹配的更好,外筒中充满减震器油也使得减震器工作中的热量更容易散失,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震器不会出现空行程,工作平稳,噪音小,散热好,使用寿命长,车辆行驶平稳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筒1、内筒2、底阀组件3、活塞杆4、活塞组件5、连接管6、副筒7、浮动活塞8、压堵9、复位弹簧10、上腔室11、下腔室12、减震器油13、高压缓冲气体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包括外筒1和内筒2构成的主筒、底阀组件3、活塞杆4、活塞组件5、连接管6、副筒7、浮动活塞8、压堵9、复位弹簧10,外筒1中设置有内筒2,外筒1和内筒2之间设置有底阀组件3,内筒2中设置有活塞杆4以及与活塞杆4联动的活塞组件5,外筒1通过连接管6连接着副筒7,副筒7内设置有浮动活塞8,副筒7的下端设置有压堵9,浮动活塞8与压堵9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0。

所述副筒7内由浮动活塞8分为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

所述外筒1通过连接管6与副筒7的上腔室11相通。

所述内、外筒中充有减震器油13并可通过连接管6进入副筒7的上腔室11。

所述副筒7的下腔室12内充有高压缓冲气体14,比如氮气。

所述底阀组件3包括压缩阀和补偿阀。

所述活塞组件5包括复原阀和流通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活塞杆4向内筒2压入时,受活塞组件5压缩的减震器油13在内、外筒流动并经过连接管6流到副筒7内的上腔室11,推动浮动活塞8向下滑动;当活塞杆4伸出时,副筒7的上腔室11内的减震器油13经连接管6进入内、外筒中,复位弹簧10和高压缓冲气体14共同作用将浮动活塞8向上推动,以弥补内、外筒中容积的变化。由于内、外筒里充满减震器油13,通过复原阀和压缩阀形成的复原阻尼和压缩阻尼的大小更趋于合理,减震器在工作中活塞杆4往复运动时再不会出现空行程现象,使得车辆行驶更加平稳舒适,又由于副筒7的设置,并采用油、气分离结构,因此能够通过浮动活塞8的上下浮动来补偿活塞杆4往复运动带来的容积变化,并调节瞬时阻尼的大小,使减震器工作更平稳,有效降低了噪音,消除了减震器油13的乳化现象,从而显著提升了减震器的使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副筒7内设置的复位弹簧10保证了浮动活塞8的随动性,能更好地保证浮动活塞8跟随减震器油13的流动而灵活移动,最大程度避免空行程的产生。本实用新型即使在高压缓冲气体14一旦泄漏的情况下,依然能使浮动活塞8有较好的随动性,不影响减震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特征:

1.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其特征是,包括外筒(1)和内筒(2)构成的主筒、底阀组件(3)、活塞杆(4)、活塞组件(5)、连接管(6)、副筒(7)、浮动活塞(8)、压堵(9)、复位弹簧(10),外筒(1)中设置有内筒(2),外筒(1)和内筒(2)之间设置有底阀组件(3),内筒(2)中设置有活塞杆(4)以及与活塞杆(4)联动的活塞组件(5),外筒(1)通过连接管(6)连接着副筒(7),副筒(7)内设置有浮动活塞(8),副筒(7)的下端设置有压堵(9),浮动活塞(8)与压堵(9)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副筒(7)内由浮动活塞(8)分为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外筒(1)通过连接管(6)与副筒(7)的上腔室(11)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内、外筒中充有减震器油(13)并可通过连接管(6)进入副筒(7)的上腔室(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副筒(7)的下腔室(12)内充有高压缓冲气体(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底阀组件(3)包括压缩阀和补偿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塞组件(5)包括复原阀和流通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副筒的油气分离双筒减震器,包括外筒和内筒构成的主筒、底阀组件、活塞杆、活塞组件、连接管、副筒、浮动活塞、压堵、复位弹簧,外筒中设置有内筒,外筒和内筒之间设置有底阀组件,内筒中设置有活塞杆以及与活塞杆联动的活塞组件,外筒通过连接管连接着副筒,副筒内设置有浮动活塞,副筒的下端设置有压堵,浮动活塞与压堵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副筒内由浮动活塞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内、外筒中充有减震器油并可通过连接管进入副筒的上腔室,副筒的下腔室内充有高压缓冲气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会出现空行程,工作平稳,噪音小,散热好,使用寿命长,车辆行驶平稳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海东
技术研发日:2020.03.29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