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684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像DVD (数字多用途盘片)、BD (蓝光盘 片)、CD (压縮盘片)等等之类的光盘这样的通过使激光照射它而可 执行记录和重放的信息记录介质、用于该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和 记录方法、重放装置和重放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在例如诸如CD — R(可记录的压縮盘片)、DVD —R、 DVD —RW、 以及DVD + R这样的记录型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如专利文献1和2等 等中所描述的,已开发了诸如多层型或双层型或复层型光盘这样的多 个记录层层压或叠加在相同衬底上的信息记录介质。此后,在诸如DVD 记录器这样的用于对即就是两层型这样的双层型光盘执行记录的信息 记录装置上,通过使记录的激光聚焦于LO层上,按照通过加热等等的 不可逆变记录方法或可重写方法将信息记录到从激光照射侧来看位于 前面(即较靠近光学拾取器的一侧)的记录层(必要时在下文中称为"LO 层")中。另一方面,通过使记录的激光穿过L0层而聚焦于L1层上, 按照通过加热等等的不可逆变记录方法或可重写方法将信息记录到从 激光照射侧来看位于后面(即较远离光学拾取器的一侧)的记录层(必 要时在下文中称为"L1层")中。当将信息记录到构成了这种两层型光盘的Ll层中时,如图22 (a) 所示,穿过已记录的L0层而照射Ll层的激光的最佳记录功率例如是 44.5 (mW:毫瓦),其处的抖动值在图22 (c)中的细线(具有白色 三角形)的抛物线上最小。另一方面,如图22 (b)所示,穿过具有 与已记录L0层不同透射率的未记录L0层而照射L1层的激光的最佳记录功率例如是46 (mW:毫瓦),其处的抖动值在图22 (c)中的粗线 (具有黑色三角形)的抛物线上最小。因此,在L1层中进行记录的情 况下,必需考虑LO层是否已记录。就此而言,设计或发明了一种满足 所谓记录顺序的记录方法,其中记录顺序是例如使透射过已记录的LO 层的记录激光照射。另一方面,由于LO层处于未记录状态,通过保持 与未记录的L0层相对应的最佳记录功率的激光来将信息记录到Ll层 中。或者,根据例如诸如空白位映射(SBM)这样的管理信息来判断 与预定要将信息记录在其中的区域相面对或相对的LO层中的区域是否 是已记录的。此后,根据该判断,将信息记录到L1层中。本发明中的 表达"面对或相对"是指第一记录层的一部分和第二记录层的一部分彼 此相对应并且相面对,即它们处于基本上相同的径向位置上这样的位 置关系。此外,它可指在考虑到诸如偏心这样的误差之后的位置关系。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未决公开NO.2000 — 31134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未决公开NO.2001 — 23237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满足记录顺序的记录方法中,为了将信息记录到L1层的 记录区中,必需通过例如诸如将LO层设置成已记录状态这样的各种处 理来停止有效的记录操作。因此,存在记录控制处理变得很复杂这样 的技术问题,这会使记录控制处理高负荷。或者,在满足记录顺序的记录方法中,必需动态地改变用于将信 息记录到L1层的记录区中的激光的最佳记录功率,同时根据例如诸如 SBM这样的管理信息来判断是否记录了与预定要将信息记录其中的记 录区相面对的LO层中的记录区的状态。因此,存在记录控制处理变得 很复杂这样的技术问题,这会使记录控制处理高负荷。此外,或者,在满足记录顺序的记录方法中,通常首先将信息记录到LO层中,并且在将信息记录在整个LO层中之后,将信息记录到 Ll层中。因此,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即将信息记录在整个LO层 中,然而仅将信息记录到L1层的一部分中。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对现 有DVD — ROM播放器等等执行可对光盘进行重放的最终化处理,那么 必需将伪数据记录到未记录信息的L1层中。因此,存在这样的技术问 题,即与实际上已记录的信息的大小相比,最终化处理要花费更多的 时间。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即使对于具有多个记录层的 信息记录介质,也可使信息记录更有效并且可降低记录时间长度的信 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装置、信息重 放方法、以及使计算机起该信息记录装置和该信息重放装置作用的计 算机程序。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信息记录介质) 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一种信息记录介质来实现,该信息记 录介质至少具有第一记录层(LO层),可将包括有预定数据的记录 信息的一部分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中,该预定数据(i)可将记录层设 置为接近物理上的或光学上的已记录状态并且(i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 接近进行最终化的缓冲状态(嵌入了或埋藏了数据);以及第二记录 层(Ll层),通过透射过第一记录层的激光可将记录信息的另一部分 记录在该第二记录层中,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具有可 记录管理信息(伪记录信息)的管理区(RMA),该管理信息包括下 述至少一个(iH)用于表示是否存在可记录预定数据的预定数据记录区(伪数据区)的标识信息、(iv)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的位 置信息、以及(v)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沿着例如下述第一轨道来对记录信 息的一部分进行记录,所述第一轨道形成于第一记录层中并且可从该 第一轨道读取诸如LPP (岸台预制凹坑)这样的地址信息和时钟信息。 同时地或与此前后地,沿着例如下述第二轨道来对记录信息的另一部 分进行记录,所述第二轨道形成于第二记录层中并且可从该第二轨道 读取诸如LPP这样的地址信息和时钟信息。具体地说,第一轨道可以 是从例如为该信息记录介质所提供的盘片形衬底的内圆周侧和外圆周 侧当中的一侧指向另 一侧,然而第二轨道可以是从另 一侧指向 一侧。 也就是说,在两层型或多层型信息记录介质中,可按照下述"相反方法" 来执行连续记录,在所述相反方法中记录轨道在两个记录层之间是反 向的。因此,如果从第一记录层的结束边缘至第二记录层的起始边缘 连续地执行记录,那么在作为与记录信息有关的记录处理或重放处理 的目标的记录层变化的过程中,几乎不需或根本不需使衬底表面上的 激光在径向上的照射位置变化。因此,可执行快速层跳跃(即层变化 操作)。这在实际上极其有利之处在于在对例如诸如电影这样的连续 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时,便于在无需特定缓冲功能以改变记录层的情况 下进行不中断重放。或者,第一轨道可以从上述内圆周侧和外圆周侧当中的一侧指向 另一侧,并且与第一轨道一样,第二轨道也可以从一侧指向另一侧。 换句话说,在两层型或多层型信息记录介质中,可按照下述"平行方法" 来执行连续记录,在所述平行方法中记录轨道在两个记录层之间是同 向的。在平行方法中,如果第一记录层中的记录或重放结束了,那么 当开始第二记录层中的记录或重放时,例如位于光盘最外圆周上的光 学拾取器必需再次移动到最内圆周,因此与上述相反方法相比,需要 花费更多的时间使记录层从第一记录层变为第二记录层。尤其是在本发明中,可将记录信息的一部分记录在例如诸如L0层中这样的第一记录层中,其中记录信息包括可将第一记录层设置为接 近物理上的或光学上的己记录状态的预定数据。本发明中的表达"设置为接近"(例如"将A设置为接近B")可以是指它们(例如A和B)实 际上是等效的。或者,表达"设置为接近"(例如"将A设置为接近B") 可以是指根据例如各种定量或定性参数,这两者(例如A和B)之间 的定量或定性区别足够小得在预定范围之内。另一方面,通过透射过第一记录层的激光可将记录信息的另一部 分记录在例如诸如Ll层这样的第二记录层中。此外,可将例如诸如 DR (伪记录)信息这样的管理信息记录在为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 的至少一层所提供的例如诸如记录管理区这样的管理区中。管理信息 包括下述至少一个(i)用于表示是否存在可记录预定数据的预定数 据记录区(例如伪数据区)的标识信息、(ii)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 置有关的位置信息、以及(iii)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的属性信 息。因此,可得到以下两个效果。作为第一效果,可使例如诸如随后所述的DVD记录器这样的信息 记录装置根据管理信息对下述预定数据的记录位置进行标识,所述预 定数据可将第一或第二记录层设置为物理上的或光学上的已记录状 态。因此,在该信息记录装置所执行的记录操作中,可很快地且准确 地将记录信息的另一部分记录到与第一记录层的一个记录区相面对的 第二记录层的另一记录区中,同时可确保很好的质量。换句话说,当 将记录信息的另一部分记录到第二记录层的另一记录区中时,通过例 如诸如用于将预定数据或记录信息记录到第一记录层的一个记录区中 的记录处理这样的各种处理,几乎没有或没有机会停止有效的记录操 作,从而满足上述记录顺序。此外,还可通过例如诸如使用恒定最佳 记录功率的记录控制处理这样的简单记录处理来实现可满足上述记录 顺序的随机写入。本发明中的随机写入是指除了记录到第一记录层中 之外用户还在任意时间将任意数据记录到第二记录层中的任意位置。因此,可使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更准确地且更快地执行例如 包括有满足上述记录操作的随机写入的记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录控 制处理高负荷。此外,作为第二效果,可使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根据管理信 息对下述预定数据的记录位置进行标识,所述预定数据可将第一或第 二记录层设置为进行最终化的缓冲状态。因此,在信息记录装置所执 行的最终化处理中,几乎或者根本不必对例如下述填充数据进行记录, 所述填充数据主要用于将区域设置为进行最终化的缓冲状态。因此, 在对信息记录介质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中,可降低例如需要将填充数 据记录其中的记录区的大小,或者可差不多或完全消除需要将填充数 据记录在其中的记录区。其结果是,对信息记录介质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基本 上与对例如诸如内容信息这样的有效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记录时间长 度相同。因此,可实现极大地降低并且更有效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 间长度,这可使用户觉得最终化处理更舒适。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方面中,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 与导出区、中间区、以及数据区中的任何一个的属性相同。根据这个方面,可使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更准确地且更快地 对具有保持各种属性的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信息记录介质执行例如包括有可满足上述记录操作的随机写入的记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录控制 处理高负荷。此外,对于具有保持各种属性的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信息 记录介质,对信息记录介质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基本上与 对例如诸如内容信息这样的有效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记录时间长度相 同。因此,可实现极大地降低并且更有效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 度。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另一方面中,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 与数据区相同,并且可将零或预定值(空,等等)记录到预定数据记 录区中。根据这个方面,对于具有保持数据区的属性并且记录零或预定值 的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信息记录介质,对该信息记录介质所执行的最终 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基本上与对例如诸如内容信息这样的有效记录信息 进行记录的记录时间长度相同。因此,可实现极大地降低并且更有效 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另一方面中,管理信息包括作为位置 信息的(i)用于表示预定数据记录区的起始位置的起始地址和(ii一l) 用于表示预定数据记录区的结束位置的结束地址或者(ii一2)与预定 数据的记录容量有关的信息。根据这个方面,可高度准确地指定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另一方面中,管理信息包括标识信息、 位置信息、以及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根据这个方面,可使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更快地且更准确地 执行各种判断处理。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另一方面中,预先将预定数据记录在 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中。根据这个方面,通过例如在制造光盘等等时利用激光预先对预定 数据进行记录,可降低信息记录装置所执行的对预定数据进行记录的 记录操作的负荷。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另一方面中,可将预定数据记录到第 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中的数据区的一部分或全部中。根据这个方面,可使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更准确地且更快地 对记录有预定数据的数据区的一部分或全部执行满足上述记录顺序的 记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录控制处理高负荷。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另一方面中,可将预定数据记录在第 一记录层中。根据这个方面,可使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更准确地且更快地 对记录有预定数据的第一记录层执行例如包括有满足上述记录顺序的 随机写入的记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录控制处理高负荷。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另一方面中,可将预定数据记录在第二记录层中。根据这个方面,对于通过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记录了预定数 据的第二记录层,对信息记录介质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基 本上与对例如诸如内容信息这样的有效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记录时间 长度相同。因此,可实现极大地降低并且更有效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 时间长度。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另一方面中,可将包括有管理信息的记录管理信息(RMD)记录到管理区中。根据这个方面,可使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根据包括有管理信 息的记录管理信息(RMD:记录管理数据)而更准确地且更快地执行 满足上述记录顺序的记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录控制处理的高负荷。(信息记录装置) 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一种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下述信 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装置来实现,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具有-第一记录层(LO层),可将包括有预定数据的记录信息的一部分记录 在该第一记录层中,该预定数据(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物理上的 或光学上的已记录状态并且(i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进行最终化的缓冲状态(嵌入了或埋藏了数据);以及第二记录层(Ll层),通过透射过第一记录层的激光可将记录信息的另一部分记录在该第二记录 层中,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具有可记录管理信息(伪记录信息)的管理区(RMA),该管理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个(iii)用于表示是否存在可记录预定数据的预定数据记录区(伪数据区)的标识信息、(iv)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以及(V) 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该信息记录装置具有获 得设备,用于获得管理信息;记录设备,用于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 以及控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获得的管理信息(保持记录顺序,有效的 最终化)来控制记录设备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首先通过例如诸如光学拾取器这样 的获得设备获得管理信息(DR信息)。此后,在例如诸如驱动或主计 算机的CPU (中央处理器)这样的控制设备的控制之下,诸如光学拾 取器这样的记录设备根据所获得的管理信息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其结果是,可更准确地且更很快地对具有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信息 记录介质执行例如包括有满足上述记录顺序的随机写入的记录操作, 同时可防止记录控制处理高负荷。此外,对于具有预定数据记录区的 信息记录介质,对该信息记录介质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基 本上与对例如诸如内容信息这样的有效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记录时间 长度相同。因此,可实现极大地降低并且更有效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顺便说一下,响应于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介质所拥有的各个方 面,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可采用各个方面。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一个方面中,进一步具有更新设备,该更新设备用于根据(i)用记录信息来重写预定数据记录区或者(ii)预定数据的附加记录来对管理信息进行更新。根据这个方面,根据更新设备所更新的管理信息,可更准确地且 更快地对具有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信息记录介质执行满足上述记录操作 的记录操作。此外,对于具有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信息记录介质,可实 现极大地降低并且更有效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另一方面中,(i)响应于来自用户的 指令或者(ii)与记录信息的记录同时,控制设备控制记录设备以将预 定数据记录到第一记录层或第二记录层中。根据这个方面,可与记录信息的记录同时地将用于最终化的预定 数据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以便对于该信息记录介质可实现极大地 降低并且更有效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另一方面中,控制设备根据递增的记 录方法来控制记录设备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根据这个方面,对于递增的记录方法之下的记录操作,可得到上 述各种益处。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另一方面中,控制设备根据层跳跃记 录方法来控制记录设备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根据这个方面,对于层跳跃记录方法之下的记录操作,可得到上 述各种益处。(信息重放装置) 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一种用于从下述信息记录介质重放 记录信息的信息重放装置来实现,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具有第一 记录层(LO层),可将包括有预定数据的记录信息的一部分记录在该 第一记录层中,该预定数据(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物理上的或光 学上的已记录状态并且(i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进行最终化的缓冲 状态(嵌入了或埋藏了数据);以及第二记录层(Ll层),通过透射 过第一记录层的激光可将记录信息的另一部分记录在该第二记录层 中,第一记录层和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具有可记录管理信息(伪记 录信息)的管理区(RMA),该管理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个(iii) 用于表示是否存在可记录预定数据的预定数据记录区(伪数据区)的 标识信息、(iv)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以及(v)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该信息重放装置具有获 得设备,用于获得管理信息;重放设备,用于对记录信息进行重放; 以及控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获得的管理信息来控制重放设备对记录信 息进行重放。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首先通过例如诸如光学拾取器这样 的获得设备获得管理信息(DR信息)。此后,在例如诸如驱动或主计 算机的CPU (中央处理器)这样的控制设备的控制之下,诸如光学拾 取器这样的重放设备根据所获得的管理信息对记录信息进行重放。其结果是,对于具有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信息记录介质,根据管理 信息可实现更高度准确的重放。顺便说一下,响应于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介质所拥有的各个方 面,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可采用各个方面。(信息记录方法) 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一种信息记录装置中的信息记录方 法来实现,所述信息记录装置具有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下述信息记 录介质上的记录设备,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具有第一记录层(L0 层),可将包括有预定数据的记录信息的一部分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 中,该预定数据(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物理上的或光学上的已记 录状态并且(i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进行最终化的缓冲状态(嵌入 了或埋藏了数据);以及第二记录层(Ll层),通过透射过第一记录 层的激光可将记录信息的另一部分记录在该第二记录层中,第一记录 层和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具有可记录管理信息(伪记录信息)的管 理区(RMA),该管理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个(iii)用于表示是否 存在可记录预定数据的预定数据记录区(伪数据区)的标识信息、(iv) 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以及(v)与预定数据记录 区的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该信息记录方法具有获得处理,用于获 得管理信息;记录处理,用于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以及控制处理, 用于根据所获得的管理信息(保持记录顺序,有效的最终化)来控制 记录设备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可得到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装置 所拥有的各种益处。顺便说一下,响应于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装置所拥有的各个方 面,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可采用各个方面。(信息重放方法) 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信息重放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一种信息重放装置中的信息重放方 法来实现,所述信息重放装置具有用于从下述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记录 信息的重放设备,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具有第一记录层(LO层), 可将包括有预定数据的记录信息的一部分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中,该 预定数据(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物理上的或光学上的已记录状态 并且(i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进行最终化的缓冲状态(嵌入了或埋 藏了数据);以及第二记录层(Ll层),通过透射过第一记录层的激 光可将记录信息的另一部分记录在该第二记录层中,第一记录层和第 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具有可记录管理信息(伪记录信息)的管理区(RMA),该管理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个(iii)用于表示是否存在 可记录预定数据的预定数据记录区(伪数据区)的标识信息、(iv)与 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以及(v)与预定数据记录区 的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该信息重放方法具有获得处理,用于获得 管理信息;重放处理,用于对记录信息进行重放;以及控制处理,用 于根据所获得的管理信息来控制重放设备对记录信息进行重放。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方法,可得到本发明的上述信息重放装置 所拥有的各种益处。顺便说一下,响应于本发明的上述信息重放装置所拥有的各个方 面,本发明的信息重放方法可采用各个方面。(计算机程序) 在下文中,对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一种用于记录控制以对为本发明的 上述信息记录装置(包括其各个方面)所提供的计算机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起获得设备、记录设备、以 及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一种用于重放控制以对为本发明的 上述信息重放装置(包括其各个方面)所提供的计算机进行控制的计 算机程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起获得设备、重放设备、以 及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根据本发明的每个计算机程序,通过将该计算机程序从诸如ROM、 CD — ROM、 DVD — ROM、硬盘等等这样的用于存储计算机程 序的记录介质加载到计算机中,或者通过经由通讯设备将可以是载波 的计算机程序下载到计算机中,可相对容易地体现本发明的上述信息 记录装置或信息重放装置。顺便说一下,响应于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装置或信息重放装置 所拥有的各个方面,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可采用各个方面。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第一计算机程 序产品来实现,该第一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可由本发明的上述 信息记录装置(包括其各个方面)中所提供的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指令 以使计算机起获得设备、记录设备、以及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第二计算机程 序产品来实现,该第二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可由本发明的上述 信息重放装置(包括其各个方面)中所提供的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指令 以使计算机起获得设备、重放设备、以及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将计算机程序产品从诸如ROM (只读存储器)、CD — ROM (压縮盘片只读存储器)、 DVD — ROM (DVD只读存储器)、硬盘等等这样的用于存储计算机程 序产品的记录介质加载到计算机中,或者通过经由通讯设备将可以是 载波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下载到计算机中,可相对容易地体现上述信息记录装置或信息重放装置。更具体地说,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 会使计算机起本发明的上述信息记录装置或信息重放装置作用的计算 机可读代码(或可以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起上述作用的计算机可读指 令)。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中可更显而易见地得知本发明的这些效果 和其他优点。如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具有第一记录层; 第二记录层;以及可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RMA),该管理信息包 括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以及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 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结果是,可使随后所描述的信 息记录装置更准确地且更快地执行例如包括满足上述记录操作的随机 写入的记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录控制处理高负荷。此外,对信息记 录介质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基本上与对例如诸如内容信息 这样的有效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记录时间长度相同。因此,可实现极 大地降低并且更有效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这可使用户觉得 最终化处理更舒适。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具有获得设备;记录设备; 以及控制设备,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方法,具有获得处理; 记录处理;以及控制处理。其结果是,可更准确地且更快地对具有预 定数据记录区的信息记录介质执行例如包括满足上述记录操作的随机 写入的记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录控制处理高负荷。此外,对于具有 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信息记录介质,对该信息记录介质所执行的最终化 处理的时间长度基本上与对例如诸如内容信息这样的有效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记录时间长度相同。因此,可实现极大地降低并且更有效地 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装置,具有获得设备;重放设备; 以及控制设备,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信息重放方法,具有获得处理; 重放处理;以及控制处理。其结果是,对于具有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信 息记录介质,根据管理信息可实现更高度准确的重放。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可使计算机起上述信息记录装 置或信息重放装置的作用。因此,可更准确地且更快地对上述信息记 录介质执行例如包括满足上述记录操作的随机写入的记录操作,同时 可防止记录控制处理高负荷。此外,对于上述信息记录介质,对该信 息记录介质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基本上与对例如诸如内容 信息这样的有效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记录时间长度相同。因此,可实 现极大地降低并且更有效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


图1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具有多个记录 区的光盘的基本结构的基本平面图(图1 (a)))和给出了径向上的 且与该光盘的基本平面图相关的记录区结构的概念视图。图2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的 数据结构、光盘记录区中的诸如构成了 ECC块的扇区的物理扇区号这 样的地址、以及通过光盘的相反方法的记录或重放方法的一个概念图 表。图3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的 数据结构、光盘记录区中的诸如构成了 ECC块的扇区的物理扇区号这 样的地址、以及通过光盘的相反方法的记录或重放方法的另一概念图表。图4是给出了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一个特定示例的表格(图4(a)) 以及与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相关的DR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特定示例的表格(图4 (b))。图5是给出了本发明的属性信息的一个特定示例的表格。图6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光盘的记录区 转变的 一 个特定示例的数据结构图。图7是与图6中的步骤1相关联地给出了与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相 关的DR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特定示例的表格。图8是与图6中的步骤2相关联地给出与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相关 的DR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特定示例的表格。图9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 以及主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图IO是给出了包括有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 录/重放装置所执行的(i)获得DR (伪记录)信息的获得处理、(ii) 记录处理、(iii)以及对伪数据进行记录的记录处理、(iv)对DR信 息进行更新的更新处理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图ll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 所执行的(i)获得DR信息的获得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 所执行的(ii)记录处理的流程图。图13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 所执行的(iii)对伪数据进行记录的记录处理的流程图。图14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 所执行的(iv)对DR信息进行更新的更新处理的流程图。图15是给出了管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15 (a))、 给出了与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相关的DR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 15 (b))、以及给出了本发明的标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15 (c))。图16是给出了管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16 (a))、 给出了与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相关的DR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16 (b))、以及给出了本发明的标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 16(c))。图17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光盘的记录区转变的另一特定示例的数据结构图。图18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光盘的记录区转变的另一特定示例的数据结构图。图19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光盘的记录区 转变的另一特定示例的数据结构图。图20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光盘的记录区 转变的另 一 特定示例的数据结构图。图21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光盘的记录区 转变的另一特定示例的数据结构图。图22是从概念上给出了本发明的记录顺序的示意图(图22 (a)) 以及用数值来示出它的图表(图22 (b))。参考代码的描述l...中心孔,IO...轨道,11... ECC块,50...管理信息,50a... DR信 息,IOO...光盘,IOI...导入区,102...数据区,103...导出区,104...中间 区,104s.,.移动的中间区,300...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1...光学拾取 器,302...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3...地址检测器,305... CPU (驱动控 制设备),306...主轴电机,307 (402)...存储器,308 (406)...数据输 入/输出控制设备,309 (407)…总线,400…主计算机,401…CPU (用 于主机),403...操作控制设备,404...操作按钮,405...显示面板,CDZ... 控制数据区带,RMA...记录管理区,ROA…只读区,RWROA…写保护 区,LB...激光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依次对每个实施例中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 佳模式进行说明。(1)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 接下来,参考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讨论。(l一l)基本结构 首先,参考图1,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光盘的基 本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 具有多个记录区的光盘的基本结构的基本平面图和给出了径向上的且 与该光盘的基本平面图相关的记录区结构的概念视图。顺便说一下, 在该实施例中的光盘中,应用下述相反方法作为记录方法的一个特定示例,在所述相反方法中L0层的轨道路径和Ll层的轨道路径具有相 反记录方向。如图1 (a)和图1 (b)所示,光盘100具有盘片主体上的直径大 约为12cm的记录面,如DVD。在该记录面上,光盘100具有与该实 施例相关的作为中心的中心孔l:导入区101或导出区103;数据区 102;以及中间区104。此后,例如,诸如LO层和Ll层这样的记录层 层压在光盘100的透明衬底106上。在记录层的每个记录区中,诸如 凹槽轨道和岸台轨道这样的轨道10以中心孔1为中心呈螺线形、或者 同心地交替布置。在该轨道10上,以ECC块11为单位对数据进行划 分与记录。ECC块11是这样的数据管理单元,即通过该数据管理单元 可对记录信息进行误差校正。顺便说一下,本发明不特别局限于具有这三个区的光盘。例如, 即使不存在导入区101、导出区103、或者中间区104,也可构造出下 面所说明的数据结构。此外,如随后所描述的,可进一步对导入区101、 导出区103、或者中间区104进行分段。如图l (b)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光盘100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构 成了随后所述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记录层"的一个示例的L0层和Ll 层分别层压在透明衬底106上。在对这种两层型光盘100进行记录/重 放时,根据哪一个记录层具有从图1 (b)中的下侧照射到上侧的激光LB的焦点位置,执行LO层或Ll层中的记录/重放。此外,该实施例 中的光盘100并不局限于即双层型这样的两层单侧型,而可以是即双 层双侧型这样的两层双侧型。此外,该实施例中的光盘100并不局限 于上述具有两个记录层的光盘,而可以是具有三层或多层的多层型的 光盘。顺便说一下,随后对两层型光盘上的按照相反方法的记录/重放 过程以及每个层的数据结构进行描述。(l一2)详细结构 接下来,参考图2至图5,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 两层型光盘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更具体地说,参考图2至图5,对双 层型光盘的数据结构、光盘记录区中的诸如构成了 ECC块的扇区的物 理扇区号这样的地址、以及通过光盘的相反方法的记录或重放过程进 行说明。图2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 盘的数据结构、光盘记录区中的诸如构成了 ECC块的扇区的物理扇区 号这样的地址、以及通过光盘的相反方法的记录或重放方法的一个概 念图表。图3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 盘的数据结构、光盘记录区中的诸如构成了 ECC块的扇区的物理扇区 号这样的地址、以及通过光盘的相反方法的记录或重放方法的另一概 念图表。顺便说一下,图2和图3中的纵轴表示诸如物理扇区这样的 地址,其被表示为例如十六进制数,并且横轴表示光盘径向上的相对 位置。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盘100 具有层压在未示出的透明衬底上的两个记录层,即L0层和L1层。具 体地说,从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L0层具有记录管理区RMAO;导 入区101 — 0;数据区102 —0;以及中间区104 — 0。在RMA 0 (以及随后所述的RMA 1)中,可记录作为本发明的" 管理信息"的一个示例的RMD(记录管理数据)。具体地说,在RMA0 (RMA 1)中,可一次写入RMD或者可附加地记录RMD大约818次。RMAO (RMA1)构成了本发明的"管理区"的一个示例。该导入区IOI—O具有控制数据区带CDZ。在该CDZ中,预先利 用例如压印凹坑形成了例如诸如记录层数目以及记录轨道的方向和轨 道间距这样的各种信息,或者通过激光等等对它进行预先记录。可将 记录信息记录到数据区102 — 0中。中间区104 —O具有可防止LO层和 U层中的记录或重放位置离开而到达未记录区或者偏离衬底这样的基 本功能;然而,还具有可防止在层跳跃过程中记录或重放位置离开而 到达未记录区或者偏离衬底这样的所谓的"跳跃过缓冲区"的功能。另一方面,从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Ll层具有中间区104—1; 数据区102—1;导出区103—1;以及RMA 1。更具体地说,将RMAO (RMA 1)和用于对激光进行功率校准的未示出的校准区总体称为"R 信息区"。此外,将上述导入区IOI — O (101 —1)、数据区102 — 0 (102 一l)、以及中间区104 —0 (104—1)总体称为"信息区"。尤其是在该实施例中,在诸如制造光盘时以及在与记录操作同时 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通过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 可以将本发明的预定数据记录到例如上述数据区102 — 0等等中。此外,如图3所示,在按照递增记录方法、层跳跃记录方法等等 的实施例的光盘100中,如果记录信息的数据量相当小于光盘的整个 记录容量,那么数据区102 — 0 (102—1)的外圆周边缘可以在内圆周 侧上。在这种情况下,在位于数据区102 — 0 U02 — l)的外圆周边缘 的内圆周侧上的预定位置,光盘100可以具有移动的中间区104s — 0 (104s—1)。该两层型光盘IOO是按照上述方式构造而成的,因此在对光盘100 进行记录或重放的过程中,激光LB通过作为随后所述的本发明的信息 记录装置的一个特定示例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光学拾取器等等而从未示出的衬底侧照射,B卩,从图2和图3中的下侧照射到上侧,从而 对其焦距等等进行控制,并且还对在光盘100径向上的移动距离和方 向进行控制。通过此,将数据记录到每个记录层中,或者对记录数据 进行重放。采用相反方法作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两层型光 盘的记录或重放过程。更具体地说,相反方法在这里是这样一种方法, 即在对两层型光盘进行记录或重放过程时,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光学拾取器在LO层中从内圆周侧移动到外圆周侧,也就是说在 图2和图3中的右向箭头的方向上移动,然而光学拾取器在Ll层中从 外圆周侧移动到内圆周侧,也就是说在图2和图3中的左向箭头的方 向上移动,从而对两层型光盘执行记录或重放。在相反方法中,如果 LO层中的记录或重放结束了,那么当Ll层中的记录或重放开始时, 位于光盘的最外圆周上的光学拾取器不必再次移动到最内圆周,并且 仅需改变从L0层至L1层的焦距。由此,存在从L0层至L1层的变化 时间比平行方法要短这样的优点。这就是采用相反方法来对大量内容 信息进行记录的原因。具体地说,如图2的图表部分所示,首先在LO层中,当光学拾取 器在导入区101 — 0、数据区102 — 0、以及中间区104 — 0中从内圆周 侧移动至外圆周侧时,光盘100的记录区中的诸如扇区号这样的地址 增加了。更具体地说,光学拾取器顺序的存取内圆周边缘"A1"点、导入 区101 — 0的结束位置"A2"点、数据区102 — 0的起始位置"B1"点、以 及数据区102 — 0的结束位置"B2"点,并且光学拾取器移动到起缓冲器 作用的中间区104 — 0 (其起始位置是"C1"点并且其结束位置是"C2" 点)。通过此,在LO层中执行记录或重放。另一方面,在L1层中, 当光学拾取器在中间区104—1、数据区102—1、以及导出区103 — 1 中从外圆周侧移动至内圆周侧时,光盘100的记录区中的扇区号增加 了。更具体地说,光学拾取器顺序的存取起缓冲器作用的中间区104 —1 (其起始位置是"D1"点并且其结束位置是"D2"点)、数据区102—1的起始位置"E1"点、以及数据区102—1的结束位置"E2"点,并且光学 拾取器移动到导出区103 — 1 (其起始位置是"F1"点并且其结束位置是 "F2"点)。通过此在L1层中执行记录或重放。上述LO层和Ll层中的诸如扇区号这样的所有地址可以具有诸如 十六进制数的15的补数关系这样的预定相关性。更具体地说,LO层中 的转向点(例如"lAFFFFh"的扇区号)禾卩Ll层中的转向点(例如 "E50000h"的扇区号)具有15的补数关系。顺便说一下,位于该示例中 的"30000 h"等等的尾部的"h"表示它被表示为十六进制数。作为形式上 的内容,通过将十六进制数的"lAFFFFh"的扇区号转换成二进数 "000110101111111111111111"、 将 比 特 位 倒 置 为 "111001010000000000000000"、并且将其再转换为十六进制数的 "E50000h"可获得"lAFFFFh"的补数。对于上述物理扇区号,可以按照一对一的方式来分配LBA (逻辑 块地址)。更具体地说,"000000" LBA可以与"030000h"的扇区号相对 应,并且"17FFFF" LBA可以与"lAFFFFh"的扇区号相对应。此外, "180000" LBA可以与"E50000h"的扇区号相对应,并且"2FFFEF" LBA 可以与"FCFFEFh"的扇区号相对应。因此,主计算机可根据例如文件系 统所管理的逻辑块地址来与物理扇区号无关地执行记录操作和重放操 作。(l一3)管理信息 接下来,参考图4至图5,对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一个特定示例以 及与管理信息相关的DR (伪记录)信息进行说明。图4是给出了本发 明的管理信息的一个特定示例的表格(图4 (a))以及与本发明的管 理信息相关的DR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特定示例的表格(图4(b))。 图5是给出了本发明的属性信息的一个特定示例的表格。如图4 (a)所示,本发明的管理信息50包括多个(i)位置信息和(ii)属性信息,其每一个与多个伪数据区的相应一个相对应,以便指定并管理多个伪数据区DDA l至DDA"n"(其中n是自然数)的每 一个的位置。也就是说,管理信息50可以包括用于指定并管理处于第 一位置的伪数据区DDA 1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用于指定并 管理处于第二位置的伪数据区DDA 2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等 等,以及用于指定并管理处于第n位置中的伪数据区DDA "n"的位置 的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顺便说一下,例如可将管理信息50直接记录 到记录管理区RMA中(必要时以下简称为"RMA")。或者,管理信 息50可包含在记录管理数据RMD (必要时以下简称为"RMD")中, 并且可通过RMD来间接记录该管理信息50。此外,或者,例如CDZ 和RW物理格式信息区段可以具有用于将DR信息记录在其中的一个 字段,并且例如盘片制造者可利用压印凹坑来形成与伪数据区有关的 信息或者将该信息记录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处于初始状态的 光盘,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可首先将例如记录在CDZ的一个 字段中的DR信息记录到RMA中,并且此后如果对伪数据区进行了更 新或附加记录,那么更新RMA中的DR信息,从而使用它作为最新信 息。尤其是,可以将盘片制造者记录了伪数据这种情况下的管理信息 称为初始DR信息(初始伪记录信息)。此外,可将本发明的管理信息50构造成拥有用于将(i)标识号 信息、(ii)数值信息、以及(iii)盘片状态信息记录在其中的字段, 所述标识号信息即就是与对光盘100执行记录操作的信息记录/重放装 置有关的驱动ID信息(驱动标识信息),所述数值信息与所检测到的 作为驱动ID所指定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校准处理结果的最佳记录 功率有关,所述盘片状态信息表示未记录或已记录状态、诸如递增的 记录方法这样的记录方法、以及在执行了不可能进行附加(或追加) 写入的最终化处理之后的状态等等。具体地说,如图4 (b)所示,作为管理信息50的一个特定示例的 DR信息(伪记录信息)50a或初始DR信息可以包括(i)位于数据位置0的与伪数据区DDA 1相关的属性信息、(ii)位于数据位置1至4 的伪数据区DDA 1的起始地址、以及(iii)位于数据位置5至8的伪 数据区DDA 1的结束地址,其中可指定数据位置具有例如以字节为单 位所分配的编号0至2047。顺便说一下,诸如DR信息50a这样的管 理信息可以包括伪数据的记录容量以代替结束地址。更具体地说,如 图5所示,例如以与相应四类属性(即数据区属性、导入区属性、导 出区属性、以及中间区属性等等)相对应的预定位格式来表示属性信 息51。具体地说,如果属性信息51例如具有与数据区相同的属性,那 么可通过"0001b (二进制表示)"或者"01h (十六进制表示)"来表示。 按照相同的方式,如果属性信息51例如具有与导入区相同的属性,那 么可通过"0010b"或者"02h"来表示。如果属性信息51例如具有与导出 区相同的属性,那么可通过"0100b"或"04h"来表示。如果属性信息51 例如具有与中间区相同的属性,那么可通过"1000b"或"08h"来表示。再次回到对图4的说明,按照相同的方式,DR信息50a可以包括 处于数据位置9的与伪数据区DDA 2有关的属性信息、处于数据位置 10至13的伪数据区DDA 2的起始地址、以及处于数据位置14至17 的伪数据区DDA 2的结束地址等等。在最后的有效数据位置中,DR 信息50a可以包括处于数据位置1143的与伪数据区DDA 128有关的属 性信息、处于数据位置1144至1147的伪数据区DDA 128的起始地址、 以及处于数据位置1148至1151的伪数据区DDA 128的结束地址。顺 便说一下,可将数据位置1152至2047设置为空白字段。此外,可构 造成每个属性信息拥有1个字节的数据量,并且用于表示起始地址的 信息和用于表示结束地址的信息的每一个具有例如4个字节的数据量;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其他数据量也行。此外,可构造成可指定数据位 置具有以字节为单位所分配的编号;然而,可根据其他信息量的单位来指定数据位置。(l一4)伪数据区的转变的一个特定示例 接下来,参考图6至图8,对伪数据区的转变的一个特定示例进行说明。图6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光盘的记录 区转变的一个特定示例的数据结构图。图7是与图6中的步骤1相关联地给出了与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相关的DR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特 定示例的表格。图8是与图6中的步骤2相关联地给出与本发明的管 理信息相关的DR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一个特定示例的表格。首先,如图6中的步骤1所示,例如在诸如制造光盘时和与记录 操作同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对作为本发明的预定数 据的一个特定示例的伪数据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将具有中间区属性 (参看竖向条纹阴影线)的预定数据记录在配置于LO层中的数据区 102 — 0以及LO层中的中间区104 —0中的伪数据区DDA 1中。此外, 甚至可将具有中间区属性的预定数据记录在配置于Ll层中的中间区 104—1的伪数据区DDA2中。此外,将具有数据区属性(参看虚线阴 影线)的预定数据记录在配置于Ll层中的数据区102—1中的伪数据 区DDA3中。此外,将具有导出区属性的预定数据(参看横向条纹阴 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1层中的导出区103—1的伪数据区DDA4中。尤其在该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一个 特定示例的DR信息50a包括(i)位置信息和(ii)属性信息,其每一 个与多个伪数据区DDA1至DDA4的相应一个相对应,以便可指定并 管理这四个伪数据区的每一个。也就是说,根据图7所示的DR信息 50a,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可判断或确定出伪数据区DDA 1 的属性是与中间区相同的"08h",其起始地址是"OOOO 3000 h",并且其 结束地址是"0002 3778 h"。按照相同的方式,可判断出伪数据区DDA2 的属性是与中间区相同的"08h",其起始地址是"00FD 0649 h",并且其 结束地址是"00FDD109h"。此外,可判断出伪数据区DDA3的属性是 与数据区相同的"01h",其起始地址是"00FDD10Ah",并且其结束地址 是"00FFCC8Fh"。此外,可判断出伪数据区DDA4的属性是与导出区 相同的"04h",其起始地址是"OOFF CC90 h",并且其结束地址是"OOFF D066 h"。此外,如图6中的步骤2所示,例如根据层跳跃记录方法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如反向C形的箭头AR1所示,从伪数据区 DDA 1的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覆盖写入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参看黑 色阴影线),并且在层跳跃到Ll层之后,朝着伪数据区DDA 3的内 圆周边缘的方向覆盖写入另一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因此,因为在其内 圆周侧上覆盖写入记录信息而使伪数据区DDA 1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 的伪数据区DDA l — l。此外,通过覆盖写入的记录信息将伪数据区 DDA3分成两个伪数据区DDA3 — 1和伪数据区DDA3 — 2。尤其在该实施例中,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可根据作为图 8所示的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一个特定示例的DR信息50a判断出上述 伪数据区DDA 1和伪数据区DDA 3的转变。也就是说,该信息记录/ 重放装置可判断出伪数据区DDA l — l的起始地址从"OOOO 3000 h"转 变为"OOOl EF00h"。按照相同的方式,可判断出作为所划分的伪数据区 DDA3的一部分的伪数据区DDA3—1的起始地址是上述"00FD D10A h",并且将其结束地址最新设置为"00FE 10FF h"。此外,可判断出将 作为所划分的伪数据区DDA 3的另一部分的伪数据区DDA 3 — 2的起 始地址最新设置为"00FF 57E0 h",并且其结束地址是上述"00FF CC8F h"。顺便说一下,还可判断出其他伪数据区没有变化。此后,如图6中的步骤3所示,例如基本上按照与步骤2相同的 方式,从伪数据区DDA l — l的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根据反向C形 的箭头AR2的方向,覆盖写入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并且在层跳跃到L1 层之后,朝着伪数据区DDA3 — 1的内圆周边缘的方向覆盖写入另一预 定量的记录信息。因此,因为在其内圆周侧上覆盖写入记录信息而使 伪数据区DDA l — l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 l — l一1。 此外,通过覆盖写入的记录信息将伪数据区DDA3—1分成两个伪数 据区DDA3 — 1一1和伪数据区DDA 3 — 2 — 2。顺便说一下,其他伪数 据区没有变化。此后,如图6中的步骤4所示,例如,朝着伪数据区DDA3—1 一2的内圆周边缘的方向,根据箭头AR3的方向,覆盖写入预定量的 记录信息。因此,因为在其外圆周侧上覆盖写入记录信息而使伪数据 区DDA 3 — 1—2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 3 — 1 —2—1。顺便说一下,其他伪数据区没有变化。最后,如图6中的步骤5所示,例如在L1层中,在伪数据区DDA 3—1一1的内圆周边缘上,根据箭头AR4的方向,记录预定量的用于 最终化的缓冲数据。因此,因为将缓冲数据记录在其内圆周侧上而使 伪数据区DDA 3— 1 — 1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 3— 1 — 1 一l。此后,例如在L0层中,根据箭头AR5的方向,将预定量的用于 最终化的缓冲数据记录到导入区101—0中。因此,可得到以下两个效果。作为第一个效果,除了L0层之外,用户还可在任意时间将任意数 据记录到L1层中的任意位置,也就是说,在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重放 装置所执行的层跳跃记录方法之下,通过诸如恒定最佳记录功率的记 录控制处理这样的简单记录处理可执行随机写入,同时可满足上述记 录顺序。其结果是,可使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更准确地且更快地执行 满足上述记录操作的包括有例如随机写入的记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 录控制处理的高负荷。此外,作为第二效果,在随后所述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所执行的 最终化处理中,在例如记录有具有中间区属性的预定数据的记录区(即 伪数据区DDA l — l一l等等)中,几乎或根本不需对诸如填充数据这 样的下述缓冲数据进行记录,所述缓冲数据主要用于将区域设置为例如用于进行最终化的缓冲状态。因此,在对信息记录介质所执行的最 终化处理中,可降低需要将例如填充数据记录在其中的记录区的大小, 或者可差不多或完全消除需要将填充数据记录在其中的记录区。其结果是,对信息记录介质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基本 上与对例如诸如内容信息这样的有效记录信息进行记录的记录时间长 度相同。因此,可实现极大地降低并且更有效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 间长度,这可使用户觉得最终化处理更舒适。(2)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 接下来,参考图9至图14,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的 结构和操作进行详细的说明。尤其是,该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信息记录 装置应用于光盘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这样的示例。(2—1)基本结构 首先,参考图9,对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 /重放装置300以及主计算机400的基本结构进行讨论。图9给出了根 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以及主计算 机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顺便说一下,该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具有 用于将记录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的功能以及用于对记录在光盘100 上的记录数据进行重放的功能。参考图9,对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该信 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是这样的装置,该装置在用于驱动的CPU (中央 处理单元)305的控制之下将信息记录到光盘100上并且读取记录在光 盘IOO上的信息。该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具有光盘100;光学拾取器301;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地址检测器303;地址操作器304; CPU (驱动 控制设备)305;主轴电机306;存储器307;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以及总线309。此外,主计算机400具有CPU (主控制设备)401;存储器402; 操作控制设备403;操作按钮404;显示面板405;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406;以及总线407。尤其是,可将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构造成能够通过使具有诸如 调制解调器这样的通讯设备的主计算机400包含在同一机壳中而与外 部网络进行通信。或者,可将信息记录/重复装置300构造成可通过具 有诸如i一Link这样的通讯设备的主计算机400的CPU (主控制设备) 401经由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和总线309对信息记录/重放装置 300进行直接控制而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光学拾取器301对光盘100执行记录/重放,并且具有半导体激光 设备、透镜等等。更具体地说,光学拾取器301使诸如激光束这样的 光束照射光盘100,当重放时作为具有第一功率的读取光,并且当记录 时作为具有第二功率的写入光,同时对其进行调制。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通过对光学拾取器301和主轴电机306进 行控制来对光盘100执行记录/重放。更具体地说,信号记录/重放设备 302具有激光二极管(LD)驱动器、前置放大器等等。LD驱动器对 构建于光学拾取器352中的未示出的半导体激光器进行驱动。前置放 大器对光学拾取器352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也就是说对光束的反射 光进行放大,并且输出放大的信号。更具体地说,在OPC (最佳功率 控制)处理时,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与未 示出的时间产生器等等一起对构建于光学拾取器352中的未示出的半 导体激光器进行驱动,以便通过对OPC图案的记录和重放处理来确定 最佳激光功率。尤其是,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与光学拾取器301 — 起构成了本发明的"记录设备"和"重放设备"的一个示例。此外,例如, 该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可获得记录在控制数据区段CDZ或记录管理区RMA中的DR信息50a。因此,该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可以构成 本发明的"获得设备"的一个示例。地址检测器303从包括有预格式地址信号等等的且由信号记录/重 放设备302输出的重放信号中检测出光盘IOO上的地址(地址信息)。CPU (驱动控制设备)305通过经由总线309向各个控制设备发出 指令来对整个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进行控制。顺便说一下,将用于 使CPU 305操作的软件或固件存储到存储器307中。尤其是,CPU 305 是本发明的"控制设备"的一个特定示例。主轴电机306用于使光盘100旋转及停止,并且当对光盘进行存 取时进行操作。更具体地说,将主轴电机306构造成在未示出的伺服 单元等等的主轴伺服之下使光盘100以预定速度旋转并停止。存储器307用在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上的普通数据处理和OPC 处理中,该存储器包括有用于记录/重放数据的缓冲区、当将数据转 换成信号记录/重放设备302上可使用的数据时用作中间缓冲器的区域 等等。此外,存储器307具有ROM区,该ROM区中存储有用于执 行作为记录设备的操作的程序,也就是说存储有固件;缓冲器,用于 临时存储记录/重放数据;随机存取存储(RAM)区,该RAM区中存 储有固件程序等等进行操作所需的参数;等等。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对相对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而言 来自外部的数据输入/输出进行控制,并且相对于存储器307上的数据 缓冲器执行存储和输出。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将下述外部 主计算机400 (必要时在下文中称为主机)发出的驱动控制命令传送到 CPU 305,所述外部主计算机400通过诸如SCSI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 口)和ATAPI (AT附加分组接口)这样的接口与盘片驱动301相连。 此外,按照相同的方式,还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来与主计算机400交换记录/重放数据。主计算机400中的CPU (主控制设备)401、存储器402、数据输 入/输出控制设备406、以及总线407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中的相 应构件基本上相同。操作控制设备403执行与主计算机400有关的操作指令的接收及 显示。操作控制设备403通过利用例如操作按钮404将记录或重放指 令发送到CPU 401。 CPU 401根据来自操作控制设备403的指令信息通 过输入/输出控制设备402将控制命令传送到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 从而对整个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进行控制。按照相同的方式,CPU 401将下述命令传送到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所述命令请求信息记录 /重放装置300将操作状态传送到主机。通过此,可识别出诸如记录期 间和诸如重放期间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操作状态。因此,CPU 401能够通过操作控制设备403将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操作状态 输出到诸如荧光管和LCD这样的显示面板405。如上所说明的,通过将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与主计算机400组 合在一起所使用的一个特定示例是诸如用于对视频图像进行记录和重 放的记录器设备这样的家庭设备。该记录器设备将来自广播接收调谐 器和外部连接终端的视频信号记录到盘片上,并且将从盘片重放的视 频信号输出到诸如电视这样的外部显示设备。在CPU 401上,通过执 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程序来执行作为记录器设备的操作。此外, 在另一特定示例中,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是盘片驱动器(必要时在 下文中简称为"驱动器"),并且主计算机400是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 诸如个人计算机这样的主计算机400以及驱动器通过诸如SCSI和 ATAPI这样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设备308 (406)彼此相连。诸如写软 件这样的安装在主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对盘片驱动器进行控制。(2 — 2)操作原理接下来,除了参考图10至图13之外,必要时还参考上述图9,对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300的操作原 理进行说明。图IO是给出了包括有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 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所执行的(i)获得DR (伪记录)信息的获得处 理、(ii)记录处理、(ii)对伪数据进行记录的记录处理、以及(iv) 对DR信息进行更新的更新处理的整个处理的流程图。图ll是给出了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所执行的(i)获得 DR信息的获得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 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所执行的(ii)记录处理的流程图。图13 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所执行的 (iii)对伪数据进行记录的记录处理的流程图。图14是给出了本发明 的信息记录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信息记录装置所执行的(iv)更新DR信 息的更新处理的流程图。(2 — 2—1)整个处理 如图10所示,在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整个处理中,基本上同时 或前后地执行(i) DR信息获得处理(步骤S100) 、 (ii)记录处理(步 骤S200) 、 (iii)伪数据记录处理(步骤S300)、以及(iii) DR信息 更新处理(步骤S400)。(2 — 2 — 2) DR (伪记录)信息获得处理 如图11所示,在DR信息获得处理中,首先在CPU(驱动控制设 备)305的控制之下,判断是否插入了光盘(步骤S101)。如果插入 了光盘(步骤S101:是),那么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对记录在导入 区中的CDZ中或RMA中的最新RMD (记录管理数据)进行重放,从 而读取DR信息(步骤S102)。此后,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判断(i)所读取的DR信息是否 是零或空,判断是否将(ii)诸如标志这样的用于表示是否记录了伪数 据的标识信息(参看随后所述的图15中的DR码等等)或者(m)伪数据区中的起始地址或结束地址记录在其中(步骤S103)。更具体地 说,为了判断已记录的中间区或导出区是处于通过最终化处理所形成 的正常状态还是为该实施例中的伪数据区,代替或除了 DR信息的读取 之外,还能够根据导入区是否处于遵照能够执行读取的预定标准的完 成状态来执行该判断。如果导入区处于无法执行读取并且未遵照预定 标准的未完成状态,那么可判断出未执行最终化,并且还可以在已记 录的中间区和导出区中执行覆盖写入。在上述步骤S103中,如果所读取的DR信息不是零或空,并且将伪数据区中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记录在其中(步骤S103:是),那 么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从包含在CDZ或最新RMD之中的DR信 息中获得诸如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这样的用于表示伪数据区的位置的 位置信息(步骤S104)。另一方面,作为步骤S103中的判断结果,如果所读取的DR信息 是零或空,并且未将诸如伪数据区中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这样的位 置信息记录在其中(步骤S103:否),那么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判 断出光盘上不存在伪数据区(步骤S105)。此外,另一方面,作为步 骤S101中的判断结果,如果没有插入光盘(步骤S101:否),那么再 次判断是否插入了光盘(步骤S101)。(2 —2 — 3)记录处理 如图12所示,在该记录处理中,首先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判 断是否从主计算机发布了例如用于开始记录处理的写指令(步骤 S201)。如果发布了用于开始记录处理的写指令(步骤S201:是), 那么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获得例如记录区中的开始记录的地址(在 下文中"记录起始地址")和/或记录区中的结束记录的地址(在下文中" 记录结束地址")(步骤S202)。另一方面,如果未发布例如用于开始 记录处理的写指令(步骤S201:否),那么再次等待发布。制之下,判断Ll层中是否存在例如通过记录起始地址或记录结束地址等等所指定的作为记录目标的位置(目标记录位置)(步骤S203)。如果Ll层中存在目标记录位置(步骤 S203:是),那么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根据(i)与例如从SBM(空 白位映射)所获得的LO层的已记录的记录区有关的位置信息以及(ii) 所获得的DR信息来得知可记录的满足记录顺序的Ll层中的记录区的 范围(步骤S204)。此后,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判断是否能够在目标记录位置执 行满足记录顺序的记录操作(步骤S205)。如果无法在目标记录位置 执行满足记录顺序的记录操作(步骤S205:否),那么在CPU 305的 控制之下使记录位置变为满足记录顺序的位置(步骤S206)。顺便说 一下,为了满足该记录顺序,例如可以将伪数据记录到LO层中,以便 不用不得不改变最初设置的记录位置。此后,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例如从记录起始地址起对记录信 息进行记录(步骤S207)。此后,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判断对记录信息的记录是否结束 了 (步骤S208)。如果对记录信息的记录结束了 (步骤S208:是), 那么在CPU305的控制之下判断是要将记录了记录信息的位置覆盖写 入到伪数据区中还是已覆盖写入到伪数据区中(步骤S209)。尤其是, 例如与上述步骤S202中的获得记录起始地址和/或记录结束地址同时 地或前后地,在CPU305的控制之下,根据预定要记录的记录信息的信 息量以及记录起始地址,可以判断是否要将预定要记录记录信息的位 置覆盖写入到伪数据区中。如果要将记录了记录信息的位置覆盖写入 到伪数据区中或已覆盖写入到伪数据区中(步骤S209:是),那么在 CPU305的控制之下判断是否更新DR信息(步骤S210)。如果更新 DR信息(步骤S210:是),那么在CPU305的控制之下执行随后所述 的DR信息更新处理(步骤S400)。41另一方面,如果作为上述步骤S209中的判断结果没有将记录了记 录信息的位置覆盖写入到伪数据区中(步骤S209:否)或者如果作为上述步骤S210的判断结果不更新DR信息(步骤S210:否),那么在 CPU305的控制之下结束一系列记录处理。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如果作为上述步骤S203的判断结果目标记 录位置不存在于L1层中(步骤S203:否),或者如果可在目标记录位 置执行满足记录顺序的记录操作(步骤S205:是),那么在CPU305 的控制之下例如从记录起始地址开始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步骤 S207)。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作为步骤S208的判断结果,如果对记录信 息的记录未结束(步骤S208:否),那么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获得 例如记录区中的开始记录的地址和/或结束记录的地址(步骤S202)。(2 — 2 — 4)伪数据记录处理 如图13所示,在伪数据记录处理中,首先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 判断是否从主计算机发布了例如用于开始伪数据记录处理的写指令 (步骤S301)。如果发布了用于开始伪数据记录处理的写指令(步骤 S301:是),那么在CPU 305的控制之下将具有预定属性的伪数据记 录到预定位置中(步骤S302)。另一方面,如果未发布例如用于开始 伪数据记录处理的写指令(步骤S201:否),那么再次等待发布。此后,在CPU305的控制之下判断是否更新DR信息(步骤S303)。 如果更新DR信息(步骤S303:是),那么在CPU305的控制之下执 行随后所述的DR信息更新处理(步骤S400)。另一方面,作为步骤S303中的判断结果,如果不更新DR信息(步 骤S303:否),那么结束一系列记录处理。(2 — 2 — 5) DR信息更新处理 如图14所示,在DR信息更新处理中,首先在CPU305的控制之 下,判断是否已将记录信息覆盖写入到或者要将记录信息覆盖写入到 伪数据区上(步骤S401)。如果已将记录信息覆盖写入到或者要将记 录信息覆盖写入到伪数据区上(步骤S401:是),那么在DR信息中 反映出改变的伪数据的属性、起始地址、以及结束地址,并且更新DR 信息(步骤S402)。另一方面,如果不要将记录信息覆盖写入到伪数 据区上(步骤S40h否),那么省略步骤S402。此后,在CPU305的控制之下,判断是否已附加地记录了伪数据 或要将记录伪数据(步骤S403)。如果已附加地记录了伪数据或要将 记录伪数据(步骤S403:是),那么将最新记录的伪数据的属性、起 始地址、以及结束地址添加到当前DR信息(步骤S404)。另一方面, 如果不要记录伪数据(步骤S403:否),那么省略步骤S404。最后,将更新的或添加的DR信息记录到RMA中,作为最新RMD (步骤S405)。具体地说,例如如上述图7和图8所示,将用于指定 伪数据区DDA 3 — 1和伪数据区DDA 3 — 2的属性信息和位置信息添加 到DR信息,并且将包括有该DR信息的RMD记录到RMA中,作为 最新RMD。顺便说一下,可以对信息记录/重放装置的例如诸如存储器这样的 存储设备执行上述DR信息更新处理,并且例如当弹出光盘时可以将其 记录到RMA中。或者,可以在每次更新时对光盘的RMA直接执行用 于更新DR信息的记录。(3)管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一部分1 接下来,参考图15,对本发明的管理信息以及与该管理信息有关 的DR (伪记录)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进行说明。图15是给出了管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15 (a))、给出了与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相关的DR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15 (b))、以及给出了 本发明的标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15 (c))。如图15 (a)所示,本发明的管理信息50包括(i)与LO层有关 的标识信息,即用于表示是否将伪数据记录在LO层中的标识信息以及 (ii)与Ll层有关的标识信息,即用于表示是否将伪数据记录在Ll层 中的标识信息。顺便说一下,对于管理信息50,例如CDZ和RW物理 格式信息区段可以具有用于将DR信息记录在其中的一个字段,并且例 如盘片制造者可利用压印凹坑来形成与伪数据区有关的信息或者将该 信息记录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处于初始状态的光盘,信息记 录/重放装置可以首先将例如记录在CDZ的一个字段中的DR信息记录 到RMA中,并且此后如果对伪数据区进行了更新或附加记录,那么更 新RMA中的DR信息,从而作为最新信息来使用它。或者,可直接将 管理信息50例如到记录管理区RMA中。此外,或者,管理信息50可 包含在记录管理数据RMD中,并且可通过该RMD对该管理信息50 进行间接记录。具体地说,如图15 (b)所示,作为管理信息50的另一个特定示 例的DR信息50b可以包括位于可被指定为具有以例如字节为单位所分 配的编号0至2047的数据位置当中的例如第44数据位置上的DR (伪 记录)码51b,该DR码51b是本发明的标识信息的一个特定示例。更 具体地说,如图15 (c)所示,还可通过结合(i)用于表示是否将伪数据 记录在例如LO层中的预定位格式以及(ii)用于表示是否将伪数据记 录在例如Ll层中的预定位格式来表示该DR码51b。具体地说,如果 在DR码51b中从右起的第一位是"O",那么这可以意味着不将伪数据 记录在LO层中。另一方面,如果在DR码51b中从右起的第一位是"r, 那么这可以意味着将伪数据记录在LO层中。基本上按照相同的方式, 如果在DR码51b中从右起的第二位是"O",那么这可以意味着不将伪 数据记录在L1层中。另一方面,如果在DR码51b中从右起的第二位是"1",那么这可以意味着将伪数据记录在L1层中。顺便说一下,还将 从右起的第三至第八位设置为空白位。此外,很显然的是本发明的标 识信息可以通过各种位格式来实现。(4)管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一部分2接下来,参考图16,对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以及与 该管理信息相关的DR (伪记录)信息进行说明。顺便说一下,省略与 上述在图15中所说明的管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基本上相同的内容。 图16是给出了管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16 (a))、给出 了与本发明的管理信息相关的DR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16 (b))、以及给出了本发明的标识信息的另一特定示例的表格(图16 (c))。如图16 (a)所示,本发明的管理信息50可以包括(i)对L0层 进行了详细描述的标识信息,即用于表示是否将具有什么属性的伪数 据记录在LO层中的标识信息;以及(ii)对L1层进行了详细描述的标 识信息,即用于表示是否将具有什么属性的伪数据记录在L1层中的标 识信息。其他结构等等基本上与在上述图15中所说明的管理信息的另 一特定示例相同。具体地说,如图16 (b)所示,作为管理信息50的另一特定示例 的DR信息50c可以包括位于可被指定为具有以例如字节为单位所分配 的编号0至2047的数据位置当中的例如第44数据位置上的DR (伪记 录)码51c,该DR码51c是本发明的标识信息的一个特定示例。更具 体地说,如图16 (c)所示,还可通过结合(i)用于表示是否将具有什么 属性的伪数据记录在例如L0层中的预定位格式以及(ii)用于表示是 否将具有什么属性的伪数据记录在例如L1层中的预定位格式来表示该 DR码51c。具体地说,如果在DR码51c中从右起的第一和第二位是 "00",那么这可以意味着不将伪数据记录在LO层中。另一方面,如果 在DR码51c中从右起的第一和第二位是"01",那么这可以意味着将具有数据区属性的伪数据记录在LO层中。此外,另一方面,如果在DR 码51c中从右起的第一和第二位是"10",那么这可以意味着将具有中间 区属性的伪数据记录在LO层中。此外,另一方面,如果在DR码51c 中从右起的第一和第二位是"ll",那么这可以意味着将具有导出区属性 的伪数据记录在LO层中。基本上按照相同的方式,如果在DR码51c中从右起的第三和第 四位是"00",那么这可以意味着不将伪数据记录在Ll层中。另一方面, 如果在DR码51c中从右起的第三和第四位是"Or,那么这可以意味着 将具有数据区属性的伪数据记录在L1层中。此外,另一方面,如果在 DR码51c中从右起的第三和第四位是"10",那么这可以意味着将具有 中间区属性的伪数据记录在L1层中。此外,另一方面,如果在DR码 51c中从右起的第三和第四位是"ir,那么这可以意味着将具有导出区 属性的伪数据记录在L1层中。顺便说一下,还可将从右起的第五至第 八位设置为空白位。此外,很显然的是本发明的标识信息可以通过各 种位格式来实现。(5)伪数据区的转变的其他特定示例 接下来,参考图17至图21,对伪数据区的转变的其他特定示例进 行说明。图17至图21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中的 光盘的记录区的转变的其他特定示例的示意性数据结构图。顺便说一 下,用于指定伪数据区的DR信息的数据结构基本上与在上述图4、图 5、图7、以及图8中所说明的DR信息相同。此外,用于表示图17至 图21中的伪数据区的阴影线的图案与上述图6中的阴影线相同。(5—1)伪数据区的转变的特定示例一部分1 首先,如图17中的步骤1所示,例如在诸如制造盘片时和与记录 操作同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对作为本发明的预定数 据的一个特定示例的伪数据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将具有中间区属性 的预定数据(参看竖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O层中的数据区102一O以及LO层中的中间区104 —O中的伪数据区DDA 1中。此外,甚 至可将具有中间区属性的预定数据记录在配置于Ll层中的中间区104 一l中的伪数据区DDA2中。此外,将具有导出区属性的预定数据(参 看横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l层中的数据区102—1中的伪数 据区DDA3中。此外,将具有导出区属性的预定数据(参看横向条纹 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1层中的导出区103—1的伪数据区DDA4中。此后,例如如图17中的步骤2和步骤3所示,例如根据递增的记 录方法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如箭头AR1和箭头AR2所示, 从伪数据区DDA 1的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覆盖写入预定量的记录信 息(参看黑色阴影线)。因此,因为在其内圆周侧上覆盖写入记录信 息而使伪数据区DDA 1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 1 —l和 伪数据区l一l一l。此后,例如如图17中的步骤4所示,如果执行最终化,那么在与 伪数据区DDA l — l一l面对的DDA 3的记录区中,根据箭头AR3的 方向,将预定量的用于最终化的缓冲数据记录在L1层中。因此,将伪 数据区DDA3分成两个伪数据区DDA3 — 1和伪数据区DDA3 — 2, 因为将缓冲数据记录在其记录区的一部分中而使所述伪数据区DDA 3 一l和伪数据区DDA 3 — 2是较小记录区。此后,例如在L0层中,根 据箭头AR4的方向,将预定量的用于最终化的缓冲数据记录到导入区 101 — 0中。此后,例如如图17中的步骤5和步骤6所示,继步骤3之后,例 如根据递增的记录方法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如箭头AR5 和箭头AR6所示,直至LO层中的数据区102 —0的外圆周边缘,并且 从L1层中的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覆盖写入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参看 黑色阴影线)。因此,因为在其外圆周侧上覆盖写入记录信息而使伪 数据区DDA3 — 2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3 — 2—1。最后,例如如图17中的步骤7所示,如果执行最终化,那么在LO层中根据箭头AR7的方向将预定量的缓冲数据记录到导入区101 — 0中。如上所述,例如在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中,在 记录具有中间区属性的预定数据的记录区(即伪数据区DDA 2等等) 中,几乎或根本不需对诸如填充数据这样的下述缓冲数据进行记录, 所述缓冲数据主要用于将区域设置为例如用于进行最终化的缓冲状 态。因此,可更有效地实现最终化处理。(5 — 2)伪数据区的转变的特定示例一部分2 首先,如图18中的步骤1所示,例如在诸如制造盘片时和与记录 操作同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对作为本发明的预定数 据的一个特定示例的伪数据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将具有中间区属性 的预定数据(参看竖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O层中的数据区102 一0和LO层中的中间区104 — 0中的伪数据区DDA l中、记录在配置 于L1层中的中间区104—1中的伪数据区DDA2中、并且记录在配置 于L1层中的数据区102—1中的伪数据区DDA3中。此外,甚至可将 具有导出区属性的预定数据(参看横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l 层中的导出区103—1中的伪数据区DDA4中。此后,如图18中的步骤2所示,例如与上述图6中的步骤2—样, 根据层跳跃记录方法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如反向C形 的箭头AR1所示,从伪数据区DDA1的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覆盖写 入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参看黑色阴影线),并且在层跳跃到L1层之后, 朝着伪数据区DDA3的内圆周边缘的方向覆盖写入另一预定量的记录 信息。因此,因为在其内圆周侧上覆盖写入记录信息而使伪数据区DDA 1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1 — 1。此外,如果箭头AR1所 示的记录信息没有到达(即没有执行记录以直至)DDA 3的内圆周边 缘,那么通过覆盖写入的记录信息将伪数据区DDA3分成两个伪数据区DDA 3—1和伪数据区DDA 3 — 2。此后,如图18的步骤3中的箭头AR2所示,例如在诸如与记录 操作同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例如从伪数据区DDA 3 — 2的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覆盖写入(参看虚线阴影线)预定量的诸 如具有数据区属性的伪数据这样的预定数据。也就是说,伪数据区DDA 3 — 2的属性从中间区属性变为数据区属性。此后,如图18中的步骤4所示,例如基本上按照与步骤2相同的 方式,从伪数据区DDA l — l的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根据反向C形 的箭头AR3的方向,覆盖写入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并且在层跳跃到L1 层之后,朝着伪数据区DDA3—1的内圆周边缘的方向覆盖写入另一预 定量的记录信息。因此,因为在其内圆周侧上覆盖写入记录信息而使 伪数据区DDA l — l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 1 —l — l。 此外,如果箭头AR3所示的记录信息没有到达(即没有执行记录以直 至)DDA3—1的内圆周边缘,那么通过覆盖写入的记录信息将伪数据 区DDA3—1分成两个伪数据区DDA3—1一1和伪数据区DDA3 —1 一2。此后,如图18的步骤5中的箭头AR4所示,例如在诸如与记录 操作同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例如从伪数据区DDA 3—1一2的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覆盖写入(参看虚线阴影线)预定量的 诸如具有数据区属性的伪数据这样的预定数据。也就是说,伪数据区 DDA3—1一2的属性从中间区属性变为数据区属性。此后,如图18中的步骤6所示,例如在L1层中,根据箭头AR5 的方向,朝着伪数据区DDA 3—1一2的内圆周边缘的方向覆盖写入预 定量的记录信息。因此,因为在其外圆周侧上覆盖写入记录信息而使 伪数据区DDA 3— l一2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 3—l — 2 一l。最后,如图18中的步骤7所示,例如在LO层中,根据箭头AR6 的方向,将预定量的用于最终化的缓冲数据记录到导入区IOI — O中。 尤其是,因为L1层中的伪数据区DDA3 — 1一1的属性是中间区属性, 因此可以省略缓冲数据的记录。如上所述,例如在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中,在 记录了具有中间区属性的预定数据的记录区(即伪数据区DDA2等等) 中,几乎不需或根本不需对诸如填充数据这样的下述缓冲数据进行记 录,所述缓冲数据主要用于将区域设置为例如用于进行最终化的缓冲 状态。因此,可更有效地实现最终化处理。(5 — 3)伪数据区的转变的特定示例一部分3 首先,如图19中的步骤1所示,例如在诸如制造盘片时和与记录 操作同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对作为本发明的预定数 据的一个特定示例的伪数据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将具有中间区属性 的预定数据(参看竖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0层中的数据区102 一O的一部分中的伪数据区DDA 1中。此外,将具有导出区属性的预 定数据(参看横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1层中的数据区102—1 的一部分中的伪数据区DDA2中。此外,将具有导出区属性的预定数 据(参看横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l层中的导出区103—1中 的伪数据区DDA3中。此后,例如如图19中的步骤2和步骤3所示,例如根据递增的记 录方法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如箭头AR1和箭头AR2所 示,从伪数据区DDA 1的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覆盖写入比伪数据区 DDA1的数据量要大的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参看黑色阴影线)。因此, 将记录信息覆盖写入到伪数据区DDA1中。尤其是,信息记录/重放装 置可根据(i)记录信息的数据量以及(ii) DR信息(参看如上所述的 在图4、图5、图7、和图8中的说明)来判断或确定出在整个伪数据区DDA 1中执行覆盖写入。
此后,例如如图19中的步骤4所示,根据箭头AR3的方向,例 如在诸如与记录操作同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将记 录信息记录到Ll层中的不存在伪数据区DDA 2的区域中,该区域与 LO层中的记录有记录信息的记录区的外圆周侧上的一部分相面对。此 后,例如,如果执行最终化,那么根据箭头AR4的方向将预定量的用 于最终化的缓冲数据记录在LO层中,从而形成移动的中间区104s — 0。 按照相同的方式,根据箭头AR5的方向将预定量的缓冲数据记录在L1 层中,从而形成移动的中间区104s—l。此后,在LO层中,根据箭头 AR6的方向将预定量的缓冲数据记录到导入区IOI—O中。
此后,例如如图19中的步骤5所示,继步骤3之后,例如根据递 增的记录方法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如箭头AR7和箭头 AR8所示,直至LO层中的数据区102 — 0的外圆周边缘,并且从Ll 层中的外圆周侧至内圆周侧,覆盖写入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参看黑色 阴影线)。因此,由于对其外圆周侧上的记录信息的覆盖写入而使伪 数据区DDA2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2—1。
最后,例如如图19中的步骤6所示,如果执行最终化,那么首先 根据箭头AR9的方向将预定量的用于最终化的缓冲数据记录到LO层 中的中间区104 — 0中,从而形成中间区104 — 0。按照相同的方式,据 箭头AR10的方向将预定量的缓冲数据记录到Ll层中,从而形成中间 区104—1。此后,例如在LO层中,根据箭头AR11的方向将预定量的 缓冲数据记录到导入区IOI — O中。
如上所述,例如在诸如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所执行的记录操作同 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根据DR信息来对例如诸如缓 冲数据这样的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其结果是,例如在递增的记录方法 之下,可更准确地且更快地执行例如包括有最终化的满足上述记录顺序的记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录控制处理高负荷。
(5 — 4)伪数据区的转变的特定示例一部分4 首先,如图20中的步骤1所示,例如在诸如制造盘片时和与记录
操作同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对作为本发明的预定数 据的一个特定示例的伪数据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将具有中间区属性
的预定数据(参看竖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O层中的数据区102 一0和LO层中的中间区104 —O中的伪数据区DDA l中。此外,将具 有数据区属性的预定数据(参看虚线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1层中的 数据区102—1的一部分中的伪数据区DDA 2中。此外,将具有导出 区属性的预定数据(参看横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1层中的导 出区103—1中的伪数据区DDA3中。
此后,如上所述的如图20中的步骤2所示和图6中的步骤2所示,
例如根据层跳跃记录方法来对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如反向C 形的箭头AR1所示,从伪数据区DDA1的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覆盖 写入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参看黑色阴影线),并且在层跳跃到L1层之 后,朝着伪数据区DDA 2的内圆周边缘的方向覆盖写入另一预定量的 记录信息。因此,因为在其内圆周侧上覆盖写入记录信息而使伪数据 区DDA 1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 l — l。此外,如果箭 头AR1所示的记录信息没有到达(即没有执行记录以直至)DDA2的 内圆周边缘,那么通过覆盖写入的记录信息将伪数据区DDA 2分成两 个伪数据区DDA2—1和伪数据区DDA2 — 2。
此后,在图20中的步骤3所示,例如基本上按照与步骤2相同的 方式,从伪数据区DDA l — l的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根据反向C形 的箭头AR2的方向,覆盖写入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并且在层跳跃到L1 层之后,在L1层的未记录区中,朝着内圆周侧的方向覆盖写入另一预 定量的记录信息。因此,因为在其内圆周侧上覆盖写入记录信息而使 伪数据区DDA 1 —1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 l — l一l。尤其是,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根据(i)记录信息的数据量以及(ii) DR 信息(参看如上所述的在图4等等中的说明)可判断或确定出伪数据
区DDA 2—1与利用箭头AR2来执行记录的记录区之间处于未记录状态。
此后,如图20的步骤4中的箭头AR3所示,例如在诸如与记录 操作同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将预定量的诸如具有 数据区属性的伪数据这样的预定数据覆盖写入(参看虚线阴影线)在 例如位于伪数据区DDA2—1的外圆周侧上的未记录区中。
最后,如图20中的步骤5所示,如果执行最终化,那么在L1层 中根据箭头AR4的方向对预定量的用于最终化的缓冲数据进行记录, 从而形成移动的中间区104s — 0。此后,在LO层中,根据箭头AR5的 方向将预定量的用于最终化的缓冲数据记录到导入区101 —0中。尤其 是,因为LO层中的伪数据区DDA 1 — 1 — 1的属性是中间区属性,因 此可省略对缓冲数据的记录。
如上所述,例如在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所执行的最终化处理中,在 记录了具有中间区属性的预定数据的记录区(即伪数据区DDA l — l一 l等等)中,几乎不需或根本不需对诸如填充数据这样的下述缓冲数据 进行记录,所述缓冲数据主要用于将区域设置为例如用于进行最终化 的缓冲状态。因此,可更有效地实现最终化处理。
此外,例如在诸如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所执行的与记录操作同时地 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根据DR信息对例如诸如缓冲数据 这样的记录信息进行记录。其结果是,例如在递增的记录方法之下, 可更准确地且更快地执行例如包括有最终化的满足上述记录顺序的记 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录控制处理高负荷。
(5 — 5)伪数据区的转变的特定示例一部分5首先,如图21中的步骤1所示,例如在诸如制造盘片时和与记录 操作同时地进行背景格式化时这样的预定时间对作为本发明的预定数 据的一个特定示例的伪数据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将具有中间区属性
的预定数据(参看竖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O层中的数据区102 一O的内圆周侧上的一部分中的伪数据区DDA l中。此外,将具有中 间区属性的预定数据(参看竖向条纹阴影线)记录在配置于LO层中的 数据区102 — 0的外圆周侧上的一部分中的伪数据区DDA2中。
此后,例如如图21中的步骤2所示,例如根据随机写入方法对记 录信息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如箭头AR1所示,从伪数据区DDA1的 外圆周边缘起朝着外圆周侧的方向,覆盖写入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参 看黑色阴影线)。因此,因为将记录信息记录在其记录区的一部分中 而使伪数据区DDA 1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 1 — 1。
尤其是,根据(i)记录信息的记录位置以及(ii) DR信息(参看 如上所述的图4等等中的说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可判断或确定出 伪数据区DDA1的外圆周边缘改变了。因此,在图21中的步骤3中, 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可判断或确定出它可在虚线所环绕的数据区102a — 1和数据区102b—l的记录区中执行满足记录顺序的记录操作。
此后,例如如图21中的步骤4所示,例如根据随机写入方法对记 录信息进行记录。具体地说,如箭头AR2所示,从伪数据区DDA2的 内圆周侧至外圆周侧,覆盖写入预定量的记录信息(参看黑色阴影线)。 因此,因为将记录信息记录在其记录区的一部分中而使伪数据区DDA 2变为作为较小记录区的伪数据区DDA2—1。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根据(i)记录信息的记录位置以及(ii) DR 信息(参看如上所述的图4等等中的说明),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可判 断或确定出伪数据区DDA2的内圆周边缘改变了。因此,在图21中的 步骤4中,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可判断或确定出它还可在虚线所环绕的除了上述数据区102a—l之外的数据区102c—l的记录区中执行满足记
录顺序的记录操作。
根据上述实施例,在诸如光盘这样的信息记录介质上,可将记录 信息记录在L0层和Ll层中,其中记录信息包括诸如伪数据这样的下 述预定数据,该预定数据可将层设置为接近物理上的或光学上的已记 录状态。此外,可将诸如DR (伪记录)信息这样的管理信息记录在为 L0层和L1层的至少一个所提供的记录管理区中。该DR信息包括(i) 与可记录伪数据的伪数据区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以及(ii)与伪数据 区的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因此,可得到以下两个效果。
作为第一个效果,可使信息记录装置更准确地且更快地执行包括 有例如满足上述记录操作的随机写入的记录操作,同时可防止记录控 制处理高负荷。此外,作为第二个效果,因为对信息记录介质所执行 的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基本上与对例如诸如内容信息这样的有效记 录信息进行记录的记录时间长度相同。因此,可实现极大地降低并且 更有效地降低最终化处理的时间长度,这使用户觉得最终化处理更舒 适。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通过利用诸如蓝光、红色LD光、以及红外 光这样的激光可执行记录或重放的单层型或两层型光盘进行了说明, 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示例。此外,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具有三个或 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型(复层型)光盘。此外,还可应用于支持高密度 记录或高传送率的其他各种信息记录介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与例如两层型光盘相兼容的信息记录/ 重放装置进行了说明,作为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重放装置的一个特定 示例。此外,本发明还可应用于与具有例如三个或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型(复层型)光盘相兼容的信息记录/重放装置。此外,还可应用于与 支持高密度记录或高传送率的其他各种信息记录介质相兼容的信息记 录/重放装置。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如果期望的话,在不脱离从 权利要求和整个说明书中读出的本发明的本质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 其做出各种变化。均涉及这种变化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 方法、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 围之内。工业适用性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诸如DVD、 BD、以及CD这样信 息记录介质,并且还可进一步应用于诸如DVD记录器或播放器这样的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重放装置等等。此外,还可应用于安装在用于消 费用途或工业用途的各种计算机设备上的或能够连接到各种计算机设 备的信息记录装置、信息重放装置等等上。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包括第一记录层,可将预定数据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中,所述预定数据包括与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的区域属性信息;以及第二记录层,通过透射过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激光可将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在该第二记录层中,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包括可在其中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该管理信息包括(i)标识信息、(ii)位置信息、以及(iii)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示是否存在可在其中记录所述预定数据的预定数据记录区,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所述属性信息与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 属性与导出区、中间区、以及数据区中的任何一个的属性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 属性与所述数据区的属性相同,并且可将零或预定值记录到所述预定 数据记录区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作为 所述位置信息的(i)用于表示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起始位置的起始 地址和(ii一l)用于表示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结束位置的结束地址 或者(ii一2)与所述预定数据的记录容量有关的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管理信息包括所述 标识信息、所述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预先将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在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可将所述预定数据记录 到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中的所述数据区的一 部分或全部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可将所述预定数据记录 在所述第一记录层中。
9.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可将所述预定数据记录 在所述第二记录层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可将包括有所述管理 信息的记录管理信息记录到所述管理区中。
11. 一种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信息记录装置, 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包括第一记录层,可将预定数据记录在该第 一记录层中,所述预定数据包括与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的区域属性 信息;以及第二记录层,通过透射过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激光可将所述 预定数据记录在该第二记录层中,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 的至少一层包括可在其中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该管理信息包括(i) 标识信息、(ii)位置信息、以及(iii)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示是否存在可在其中记录所述预定数据的预定数 据记录区,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所述属 性信息与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所述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获得设备,用于获得所述管理信息; 记录设备,用于对所述记录信息进行记录;以及 控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管理信息来控制所述记录设备对 所述记录信息进行记录。
12. 根据权利要求11的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更新设备,该 更新设备用于根据(i)用所述记录信息来重写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或 者(ii)所述预定数据的附加记录来对所述管理信息进行更新。
13. 根据权利要求11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i)响应于来自用户的指令或者(ii)与所述记录信息的记录同时,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 记录设备将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到所述第一记录层或所述第二记录层 中。
14. 根据权利要求11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设备根据递 增的记录方法来控制所述记录设备对所述记录信息进行记录。
15. 根据权利要求11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层 跳跃记录方法来控制所述记录设备对所述记录信息进行记录。
16. —种用于从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记录信息的信息重放装置,所述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包括第一记录层,可将预定数据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中,所述预定数据包括与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的区域属性信息;以及第二记录层,通过透射过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激光可将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在该第二记录层中,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的 至少一层包括可在其中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该管理信息包括(i)标识信息、(ii)位置信息、以及(iii)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 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示是否存在可在其中记录所述预定数据的预定数 据记录区,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所述属 性信息与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所述信息重放装置包括获得设备,用于获得所述管理信息;重放设备,用于对所述记录信息进行重放;以及控制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管理信息来控制所述重放设备对所述记录信息进行重放。
17. —种信息记录装置中的信息记录方法,所述信息记录装置包 括用于将记录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记录设备,所述信息记录 介质至少包括第一记录层,可将预定数据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中,所述预定数据包括与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的区域属性信息;以及第二记录层,通过透射过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激光可将所述预定数据记录 在该第二记录层中,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包 括可在其中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该管理信息包括(i)标识信息、 (ii)位置信息、以及(iii)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标识信 息用于表示是否存在可在其中记录所述预定数据的预定数据记录区, 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所述属性信息与所 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所述信息记录方法包括 获得处理,用于获得所述管理信息; 记录处理,用于对所述记录信息进行记录;以及 控制处理,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管理信息来控制所述记录设备对 所述记录信息进行记录。
18. —种信息重放装置中的信息重放方法,所述信息重放装置包 括用于从信息记录介质重放记录信息的重放设备,所述信息记录介质 至少包括第一记录层,可将预定数据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中,所述 预定数据包括与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的区域属性信息;以及第二记 录层,通过透射过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激光可将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在该 第二记录层中,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包括可 在其中记录管理信息的管理区,该管理信息包括(i)标识信息、(ii) 位置信息、以及(iii)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 表示是否存在可在其中记录所述预定数据的预定数据记录区,所述位 置信息与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所述属性信息与所述预定 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所述信息重放方法包括 获得处理,用于获得所述管理信息; 重放处理,用于对所述记录信息进行重放;以及 控制处理,用于根据所述获得的管理信息来控制所述重放设备对 所述记录信息进行重放。
19. 一种用于记录控制以对为根据权利要求11的所述信息记录装 置提供的计算机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 机起所述获得设备、所述记录设备、以及所述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 的作用。
20. —种用于重放控制以对为根据权利要求16的所述信息重放装 置提供的计算机进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 机起所述获得设备、所述重放设备、以及所述控制设备的至少一部分的作用。
21. —种信息记录介质,至少包括第一记录层,可将包括有预定数据的记录信息的一部分记录在该 第一记录层中,所述预定数据(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物理上的或 光学上的已记录状态并且(ii)可将所述记录层设置为接近进行最终化 的缓冲状态;以及第二记录层,通过透射过所述第一记录层的激光可将所述记录信 息的另一部分记录在该第二记录层中,所述第一记录层和所述第二记录层的至少一层包括可记录管理信 息的管理区,该管理信息包括(iii)标识信息、(iv)位置信息、以及 (v)属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示是否存在可 在其中记录所述预定数据的预定数据记录区,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预 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所述属性信息与所述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 性有关。
全文摘要
一种信息记录介质(100)包括第一记录层(L0层),可将包括有预定数据的记录信息记录在该第一记录层中,该预定数据(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物理上的或光学上的已记录状态并且(ii)可将记录层设置为接近进行最终化的缓冲状态;第二记录层(L1层),可将记录信息记录在该第二记录层中;以及可记录管理信息(50a)的管理区(RMA),该管理信息包括(iii)用于表示是否存在可记录预定数据的预定数据记录区(DDA)的标识信息、(iv)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位置有关的位置信息、以及(v)与预定数据记录区的属性有关的属性信息。
文档编号G11B7/0045GK101253562SQ200680031940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0日
发明者三浦雅浩, 加藤正浩, 大森久圣, 川野英作, 米龙大, 钟江彻 申请人:日本先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