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文档序号:9650483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查二次电池的内部短路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二次电池的检查,有时进行用于排除二次电池的自身放电不良的筛选(screening)(自身放电检查)。公知的是,例如像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通过在加压状态下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发现微小短路。
[0003]另一方面,公知的是,像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那样,为了在老化(ageing)时在短时间内发现二次电池内部的微小短路,边进行加压边进行老化。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2-104276号
[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86754号
[0007]但是,如果二次电池的老化工序中的加压与筛选时的加压相同,则正负极间变得过窄,污染物金属以细小的状态向负极再析出的概率有可能增大,并且有可能有损于老化中的无害化效果。

【发明内容】

[000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在筛选时提前检测出将来的微小短路的发生,并且在老化时抑制正负极间短路并促进污染物的无害化。
[0009]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是用于检查将隔着隔膜交替层叠有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电极层叠构件与电解液一起收容在容器内并密封的二次电池的方法,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执行如下工序:充电工序,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充电;老化工序,以第一加压状态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老化处理;第一电压测量工序,测量所述老化工序后的电池电压;筛选工序,以比所述第一加压状态高压的第二加压状态对所述二次电池进行筛选处理;以及第二电压测量工序,测量所述筛选工序后的电池电压,根据由所述第一电压测量工序测量出的电压和由第二电压测量工序测量出的电压的差,判断有无内部短路。
[0010](1)按照权利要求1?3中记载的发明,通过以比筛选处理时的第二加压状态低压的第一加压状态来进行老化处理,能够抑制正负极间变得过窄,从而能够抑制短路的产生,并且由于以比第一加压状态高压的第二加压状态来执行筛选处理,所以能够使正负极间距离变窄,从而能够提前发现微小短路。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2]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3]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4]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5]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6]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7]图7表示应用本发明的二次电池,(a)是断面图,(b)是包含加压装置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例。图7表示应用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一个电池单元的一例。在图7的(a)中,电池单元100以如下方式构成。
[0019]交替层叠有多个正极材料101、多个隔膜102和多个负极材料103的电极层叠构件104与电解液105 —起收容在复合薄膜外装体106内。
[0020]正极材料101通过正极导线107与正极端子108的一端连接,负极材料103通过负极导线109与负极端子110的一端连接。
[0021]以正极端子108和负极端子110的各自的另一端向复合薄膜外装体106的外部伸出的状态,对复合薄膜外装体106进行密封。
[0022]图7的(b)表示本实施方式例的二次电池(电池单元100)的加压状态的情况。
[0023]在图7的(b)中,在电极层叠构件104的层叠方向一端侧的复合薄膜外装体106的外周面106a上配置有冲压板121a,在电极层叠构件104的层叠方向另一端侧的复合薄膜外装体106的外周面106b上配置有冲压板121b,利用加压装置122向电极层叠构件104方向对冲压板121a和121b加压。
[0024]另外,应用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和加压装置的结构并不限于图7的结构。
[0025]实施例1
[0026]在以下的实施例1?实施例6的说明中,视为作为二次电池的制造工序、将图7的电极层叠构件104收容在复合薄膜外装体106内为止的工序已结束。
[0027]按照图1的流程图,实施本实施例1的各处理。
[0028]首先,在步骤S11中,在将电解液105注入电池单元100内之后,对复合薄膜外装体106进行密封。
[0029]在步骤S12中,进行电池单元100的初始充电,使其成为满充电状态(S0C100% )。
[0030]在步骤S13中,将充电后的电池单元100装入加压支架内,并且例如将图7的(b)的加压装置122的加压力设定为比后述的筛选时的第二加压力低的第一加压力、例如2N/
m2o
[0031]在步骤S14中,以在步骤S13中设定的第一加压力进行老化。
[0032]在步骤S15中,通过使电池单元100放电,对S0C进行调整。S0C例如是10%,但是并不限于此,优选的是5?50%。
[0033]在步骤S16中,将加压支架的加压力设定为比第一加压力高的第二加压力、例如40N/m2,并且在步骤S17中,测量电池单元100的电压(VI)。
[0034]在步骤S18中,以第二加压力、例如40N/m2,使电池单元100自身放电来进行筛选。
[0035]在步骤S19中,测量自身放电后的电池单元100的电压(V2)。
[0036]在步骤S20中,根据在步骤S17中测量出的自身放电前的电压VI和在步骤S19中测量出的自身放电后的电压V2的差、即电压下降量V2-V1,判断电池的内部短路的有无。例如,如果测量电压VI和测量电压V2的差比设定的阈值小,则作为无内部短路而判断为“良品”,如果所述差比所述阈值大,则作为有内部短路而判断为“不良品”。
[0037]按照本实施例1的检查方法,老化时(步骤S14)通过低加压,能够抑制电极间变得过窄,因此使能够溶析污染物金属的范围变大,从而抑制了污染物金属向负极的再析出。即使产生再析出,污染物金属也以底面大的状态(粗的状态)析出,所以析出长度变短,不会达到造成短路程度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短路的产生,并且筛选时(步骤S18)通过高加压,可以使电极间距离变窄,从而能够提前发现微小短路。
[0038]实施例2
[0039]按照图2的流程图,实施本实施例2的各处理。另外,带有同一步骤编号的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省略了详细说明。
[0040]首先,在步骤S11中,在将电解液105注入电池单元100内之后,对复合薄膜外装体106进行密封,在步骤S21中,对电池单元100进行充电,直到充电电压达到比后述的第二充电电压高的第一充电电压为止。该充电电压例如是S0C100%。
[0041]在步骤S13中,将充电后的电池单元100装入加压支架内,并且例如将图7的(b)的加压装置122的加压力设定为比后述的筛选时的第二加压力低的第一加压力、例如2N/
m2o
[0042]在步骤S22中,以在步骤S13中设定的第一加压力进行老化。
[0043]在步骤S23中,通过使电池单元100放电,对S0C进行调整。S0C例如是10%,但是并不限于此,优选的是5?50%。
[0044]在步骤S16中,将加压支架的加压力设定为比第一加压力高的第二加压力,并且在步骤S17中,测量电池单元100的电压(VI)。
[0045]在步骤S18中,以比步骤S21中的第一充电电压低的第二充电电压状态、且将第二加压力设定为40N/m2,使电池单元100自身放电来进行筛选。
[0046]在步骤S19中,测量自身放电后的电池单元100的电压(V2)。
[0047]在步骤S20中,根据在步骤S17中测量出的自身放电前的电压VI和在步骤S19中测量出的自身放电后的电压V2的差、即电压下降量V2-V1,判断电池的内部短路的有无。例如,如果测量电压VI和测量电压V2的差比设定的阈值小,则作为无内部短路而判断为“良品”,如果所述差比所述阈值大,则作为有内部短路而判断为“不良品”。
[0048]按照本实施例2的检查方法,由于老化时(步骤S22)是低加压且规定电压的充电状态,所以在具有实施例1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抑制正负极间短路、并充分地进行污染物的析出而使其无害化,并且由于筛选时(步骤S18)是高加压、且低的电压的充电状态,所以能够提前进行将来的微小短路判断,并且即使万一产生短路,也能够安全地进行检查。
[0049]实施例3
[0050]按照图3的流程图,实施本实施例3的各处理。
[0051]首先,在步骤S11中,在将电解液105注入电池单元100内之后,对复合薄膜外装体106进行密封。
[0052]在步骤S31中,将电池单元100装入加压支架内,并且例如将图7的(b)的加压装置122的加压力设定为比后述的老化时的第一加压力高、且比筛选时的第二加压力低的第三加压力、例如10N/m2。
[0053]在步骤S12中,进行电池单元100的初始充电,使其成为满充电状态(S0C100% )。
[0054]在步骤S13中,将加压支架内的加压力设定为比第三加压力低的第一加压力、例如 2N/m2。
[0055]在步骤S14中,以在步骤S13中设定的第一加压力进行老化。
[0056]在步骤S15中,通过使电池单元100放电,对S0C进行调整。S0C例如是10%,但是并不限于此,优选的是5?50%。
[0057]在步骤S16中,将加压支架内的加压力设定为比第一加压力高的第二加压力,在步骤S17中,测量电池单元100的电压(VI)。
[0058]在步骤S18中,以第二加压力、例如40N/m2,使电池单元100自身放电来进行筛选。
[0059]在步骤S19中,测量自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