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100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气密性检测是检测压力容器、管路是否存在内部组织缺陷、是否有质量隐患的重要手段。在工厂生产中,因为操作容易、检测准确,气密检测被广泛使用。

一般来说,气密性检测按测试手段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水没式泄漏检测法,又称湿式浸水法,即在向工件腔内充进一定压力的气体时,将其浸人水中或涂肥皂泡,根据目测肥皂泡或水中的气泡来判定工件是否有漏及泄漏的程度。另一类为干式泄漏检测法,即向工件腔内充进一定压力的气体,通过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来判定工件是否有泄漏,并可根据单位时间内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变化值来计算出其泄漏率。

目前,根据工件技术要求的不同,这两种方法都在广泛使用。其中,湿式浸水法因成本低廉、操作容易、设备结构简单、方便判断泄漏部位等特点,更多的被适用于单件、小批量或者小微企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支架、框架、气缸、水槽、中空螺杆、带孔胶垫、推力轴承、手轮A、管接头、气管、实心胶垫、压杆、球轴承、手轮B、皮带、带轮。

立柱安装在底座上,支架安装在立柱上,框架安装在支架上,气缸安装在底座上,水槽安装在气缸上方,并能在气缸的推动下上下运行,实心胶垫放置在压杆左端,压杆通过球轴承安装在框架上,压杆右端安装带轮和手轮B,带孔胶垫放置在中空螺杆左端,中空螺杆和框架之间安装推力轴承,中空螺杆和手轮A之间是螺纹联接,中空螺杆外侧安装管接头和气管,气管可以通入压力空气。

检测之前,气缸缩回,水槽随之下落至低位。此时,首先将工件放置在实心胶垫和带孔胶垫之间;然后,旋转手轮A,随着手轮A的旋转,中空螺杆向右侧移动,并将工件紧紧压在实心胶垫和带孔胶垫之间,推力轴承起到减小阻力的作用;接着,气缸伸出,并顶起水槽至高位状态,框架连同工件会被浸入水中。

此时,就可以进行检测工作了。首先将压力空气通过管接头、中空螺杆、带孔胶垫注入到工件内腔,并按照设定的技术规范保压;接着,缓缓转动手轮B,手轮B会带动压杆和实心胶垫缓慢旋转,同时,会通过皮带和带轮带动相邻工件同步旋转,球轴承起到减少阻力的作用。此时,就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的方式检查工件是否存在泄漏了。

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便、容易观察的特点,能满足气密性检测现场对工件进行气密性检测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设备的细节和工作情况。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0、立柱11、支架19、框架18、气缸9、水槽8、中空螺杆1、带孔胶垫5、推力轴承4、手轮A 6、管接头2、气管3、实心胶垫12、压杆15、球轴承13、手轮B 14、皮带17、带轮16。立柱11安装在底座10上,支架19安装在立柱11上,框架18安装在支架19上,气缸9安装在底座10上,水槽8安装在气缸9上方,并能在气缸9的推动下上下运行,实心胶垫12放置在压杆15左端,压杆15通过球轴承13安装在框架18上,压杆15右端安装带轮16和手轮B 14,带孔胶垫5放置在中空螺杆1左端,中空螺杆1和框架18之间安装推力轴承4,中空螺杆1和手轮A 6之间是螺纹联接,中空螺杆1外侧安装管接头2和气管3,气管3可以通入压力空气。

检测之前,气缸9缩回,水槽8随之下落至低位。此时,首先将工件7放置在实心胶垫12和带孔胶垫5之间;然后,旋转手轮A 6,随着手轮A 6的旋转,中空螺杆1向右侧移动,并将工件7紧紧压在实心胶垫12和带孔胶垫5之间,推力轴承4起到减小阻力的作用;接着,气缸9伸出,并顶起水槽8至高位状态,框架18连同工件7会被浸入水中。

此时,就可以进行检测工作了。首先将压力空气通过管接头2、中空螺杆1、带孔胶垫5注入到工件7内腔,并按照设定的技术规范保压;接着,缓缓转动手轮B 14,手轮B 14会带动压杆15和实心胶垫12缓慢旋转,同时,会通过皮带17和带轮16带动相邻工件同步旋转,球轴承13起到减少阻力的作用。此时,就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的方式检查工件是否存在泄漏了。

此时,就可以进行检测工作了。首先将压力空气通过管接头2、中空螺杆1、带孔胶垫5注入到工件7内腔,并按照设定的技术规范保压;接着,缓缓转动手轮B 14,手轮B 14会带动压杆15和实心胶垫12缓慢旋转,同时,会通过皮带17和带轮16带动相邻工件同步旋转,球轴承13起到减少阻力的作用。此时,就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的方式检查工件是否存在泄漏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