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挡汽车冲焊成型左悬置托架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4574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挡汽车冲焊成型左悬置托架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特别是一种手动挡汽车冲焊成型左悬置托架的检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左悬置托架组件是一种冲焊结构零件,是发动机与悬置软垫连接的关联件,如图1-3所示该零件上有六个安装孔呈立体空间布置,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Ⅰ、孔Ⅱ、孔Ⅲ和孔Ⅳ设置在倾斜的N面上,所述左悬置托架底面为M面,其与所述N面具有一定的夹角,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Ⅰ、孔Ⅱ、孔Ⅲ和孔Ⅳ被隐藏在工艺孔下方,如图3所示,在所述左悬置托架的上还设置有孔Ⅴ和孔Ⅵ,用通用量具检测不准确,用三坐标检测周期较长,成本高,零部件入厂验收效率低,因此采用抽检的方式进行来料检查,效率低下且容易发生漏检的情况,现有技术中检具通常为整体结构,加工困难,出现磨损后难以维修和更换,成本较高,不利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挡汽车冲焊成型左悬置托架的检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动挡汽车冲焊成型左悬置托架的检具,包括:

底板;斜检测块,所述斜检测块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端,所述斜检测块的倾斜角度等于所述左悬置托架M面与N面的夹角;导套,共有4个,所述导套上设置有导向孔C,所述导套设置在于斜检测块斜面上与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Ⅰ、孔Ⅱ、孔Ⅲ和孔Ⅳ对应的位置;角座,所述角座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斜检测块的一端,所述角座上设置有在角座长度方向上贯穿的凹槽,所述角座侧端面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凹槽并贯穿所述角座的转动孔与定位孔;翻转板,所述翻转板设置在所述角座的所述凹槽内;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动孔与翻转板,使所述翻转板与所述角座可动连接;检测板,所述检测板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翻转板的顶部,所述检测板上设置有导向孔A和导向孔B;活动检销组,其包括活动检销Ⅰ、活动检销Ⅱ和活动检销Ⅲ,所述活动检销Ⅰ有4个,所述活动检销Ⅰ与导向孔C配合,所述活动检销Ⅱ穿过导向孔A与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Ⅴ配合,所述活动检销Ⅲ穿孔过导向孔B与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Ⅵ配合;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能插入所述定位孔内,将所述左悬置托架放入检具之前,将所述翻转板向外翻转,将左悬置托架M面放置在底板上合适位置,使所述左悬置托架N面与所述斜检测块斜面贴合,使所述左悬置检具在检具上达成定位的效果,将所述翻转板围绕所述转轴沿所述凹槽向里翻转到定位位置,将定位插销插入定位孔内,使检测板上下摆动量很微小,保证了翻板检测座导向孔中心在空间准确定位,将四个活动检销Ⅰ分别插入设置在所述左悬置托架N面上的孔Ⅰ、孔Ⅱ、孔Ⅲ和孔Ⅳ和导向孔配合,进行检测。活动检销Ⅱ穿过所述导向孔A与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Ⅴ配合并进行检测,所述活动检销Ⅲ穿孔过导向孔B与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Ⅵ配合并进行检测,工人进行检测时操作方便,检测准确。

优选的,所述导套为台阶型,所述导套小端下沉设置在所述斜检测块斜面上,所述导套小端端面距离所述斜检测块斜面0.5~1mm,能使所述导套更稳固的安装在所述斜检测块上。

优选的,所述导套内孔为阶梯型,导套导向孔位于所述导套小端,其用于定位活动检销Ⅰ,使其方便插入所述导套内孔,所述导向孔C为所述导套内孔中直径较小的孔,直径大的孔便于活动检销穿入。

优选的,所述底板放置所述左悬置托架的区域上还设置有辅助垫板,所述左悬置托架M面置于所述辅助垫板上,可以通过调整所述辅助垫板来调整所述左悬置托架的位置,能减少所述左悬置托架M面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手柄,方便搬运本检具。

优选的,所述翻转板与所诉角座凹槽的间隙为0.5~1mm,使翻转板翻转灵活。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斜检测块通过螺钉和定位销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角座通过螺钉和定位销连接,所述检测板与所述翻转板通过螺钉和定位销连接,所述检具各部件之间能够拆卸与安装,各部件独立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的难度,且易于更换磨损的部件,能降低使用成本。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脚垫,便于放置检具,避免底板与工作台之间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翻转板可以向外翻转,方便将所述左悬置托架放入检具中,将所述左悬置托架N面与斜检测块贴合,使产品得以定位,将翻转板向内翻转使用定位插销插入定位孔内,使翻转板停止转动,同时使翻转板上的检测板定位,再使用活动检销组分别检测孔Ⅰ-Ⅵ,满足定位精准性的同时便于操作,能提高检测效率。

2、所述检具的底板、角座、翻转板、检测板、斜检测块和斜检测块上的导套均可以相互分离,分别进行加工,降低了检具的加工难度,同时降低检具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手动挡汽车冲焊成型左悬置托架主视图;

图2是手动挡汽车冲焊成型左悬置托架右视图;

图3是手动挡汽车冲焊成型左悬置托架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套装配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检测板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座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板,11-富足垫板,12-手柄,13-脚垫,2-斜检测块,3-角座,31-转动孔,32-定位孔,33-转轴,34-凹槽,4-翻转板,5-定位插销,6-检测板,7-导套,71-导向孔C,72-导套小端,73-导套导向孔,8-活动检销Ⅰ,9-活动检销Ⅱ,10-活动检销Ⅲ,91-导向孔A,101导向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4-9所示的一种手动挡汽车冲焊成型左悬置托架的检具,包括:

底板1;斜检测块2,所述斜检测块2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一端,所述斜检测块2的倾斜角度等于所述左悬置托架M面与N面的夹角;导套7,共有4个,所述导套7设置有导向孔C71,所述导套7设置在于斜检测块2斜面上与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Ⅰ、孔Ⅱ、孔Ⅲ和孔Ⅳ对应的位置;角座3,所述角座3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远离所述安装斜检测块2的一端,所述角座3上设置有在长度方向上贯穿角座3的凹槽34,所述角座3侧端面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凹槽34并贯穿所述角座3的转动孔31与定位孔32;翻转板4,所述翻转板4设置在所述角座3的所述凹槽34内;转轴33,所述转轴33穿过所述转动孔32与翻转板4,使所述翻转板4与所述角座3转动连接;检测板6,所述检测板6可分离的设置在所述翻转板4的顶部,所述检测板6上设置有导向孔A91和导向孔B101;活动检销组,其包括活动检销Ⅰ8、活动检销Ⅱ9和活动检销Ⅲ10,所述活动检销Ⅰ8有4个,所述活动检销Ⅰ8与导向孔C71配合,所述活动检销Ⅱ9穿过导向孔A91与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Ⅴ配合,所述活动检销Ⅲ10穿孔过导向孔B101与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Ⅵ配合;定位插销5,所述定位插销5能插入所述定位孔32内,将所述左悬置托架放入检具之前,将所述翻转板4向外翻转,将左悬置托架M面放置在底板1上合适位置,使所述左悬置托架N面与所述斜检测块2斜面贴合,使所述左悬置检具在检具上达成定位的效果,将所述翻转板4围绕所述转轴33沿所述凹槽34向里翻转到定位位置,将定位插销5插入定位孔32内,使检测板6上下摆动量很微小,保证了检测板6上导向孔A91和导向孔B101中心在空间准确定位,将四个活动检销Ⅰ8分别插入设置在所述左悬置托架N面上的孔Ⅰ、孔Ⅱ、孔Ⅲ和孔Ⅳ和导向孔C71配合,进行检测。活动检销Ⅱ9穿过所述导向孔A91与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Ⅴ配合并进行检测,所述活动检销Ⅲ10穿孔过导向孔B101与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Ⅵ配合并进行检测,工人进行检测时操作方便,检测准确。

所述导套7为台阶型,其具有导套小端72,所述导套小端72下沉设置在所述斜检测块2斜面上,所述导套小端72端面距离所述斜检测块2斜面0.5~1mm,能使所述导套7更稳固的安装在所述斜检测块2上。所述导套内孔为阶梯型,导套导向孔73位于所述导套小端72,其用于定位活动检销Ⅰ8,使其插入所述导套内孔,所述导向孔C71为所述导套内孔中直径较小的孔,用于检测所述左悬置托架孔Ⅰ、孔Ⅱ、孔Ⅲ和孔Ⅳ。

所述底板1放置所述左悬置托架的区域上还设置有辅助垫板11,所述左悬置托架M面置于所述辅助垫板11上,可以通过调整所述辅助垫板11来调整所述左悬置托架的位置,能减少所述左悬置托架M面的磨损。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手柄12,方便搬运本检具。

所述翻转板4与所诉角座凹槽34的间隙为0.5~1mm,使翻转板4翻转灵活。

所述底板1与所述斜检测块2通过螺钉和定位销连接,所述底板1与所述角座3通过螺钉和定位销连接,所述检测板6与所述翻转板4通过螺钉和定位销连接,所述检具各部件之间能够拆卸与安装,各部件独立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的难度,且易于更换磨损的部件,能降低使用成本。

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脚垫13,便于放置检具,避免底板与工作台之间磨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