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4870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
技术背景[0002]目前,多数发动机台架的传动方式采用发动机飞轮直接连接测功机输出轴的方式。采用直接连接的测功方式,在发动机上台架前需要将发动机离合器及飞轮外壳除去,然后再进行对中。此种形式的一个弊端就是发动机和测功机的对中时间长,即整个发动机测功过程中对中操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这极大地降低了对发动机的测试效率。[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使得发动机和测功机快速对中的发动机台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发动机和测功机快速对中的发动机台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原有发动机台架结构的重新设计,能够对发动机简便调整, 实现发动机与测功机快速对中。[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包括发动机前支架和发动机后支架;所述发动机后支架包括后支架底座、支架部件和定位支撑部件, 所述支架部件具有支撑所述发动机飞轮的圆形的支撑孔,所述支架部件竖直搭接于所述后支架底座上,并于搭接处设置有所述定位支撑部件;所述发动机前支架包括前支架底座和两个调整部件,两个所述调整部件以所述支撑孔的中心线为对称中线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支架底座的两端,所述发动机的前端放置于所述前支架底座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调整部件之间;所述发动机前支架和所述发动机后支架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台架的台架底座上。[0006]优选地,所述调整部件为第一螺杆调整部,所述第一螺杆调整部包括第一螺杆和其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杆相配合的螺孔的第一定位块。[0007]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螺杆调整部对称设置与前支架底座上,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头部相对并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块中。[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调整部与所述前支架底座通过螺栓相连接。[0009]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前支架滑块,所述前支架滑块两侧分别与所述前支架底座和所述第一螺杆相抵接。[0010]优选地,所述前支架底座还设置有加强筋。[0011]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后支架具有对称的两个支撑底版,所述支架部件为对称结构, 其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所述支撑底版上。[0012]优选地,所述定位支撑部件包括后支撑定位板和后支架螺杆定位部;所述后支撑定位板抵接于所述支撑底版上,并与所述支架部件通过螺杆连接;所述后支架螺杆定位部设置于所述支撑底版的外侧边缘处,并与所述后支撑定位板相抵接。[0013]优选地,所述后支架螺杆定位部包括第二螺杆和与第二螺杆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于所述支撑底版的外侧边缘处;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后支撑定位板相抵接。[0014]优选地,所述后支撑定位板具有定位销孔,其中设有定位销。。[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分设于发动机台架上的发动机前支架和发动机后支架能够实现发动机与测功机的快速对中。首先,将发动机飞轮部分安装于发动机后支架的圆形支撑孔中,通过定位支撑部件间的配合,能够使得发动机初步固定;然后,将发动机前端部分放置于发动机前支架上,并通过调整第一螺杆对发动机进行左右微调;当发动机预测功机实现对中后固定发动机。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飞轮与曲轴具有较高的同心性条件先将飞轮固定,仅需对发动机前端部分进行微调即可实现快速对中。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发动机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发动机前支架的俯视图;[0018]图3为图1的侧视图;[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发动机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5为图4的俯视图;[0021]图6为台架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0022]其中,图1至图6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0023]发动机前支架1 ;[0024]前支架底座11 ;[0025]调整部件12 ;第一螺杆12a ;第一定位块12b ;[0026]前支架滑块13 ;[0027]加强筋14 ;[0028]发动机后支架2 ;[0029]支撑底版21 ;[0030]支架部件22 ;支撑孔22a ;[0031]定位支撑部件^ ;[0032]后支撑定位板231 ;定位销孔231a ;[0033]后支架螺杆定位部232 ;第二螺杆23 ;第二定位块232b ;[0034]发动机3。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该发动机台架能够对架设于发动机台架上的发动机3进行方便地调整,使得发动机3与测功机快速对中。[003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37]请参考图1、图4和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发动机前支架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发动机后支架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台架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0038]使用测功机对发动机3进行功率测试时,首先将测功机固定于测功机台架上,然后将发动机3装入发动机台架上。为了保证测功机得到较为精准的数据,并延长测功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对测功机输入轴与发动机转轴的中心对称呈度要求很高,因此,对发动机3 的调整成为了对中工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台架对中调试耗时较长,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发动机3与测功机快速对中的发动机台架,包括发动机前支架1和发动机后支架2,所述发动机前支架1和所述发动机后支架2具体结构如下文所述。[0039]如图1所示,发动机前支架1包括前支架底座11和调整部件12。前支架底座11 采用长方形板材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支撑固定发动机3,所以前支架底座优选地使用金属材料构成,如钢板。调整部件12主要用于当发动机3的飞轮固定时,对架设于发动机前支架1上的发动机3的头部进行微调。[0040]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3的头部为发动机3的转轴的伸出端,当发动机3的尾部固定时,仅需对发动机3的头部进行微调便能够较为简便地实现发动机3与测功机的对中。[0041]具体地,调整部件12为两个,并且对称分设于发前支架底座11的两端,该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对发动机3进行调整,还能对发动机3在对中调试完成后有加紧作用,使得发动机3固定于发动机台架上。[0042]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后支架2包括后支架底座、支架部件22和定位支撑部件23。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3的曲轴与其飞轮具有较高同心度的原则进行设计, 因此支架部件22具有用于支撑发动机3的飞轮的支撑孔22a,能够使得发动机3放置于发动机台架上和支架部件22具有较高的同心性。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对不同尺寸的发动机3具有较大的兼容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套定位支撑部件23,当支架部件22搭接于后支架底座上时,定位支撑部件23用于连接支架部件22和后支架底座,并能够对支架部件22做相对于后支架底座的前后或者左右的调整。[0043]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台架中,支架部件22具有的支撑孔22a为圆形设计,以支撑孔22a的中心线为对称中心,发动机台架的前支架具有的两个调整部件12对称分设于前支架底座11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支架部件22、调整部件12和后支架螺杆定位部232之间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当发动机3的飞轮安装于支撑孔22a中时,支撑孔22a的中心线与发动机3的曲轴的轴线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此时,仅需对发动机3的前端通过调整部件12和其后端通过后支架螺杆定位部232进行微调即可实现与测功机的对中。[0044]请参考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发动机前支架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即图3为前支架部分的侧视图。[0045]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调整部件12为第一螺杆调整部,第一螺杆调整部包括第一螺杆1 和第一定位块12b。第一定位块12b具有与第一螺杆1 相配合的螺孔,并两块第一定位块12b对称设置于前支架底座11的两端,两个第一螺杆1 的头部相对分别插入到相异的第一定位块12b中。采用螺杆式的调整部件12不仅能够简便地对发动机3进行微调,并且还能施加较大的预紧力使得发动机3固定于两个调整部件12之间。[0046]为了保证第一螺杆调整部与前支架底座11稳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螺杆1 调整部与前支架底座11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螺栓连接不仅能够实现第一螺杆调整部与前支架底座11之间可拆卸,还能够有效解决发动机台架多次使用后因发动机3工作过程中震5动所引起的连接松动。如采用焊接时,焊缝开焊还需要再次对连接处进行焊接,工作较为繁琐。而采用螺栓连接时,当连接处松动仅需要再拧紧螺母即可。[0047]前支架底座11和后支架底座与发动机台架之间采用的是固定连接形式,设置于前支架底座11或者后支架底座上用于调整的部件调整范围较小,所以当发动机底架尺寸固定后,仅能对规定范围之内尺寸变化较小的发动机3进行固定,造成兼容性不高的问题。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各种尺寸的发动机3进行调整固定,本实用新型加设了一块前支架滑块13,前支架滑块13设置于两个第一螺杆1 之间。发动机3放置于前支架滑块13 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此时,通过第一螺杆调整部对前支架滑块13进行调整,前支架滑块13 带动发动机3,便能够实现发动机3与测功机的对中调整。前支架滑块13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动机进行定制,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兼容性。[0048]为了加强前支架底座11的整体刚性,于前支架底座11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14,能够提高前支架的工作稳定性以及可靠性。[0049]如图4所示,在发动机台架后支架部分中,后支架底座因受支架部件22形状影响, 特别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支撑底版21,用于托住支架部件22。支架部件22搭接于两个支撑底版21上。[0050]结合图4参考图5,图5为图4的俯视图。[0051]定位支撑部件23包括后支撑定位板231和后支架螺杆定位孔部232 ;两个后支撑定位板231分别竖直设置于两个支撑底版21上,并通过螺栓与支架部件22相连接;两个后支架螺杆定位部232分别设置于相异的两个支撑底版21的外侧边缘处,并与后支撑定位板 231相抵接。[0052]具体地,后支架螺杆定位部232包括第二螺杆23 和第二定位块232b ;两个第二定位块232b分设于相异的支撑底版21的外侧边缘,并具有与第二螺杆23 相配合的螺孔;两个第二螺杆23 的头部相对地插入到相异的第二定位块232b中。采用调整螺杆 23 不仅能够简便地对定位支撑部件23连同发动机3进行微调,并且还能施加较大的预紧力使得定位支撑部件23连同发动机3固定于两个后支架螺杆定位部232之间。[0053]支架部件22与后支撑定位板231相连接,通过后支架螺杆定位部232对后支撑定位板231的调整,并后支撑定位板231带动支架部件22,能够实现支架部件22的于发动机 3台架上的调整。[0054]为了使本使用新型能够安装不同尺寸的发动机3,对前支架部分设置高度不同、为不同发动机而定制的前支架滑块13。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对前支架部分设置前支架滑块13以及后支架部分的支架部件22进行微调,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对多种尺寸的发动机 3进行固定。[005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用于安装并固定发动机(3),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前支架(1)和发动机后支架O);所述发动机后支架( 包括后支架底座、支架部件0 和定位支撑部件(23),所述支架部件0 具有支撑所述发动机飞轮的圆形的支撑孔0 ),所述支架部件0 竖直搭接于所述后支架底座上,并于搭接处设置有所述定位支撑部件03);所述发动机前支架(1)包括前支架底座(11)和两个调整部件(12),两个所述调整部件 (12)以所述支撑孔(22a)的中心线为对称中线分别设置于所述前支架底座(11)的两端,所述发动机的前端放置于所述前支架底座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调整部件(1 之间;所述发动机前支架(1)和所述发动机后支架( 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台架的台架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部件(12) 为第一螺杆调整部,所述第一螺杆调整部包括第一螺杆(12a)和其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杆 (12a)相配合的螺孔的第一定位块(1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调整部对称设置与前支架底座(11)上,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2a)的头部相对并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块(12b)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调整部与所述前支架底座(11)通过螺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 (12a)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前支架滑块(13),所述前支架滑块(1 两侧分别与所述前支架底座(11)和所述第一螺杆(12a)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底座(11)还设置有加强筋(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后支架(2) 具有对称的两个支撑底版(21),所述支架部件为对称结构,其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所述支撑底版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部件 (23)包括后支撑定位板031)和后支架螺杆定位部032);所述后支撑定位板031)抵接于所述支撑底版上,并与所述支架部件0 通过螺杆连接;所述后支架螺杆定位部 (232)设置于所述支撑底版的外侧边缘处,并与所述后支撑定位板(231)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架螺杆定位部(23 包括第二螺杆032a)和与第二螺杆032a)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块(232b),所述第二定位块032b)设置于所述支撑底版的外侧边缘处;所述第二螺杆032a)与所述后支撑定位板(231)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定位板031)具有定位销孔(231a),其中设有定位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台架用对中装置,包括发动机前支架和发动机后支架;发动机后支架包括后支架底座、支架部件和定位支撑部件,支架部件具有支撑发动机飞轮的圆形的支撑孔,支架部件竖直搭接于后支架底座上,并于搭接处设置有定位支撑部件;发动机前支架包括前支架底座和调整部件,两个调整部件以支撑孔的中心线为对称中线分别设置于前支架底座的两端,发动机的前端放置于前支架底座上,且位于两个调整部件之间;发动机前支架和发动机后支架设置于发动机台架的台架底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发动机固定于发动机后支架上,再通过发动机前支架对发动机进行微调实现发动机与测功机快速对中。
文档编号G01L3/24GK202281669SQ20112035797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常云昆 申请人: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