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458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设计系统及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配置有多个(例如两个)相机的手机更受青年人的青睐。但限于成本竞争,手机中CPU可用的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IndustryProcessorInterface,MIPI)端口有限,这时就需要使用MIPI开关来连接相机(一个MIPI开关可以连接两个相机,参阅图4所示)。MIPI等长是影响拍照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布局走线来说,MIPI开关等长绕线是一大难题。MIPI开关采用T型拓扑结构。MIPI开关等长绕线就是要求CPU到MIPI开关加上MIPI开关到相机的几对差分线间等长。当调整CPU到MIPI开关的走线长度时,从CPU到MIPI开关连接的两个相机的走线长度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难点所在。传统的做法是分别统计出CPU到相机的每段走线的长度,将MIPI开关的前后段走线长度加起来,如达不到误差范围内,则调整长度,直到全部在误差范围之内,此过程一般要耗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能够提高采用T型拓扑结构的电路的等长布线速度。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布线方法,能够提高采用T型拓扑结构的电路的等长布线速度。一种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运行于计算设备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及两个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采用T型拓扑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元件和所述两个第三元件,该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元件中与所述第二元件、第三元件相连接的元件引脚;建立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元件引脚建立所述第一元件的仿真模型;修改模块,用于修改所述仿真模型,以生成由获取的元件引脚连接而成的虚拟网络Xnet,生成的每个虚拟网络包括三个获取的元件引脚,所述三个获取的元件引脚中的一个元件引脚为公共引脚,另外两个元件引脚与该公共引脚与有连接关系;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虚拟网络设置引脚对,在所述引脚对中设置等长组;布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等长组进行布线,得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图;及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图。一种印刷电路板布线方法,应用于计算设备中,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及两个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采用T型拓扑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元件和所述两个第三元件,该方法包括:获取步骤,获取所述第一元件中与所述第二元件、第三元件相连接的元件引脚;建立步骤,根据获取的元件引脚建立所述第一元件的仿真模型;修改步骤,修改所述仿真模型,以生成由获取的元件引脚连接而成的虚拟网络Xnet,生成的每个虚拟网络包括三个获取的元件引脚,所述三个获取的元件引脚中的一个元件引脚为公共引脚,另外两个元件引脚与该公共引脚与有连接关系;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虚拟网络设置引脚对,在所述引脚对中设置等长组;布线步骤,根据所述等长组进行布线,得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图;及输出步骤,输出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图。本发明对采用T型拓扑结构的电路建立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型进行布线,从而提高该采用T型拓扑结构的电路的等长布线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较佳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图3为本发明印刷电路板布线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4为T型拓扑结构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计算设备1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10存储设备11处理器12获取模块100建立模块101修改模块102设置模块103布线模块104输出模块10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较佳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所述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10运行于计算设备1中。该计算设备1还包括通过数据总线相连的存储设备11及处理器12。所述存储设备11存储印刷电路板的相关信息,例如印刷电路板的原理图、网络表等。该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及两个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采用T型拓扑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元件和所述两个第三元件。所述第二元件与第三元件之间包括多对需要等长走线的信号。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元件是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IndustryProcessorInterface,MIPI)开关,所述第二元件是CPU,所述第三元件是相机。所述CPU与所述相机之间包括多对需要等长走线的差分信号。所述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10包括一个或多个由程序代码组成的功能模块(详见图2),各功能模块存储于所述存储设备1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2所执行,以实现如下功能:对第二元件与第三元件之间通过第一元件连接的T型拓扑结构的电路进行等长布线(详见图3)。参阅图2所示,是图1中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的功能模块图。所述印刷电路板布线系统10包括获取模块100、建立模块101、修改模块102、设置模块103、布线模块104及输出模块105。以下将结合图3说明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印刷电路板布线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根据不同的需求,该流程图中各步骤的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步骤可以省略。步骤S301,获取模块100获取所述第一元件中与所述第二元件、第三元件相连接的元件引脚。例如,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0获取所述MIPI开关中与所述CPU及相机相连接的元件引脚包括A1~A6、B1~B6、C1、C2、C5、C6、C6、D1、D2、D5、D6、E1~E6、F3~F6。所述获取模块100可以从存储设备11中读取预先存储的印刷电路板的元件引脚报告,从该元件引脚报告中获取所述第一元件中与所述第二元件、第三元件相连接的元件引脚。获取的元件引脚即需要等长走线的元件引脚。步骤S302,建立模块101根据获取的元件引脚建立所述第一元件的仿真模型。例如,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模块101建立所述MIPI开关的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包括元件引脚A1~A6、B1~B6、C1、C2、C5、C6、C6、D1、D2、D5、D6、E1~E6、F3~F6。步骤S303,修改模块102修改所述仿真模型,以生成由所述获取的元件引脚连接而成的虚拟网络(即Xnet)。生成的每个虚拟网络包括三个获取的元件引脚。也就是说,生成的该个虚拟网络由所述三个获取的元件引脚对应的网络(即Net)所构成。所述三个获取的元件引脚中的其中一个元件引脚为公共引脚,该公共引脚与另外两个获取的元件引脚有连接关系。所述生成的虚拟网络保证了所述仿真模型中所述第三元件具有T型拓扑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修改模块102采用三极管模型修改所述仿真模型,以生成所述虚拟网络。例如,在本较佳实施例中,修改所述仿真模型的程序代码可以如下:("SA0644UC130_000_WLCSP_0D4_6X6_3_FSA644UCX"("ESpice"".subcktSA0644UC130_000_WLCSP_0D4_6X6_3_FSA644UCXA1A2B1C1D1E1B2C2D2E2D5B3D6A3E5B4F5A6F4B6F3C6E6A4F6A5E4B5E3C5//A1、A2、B1、C1、D1、E1、B2、C2、D2、E2为公共引脚R1D5A110//此处表示A1-D5有连接关系R2B3A110//此处表示A1-B3有连接关系;这样就实现了A1-D5-B3的虚拟网络设置R3D6A210R4A3A210R5E5B110R6B4B110R7F5C110R8A6C110R9F4D110R10B6D110R11F3E110R12C6E110R13E6B210R14A4B210R15F6C210R16A5C210R17E4D210R18B5D210R19E3E210R20C5E210.endsSA0644UC130_000_WLCSP_0D4_6X6_3_FSA644UCX")("PinConnections"("D5""A1")("B3""A1")("D6""A2")("A3""A2")("E5""B1")("B4""B1")("F5""C1")("A6""C1")("F4""D1")("B6""D1")("F3""E1")("C6""E1")("E6""B2")("A4""B2")("F6""C2")("A5""C2")("E4""D2")("B5""D2")("E3""E2")("C5""E2"))步骤S304,所述修改模块102检查生成的虚拟网络是否正确。若生成的虚拟网络不正确,则返回步骤S303,所述修改模块102再次修改所述仿真模型。步骤S305,设置模块103对所述虚拟网络设置引脚对,在所述引脚对中设置等长组。一个引脚对代表一对逻辑连接的引脚,例如一对从所述CPU到所述相机的引脚。一个等长组代表一对需要等长走线的信号。例如,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对应于一对需要等长走线的从CPU到相机的差分信号设置两个引脚对,将该两个引脚对设置为等长组。在本实施例中,在建立所述引脚对时,设置模块103将所述引脚对中包含的元件引脚的属性设置为双向。步骤S306,布线模块104根据所述等长组进行布线,得到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图。所述布局图中每个等长组对应的一对信号等长走线。步骤S307,输出模块105输出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布局图。例如,将所述布局图输出到所述计算设备1的显示设备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块105还将所述布局图存储到所述存储设备11中。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