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1673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上的前保持器的浮起进行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连接器形成为在树脂制的连接器壳体内收容有金属制的端子的结构。作为用于在连接器壳体的空腔内将端子支承在一定位置上的结构,有使用矛形件和保持器的结构。矛形件是与连接器壳体一体形成的部分,构成为通过向空腔内插入端子而能够与该端子卡止。而且,保持器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连接器壳体进行安装,在安装于连接器壳体的状态下,从矛形件的与端子的卡止部分的相反侧与矛形件抵接。通过该保持器,能抑制矛形件与端子的卡止解除,而更可靠地将端子支承在一定位置。作为上述的保持器,有从连接器的连接方向前侧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上的类型的保持器,此种类型的保持器也被称作前保持器。当矛形件与端子未正常卡止时,无法将前保持器正常地安装于连接器壳体,而前保持器有时会成为从连接器壳体浮起的状态。作为检测此种前保持器的浮起的装置,例如想到一种设有当前保持器处于浮起状态时被进行按压操作而输出接通信号的开关的装置。 在所述装置中,当保持器处于被正常安装的状态时,会从开关持续输出切断信号。另一方面,当前保持器处于浮起状态时,连接器被进行按压操作而从开关输出接通信号。并且,通过输出接通信号,而检测出前保持器的浮起。然而,在上述装置中,即使在因开关或配线的不良情况等而不能从开关输出接通信号的状态下,也被当作前保持器未浮起的状态处理,而有可能会遗漏掉前保持器的浮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遗漏前保持器的浮起。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形态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对连接器检测前保持器的浮起,所述前保持器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前侧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上,所述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具备检查部,能够从所述连接方向前侧相对于配置在规定的检查位置上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前保持器进行抵接;检查部支承部,将所述检查部支承为能够在正常状态检测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是所述检查部能够与正常安装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前保持器抵接的位置,该退避位置是所述检查部从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退避的位置;检查部施力部件,对所述检查部朝向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施力; 及浮起检测开关,在所述检查部处于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状态下维持接通状态,在所述检查部相比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侧移动时,切换成断开状态。第二形态以第一形态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为基础,在所述检查部支承部上设有能够在所述检查位置支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安放凹部,在所述连接器壳体安放在所述安放凹部的状态下,所述检查部被支承为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前保持器抵接。第三形态以第二形态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为基础,还具备安放状态检测部,该安放状态检测部对所述连接器壳体向所述安放凹部的安放进行检测。第四形态以第一形态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为基础,还具备连接器安放部,该连接器安放部具有能够安放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安放凹部,所述连接器安放部和所述检查部支承部配置成能够相对地进行接近分离移动,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安放部和所述检查部支承部的相对进行接近移动,而将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承在所述检查位置。第五形态以第四形态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为基础,还具备检查时刻检测部, 该检查时刻检测部对安放在所述连接器安放部的所述安放凹部的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检查部支承部的接近移动进行检测。第六形态以第一至第五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为基础,在所述检查部的外周部形成有凹部,还具备检测件,该检测件通过所述检查部从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侧的移动而能够向所述凹部内移动且被朝向所述凹部内施力,所述浮起检测开关通过所述检测件向所述凹部内的移动而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发明效果]根据第一形态,当连接器壳体的前保持器浮起时,检查部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退避位置侧移动。由此,浮起检测开关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因此通过该向断开状态的切换而能够检测前保持器的浮起。而且,当因浮起检测开关或其配线的不良情况等而未输出接通信号时,无论前保持器是否浮起,都从浮起检测开关持续输出断开信号,能促使确认前保持器是否浮起。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遗漏前保持器的浮起。根据第二形态,通过将连接器壳体安放在安放凹部,能够容易地使检查部相对于前保持器进行抵接。根据第三形态,在将所述连接器壳体向所述安放凹部安放后的状态下,能够适当地确认前保持器是否浮起。根据第四形态,在所述连接器安放部与所述检查部支承部分离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将连接器壳体安放在安放凹部。根据第五形态,在所述连接器安放部的所述安放凹部中所安放的所述连接器壳体接近所述检查部支承部的状态下,能够适当地确认前保持器是否浮起。根据第六形态,通过所述检测件向所述凹部内的移动,所述浮起检测开关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因此即使在前保持器的浮起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该浮起。











4
图10是表示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的简要说明图。
图13是表示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的简要说明图。
图14是表示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0连接器
12连接器壳体
16前保持器
20、120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
22、122检查部
26凹部
28检测件
40、140检查部支承部
43安放凹部
50、150检查部施力部件
60、160浮起检测开关
62杆片
80安放状态检测部
170连接器安放部
172安放凹部
180检查时刻检测部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
方式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 的简要侧视图,图3是表示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的夹设部件30的简要侧视图,图4 是表示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的简要主视图,图5是表示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 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是用于对安装在连接器10上的前保持器16的浮起进行检测的装置。在此,连接器10是前保持器类型的一般结构的连接器。即,连接器10具备连接器壳体12、端子14、前保持器16(参照图2)。连接器壳体12由树脂等形成,在方筒状的外部壳体12a内形成有端子收容部12b,在该端子收容部12b内形成有多个端子收容室(也称为空腔)。而且,在连接器壳体12上一体形成有能够与收容在端子收容室内的端子14卡止的矛形件,通过将与电线15的端部连接的端子14插入到端子收容室内,而所述矛形件能够与端子14卡止。而且,该矛形件中的与端子14卡止的部分的相反侧部分向端子收容部12b的外周露出。而且,前保持器16构成为能够以从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前侧(图2的左方侧)覆盖端子收容部12b的方式安装于端子收容部12b。并且,通过将前保持器16正常地安装到端子收容部12b的深处,而使该前保持器16与矛形件中的卡止于端子14的部分的相反侧部分抵接。由此,能抑制矛形件向外方的变形,从而抑制矛形件与端子的卡止解除。此外,在上述前保持器16上形成有能够供对方连接器的外端子插通的插通孔,将本连接器10与对方侧连接器连接时,对方侧的外端子通过前保持器16而插入连接到端子收容部12b内的端子14上。在此种前保持器类型的连接器10中,例如因端子14的插入不足等原因而导致矛形件与端子14未正常卡止时,前保持器16与矛形件发生干涉,会产生未完全压入前保持器的状态,即,产生前保持器16浮起的状态。本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构成为用于对此种前保持器16的浮起进行检测的装置。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具备检查部22、检查部支承部40、检查部施力部件50、 浮起检测开关60。检查部22构成为相对于配置在规定的检查位置上的连接器壳体12的前保持器16 能够从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前侧进行抵接。更具体而言,检查部22形成为由树脂等形成的长条部件。检查部22的前端部的抵接部24形成为能够插入到上述连接器壳体12内的尺寸,在此,形成为与前保持器16的正面部分大致相同的尺寸及形状。并且,通过将检查部 22的抵接部24按压到前保持器16的正面,而能够根据该前保持器16的位置来确定检查部 2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检查部支承部40构成为将上述检查部22支承为能够移动。在此,在检查部支承部40上形成有能够在规定的检查位置支承连接器壳体12的安放凹部43,从而将上述检查部22支承为能够朝向由该安放凹部43支承的连接器壳体12的前保持器16在正常状态检测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进行进退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是在安放凹部43 中支承有连接器壳体12的状态下,检查部22能够从正常安装在连接器壳体12上的前保持器16的前侧与其抵接的位置。而退避位置是比该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前侧(换言之,前保持器16的安装方向跟前侧)退避的位置。即,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及退避位置是相对于如后所述在安放凹部43内被支承在规定的检查位置上的连接器壳体12的相对位置。更具体而言,检查部支承部40是由树脂等形成的部件,具备检查部支承主体部 42、一侧的侧板部46、另一侧的侧板部47、背面板48。在检查部支承主体部42的两侧通过螺纹紧固等固定有上述侧板部46、47,在检查部支承主体部42的背面侧通过螺纹紧固等固定有背面板48。该检查部支承部40通过托架40B等安装固定在包含连接器10的配线束的制造装置等上。在该检查部支承主体部42的一主面上形成有安放凹部43,在该安放凹部43的里侧形成有引导凹部44。安放凹部43形成为与连接器壳体12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从其开口侧将连接器壳体12以一定的姿态压入。另外,在安放凹部43及引导凹部44的一侧部(在此为上侧的一侧部)形成有狭缝状的间隙41 (参照图I),在该间隙41中设有将连接器壳体12保持成防脱状的锁定片70。
6锁定片70是长条棒状部件,其长度方向中间部在间隙41内经由轴部71支承为能够摆动。 锁定片70中的比轴部71靠安放凹部43的部分上形成有能够与连接器壳体12的外周部的突起部12c卡止的突部72。需要说明的是,突起部12c是供于维持本连接器10与对方侧的连接器的连接的卡止用的突起部分等。突部72形成为高度尺寸从锁定片70的前端侧朝向纵深侧逐渐变大的突部形状。并且,锁定片70被支承为能够在锁定姿态与解除姿态之间进行姿态变更,该锁定姿态是使突部72与配置在安放凹部43内的连接器壳体12的突起部 12c卡止的姿态,该解除姿态是使突部72从连接器壳体12的突起部12c向外方移动的姿态。而且,在锁定片70的后端部与检查部支承主体部42之间配置有对锁定片70向锁定姿态侧施力的锁定片施力部件76。作为锁定片施力部件76,除了螺旋弹簧之外,还可以使用板簧、受扭螺旋弹簧等。并且,将连接器壳体12压入到安放凹部43内时,连接器壳体12的突起部12c与锁定片70的突部72进行滑动接触,从而锁定片70从锁定姿态变更成解除姿态,当突起部12c越过突部72时,锁定片70变更成锁定姿态。由此,锁定片70的突部72与连接器壳体12的突起部12c相卡止,连接器壳体12在安放凹部43内被支承为防脱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状态下,连接器壳体12因夹设部件30的施力而被向安放凹部43的外方施力。因此,连接器壳体12在被压入安放凹部43内之后,在突部与突起部12c卡止成防脱的状态下,被向外侧施力,从而被支承在一定的检查位置上。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不是必须,但优选在安放凹部43与引导凹部44的边界部分设置抵接承受部43a且在所述检查位置配置有连接器壳体12的状态下,使该连接器壳体12的前端部与抵接承受部43a中的朝向连接器壳体12的插入方向的面抵接。并且,在将连接器壳体12安放在安放凹部43中的状态下,检查部22从连接器壳体12的前保持器16的前侧与前保持器16抵接。需要说明的是,锁定片70的前端部从间隙41内向检查部支承主体部42的外方延伸,通过将该锁定片70的前端部向上方抬起,而解除锁定片70的突部72与连接器壳体12 的突起部12c的卡止状态,从而将连接器壳体12从安放凹部43取下。引导凹部44形成为与上述安放凹部43的里侧连续的孔形状。在该引导凹部44 内将上述检查部22支承为能够移动。在此,引导凹部44经由夹设部件30将检查部22支承为能够移动。S卩,夹设部件30是由树脂等形成的块状的部件,在上述引导凹部44中配置成能够沿该引导凹部44的延伸方向(检查部22的进退方向)移动。在夹设部件30移动到引导凹部44侧的状态下,夹设部件30的一部分配置在引导凹部44内,并与配置在安放凹部43 内的连接器壳体12的前端部抵接。并且,朝向安放凹部43内的规定的检查位置压入连接器壳体12时,通过连接器壳体12与夹设部件30的抵接,而将夹设部件30压入到引导凹部 44内。而且,在夹设部件30配置在引导凹部44内的状态下,向夹设部件30的背面侧延伸的杆部31插通到背面板48的孔48h中,并且安装在该杆部31上的螺旋弹簧等夹设部件施力部件32以压缩状态夹设配置在夹设部件30与背面板48之间。并且,通过该夹设部件施力部件32始终对夹设部件30朝安放凹部43施力。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夹设部件施力部件 32,除了上述螺旋弹簧之外,还可以使用板簧、受扭螺旋弹簧等各种部件。另外,在夹设部件30的一主面上形成有朝向上述安放凹部43内突出的环状突出部33。环状突出部33形成为能够配置在连接器壳体12与前保持器16之间的环状间隙内的形状,具有更准确地朝向前保持器16引导检查部22的作用。
另外,在夹设部件30上形成有从上述环状突出部33内朝向其相反侧沿着其移动方向(检查部22的进退方向)的支承孔34。通过该支承孔34将检查部22支承为能够在上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如后所述,当将连接器壳体12 在安放凹部43内支承在规定的检查位置时,夹设部件30相对于该连接器壳体12配置成一定的位置关系,在该状态下,检查部22在正常状态检测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因此,考虑到夹设部件30与检查部22的关系时,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及退避位置也可把握作为检查部22相对于夹设部件30的位置。另外,在检查部22配置在支承孔34内的状态下,在检查部22的后方部分与利用螺纹紧固等而固定在夹设部件30的背面部分上的承受部件36之间夹设配置有螺旋弹簧等检查部施力部件50。并且,通过该检查部施力部件50对检查部22朝向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施力。作为检查部施力部件50,除了上述螺旋弹簧之外,还可以使用板簧、受扭螺旋弹簧等各种部件。但是,也可以省略夹设部件30,而利用检查部支承部40直接将检查部22支承为能够进退移动。浮起检测开关60设置成在上述检查部22处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状态下维持接通状态,当检查部22移动到比正常状态检测位置靠退避位置侧时,切换成断开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通过采用如下的结构,能够更敏锐地检测前保持器16的浮起。S卩,在检查部22的外周部形成凹部26。在此,凹部26形成为方孔状,但不必非要如此。凹部只要是从检查部22的后方侧的平面部分朝向前端侧经由阶梯部陷入的凹形状即可。另外,设置检测件28,该检测件28在检查部22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退避位置侧移动的作用下能够向凹部26内移动且被朝向凹部26施力。更具体而言,检测件28形成为能够配置在凹部26内的立方体状的部件。而且,在夹设部件30内且在将检查部22支承为能够移动的支承孔34的一侧形成有检测件支承凹部35,该检测件支承凹部35能够将检测件28配置成能够朝凹部26进退(参照图5)。并且,在检查部22处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状态下,检测件支承凹部35内的检测件28向检查部22中的比凹部26靠后侧偏移,与该检查部22的外周面接触,而其向凹部26内的移动被抑制(参照图6(a))。而且,当检查部22从处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状态向退避位置侧移动时,检测件28的位置与凹部26的位置一致,且该检测件28能够向凹部26移动(参照图 6 (b))。另外,浮起检测开关60是一种自动复位类型的开关,其仅在被按压操作期间成为接通状态,而在解除按压操作时复位成断开状态。该浮起检测开关60设置在夹设部件30 上,以便于通过其复位力对检测件28朝凹部26内施力。更具体而言,作为浮起检测开关60,使用一般的微型开关,其中,杆片62以从内置有接点的长方体状的主体部61的一外周面的一端部逐渐离开的方式以倾斜姿态延伸。该浮起检测开关60在通常状态下,内部的接点成为断开状态,当杆片62被按压时,该按压力传递给内部的接点,而将该接点切换成接通状态。并且,如图6(a)所示,在检查部22处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与检查部22的外周面抵接的检测件28将杆片62压入,而浮起检测开关60成为维持接通状态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杆片62要复位成原来的倾斜姿势的力的作用下,检测件28被朝向凹部26施力。然后,如图6(b)所示,检查部22从处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状态向退避位置侧移动,当检测件28与凹部26的位置一致时,通过杆片62的作用力将检测件28向凹部26 内压入,杆片62复位成原来的倾斜姿态。由此,浮起检测开关60切换成断开状态。此外,上述检测件28通过如下的结构而复位到从凹部26脱离的位置。S卩,在检测件28的侧面突出设置有向外方突出的销部件29。销部件29通过夹设部件30的孔部30h及检查部支承主体部42的侧方切口部42h (参照图I)而向该检查部支承主体部42的侧方延伸(参照图3)。而且,在一侧的侧板部46的内表面形成有能够配置该销部件29的工作凹部46a。工作凹部46a形成为朝向连接器壳体12的安装方向(图2 的左方)逐渐变宽的三角凹陷形状,并具有倾斜片46b,该倾斜片46b朝连接器壳体12的安装方向相反侧(图2的右方)向检测件28的施力方向相反侧(图2的下侧)倾斜。并且, 将连接器壳体12压入安放凹部43而进行安装时,对应于此,夹设部件30及检查部22朝连接器壳体12的安装方向移动,因此销部件29配置在工作凹部46a的宽幅侧的部分内。由此,检测件28从与检查部22的外周面抵接的状态变为能够以进入凹部26的方式移动的状态。而且,在检测件28嵌入到凹部26的状态下,当从安放凹部43拔出连接器壳体12时, 对应于此,夹设部件30及检查部22朝连接器壳体12的安装方向相反侧移动,因此销部件 29与工作凹部46a的倾斜片46b进行滑动接触。由此,销部件29与检测件28 —起被压向从凹部26脱离的方向,复位成检测件28与检查部22的外周面抵接的状态。另外,在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中,具备对连接器壳体12向安放凹部43的安放进行检测的安放状态检测部80。安放状态检测部80由设有操作部84的微型开关构成,该操作部84能够进行向内置有接点的主体部82的一侧部的压入操作。在将操作部84配置在夹设部件30的移动轨迹上的状态下,该安放状态检测部80安装固定在检查部支承主体部42中的与安放凹部43 相反一侧的部分。并且,在夹设部件30位于安放凹部43侧的状态下,操作部84与夹设部件30不抵接,安放状态检测部80维持断开状态。而且,通过安放在安放凹部43中的连接器壳体12,夹设部件30被按压到安放凹部43的里侧,在该状态下,操作部84与夹设部件 30的外周部抵接而被压入,安放状态检测部80切换成接通状态。因此,该安放状态检测部 80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从而能检测连接器壳体12向安放凹部43的安放。例如图7所示,上述浮起检测开关60和本安放状态检测部80可以串联连接。并且,浮起检测开关60和安放状态检测部80这双方成为接通状态时,即,浮起检测开关60与安放状态检测部80的串联电路成为导通状态时,前保持器16不浮起而能够作为检查合格来处理,当该电路未成为导通状态时,作为不合格来处理即可。但是,也可以分别输出浮起检测开关60和安放状态检测部80的接通断开信号,基于这两个信号状态进行前保持器浮起检测。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初始状态下,如图8所示,夹设部件30位于安放凹部43侧。因此,安放状态检测部80成为断开状态。而且,检查部22在安放凹部43内位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检测件28与处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检查部22的外周部抵接。因此,浮起检测开关60成为接通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9所示,将连接器壳体12压入到安放凹部43内。如此,夹设部件30的环状突出部33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2内,并且夹设部件30的一主面与连接器壳体12的前端部在环状突出部33的基端部外周周围抵接,夹设部件30克服夹设部件施力部件32的作用力而被朝安放凹部43的里侧压入。而且,连接器壳体12的突起部12c与锁定片70的突部72进行滑动接触,克服锁定片施力部件76的作用力而将锁定片70变更成锁定解除姿态。并且,将连接器壳体12完全压入到安放凹部43内时,如图10或图11所示,连接器壳体12被压入到安放凹部43内,从而突起部12c越过突部72,在锁定片施力部件76的作用力下,锁定片70变更为锁定姿态。由此,突部72和连接器壳体12的突起部12c相卡止,连接器壳体12在安放凹部43内被支承为防脱状态,连接器壳体12在安放凹部43内被支承在一定的检查位置。而且,同时,通过连接器壳体12将夹设部件30朝安放凹部43的里侧进一步压入。并且,夹设部件30将安放状态检测部80的操作部84压入,由此,安放状态检测部80切换成接通状态,而检测出连接器壳体12的安放。如上所述,将连接器壳体12压入到安放凹部43内时,若前保持器16处于正常安装的状态,则如图10所示,以连接器壳体12的前部与夹设部件30的一主面的接触位置为基准,前保持器16的前端部进入到环状突起部33内的一定位置。在该状态下,前保持器16 的前端部与检查部22的抵接部24抵接,检查部22在夹设部件30内维持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因此,检测件28未进入凹部26内,浮起检测开关60维持接通状态。因此,安放状态检测部80切换成接通状态,且浮起检测开关60维持接通状态,由此,确认到前保持器16未浮起。另一方面,将连接器壳体12压入到安放凹部43内时,假设前保持器16未正常安装而处于浮起状态,则如图11所示,以连接器壳体12的前部与夹设部件30的一主面的接触位置为基准,前保持器16的前端部进入到环状突出部33内的比上述一定位置靠深处。在该状态下,前保持器16的前端部与检查部22的抵接部24抵接,检查部22在夹设部件30 内被压入到比正常状态检测位置靠深处。因此,检测件28进入凹部26内,浮起检测开关60 切换成断开状态。因此,安放状态检测部80切换成接通状态,且浮起检测开关60切换成断开状态, 由此,确认到前保持器16发生浮起。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当前保持器16发生浮起时,检查部22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退避位置侧移动。由此,浮起检测开关60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因此通过该向断开状态的切换而能够检测前保持器16的浮起。尤其是由于检查部22从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前侧与前保持器16抵接,因此即使在前保持器16配置在外部壳体12a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该前保持器16的浮起。而且,当因浮起检测开关60或其配线的断线不良情况等而切换成接通状态时,在未输出该接通信号的情况下,无论前保持器16是否浮起,都从浮起检测开关60持续输出断开信号。因此,促使前保持器16是否浮起的确认。并且,当前保持器16发生浮起时,对前保持器16的浮起的不良情况进行修正等。而且,当前保持器16未发生浮起时,怀疑是本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发生了不良情况,而促使对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自身的不良情况确认等。因此,更可靠地抑制了遗CN 102607823 A
漏因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的不良情况引起的前保持器16的浮起。另外,将连接器壳体12安放在安放凹部43时,检查部22与前保持器16抵接,对应于前保持器16的安装状态,检查部22位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或从该位置向退避位置侧移动。因此,能够使前保持器16和检查部22以更准确且容易对合的方式抵接。另外,由于具备对连接器壳体12向安放凹部43的安放进行检测的安放状态检测部80,因此在将连接器壳体12安放在安放凹部43的状态下,能够在适当的时刻确认前保持器16是否浮起。另外,由于设置成检查部22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退避位置侧移动,从而检测件 28进入凹部26内,浮起检测开关60切换成断开状态,因此能够以比浮起检测开关60进行接通断开切换所需的动作行程自身更敏锐的精度进行接通断开切换。即,设用于对浮起检测开关60进行接通断开切换的动作行程为L (mm)。这种情况下,将检查部22被支承为能够移动的位置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下的安放凹部43的位置的偏差设定为M(mm)(参照图6), 当检测件28嵌入凹部26时,移动动作行程L(mm)以上即可。所述偏差M(mm)可通过检查部22、夹设部件30、检测件28等比较简易的形状部件的尺寸设计进行设定,而且,其制造精度也容易控制得比较良好。因此,能够将偏差量M设定得比较小,并且比较容易提高其尺寸公差。由此,容易以比较敏锐的精度对浮起检测开关60进行接通断开切换。[第二实施方式]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12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成为检查对象的连接器1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连接器相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连接器壳体12的突起部12c。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120的简要说明图,图13是表示打开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120的状态的简要说明图。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120具备检查部122、检查部支承部140、检查部施力部件150、浮起检测开关160。检查部122构成为相对于配置在规定的检查位置上的连接器壳体12的前保持器 16能够从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前侧进行抵接。更具体而言,检查部122是由树脂等形成的部件,是将检查主体部124和侧方突起部126连接成大致L字状而成的部件。检查主体部 124形成为能够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2内的尺寸,在此,形成为与前保持器16的正面部分大致相同的尺寸及形状。并且,通过将检查主体部124的前端部按压到前保持器16的正面, 而能够对应于该前保持器16的位置来确定检查部12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检查部支承部14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为将上述检查部22支承为能够在正常状态检测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是能够与正常安装在连接器壳体12的前保持器16抵接的位置,该退避位置是从该正常状态检测位置退避的位置。更具体而言,检查部支承部140由树脂等形成为长方体块状,从其一方主面朝另一方主面形成有将检查主体部124支承为能够移动的引导孔部144。而且,在引导孔部144 的另一方主面侧部分上形成有朝向侧方凹陷的侧方凹部145。并且,将上述侧方突起部126 配置在侧方凹部145内,并且将检查主体部124配置成能够在引导孔部144内滑动移动,从而检查部122由检查部支承部140支承为能够移动。检查部施力部件150设置成对上述检查部122朝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施力。在此,
11在上述检查主体部124内沿着其长度方向形成孔部124h,在该孔部124h内配置螺旋弹簧作为检查部施力部件150。而且,在检查主体部124中的包围孔部124h的侧壁部上形成长孔 124ha,比检查部支承部140突出设置的销部件141通过该长孔124ha而向孔部124h内突出。并且,作为检查部施力部件150的螺旋弹簧以压缩状夹设配置在孔部124h的深部与销部件141之间,由此,对检查部122朝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施力。当然,作为检查部施力部件 150,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板簧等。另外,浮起检测开关160利用与侧方突起部126中的检查主体部124所突出一侧的面对置的位置来固定在检查部支承部140上。浮起检测开关160由设有操作部164的微型开关构成,该操作部164能够进行向内置有接点的主体部162的一侧部的压入操作。而且,操作部164设置在与侧方突起部126对置的位置上。并且,在检查部122处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状态下,利用侧方突起部126压入操作部164,而浮起检测开关160成为接通状态。而且,当检查部122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退避位置侧移动时,操作部164自我复位, 浮起检测开关160成为断开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安放部170也可以与上述检查部支承部140设置为不同部件,该连接器安放部170具有能够安放连接器壳体12的安放凹部172。S卩,在基台190上的一定位置设置本连接器安放部170。连接器安放部170是由树脂等形成的大致长方体块状部件,具有能够将连接器壳体12支承为一定姿态的安放凹部172。安放凹部172是与连接器壳体12的外周形状对应的凹形状,在连接器安放部170的上方及检查部支承部140侧开口。并且,将连接器壳体12 从安放凹部172的上方安放,而且,在该安放状态下,能够将连接器壳体12的前保持器16 的前部与上述检查部122对置配置。另外,在基台190上设有轨道192,上述检查部支承部140被支承为能够沿着该轨道192滑动移动。并且,通过使检查部支承部140向连接器安放部170侧移动,而检查部 122向检查位置移动,能够与由安放凹部172支承的连接器壳体12的前保持器16的前部抵接。而且,通过使检查部支承部140向从连接器安放部170离开的一侧移动,而能够容易地使连接器壳体12脱离安放凹部43。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安放部170也可以是相对于检查部支承部140进行移动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台190上且在检查部支承部140的背面侧,杆部件194被支承为转动自如。杆部件194是一种凸轮杆,通过对该杆部件194进行摆动操作,而能够维持将检查部支承部140按压到连接器安放部170侧的状态。但是,也可以省略杆部件194。另外,该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120具备检查时刻检测部180,该检查时刻检测部 180对连接器壳体12向安放凹部172的安放进行检测。检查时刻检测部180具有管部件182和被支承为相对于该管部件182能够进退的销状部件184。销状部件184被螺旋弹簧等施力部件向前进方向施力。并且,销状部件184 通过在管部件182内进行退避移动而将内置的接点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该检查时刻检测部180由检查部支承部140支承为使该销状部件184的前端部朝向安放凹部172 的姿态。并且,在连接器安放部170与检查部支承部140分离的状态及即使两者接近连接器壳体12也未安放在安放凹部172的状态下,检查时刻检测部180维持断开状态。另一方面,在连接器壳体12安放在安放凹部172内的状态下,当使连接器安放部170朝检查部支承部140移动时,安放凹部172内的连接器壳体12按压到销状部件184的前端部,使该销状部件184退避到管部件182内。由此,安放状态检测部80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可将浮起检测开关160和本检查时刻检测部180串联连接,在该串联连接电路成为导通状态时,前保持器16未浮起而作为检查合格进行处理。对如上所述构成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12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在初始状态下,如图13所示,连接器安放部170成为从检查部支承部140离开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检查部122在检查部施力部件150的作用力下成为位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状态。因此,浮起检测开关160的操作部164被检查部122的侧方突起部126 压入,而浮起检测开关160成为接通状态。而且,检查时刻检测部180的销状部件184未被按压,因此,检查时刻检测部180成为断开状态。在该状态下,将连接器壳体12安放在安放凹部172内,然后,通过杆部件194的操作等而使检查部支承部140向连接器安放部170侧移动(参照图12)。于是,如图14及图15所示,安放凹部172内的连接器壳体12将检查时刻检测部 180的销状部件184的前端部压入。由此,检查时刻检测部180从断开状态切换成接通状态,检测出连接器壳体12的安放。此时,当前保持器16为正常安装状态时,如图14所示,检查部122在正常状态检测位置与前保持器16的前端部抵接。因此,浮起检测开关160维持接通状态。因此,检查时刻检测部180切换成接通状态,且浮起检测开关160维持接通状态,由此,确认到前保持器16未浮起。另一方面,当前保持器16未正常安装而为浮起状态时,如图15所示,检查部122 与浮起的状态的前保持器16的前端部抵接,检查部122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退避位置侧移动。由此,浮起检测开关160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因此,检查时刻检测部180切换成接通状态,且浮起检测开关160切换成断开状态,由此,确认到前保持器16发生浮起。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12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浮起检测开关160通过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而能够检测前保持器16的浮起,并且能更可靠地抑制遗漏因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的不良情况引起的前保持器16的浮起。而且, 由于检查部122从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前侧与前保持器16抵接,因此即使在前保持器16 配置在外部壳体12a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该前保持器16的浮起。另外,由于连接器安放部170和检查部支承部140配置成能够分离移动,因此在使两者分离的状态下,能够容易地将连接器壳体12安放在安放凹部172。另外,由于设有检查时刻检测部180,且该检查时刻检测部180检测安放在安放凹部172中的连接器壳体12与检查部支承部140的接近移动,因此能够在适当的时刻确认前保持器16是否浮起。本第二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由于省略了夹设部件30、检测件28 等,因此具有能够实现结构的简略化的优点。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也可以适用检测件通过检查部的移动而进行移动,从而使浮起检测开关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结构。
[变形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就可以适当组合。如上所述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上述说明在全部的方面中只是例示,并未将本发明限定于此。可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能想到未例示的多个变形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对连接器检测前保持器的浮起,所述前保持器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方向的前侧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上,所述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具备检查部,能够从所述连接方向前侧相对于配置在规定的检查位置上的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前保持器进行抵接;检查部支承部,将所述检查部支承为能够在正常状态检测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该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是所述检查部能够与正常安装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前保持器抵接的位置,该退避位置是所述检查部从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退避的位置;检查部施力部件,对所述检查部朝向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施力;及浮起检测开关,在所述检查部处于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状态下维持接通状态,在所述检查部相比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侧移动时,切换成断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其中,在所述检查部支承部上设有能够在所述检查位置支承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安放凹部, 在所述连接器壳体安放在所述安放凹部的状态下,所述检查部被支承为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前保持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其中,还具备安放状态检测部,该安放状态检测部对所述连接器壳体向所述安放凹部的安放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其中,还具备连接器安放部,该连接器安放部具有能够安放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安放凹部, 所述连接器安放部和所述检查部支承部配置成能够相对地进行接近分离移动,并且通过所述连接器安放部和所述检查部支承部的相对接近移动,而将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承在所述检查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其中,还具备检查时刻检测部,该检查时刻检测部对安放在所述连接器安放部的所述安放凹部的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检查部支承部的接近移动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其中,在所述检查部的外周部形成有凹部,还具备检测件,该检测件通过所述检查部从所述正常状态检测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侧的移动而能够向所述凹部内移动且被朝向所述凹部内施力,所述浮起检测开关通过所述检测件向所述凹部内的移动而从接通状态切换成断开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遗漏前保持器的浮起。前保持器浮起检测装置(20)具备检查部(22),相对于连接器壳体(12)的前保持器(16)能够从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前侧进行抵接;检查部支承部(40),将检查部(22)支承为能够在正常状态检测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该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是能够与正常安装的前保持器(16)抵接的位置,该退避位置是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退避的位置;检查部施力部件(50),对检查部(22)朝向正常状态检测位置施力。浮起检测开关(60)在检查部(22)处于正常状态检测位置的状态下维持接通状态,在检查部(22)向相比正常状态检测位置靠退避位置侧移动时,切换成断开状态。
文档编号G01M13/00GK102607823SQ20111025121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浅井信一朗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