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匹配方法及其内径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058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匹配方法及其内径计算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内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定所要进行包覆的线束图,计算得到线束图中任意两个同线号电线端头之间的最短路径为对应线号电线的长度,并且确定线束中每根电线的路径和其所经过的节点;

步骤2,在选定要进行包覆的线束图上,通过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的选择,指定要进行包覆标注的线束段,从而得到线束段的路径和其所经过的节点;分别针对线束段中各个两相邻节点,统计在所有电线路径中包含该两相邻节点的电线数量,得到该两相邻节点间的电线总数以及每根电线对应的电线外径;

步骤3,计算线束段内各个两相邻节点间的电线最小排布直径,选取其中最大值作为线束段的最小排布直径,线束段的最小排布直径再与经验宽余系数的乘积作为线束段的最小包覆内径;

如果两相邻节点间只有一根电线,则该两相邻节点间的电线最小排布直径的为对应的电线外径;

如果两相邻节点间有至少两根电线,则通过如下方法得到该两相邻节点间的电线最小排布直径;

3.1对同一截面的所有电线进行从大到小排序,选取第一电线的横截面圆作为基准,将第二电线的横截面圆在第一电线的横截面圆上滚动,得到第二电线的横截面圆圆心的运动轨迹,选取该运动轨迹上离第一电线重心最近的一个点作为第二电线的排布圆心,按得到的排布圆心排布第二电线的横截面圆,得到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的排布图;

3.2依次对线束段中的电线进行排布,当前电线的横截面圆在前一排布图中每个电线的横截面圆上滚动;将当前电线的横截面圆圆心的每个运动轨迹中位于其他运动轨迹内的点剔除,在剩余运动轨迹的点中选取离前面所有电线的排布图中重心最近的一个点作为当前电线的排布圆心,按得到的排布圆心排布当前电线的横截面圆;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线束段内的电线全部排布,得到线束段的最优电线排布图;

3.3在最优电线排布图的所有电线横截面圆中,圆心到最优电线排布图重心的距离与该圆半径之和的最大值,作为该两相邻节点间的电线最小排布半径;

步骤4,在包覆材料中,选择不小于线束段的最小包覆内径的包覆材料内径作为对应线束段包覆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内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点包括线束图中的分支点、短路点和连接器;所述的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在分支点和连接器中进行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内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CAD平台自带的LISP语言编辑各种命令模块,并结合CAD平台原始的命令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内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与CAD平台交互的电线数据库或csv文件的步骤,所述的数据库或csv文件中至少包括电线的线号、内径和外径。

5.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与CAD平台的关联数据库或csv文件,用于存储汽车线束中所有电线和包覆材料的参数数据;

步骤二,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汽车线束包覆的内径计算方法得到所要计算的线束段包覆的内径;

步骤三,选定包覆材料;

如果选择管材,则从关联数据库或csv文件中选取大于且最接近于线束段最小包覆内径的管材内径作为推荐管材内径;同时根据线束段长度得到管材长度;

如果选择缠绕材料,则从关联数据库或csv文件中得到对应缠绕材料的宽度,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缠绕长度,

缠绕长度={线束段长度/(1-重叠值)*胶带宽度}*内径*π*宽放比;

步骤四,将选定的管材、管材内径和管材长度,或是选定的缠绕材料、宽度和缠绕材料长度显示生成对应的包覆块,输出插入到线束图中的线束段对应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中,所述的参数数据至少包括电线和包覆材料的必要信息;所述的必须信息为电线的品牌牌号、内径和外径,包覆材料中管材的品牌牌号和内径,以及包覆材料中缠绕材料的品牌牌号和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参数数据还包括非必要参数,所述的非必要参数包括管材和包覆材料的供应商、颜色和规格描述;并将包覆材料的品牌牌号和非必要参数隐藏存储在包覆块的属性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得到推荐管材内径后,根据关联数据库或csv文件按接近程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显示推荐管材内径对应管材的参数数据,根据设计需求选择管材并导入对应的参数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CAD平台汽车线束包覆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管材长度的长度为线束段的长度与设定的线材外漏量的差值。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