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支撑功能的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559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支撑功能的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输入装置,尤指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各式各样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行动电话、个人数位助理、平板电脑、电子书等,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小,故于实际应用上,多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设置外接埠,用以连接键盘供使用者外接使用。若使用者欲长时间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习惯上会将可携式电子装置设置于支撑架上,藉以使可携式电子装置与使用者之间形成合适的操作角度,再外接键盘以供使用者能舒适地长时间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然而,于先前技术中,键盘以及支撑架皆为独立分开的装置,故当使用者不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需要额外的收纳空间以分别收纳键盘与支撑架。如此一来,键盘与支撑架不仅容易遗失且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输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输入装置,用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该输入装置包含键盘机构以及支撑机构。该键盘机构包含壳体、第一键盘组,以及第二键盘组。该第一键盘组与该壳体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且具有第一滑槽。该第二键盘组与该壳体以可相对斜向滑动的方式连接且与该第一键盘组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当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往展开位置或收合位置滑动时,该第一键盘组驱动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斜向滑动,而使得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键盘组向上或向下滑动。该支撑机构设置于该键盘机构的一侧,该支撑机构包含滑动板、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该滑动板具有第一抵接端部,该第一抵接端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槽中,用以使该滑动板与该第一键盘组可相对滑动。该第一支撑架枢接于该滑动板上。该第二支撑架的第一端枢接于该第一支撑架上,用来与该第一支撑架共同支撑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当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往该展开位置或该收合位置滑动时,该第一滑槽与该第一抵接端部抵接,用以带动该滑动板。如所述的输入装置,当该第一键盘组移动至该展开位置时,该第一键盘组带动该滑动板移动至对应该键盘机构的中心轴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当该滑动板移动至对应该键盘机构的中心轴的位置后,该第二支撑架可于该第一支撑架相对于该滑动板枢转时,相对于该第一支撑架枢转,以支撑该第一支撑架与该键盘机构之间形成一夹角。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滑动板另具有第二抵接端部,该壳体具有第二滑槽,该第二抵接端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滑槽中,用以于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滑动至该展开位置时,抵接住该第二滑槽,藉以与该第一抵接端部共同定位该支撑机构与该键盘机构的相对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当该第一键盘组移动至该收合位置时,该第一键盘组带动该滑动板移动至该第一支撑架以及该第二支撑架可相对枢转而重合于该壳体的面积所涵盖的范围中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支撑机构另包含支撑底座,该支撑底座枢接于该滑动板上且具有至少一第三滑槽,该第二支撑架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三滑槽中,藉以于该第二支撑架沿着该第三滑槽相对于该第一支撑架向外枢转时,与该支撑底座共同支撑该第一支撑架。如所述的输入装置,当该第二支撑架沿着该第三滑槽相对于该第一支撑架向内枢转时,该第二支撑架收合于该第一支撑架的容置空间内且与该支撑底座相叠合。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壳体的至少一内侧壁上具有至少一斜向导轨,该第一键盘组的内侧表面具有相互连通的至少一第一横向导轨以及相对应的纵向导轨,该第二键盘组包含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该第一滑动件沿着该第一横向导轨以及该纵向导轨滑动,该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斜向导轨内,当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滑动时,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纵向导轨抵接,以驱动该第二滑动件沿着该斜向导轨滑动,而使得该第一滑动件沿着该纵向导轨向上或向下滑动。如所述的输入装置,当该第一键盘组从该收合位置滑动至该展开位置时,该第一滑动件通过该第一横向导轨,并沿着该纵向导轨向上滑动至使该第二键盘组与该第一键盘组相互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当该第一键盘组从该展开位置往该收合位置滑动时,该第一滑动件沿着该纵向导轨向下滑动至使该第二键盘组位于该第一键盘组的下方的位置。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壳体上另形成有第二横向导轨,该第二横向导轨延伸连通于该斜向导轨,该第二滑动件于通过该斜向导轨后,沿着该第二横向导轨滑动。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壳体的该内侧壁具有导引部,该第一键盘组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相对应的第四滑槽,该导引部与该第四滑槽相配合,用以引导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的滑动。如所述的输入装置,该壳体的该内侧壁另具有卡止部,该第一键盘组形成有相对应的至少一定位结构,该卡止部用来卡合于该定位结构,藉以固定住该第一键盘组与该壳体的相对位置。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支撑机构枢接于键盘机构的一侧的设计,以及利用滑动板与第一键盘组的抵接连动设计,以允许使用者在收合或展开键盘机构时,可经由滑动板带动支撑机构移动至可与键盘机构叠合收纳或是可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于键盘机构的一侧的位置。如此一来,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入装置不仅可解决先前技术需分别收纳键盘与支撑架所产生的键盘与支撑架容易遗失以及浪费收纳空间的问题,除此之外,其亦可让使用者在完成输入装置的展开操作后,即可直接使用输入装置进行针对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输入操作,而不须再额外进行装设外接支撑架的动作,藉此,即可大大地提升输入装置在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由以下的


具体实施方式
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壳体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第一键盘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第二键盘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的输入装置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滑动板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1的输入装置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键盘机构于第一键盘组位于收合位置时的侧视简示图。图9为图8的第一键盘组滑动至纵向导轨抵接第二键盘组的第一滑动件的侧视简示图。图10为图9的键盘机构在第一键盘组滑动至展开位置时的侧视简示图。图11为图7的输入装置处于半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输入装置10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由图1 可知,输入装置10包含键盘机构12以及支撑机构14,其中键盘机构12包含壳体16、第一键盘组18,以及第二键盘组20,而支撑机构14包含滑动板22、第一支撑架对、第二支撑架 26,以及支撑底座观。支撑机构14设置于键盘机构12的一侧,其用来于展开时,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如平板电脑、个人数位助理、电子书等),藉以使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斜立摆放于键盘机构12的一侧,以供使用者利用键盘机构12针对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文书输入等操作。于此分别针对键盘机构12以及支撑机构14的机构设计进行描述。首先,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图2为图1的壳体16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的第一键盘组18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第二键盘组20的放大示意图。由图2、图3及图4可知,至少一斜向导轨30 (于图2的壳体16左右侧各配置三个)形成于壳体16的内侧壁32上,第一键盘组18(于图3中仅以框架简示的)的内侧表面34具有相互连通的至少一第一横向导轨 36 (于图3的第一键盘组18的左右侧各配置一个)以及相对应的纵向导轨38,第二键盘组 20包含至少一第一滑动件40 (于图4的第二键盘组20的左右侧各配置一个)以及与斜向导轨30相对应的第二滑动件42,第一滑动件40可沿着第一横向导轨36以及纵向导轨38 滑动,用以使第二键盘组20与第一键盘组18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而第二滑动件42 可滑动地设置于斜向导轨30内,用以使第二键盘组20与壳体16以可相对斜向滑动的方式连接。此外,壳体16上另形成有与斜向导轨30延伸连通的第二横向导轨44,藉此,第二滑动件42可于通过斜向导轨30后,继续沿着第二横向导轨44横向滑动。此外,由图2以及图3可知,壳体16的内侧壁32具有至少一导引部46 (于图2的壳体16的左右侧各配置一个)以及设置于导引部46的一侧的卡止部48,第一键盘组18的外侧表面50上形成有相对应的第四滑槽52,导引部46用来与第四滑槽52相配合,藉以使第一键盘组18可沿着壳体16左右滑动。第一键盘组18上另形成有对应卡止部48的定位结构M,卡止部48用来卡合于定位结构M,藉以固定住第一键盘组18与壳体16的相对位置。在支撑机构14的机构设计方面,请参阅图2、图3、图5以及图6,图5为图1的输入装置10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滑动板22的放大示意图。滑动板22具有第一抵接端部56以及第二抵接端部58,而第一键盘组18以及壳体16则是分别具有相对应的第一滑槽60以及第二滑槽62,第一抵接端部56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60中,用以使滑动板22与第一键盘组18可相对滑动,第二抵接端部58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62中,用以于第一键盘组18相对于壳体16滑动至展开位置时,抵接住第二滑槽62,藉以与第一抵接端部56共同定位支撑机构14与键盘机构12的相对位置。另外,由图5可知,第一支撑架M枢接于滑动板22上,第二支撑架沈的第一端Pl枢接于第一支撑架M上,支撑底座 28枢接于滑动板22上且具有至少一第三滑槽64 (于图5中显示二个),第二支撑架沈的第二端P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三滑槽64中,藉以于第二支撑架沈沿着第三滑槽64相对于第一支撑架M向外枢转时,与支撑底座观共同支撑第一支撑架对,或者是相对于第一支撑架M向内枢转时,收合于第一支撑架M的容置空间66内且与支撑底座观相叠合。以下针对输入装置10的收合与展开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在收合方面,请参阅图7,其为图1的输入装置10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当输入装置10处于如图7所示的收合状态时,第一键盘组18叠合于第二键盘组20的上方且与第二键盘组20共同收合于壳体 16内,此外,支撑机构14叠合于键盘机构12的上方,藉此,即可方便使用者将其收纳或是随身携带。在输入装置10的展开方面,请参阅图7至图10,图8为图7的键盘机构12于第一键盘组18位于收合位置时的侧视简示图,图9为图8的第一键盘组18滑动至纵向导轨 38抵接第二键盘组20的第一滑动件40的侧视简示图,图10为图9的键盘机构12在第一键盘组18滑动至展开位置时的侧视简示图。当使用者想要展开输入装置10以进行文书输入等操作时,仅须拉动图7的第一键盘组18,以使第一键盘组18从如图8所示的收合位置相对壳体16向外滑动至如图9所示的位置,此时,由于纵向导轨38会在第二键盘组20的第一滑动件40通过第一横向导轨36后,抵接住第一滑动件40,再加上如图6所示的滑动板22的第一抵接端部56也会在如图3所示的第一键盘组18的第一滑槽60滑动后,抵接住第一滑槽60的第一端P1,因此,若是使用者继续拉动第一键盘组18相对壳体16向外滑动,第二键盘组20以及滑动板22就会开始随着第一键盘组18 —起滑动,直到第一键盘组 18被拉动至如图10所示的展开位置为止。需说明的是,在第二键盘组20随着第一键盘组 18 —起滑动的过程中,第二键盘组20的第二滑动件42会沿着斜向导轨30斜上滑动并接着沿第二横向导轨44横向滑动,于此同时,第二键盘组20的第一滑动件40也会沿着第一键盘组18的纵向导轨38向上滑动。如此一来,当第一键盘组18被拉动至如图10所示的展开位置时,第二键盘组20 即可斜上滑动至与第一键盘组18相互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如图1所示),于此同时,滑动板22也会移动至实质上对应键盘机构12的中心轴A的位置。接下来,只要再将支撑机构 14相对键盘机构12向外翻转,并如图1所示地分别展开第一支撑架对、第二支撑架沈以及支撑底座观,如此即可利用第二支撑架26以及支撑底座28,以支撑第一支撑架M与键盘机构12之间形成一夹角θ,藉以完成展开操作而使输入装置10处于如图1所示的展开状态,从而产生第一支撑架M可支撑置放于其上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效。最后,处于展开状态的输入装置10可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电连接于摆放于第一支撑架M上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如平板电脑等),以供使用者可便利地使用输入装置10进行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关操作,如文书输入、游标控制等,从而带给使用者有如使用桌上型电脑或笔记型电脑般的操作感。值得注意的是,当第一键盘组18移动至如图10所示的展开位置以使滑动板22位于对应中心轴A的位置时,除了第一抵接端部56会抵接住第一滑槽60的第一端Pl之外, 滑动板22的第二抵接端部58也会同时抵接住壳体16的第二滑槽62的第一端P1,藉此,滑动板22即可稳固地被定位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上,从而避免在使用者进行输入操作时,出现支撑机构14相对键盘机构12滑移的问题。另外,由图2以及图3可进一步地得知,在第一键盘组18相对于壳体16向外滑动的过程中,导引部46系可与第四滑槽52相配合,藉以使第一键盘组18相对于壳体16的滑动可更加地平稳顺畅。除此之外,当第一键盘组18位于如图10所示的展开位置时,卡止部48就会同时卡合住相对应的定位结构M,藉以使第一键盘组18可更加稳固地定位于展开位置上。另一方面,若是使用者想要收合处于展开状态的输入装置10,则仅须先将可携式电子装置从第一支撑架M上卸下,并推动如图1所示的第一键盘组18相对壳体16向内滑动,此时,由于纵向导轨38仍然抵接住第一滑动件40 (如图10所示),因此,第二键盘组20 就会随着第一键盘组18 —起滑动,而第二滑动件42会沿着第二横向导轨44横向滑动并接着沿着斜向导轨30斜下滑动,以及第一滑动件40也会沿着纵向导轨38向下滑动,藉以使第二键盘组20斜下滑动至如图9所示的位置。接着,使用者可继续推动第一键盘组18相对壳体16向内滑动,在此过程中,由于滑动板22的第一抵接端部56会在如图3所示的第一键盘组18的第一滑槽60内滑动后,抵接住第一滑槽60的第二端P2,因此,若是使用者继续推动第一键盘组18相对壳体16向内滑动,滑动板22就会开始随着第一键盘组18 —起向内滑动,直到第一键盘组18滑动至如图8所示的收合位置为止,此时,输入装置10处于如图11所示的半收合状态,其中第二键盘组20位于第一键盘组18的下方的位置。最后, 只要再将第二支撑架26沿着第三滑槽64相对于第一支撑架M向内枢转,以收合于第一支撑架M的容置空间66内且与支撑底座观相叠合,并接着翻转支撑机构14重合于壳体16 的面积所涵盖的范围中,如此即可完成收合操作而使输入装置10处于如图7所示的收合状态,以便使用者将其收纳或是随身携带。同理,由图2以及图3可知,当第一键盘组18位于如图7所示的收合位置时,卡止部48也会同时卡合住相对应的定位结构M,藉以使第一键盘组18可更加稳固地定位于收合位置上。上述第二横向导轨44、第四滑槽52以及定位结构M与导引部46以及卡止部48 的配合,以及第二抵接端部58与第二滑槽62的抵接设计均选择性为可省略的设计,藉以达到简化输入装置10的机构设计的目的。另外,支撑底座观亦可为一可省略的元件,也就是说,支撑机构14可仅利用第一支撑架M以及第二支撑架沈之间的枢接摩擦力来产生支撑定位的功效。相较于先前技术于使用外接支撑架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后再外接键盘的设计,本发明利用将支撑机构枢接于键盘机构的一侧的设计,以及利用滑动板与第一键盘组的抵接连动设计,以允许使用者在收合或展开键盘机构时,可经由滑动板带动支撑机构移动至可与键盘机构叠合收纳或是可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于键盘机构的一侧的位置。如此一来,本发明所提供的输入装置不仅可解决先前技术需分别收纳键盘与支撑架所产生的键盘与支撑架容易遗失以及浪费收纳空间的问题,同时亦可让使用者在完成输入装置的展开操作后,即可直接使用输入装置进行针对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输入操作,而不须再额外进行装设外接支撑架的动作,藉此,即可大大地提升输入装置在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输入装置,用以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装置包含键盘机构,其包含壳体;第一键盘组,其与该壳体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且具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二键盘组,其与该壳体以可相对斜向滑动的方式连接且与该第一键盘组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当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往展开位置或收合位置滑动时,该第一键盘组驱动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斜向滑动,而使得该第二键盘组相对于该第一键盘组向上或向下滑动;以及支撑机构,其设置于该键盘机构的一侧,该支撑机构包含滑动板,其具有第一抵接端部,该第一抵接端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槽中,用以使该滑动板与该第一键盘组可相对滑动;第一支撑架,其枢接于该滑动板上;以及第二支撑架,其第一端枢接于该第一支撑架上,用来与该第一支撑架共同支撑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往该展开位置或该收合位置滑动时,该第一滑槽与该第一抵接端部抵接,用以带动该滑动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键盘组移动至该展开位置时, 该第一键盘组带动该滑动板移动至对应该键盘机构的中心轴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滑动板移动至对应该键盘机构的中心轴的位置后,该第二支撑架可于该第一支撑架相对于该滑动板枢转时,相对于该第一支撑架枢转,以支撑该第一支撑架与该键盘机构之间形成一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板另具有第二抵接端部,该壳体具有第二滑槽,该第二抵接端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滑槽中,用以于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滑动至该展开位置时,抵接住该第二滑槽,藉以与该第一抵接端部共同定位该支撑机构与该键盘机构的相对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键盘组移动至该收合位置时, 该第一键盘组带动该滑动板移动至该第一支撑架以及该第二支撑架可相对枢转而重合于该壳体的面积所涵盖的范围中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机构另包含支撑底座,该支撑底座枢接于该滑动板上且具有至少一第三滑槽,该第二支撑架的第二端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三滑槽中,藉以于该第二支撑架沿着该第三滑槽相对于该第一支撑架向外枢转时,与该支撑底座共同支撑该第一支撑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支撑架沿着该第三滑槽相对于该第一支撑架向内枢转时,该第二支撑架收合于该第一支撑架的容置空间内且与该支撑底座相叠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至少一内侧壁上具有至少一斜向导轨,该第一键盘组的内侧表面具有相互连通的至少一第一横向导轨以及相对应的纵向导轨,该第二键盘组包含第一滑动件以及第二滑动件,该第一滑动件沿着该第一横向导轨以及该纵向导轨滑动,该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斜向导轨内,当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滑动时,该第一滑动件与该纵向导轨抵接,以驱动该第二滑动件沿着该斜向导轨滑动,而使得该第一滑动件沿着该纵向导轨向上或向下滑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键盘组从该收合位置滑动至该展开位置时,该第一滑动件通过该第一横向导轨,并沿着该纵向导轨向上滑动至使该第二键盘组与该第一键盘组相互接合且共平面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键盘组从该展开位置往该收合位置滑动时,该第一滑动件沿着该纵向导轨向下滑动至使该第二键盘组位于该第一键盘组的下方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另形成有第二横向导轨,该第二横向导轨延伸连通于该斜向导轨,该第二滑动件于通过该斜向导轨后,沿着该第二横向导轨滑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该内侧壁具有导引部,该第一键盘组的外侧表面上形成有相对应的第四滑槽,该导引部与该第四滑槽相配合,用以引导该第一键盘组相对于该壳体的滑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该内侧壁另具有卡止部,该第一键盘组形成有相对应的至少一定位结构,该卡止部用来卡合于该定位结构,藉以固定住该第一键盘组与该壳体的相对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含键盘机构及支撑机构。键盘机构包含壳体、第一及第二键盘组。第一键盘组与壳体可滑动地相连。第二键盘组与壳体以可相对斜向滑动的方式连接且与第一键盘组可滑动地相连,当第一键盘组往展开或收合位置滑动时,其驱动第二键盘组相对于壳体斜向滑动。支撑机构包含滑动板、第一及第二支撑架。滑动板的第一抵接端部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键盘组的第一滑槽中。第一支撑架枢接于滑动板上且枢接于第二支撑架的第一端,用以共同支撑可携式电子装置。当第一键盘组往展开或收合位置滑动时,第一滑槽与第一抵接端部抵接,用以带动滑动板。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可解决先前技术中浪费收纳空间的问题。
文档编号G06F3/02GK102214007SQ20111014982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
发明者刘家宏, 孙长恩, 郑丁魁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