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凝血用血液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078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凝血用血液试剂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血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凝血用血液试剂盒。



背景技术:

凝血功能检查是根据血浆凝固过程中浊度的变化来测定凝血功能。根据仪器不同的光学测量原理,又有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两类。是指机体在血管受损时所具有的由凝血因子按照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而促使血液凝固的能力。凝血功能检查可以在术前了解患者有无凝血功能的异常,有效防止在术中及术后出现出血不止等意外情况,从而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机体的止血功能是由血小板、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血管内皮系统等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过去我们曾用出血时间作为止血功能缺陷的筛检试验,但因其操作标准化程度不高,敏感性不好,且无法反映凝血因子的含量及活性,故目前已为凝血功能检查所取代。

现有的抗凝血用血液试剂盒,如专利CN201520219560.6中所述凝血七项检测试剂盒,其结构包括一个长方形的盒体,盒体内设置试剂架,试剂架上的圆形插孔内设置试剂瓶,但是由于抗凝血血液检测的项目较多,需要的试剂瓶数量也较多,导致上述试剂盒的体积较大,携带极为不便,为了采取血液样本,常常还需要额外携带注射器、酒精、棉签等血液采集用具,导致携带不便,不方便临床应用。

另一个专利CN201420700817.5中公开的一种快速提取血浆的试剂盒,其盒体内依次设置有若干相互隔离的存储区,所述存储区内分别放置有注射装置、常规注射器、接头、胶皮软管,酒精棉片、试剂瓶,该试剂盒便于携带,但是盒体内的各存储区是固定的,一旦试剂盒内的各种用具的数量、体积发生变化,则该试剂盒内各存储区需要重新设计,导致原有的试剂盒无法使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方便携带、可根据需要调整体积大小的抗凝血用血液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凝血用血液试剂盒,所述的试剂盒包括圆筒形的中央盒体,中央盒体的内侧设置可拆卸的圆盘形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沿其轴线方向开设多个插槽;所述的多个插槽内分别放置一次性注射器、胶皮软管、酒精棉签、注射用生理盐水瓶;

所述的中央盒体的外侧依次套设多个直径逐渐增大的、圆筒形的第二盒体,所述的第二盒体的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设置空腔,空腔的上端开口、下端闭合;所述的中央盒体以及与中央盒体接触的第二盒体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相互接触的第二盒体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第二盒体的空腔中设置可拆卸的圆环形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沿其轴线方向开设多个插孔,插孔内放置试剂管;所述的试剂管的上部超出第二盒体的空腔的上端面,所述的第二盒体的上端面与圆环形的上盖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的上盖的圆环截面为开口向下的凹槽形状;所述的开口向下的凹槽形状的两个侧边的下端面分别与第二盒体的外侧壁、内侧壁的上端面接触;与中央盒体接触的第二盒体的上盖的凹槽形状内部设置温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盒体是由两个半圆筒形的半盒体拼接而成,两个半盒体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盒体的内侧壁与内保温层粘接,所述的第二盒体的外侧壁与外保温层粘接,所述的上盖凹槽形状两个侧边的下端面相应位置各设置一个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O型密封圈,两个O型密封圈分别与第二盒体的内侧壁、外侧壁的上端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试剂盒的中央位置设置圆筒形的中央盒体,中央盒体内设置血液抽取用具,中央盒体外侧设置的第二盒体内放置试剂管,试剂盒的结构布置合理,体积较小,方便携带;使用时可以根据试剂管的数量要求,增加或减少第二盒体的数量,可以有效控制使用时试剂盒的体积,且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带上盖的试剂盒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放大视图I;

图4为两个半盒体拼接成一个第二盒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抗凝血用血液试剂盒,包括圆筒形的中央盒体1,中央盒体1的内侧设置可拆卸的圆盘形的第一支架3,中央盒体1 与第一支架3可以是卡扣式连接,也可以是过盈配合式连接,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可拆卸式连接,第一支架3沿其轴线方向开设多个插槽;所述的多个插槽内分别放置一次性注射器31、胶皮软管32、酒精棉签33、注射用生理盐水瓶34;

所述的中央盒体1的外侧依次套设多个直径逐渐增大的、圆筒形的第二盒体4,所述的第二盒体4的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设置空腔,空腔的上端开口、下端闭合;所述的中央盒体1以及与中央盒体1接触的第二盒体4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是卡扣连接,也可以是过盈配合连接,也可以是螺纹方式连接;相互接触的第二盒体4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是卡扣连接,也可以是过盈配合连接,也可以是螺纹方式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试剂管的数量要求,增加或减少第二盒体4的数量,可以有效控制使用时试剂盒的体积,且适用范围广泛。

所述的第二盒体4的空腔中设置可拆卸的圆环形的第二支架5,第二盒体4与第二支架5可以是卡扣式连接,也可以是过盈配合式连接,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可拆卸式连接,第二支架5沿其轴线方向开设多个插孔,插孔内放置试剂管6;所述的试剂管6的上部超出第二盒体4的空腔的上端面,所述的第二盒体4的上端面与圆环形的上盖7构成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是卡扣式连接,也可以是上盖7放在第二盒体4上后,使用扎带捆绑;所述的上盖7的圆环截面为开口向下的凹槽形状;所述的开口向下的凹槽形状的两个侧边的下端面分别与第二盒体4的外侧壁、内侧壁的上端面接触;试剂盒使用时,打开上盖7,试剂管6的上部超出空腔的上端面,则第二盒体4不会遮挡试剂管6,可以方便的将血液样本转移到试剂管6中。

为了保证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需要对试剂盒的内部温湿度环境进行监测,因此与中央盒体1接触的第二盒体4的上盖7的凹槽形状内部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与监控主机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当温湿度传感器发现温度或湿度不符合要求时,则监控主机发出报警,提醒相关人员需要将试剂盒放入相应的保温设备中或者进行干燥处理。

为了方便拆装,更好的实施方式是:所述的第二盒体4是由两个半圆筒形的半盒体41拼接而成,两个半盒体41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是卡扣式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半盒体41相互接触后,在两个半盒体41的外侧设置扎带捆绑。

为了提高试剂盒的恒温性,并保持试剂盒内空气环境的湿度稳定性,更好的实施方式是:所述的第二盒体4的内侧壁与内保温层粘接,所述的第二盒体4的外侧壁与外保温层粘接,所述的上盖7凹槽形状两个侧边的下端面相应位置各设置一个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O型密封圈 71,两个O型密封圈71分别与第二盒体4的内侧壁、外侧壁的上端面接触。

为了使试剂盒更方便的使用、观察,更好的实施方式是:所述的第二盒体4是由透明无毒塑料材制作而成的圆筒形结构;内保温层、外保温层也是由透明无毒塑料材料构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