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854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例如使用光束在该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上/从该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复制信息。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以CD(光碟)、DVD(数字多功能影碟)和BD(蓝光碟;注册商标)等为代表的圆盘状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已广泛用作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同时,在支持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中,将包含不同内容如音乐内容和视频内容的各种信息和计算机的各种数据记录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上。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高清影像和高音质音乐,信息量增大,需要增加可记录在单个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内容量。因而,要求额外增加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容量。因而,作为增加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容量的技术,提出了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通过两种光束的干涉沿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形成大量相互重叠的微小全息图作为记录标记。在这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对应多个层的信息记录在单个记录层内(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8-71433号公报,此后称为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缺点在于其光学系统复杂,因为其需要两种光束。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一种光束照射产生的热量在该光束的焦点附近形成空洞(气泡)并且通过使用所述空洞作为记录标记将对应多个层的信息记录在单个记录层内(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5-37658号公报,此后称为专利文献2)。
发明内容然而,专利文献2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需要峰值功率高的脉冲激光器。因而,难以实际使用该介质作为驱动装置。另外,在单纯使用连续波式激光器的情况下,多层结构需要高透过率和焦点附近需要高吸收率这两方面相互矛盾。因而,在该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难以显著提高焦点附近的吸收率,并且为了形成记录标记还需要光束长时间照射。鉴于上述情况,需要一种能够改善记录速度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包括记录层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所述记录层包括标记层,相应于汇聚记录光形成的记录标记排列在该标记层中,并且在该标记层的最深层深度处具有20.8%或以下的记录光吸收量,所述最深层深度是从记录光进入标记层的一侧到与记录光进入标记层的一侧相距最远的一侧的标记层深度,对波长与记录光相同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用作基准时所述记录层对波长比记录光短10nm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的变化量为8.0%或以上/0.30mm。借助于这种结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可通过有效吸收记录光容易地提高焦点附近的温度并抑制焦点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吸收记录光,从而使具有高光强的记录光照射在焦点附近的区域。因此,记录标记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记录层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所述记录层包括标记层,相应于聚集记录光形成的记录标记排列在该标记层中,并且在该标记层的最深层深度处具有20.8%或以下的记录光吸收量,所述最深层深度是从记录光进入标记层的一侧到与记录光进入标记层的一侧相距最远的一侧的标记层深度,所述记录层具有在与记录光的波长相差+5nm至-20nm的范围内从长波侧至短波侧吸光量迅速增加的吸收端。借助于这种结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可通过有效吸收记录光容易地提高焦点附近的温度并抑制焦点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吸收记录光,从而使具有高光强的记录光照射在焦点附近的区域。因此,记录标记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通过有效吸收记录光容易地提高焦点附近的温度并抑制焦点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吸收记录光,从而使具有高光强的记录光照射在焦点附近的区域。因此,记录标记可在短时间内形成。因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实现能够提高记录速度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通过随后对附图所示的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显而易见。图1A-1C是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说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的示意图;图3是气化物质状态的示意图;图4A-4C是说明光束照射的示意图;图5是记录层中的标记层的示意图;图6是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A-7B是说明返回光束的检测的示意图;图8A-8B是返回光的信号强度分布的示意图;图9是记录标记截面照片的示意图;图10A-10B是各层中返回光的信号强度分布(1)的示意图;图11A-11B是各层中返回光的信号强度分布(2)的示意图;图12是说明气化温度的测量的示意图;图13是记录光吸收量和短波吸收变化量之间关系的示意图;禾口图14是比较吸光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4.实施方式(记录光吸收量和短波吸收变化量之间的关系)5.其它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如图1A至1C所示,通过在基片102和103之间形成记录层IOI,使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整体充当在其上记录信息的介质。对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形状没有特殊限制。除了如图1所示的矩形板状,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还可如同普通光盘如BD(蓝光碟;注册商标)和DVD(数字多功能碟)采取圆盘状并在中部形成卡盘孔。基片102和103由各种光学材料例如玻璃基片、丙烯酸类树脂和聚碳酸酯树脂形成并且经构造以高速透光。另外,基片102和103形成沿x方向的长度dx和沿y方向的长度dy为约50mm至150mm并且厚度t2和t3为约0.05mm至1.2mm的方形板状、矩形板状或圆盘状。记录层101的厚度大于等于O.05mm且小于等于1.2mm,更期望小于等于1.Omm。如果制造薄的记录层IOI,则沿记录层101的厚度方向不能够排列大量记录标记RM,并且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存储容量不能够提高,这是不符合要求的。此外,如果记录层101的厚度超过1.2mm,则记录层101的总透光率降低,从而降低照射在背面的光束光强,这是不符合要求的。期望光所经过的基片102和记录层101的厚度之和为1.2mm或以下。这是因为,如果所述厚度之和超过1.2mm,则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正面倾斜时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中产生的记录光束(此后称为记录光束L2c)的像散变大。基片102和103的外表面(不与记录层101接触的表面)可经受形成四个无机层(Nb202/Si02/Nb205/Si02)的AR(抗反射涂覆)处理,以使具有记录波长和复制波长的光束不发生反射。记录层101由各种树脂材料例如光固化树脂、热固化树脂和热塑性树脂或其组合形成。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在实际当中如下制造。于基片103之上形成例如通过聚合形成感光聚合物的未固化状态的液态材料Ml(随后将详细说明)之后,将基片102置于该液态材料M1之上。从而形成光学信息记录介质IOO,其中相应于图1中记录层101的部分由未固化液态材料M1构成(此后称为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如上所述,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整体形成薄板状并具有未固化感光聚合物形式的液态材料M1插于透明基片102和103之间的结构。液态材料Ml的一部分或大部分由光聚合型和光交联型树脂材料(此后将所述两者称为光固化树脂)构成,所述树脂材料例如由自由基聚合型单体和自由基生成型光聚合引发剂、阳离子聚合型单体和阳离子生成型光聚合引发剂或它们的混合物构成。具体而言,单体或低聚物或者所述两者(此后称为单体)均匀分散在液态材料Ml中。液态材料M1具有下述性质当用光照射时单体在受照射的位置聚合(即光聚合)而形成感光聚合物,折射率和反射率随之改变。液态材料M1的折射率和反射率还可能因为所谓的光交联而改变,在光交联中感光聚合物通过光照"交联",摩尔量因而增大。可使用熟知的单体作为单体。自由基聚合型单体的实例包括用于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单体,主要以丙烯酸、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酰胺(amideacrylate)的衍生物以及苯乙烯和乙烯基萘的衍生物为代表。另外,氨基甲酸酯结构中具有丙烯酸单体的化合物同样适用。此外,对于上述单体,可使用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衍生物。自由基聚合型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熟知的化合物,例如丙烯酰吗啉、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l,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縮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2,2-二甲基丙二醇PO-改性二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酯、丙烯酸芴酯(fluorineacrylate)、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urethaneacrylate)、辛基芴和丙烯酸卞酯。应当指出的是这些化合物可以是单官能或多官能的。此外,阳离子聚合型单体只需包含诸如环氧基和乙烯基等官能团,所述单体的实例包括熟知的化合物,例如丙烯酸环氧环己基甲酯、芴环氧化物、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乙烯基醚和氧杂环丁烷。自由基生成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熟知的化合物,例如2,2-二甲氧基-l,2-二苯基乙烷-1-酮,1_[4-(2-羟基乙氧基)_苯基]_2-羟基-2-甲基-1-丙烷_酮_酮和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酮(bis(2,4,6-trimethylbenzoyl)-phenylphosphineoxide-one)。阳离子生成型光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熟知的化合物,例如二苯碘鎗六氟磷酸盐、三_p_三硫鐵六氣憐酸盐(tri_p_trisulfoniumhexafluorophosphate)、枯基甲苯基碘鎗六氟磷酸盐和枯基甲苯基碘鎗四(五氟苯基)硼(Cumyltolyliodoniumtetrakis(pentafluorophenyl)boron)。与使用自由基聚合型单体和自由基生成型光聚合引发剂的情况相比,通过使用阳离子聚合型单体和阳离子生成型光聚合引发剂,液态材料M1的固化收縮率可降低。另外,还可使用阴离子单体和阴离子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作为光聚合型和光交联型树脂材料。此外,通过适当地选择光聚合引发剂的材料(特别是除光聚合型单体、光交联型单体和光聚合引发剂以外),可将易于初始化光聚合的波长调整为期望的波长。应当指出的是液态材料M1可包含足量的各种添加剂,例如防止非预期的光引发反应的聚合抑制剂和加速聚合反应的聚合加速剂。在图2所示的初始化装置1中,构造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以充当记录层IOI,在所述记录层101中初始化光源2中辐射的初始化光LI使液态材料M1初始化,从而i己iT"i己it示i己。具体地,弓I发装置1通过初始化光源2发射例如波长为365nm的初始化光LI(例如300mW/cm2,DC(直流)输出)并使初始化光LI照射在置于平台3之上的板状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基于液态材料M1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的种类、记录层101的厚度tl等,适当地选择初始化光LI的波长和光功率的最佳值。对于初始光源2,可使用能够辐射高光功率光的光源,例如高压汞蒸汽灯、高压金属卤化物灯、固体激光器、氙灯和半导体激光器。另外,初始光源2包括驱动部分(未示出)并可沿x方向(图中的右手方向)和y方向(图中的前向)自由移动。初始化光源2能够相对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从适当的位置将初始化光Ll均匀地照射在整个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上。此时,由于液态材料M1中的光聚合引发剂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液态材料M1引发单体的光聚合反应或光交联反应或者同时进行所述两种反应(此后统称为光反应)。因而,液态材料M1使得单体的光聚合交联反应以链反应形式进行。单体由于聚合而变为感光聚合物并固化形成记录层101。应当指出的是,由于光反应基本上均匀地在整个液态材料Ml中进行,因而固化记录层101的折射率是均匀的。换言之,由于即使在光照射在初始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任意位置时返回光的量仍是均匀的,因而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处于根本未记录信息的状态。对于记录层101,可使用通过加热聚合的热聚合型树脂材料或者通过加热交联或固化的热交联型树脂材料(此后称为热固化树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未固化的热固化树脂形式的液态材料M1,例如单体和固化剂或热聚合引发剂均匀分散于其中。液态材料M1具有下述性质通过单体在高温或室温时聚合或交联(此后称为热固化)形成聚合物,并且折射率和反射率随之改变。对于用于热固化树脂的单体,可使用熟知的单体,所述单体的实例包括用作酚醛树脂、蜜胺树脂、尿素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的原料的各种单体。另外,对于用于热固化树脂的固化剂,可使用熟知的固化剂,所述固化剂的实例包括诸如胺、聚酰胺树脂、咪唑、聚硫树脂和异氰酸酯等各种固化剂。基于反应温度和单体特性适当地选择固化剂。应当指出的是可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用于加速固化反应的固化助剂。对于热聚合引发剂,可使用各种熟知的热聚合引发剂,所述热聚合引发剂的实例包括偶氮类引发剂,例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azobis2,4-dimethylvaleronitrile)、偶氮二环己基甲腈和偶氮二异丁基脒氢氯化物(azobisisobutylamidinehydrochloride);过氧类引发剂,例如过氧苯甲酰、月桂酰过氧化物、2,4-二氯苯甲酰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异丙苯和叔丁基过氧化氢。通过使用加热到预定温度的加热炉等加热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预定的加热时间(例如1小时),可形成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此外,热塑性树脂材料可用于记录层101。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形成在基片103上的液态材料M1,例如使用通过预定稀释溶剂稀释的聚合物或通过加热塑化的聚合物。当使用通过稀释溶剂稀释的聚合物作为液态材料M1时,记录层101通过加热干燥形成。当使用通过加热塑化的聚合物时,记录层101通过冷却形成。应当指出的是,对于热塑性树脂材料,可使用熟知的树脂,所述树脂的实例包括诸如烯烃树脂、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偏二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縮醛树脂和降冰片烯树脂等各种树脂。另外,对于稀释溶剂,可使用诸如水、醇、酮、芳族类溶剂、卤素类溶剂或它们的混合物等各种溶剂。应当指出的是可添加诸如改变热塑性树脂物理特性的增塑剂等的各种添加剂。记录层101包含具有加热气化性质的气化材料。气化材料由于沸腾或热分解而气化,其气化温度为14(TC至40(TC(表示大于等于14(TC且小于等于40(TC;以下说明作同样解释)。具体地,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液态材料Ml中混合了气化温度在14(TC至40(TC范围内的气化材料例如光聚合引发剂、溶剂和单体,在所述气化温度下由于沸腾或热分解而造成气化。从而,如图3所示,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中,气化温度为14(TC至40(TC的气化材料L分散在初始化的记录层101内。如图4所示,当预定记录光束L2(此后称为记录光束L2c)经由物镜0L照射在记录层101上时,记录光束L2c的焦点Fb附近的温度局部上升,达到例如高达14(TC或以上的温度。此时,记录光束L2c使得焦点Fb附近的记录层101中包含的气化材料气化并且体积增大,从而在焦点Fb处形成气泡。此时气化的气化材料由于透入记录层101的内部或因记录光束L2c停止照射而冷却,因而重新变为体积较小的液态。因而,在记录层101中,只有气泡形成的空洞保留在焦点Fb附近。应当指出的是,由于用于记录层101的树脂以恒定的速度正常透入空气,因而据信在某个阶段空气将填充所述空洞。换言之,通过记录光束L2c照射使记录层101中包含的气化材料气化,可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中形成如图4A所示的记录标记RM,所述记录标记RM由焦点Fb处的气泡形成的空洞构成。常用于记录层101的感光聚合物的折射率n皿为约1.5,空气的折射率n^,为1.0,因而产生大的差异。当用读取光束L2(此后称为读取光束L2d)照射记录标记RM时,由于记录标记RM的界面处折射率存在差异,因而记录层101使读取光束L2d反射,从而产生光量较大的返回光束L3。另一方面,当用读取光束L2d照射记录层101上未记录记录标记RM的预定目标位置时,如图4C所示,读取光束L2d由于目标位置附近一致的折射率n皿而没有反射。换言之,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中,可通过将读取光束L2d照射在记录层101上的目标位置并探测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反射的返回光束L3的量,检测记录层101中存在/不存在记录标记RM,从而复制记录在记录层101上的信息。另外,记录光束L2c产生的热量使气化材料气化,实际中气化材料的气化温度较低时的记录时间往往比气化材料的气化温度较高时的记录时间短。因而,据信随着气化材料的气化温度降低可更容易地形成记录标记RM。然而,已证实对于一般的气化材料,吸热反应从低于气化温度约60°C的温度逐渐开始。这意味着,在包含气化温度例如为12(TC的气化材料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长时间处于约6(TC的温度时,气化材料可逐渐气化。因而,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当希望形成记录标记RM时,气化材料由于气化不复存在,即使照射记录光束L2c,也不能够形成记录标记RM。通常,电子装置例如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设定在约8(TC的温度下使用。因而,为了确保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温度稳定性,期望使用气化温度为8(TC+60°C=14(TC或以上的气化材料。另外,据信可通过使用气化温度比14(TC高约5t:(即145°C)的气化材料,额外改善温度稳定性。另外,实验证实当气化温度超过40(TC时记录时间延长。由以上说明可知,混合在液态材料M1中的气化材料的气化温度期望为14(TC至400°C(表示大于等于14(TC且小于等于40(TC,以下说明作同样解释),更期望为145。C至300°C。应当指出的是当使用热固树脂作为记录层101时,期望使用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固化的材料作为热固化单体、固化剂和热聚合引发剂,以使气化材料不会气化。另外,还可在添加光聚合引发剂之前加热并固化一部分热固化树脂。对于通过加热干燥形成记录层101的情况同样如此,期望选择可在较低温度下干燥的材料。为了避免因记录层101中存在小分子量气化材料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记录层101的弹性模量降低),气化材料相对于100重量份单体期望为0.8重量份至50.0重量份,更期望为2.5重量份至40.0重量份。特别期望的是气化材料为相应于400nm或以下的紫外线产生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等的所谓光聚合引发剂。这是因为光聚合引发剂能够适当地吸收波长为405nm(接近紫外线的波长)的光并由于其自身的热量而气化。此外,当光固化树脂用于液态材料M1时,可通过混合过量的光聚合引发剂,将未消耗的光聚合引发剂(此后称为光聚合引发剂残余物)引入记录层IOI作为气化材料。在这种情况下,期望混合光聚合引发剂时考虑到光聚合引发剂的消耗量。应当指出的是,还可如下形成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通过粘结剂或粘结片将形成在基片103上的固态记录层101或事先形成的固体片材形式的记录层101粘附在基片102或103上。此外,基片102和103不是必须提供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可仅仅由记录层101构成。另外,如图5所示,在记录层101中形成有记录标记RM排列于其中的多个层Y(此后称为标记层)。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标记层Y通过记录标记RM排列形成,因而各标记层Y在记录标记RM形成之前jtM存在。对记录层101中形成的标记层Y数量没有限制,但就提高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存储容量而言期望为IO层或以上,更期望为20层或以上。在本文中,与记录光束L2c进入的基片102相距最远的标记层Y称为最内层标记层Yd,从基片102的界面至最内层标记层Yd的厚度称为最深层深度tld。对于波长与记录光束L2c相同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称为记录光吸收量,对波长比记录光束L2c短10nm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称为短波光吸收量。记录层101期望具有每最深层深度tld20.8%或以下的记录光吸收量。如果记录光吸收量变大,则大部分记录光束L2c在其到达最内层标记层Yd之前被记录层101吸收,结果记录光束L2c在目标位置处的光强降低。期望的是记录层101的短波光吸收量相对于记录光吸收量的变化量(此后称为短波吸收变化量)为每0.30mm的厚度8.0%或以上。在本文中,大的短波吸收变化量意味着短波光吸收量大。记录光束L2c聚集并以高的光强照射在目标位置(即记录光束L2c的焦点位置)之上。此时,如果照射波长稍短于记录光束L2c的光,记录层101将发挥作用。换言之,如果短波光吸收量大,则记录层101可吸收大量记录光束L2c,从而易于产生热量并在短时间内形成记录标记RM。与之相对,短波吸收变化量小于8.0%意味着短波光吸收量小。此时,记录层IOI不能够吸收大量记录光束L2c,需花费时间形成记录标记RM。具体地,由于大的短波吸收变化量,记录层101可抑制目标位置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记录光束L2c吸收量,同时提高目标位置附近的记录光束L2c的吸收量。应当指出的是,记录光吸收量随最深层深度tld和厚度tl而变化。表达透过率T的一般物理公式如下所示。在公式(1)中,k表示吸收系数,d表示厚度tl,A表示照射光的波长。在公式(1)中,如果透过率为20X,则吸光量可通过1-T算得,即T二0.2。<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因而,d=最深层深度tld,代入d=0.30mm并通过测量整个记录层101在记录光束L2c波长的透过率计算吸收系数k"从而可计算每最深层深度tld的记录光吸收量和每0.30mm的记录光吸收量。另外,短波吸收变化量表示吸光量的变化量,S卩l-T。在本文中,由于即使厚度tl改变,吸光量的吸收系数k和照射光的波长A也不改变,因而记录光吸收量和短波吸收变化量仅根据厚度tl改变。短波吸收变化量AAb由以下公式(2)表达,其中对波长与记录光束L2c相同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由l-Tl表示,对波长比记录光束L2c短10nm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由1-T2表示,对波长与记录光束L2c相同的测量光的吸收系数由、表示,对波长比记录光束L2c短lOnm的测量光的吸收系数由k2表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因而,当记录层101的厚度t不是0.30mm时,计算对波长比记录光束L2c短10nm的测量光的吸收系数^以及对波长与记录光束L2c相同的测量光的吸收系数、。然后,可通过将公式(2)中的d值设定为0.30mm,计算每0.30mm的短波吸收变化量。如上所述,记录层101具有每最深层深度tld20.8%或以下的记录光吸收量。因而,记录层101可抑制目标位置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的记录光束L2c吸收量并能够使记录光束L2c到达最内层标记层Yd,同时保持高的光强。另外,记录层101具有每O.30mm8.0%或以上的短波吸收变化量。因而,记录层101可提高目标位置附近的记录光束L2c吸收量,从而易于产生热量并在短时间内形成记录标记RM。实施例(2.实施例1)(2-l.样品的制备)将作为气化材料和光聚合引发剂的0.8重量份如下所示的光聚合引发剂A添加到作为单体的100重量份丙烯酸酯单体(对枯基酚氧化乙烯加成的丙烯酸酯)和氨基甲酸酯双官能低聚物丙烯酸酯(urethane-2-functionaloligomeracrylate)的混合物(重量比为40:60)中,并在暗室中进行混合和消泡,从而获得液态材料M1。液态材料M1的组成如下所示。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光聚合引发剂A:(二(n-2,4-环戊二烯-l-基)-二(2,6-二氟-3-lH-吡咯-l-基)-苯基)钛然后,使液态材料Ml在基片103上展开并插在基片102和103之间,从而形成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使用由高压汞蒸汽灯构成的初始化光源2的初始化光LI(波长为365nm,功率密度为250mW/cm2)照射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10秒,从而制成样品Sl。应当指出的是,记录层101的厚度tl为0.5mm,基片102的厚度t2为0.7mm,基片103的厚度t3为0.7mm。[O105](2-2.气化温度的测量)接着,通过TG/DTA(热失重/差热分析)测量用于样品Sl的光聚合引发剂A的气化温度。测量条件如下。升温速率20。C/min测量温度40。C至600°C所用设备TG/DTA300(获自SeikoInstrumentsInc.)根据TG/DTA测量的结果,使用指示重量变化的TG曲线中失重最为急速时的温度作为光聚合引发剂A的气化温度。光聚合引发剂A的气化温度为232t:。在测量目标具有多个气化温度的情况下,使用多个温度中失重最为急速时的最低温度作为测量目标的气化温度。如上所述,证实光聚合引发剂A具有14(TC至40(TC的气化温度。(2-3.记录标记的形成和读取)(2-3-1.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的结构)在图6中,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具有下述整体结构通过使光照射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记录层101上,在记录层101中的多个标记层Y上/从记录层101中的多个标记层Y中记录/复制信息。标记层Y各自通过记录标记RM排列形成,因而标记层Y在记录标记RM形成之前虚拟存在。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可通过CPU(中央处理装置)构成的控制器6统一控制。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从ROM(只读存储器)(未示出)读出各种程序(包括基本程序、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复制程序等)并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未示出)上形成读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处理,例如信息记录处理和信息复制处理。控制器6控制光学摄像管7以使光照射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并接收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ioo返回的光。在控制器6的控制下,光学摄像管7从激光二极管构成的记录/复制光源10发射例如波长为405nm的光束L2作为DC输出,并使所述光束L2在通过平行光管透镜11由发散光(spread-outlight)转变为平行光之后进入分束器12。记录/复制光源10能够在控制器6的控制下调节光束L2的光量。分束器12通过反射_透射面12S部分地透过光束L2并使透过的光束L2进入物镜13。物镜13使光束L2汇聚,从而聚焦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任意位置。当返回光束L3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返回时,物镜13同样将返回光束L3转变为平行光,使得转变光束进入分束器12。此时,分束器12通过反射-透射面12S反射一部分返回光束L3,使得反射光束进入汇聚透镜14。汇聚透镜14使返回光束L3汇聚并使返回光束L3照射在光接收装置15上。光接收装置15检测接收返回光束L3时返回光束L3的光量并将相应于所述光量的检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器6。从而,控制器6可基于检测信号获知返回光束L3的检测状态。另外,光学摄像管7设置有驱动部分(未示出)并可在控制器6的控制下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三轴方向自由移动。实际中,控制器6能够控制光学摄像管7的位置,使得光束L2的焦点位置定位于期望的位置。如上所述,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能够使光束L2汇聚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任意位置并检测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返回的光束L3。(2-3-2.记录标记的形状)图7示出了光接收装置15实际检测到的返回光束L3的状态。图7A示出了记录标记RM形成在读取光束L2d的焦点位置的情况,图7B示出了记录标记RM没有形成在读取光束L2d的焦点位置的情况。另外,测量样品Sl上形成的记录标记RM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反射读取光束L2d获得的返回光束L3的光强分布,获得如图8A和8B所示的结果。特征曲线Sx、Sy和Sz表示读取光束L2d的焦点围绕目标位置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移动时通过光接收装置15获得的信号强度(即光强)分布。在本文中,沿z方向偏离记录层101和基片102之间的界面0.lmm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时,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将记录标记RM记录在样品Sl上,物镜13的NA为0.35,记录光束L2c的波长为405nm,光功率为20mW,记录时间为1.5秒。另外,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将读取光束L2d的波长设定为405nm并将光功率设定为0.lmW。由图8A和8B的分布特征可知,记录标记RM整体上大致形成椭圆形,xy面上的直径为约liim,沿z方向的高度为约10iim。另夕卜,图9示出了样品Sl的形成记录标记RM的截面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由图9的照片可知,形成了空洞形式的记录标记RM。应当指出的是,在记录层101的折射率n肌为1.5且记录标记RM(空洞)内的折射率nffl为1.0的模拟中,光接收装置15能够接收光强为读取光束L2d的光强的0.16%的返回光束L3。(2-4.多层记录的复制)接着,通过沿z方向逐步改变目标位置的位置,对样品Sl进行多层记录(所谓的体积型记录),测量此时来自记录标记RM的返回光束L3(即复制光)。具体地,通过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改变光学摄像管7的位置,在沿三维方向改变记录层101中目标位置的同时,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首先穿过17层记录记录标记RM。在这种情况下,将各层(此后称为标记记录层)的xy面上的记录标记RM的间隔设定为3iim,将标记记录层的间隔设定为22.5iim。接着,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以聚焦形式将读取光束L2d照射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标记记录层上,并检测返回光束L3。此时第二层(较接近基片102—侧)、第五层、第八层和第十一层中的返回光束L3的检测结果分别如图10A、10B、11A和IIB所示。在图10A、10B、11A和11B中,纵坐标轴表示信号强度,横坐标轴表示x方向的位置。所述附图示出了读取光束L2d的焦点位置在标记记录层中沿x方向移动时信号强度的测量结果。由图10A、10B、11A和IIB可知,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第一至第^^一层标记记录层之中的任一层中,形成记录标记RM的位置和没有形成记录标记RM的位置(仅仅初始化的位置)之间信号强度之差显著。具体地,在通过多层记录穿过至少11层形成标记记录层的情况下,由于返回光束L3具有必要且足够的信号强度,因而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可通过检测记录在各层中的记录标记RM获得有利的复制信号,并以高精度读出记录标记RM的存在/不存在,即记录"0"值还是"1"值作为信息。图10和11示出了光接收结果,此时用于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上/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中记录/复制信息的记录光束L2c和读取光束L2d的波长为405nm,记录光束L2c的光功率为10mW,记录时间为2至5秒,读取光束L2d的光功率为lmW,物镜13的NA为0.35。如上所述,证实了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中可通过接收记录标记RM反射的返回光束L3检测记录标记RM的存在/不存在并在多个标记层Y上实际记录记录标记RM。(3.实施例2)(3-l.样品的制备)在下述条件下,制备了各自作为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样品Sll至S15。另夕卜,作为用于对比的样品,还制备了各自作为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对比样品Rl至R4。应当指出的是用于实施例2的光聚合引发剂(如下所示)表示为光聚合引发剂A至E和G,热聚合引发剂表示为热聚合引发剂F(此后统称为聚合引发剂A至G)。应当指出的是光聚合引发剂A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A相同。对于其它聚合引发剂,使用可商购的聚合引发剂。由于聚合引发剂为商业化产品,因而可能包含除下述化合物以外的各种助剂。光聚合引发剂B:枯基甲苯基碘鎗四(五氟苯基)硼光聚合引发剂C: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光聚合引发剂D:三(五氟苯基)硼光聚合引发剂E: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热聚合引发剂F:苯基咔唑光聚合引发剂G:[4-(甲基苯基硫)苯基]苯甲烷将聚合引发剂A至G添加到100重量份单体中并在暗室中进行混合和消泡,从而获得液态材料M1。用于样品Sll至S15和对比样品Rl至R4的液态材料M1中的单体和聚合引发剂的组成列表如下所示。应当指出的是光聚合引发剂A至E和G经混合作为使单体聚合的聚合引发剂和气化材料。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应当指出的是丙烯酸酯X为对枯基酚氧化乙烯加成的丙烯酸酯,芴双官能丙烯酸酯为二苯基芴EO(环氧乙烷)改性的二丙烯酸酯。另外,丙烯酸酯Y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酯Z为丙烯酸卞酯。使液态材料M1在基片103上展开并插入基片102和103之间,从而形成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对于样品Sll至S13和对比样品Rl至R3,液态材料Ml通过光聚合固化。用来自高压汞蒸汽灯构成的初始化光源2的初始化光LI(波长为365nm,功率密度为42mW/cm2)照射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60秒,从而制得各自作为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样品Sll至S13和对比样品Rl至R3。对于样品S14和S15以及对比样品R4,液态材料M1通过热聚合固化。在IO(TC的恒温室中加热未固化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a1小时,从而形成各自作为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样品S14和S15以及对比样品R4。样品Sll至S15和对比样品Rl至R4各自的记录层101的厚度tl为0.30mm。应当指出的是记录层101的厚度tl使用激光扫描位移计(LT-9000系列的LT-9030M头,获自KEYENCECORPORATION)按照整个记录层101的平均值测量。(3-2.气化温度的测量)与实施例1相同,测量了光聚合引发剂B、C和D的气化温度。光聚合引发剂的气化温度如下所示。此外,图12示出了光聚合引发剂B的TG/DTA曲线。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如表所示,证实了光聚合引发剂B、C和D具有14(TC至40(TC的气化温度。(3-3.记录速度的测量)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将记录光束L2c照射在样品Sll至S15和对比样品Rl至R4的记录层101之上距离记录层101和基片102之间界面25iim至250iim深处的目标位置。在本文中,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经由数值孔径NA为0.5的物镜13照射波长为405nm且光功率为55mW的记录光束L2c。为了测量可能的最短记录时间,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5在从30iis起每s提高光强的同时照射记录光束L2c。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光接收装置15检测到足够光量的返回光束L3时达到的最短记录时间作为记录时间。样品Sll至S15和对比样品Rl至R4的记录时间如下所示。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检测到反射时的记录时间(us)样品S14样品S153944由表可知,样品Sll至S15的记录时间均短于100iis并且短至90iis或以下。与之相对,对比样品Rl至R4的记录时间均超过100iis。[O172](3-4.吸光量的测量)接着,测量了上述各自作为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样品Sll至S15和对比样品Rl至R4的吸光量。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吸光量。具体地,首先将光学信息记录介质IOO设置成自分光光度计(获自JASCOCorporation的V560)的光射出方向倾斜5度并用测量光照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从而测量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对各波长的测量光的反射率和透过率。从100%中减去反射率和透过率得到的值用作吸光量。应当指出的是415nm至395nm范围内的测量光的光强为0.3yW/cm2。表5示出了对波长为415nm、405nm和395nm的测量光的吸光量。表5还示出了短波吸收变化量和长波吸收变化量,所述变化量表明对波长比记录光束L2c的波长405nm短/长lOnm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的变化。表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图13示出了记录光吸收量和短波吸收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在图13中,横坐标轴表示对405nm的测量光的记录光吸收量,纵坐标轴表示短波吸收变化量。由图13可知,在记录时间短的样品Sll至S15中,记录光吸收量为25.0%或以下,短波吸收变化量为8.0%或以上。与之相对,由表5可知,在样品Sll至S15中,长波吸收变化量不同,并证实与对比样品R1至R4没有明显差异。在记录层101中,当记录光吸收量超过25.0%时,在记录层101内记录光束L2c焦点附近的区域以外的区域吸收大量记录光束L2c。因此,当记录光吸收量超过25.0%时,记录光束L2c的焦点处光强减弱且记录时间延长。因而,期望记录层101对波长与记录光束L2c相同的光具有25.0X或以下的记录光吸收量。应当指出的是在实施例2中记录光吸收量是记录层101的厚度tl为0.30mm时获得的值。在该实验中,从记录层101和基片102之间的界面至距离所述界面0.25mm的位置进行记录,因而此时最深层深度tld为0.25mm。因此,每最深层深度tld的记录光吸收量(按照公式(1)计算)期望为20.8%或以下。图14示出了样品S11、S14和S15以及对比样品R2和R4对各波长的吸光量,其中横坐标轴表示波长,纵坐标轴表示吸光量。在本文中,所述样品的吸光量在305nm至420nm的波长范围内明显变化。在吸光量明显变化的部分,吸光量受条件的微小变化影响。由于如上所述测量光的光强微小,因而可认为表示记录光束L2c焦点附近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吸光量。在记录光束L2c的焦点附近,记录光束L2c的光强由于汇聚而明显增大,记录光束L2c相当于波长比其实际波长短的光束。换言之,达到图14所示的曲线向长波侧稍稍偏移的状态。因而,据信当短波吸收变化量大到8.0%或以上时,即使表5中的记录光吸收量小,记录层101仍可有效吸收记录光束L2c,从而易于产生热量,使得记录标记RM可在短时间内形成。因此,短波吸收变化量期望为8.0%或以上。在本文中,吸光量变化大的区域的切线和吸光量变化小的区域的切线的交点称为吸收端。样品Sll、S14和S15以及对比样品R2和R4的吸收端如下所示。表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由表可知,样品Sll、S14和S15的吸收端在385nm至410nm的范围内。在记录层101中,期望吸收端在与记录光束L2c的波长405nm相差+5nm至_20nm的范围内,更期望在与405nm相差+2nm至_17nm的范围内。吸收端表示从长波侧至短波侧吸光量迅速增大的拐点,从稍稍偏离吸收端(约5至20nm)的长波侧至短波侧可观察到吸光量明显增大。换言之,吸光量在吸收端前后明显变化。因而,在吸收端前后可降低对低光强光的吸收量并提高对高光强光的吸收量。换言之,在吸收端前后,具有高光强的焦点附近可有效吸收记录光束L2c,同时抑制焦点附近区域以外具有低光强的区域吸收记录光束L2c。应当指出的是,尽管在对比样品R2中吸收端在385nm至410nm的范围内,但每0.30咖的记录光吸收量大于25.0%(即每最深层深度tld为20.8%)。因而,在对比样品R2中,记录时间超过100iis。因此,期望记录层101具有385nm至410nm的吸收端和每0.30mm25.0%或以下(即每最深层深度tld为20.8%或以下)的记录光吸收量。在记录光吸收量为25.0%或以下的样品Sll至S15以及对比样品R3和R4中,证实了无论与基片102和记录层IOI之间的界面相距多远(20iim至250iim),记录时间几乎没有差别。与之相对,在记录光吸收量超过25.0%的对比样品Rl和R2中,证实了总记录时间随着与基片102和记录层101之间界面的距离而延长。如上所述,在记录层101中,记录光吸收量为25.0%或以下,短波吸收变化量为8.0%或以上。因而,记录层101可提高焦点处记录光束L2c的光强,同时降低焦点附近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具有低光强的部分对记录光线L2c的吸光量。因此,记录层101可伴随大的短波吸收变化量充分发挥提高吸光量的作用并有效吸收记录光束L2c,从而可容易地形成记录标记RM。(4.操作和效果)在上述结构中,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记录层101中,标记层Y通过记录标记RM排列形成,所述记录标记RM通过汇聚记录光形式的记录光束L2c形成。在记录层101中,记录光吸收量即每最深层深度tld的吸光量为20.8%或以下,所述最深层深度tld是与记录层101的记录光束L2c进入的一侧(即基片102和记录层101之间的界面)相距最远的标记层Y的深度。当对波长与记录光束L2c相同(405nm)的测量光的记录光吸收量用作基准时,在记录层101中对波长比记录光束L2c短10nm的测量光的短波吸收变化量为每0.30mm8.0%或以上。记录层101相应于400nm至500nm的记录光束L2c(蓝-紫外光束)形成记录标记RM。由于与使用波长大于500nm的红光束作为记录光束L2c的情况相比记录层中的光斑直径可减小,因而记录光束L2c可有效地汇聚,从而可在短时间内形成记录标记RM。在记录层101中,每最深层深度tld的记录光吸收量为20.8%或以下,并且存在从长波侧至短波侧(与记录光束L2c的波长相差+5nm至-20nm的范围)吸光量迅速增大的吸收端。由于可使稍短于记录光束L2c波长的短波侧的吸光量急剧变化,因而可增大汇聚记录光束L2c的吸收量,从而縮短记录时间。使用测量光测量具有上述结构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记录层101的吸光量,所述测量光的光强远小于照射在记录光束L2c焦点附近的记录层101上的记录光束L2c的光强。此时,在记录层101中,对波长与记录光束L2c相同的测量光的记录光吸收量为20.8%或以下,对波长比记录光束L2c短10nm的测量光的短波光吸收量为记录光吸收量的8.0%或以上/最深层深度tld。因而,记录层101可降低具有低光强的记录光束L2c附近的吸光量并使具有高光强的记录光束L2c汇聚于焦点,从而使焦点附近有效地吸收记录光束L2c。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制造能够縮短记录时间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5.其它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在记录层101中由气泡(即空洞)形成记录标记RM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记录标记RM可如下形成通过相应于记录光束L2c的化学反应改变焦点Fb附近的折射率。简言之,仅仅需要由记录标记反射读取光束L2d并产生可检测光量的返回光束L3。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通过记录标记RM反射照射于其上的读取光束L2d得到的返回光束L3检测记录标记RM的存在/不存在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通过接收读取光束L2d的透过光束并检测读取光束L2d的光量的增大和减小,检测记录标记RM的存在/不存在。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液体材料M1由单体和光聚合引发剂构成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液态材料M1的构成材料例如可根据需要增加热固化单体、使热固化单体固化的固化齐U、粘结剂聚合物、粘结剂低聚物、光聚合引发剂和敏化染料。简言之,固化记录层101仅仅需要包含光聚合引发剂。应当指出的是,根据需要添加的粘结剂组分的实例包括可用作增塑剂的化合物,例如乙二醇、甘油及其衍生物、多元醇、酞酸酯及其衍生物、萘二甲酸酯及其衍生物、磷酸酯及其衍生物、脂肪酸二酯及其衍生物。此时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期望是记录信息之后通过后处理可适当地分解的化合物。另外,敏化染料的实例包括花青类染料、香豆素类染料和喹啉类染料。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在405nm测量吸热变化量和吸光变化量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对350nm至800nm各波长的吸光量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还可通过照射405nm和395nm的光(光强为0.3yW/cm2)测量记录光吸收量和短波光吸收量。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记录层中包含的光聚合引发剂和固化树脂吸收记录光束L2c而产生热量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光聚合引发剂或固化树脂可吸收记录光束L2c而产生热量。作为选择,还可如下提高焦点Fb附近的温度通过记录层中包含的除光聚合引发剂以外的化合物(例如根据需要添加的添加剂和固化树脂)相应于记录光束L2c引起的化学反应(例如光或热化学/分解反应)产生热量。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记录层101由光固化树脂固化得到的固化树脂形成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使例如由热固化树脂形成的记录层包含相应于光聚合引发剂残余物的气化材料,仍可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所述光聚合引发剂残余物在初始化光Ll引起记录层中的气化和化学反应时形成气泡。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在初始化过程中平行光形式的初始化光Ll照射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IOO上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漫射光或汇聚光形式的初始化光L1也可照射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上。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用于对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进行初始化处理的初始化光Ll的波长、用于将信息记录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上的记录光束L2c的波长、用于从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复制信息的读取光束L2d的波长设为相同波长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能仅仅初始化光LI的波长与记录光束L2c和读取光束L2d的波长不同,或者初始化光Ll、记录光束L2c和读取光束L2d的波长可能均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期望的是,初始化光L1具有与构成记录层101的光聚合光固化树脂中的光化学反应的灵敏度相适应的波长,记录光束L2c具有通过物质的热传导使温度提升的波长或者热量能够易于吸收的波长,读取光束L2d具有可获得最高分辨率的波长。此时,物镜13(图6)等的NA仅需基于记录光记录光束L2c和读取光束L2d等的波长适当地调节。另外,还可使用分别针对记录光束L2c和读取光束L2d最佳化的两个物镜,同时在记录和复制信息时在所述两个物镜之间进行转换。另外,对于构成记录层101的感光聚合物,仅需适当地调节所述感光聚合物的组分等,从而结合初始化光Ll、记录光束L2c和读取光束L2d的波长可获得最有利的性能。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初始化光Ll、记录光束L2c和读取光束L2d照射在基片102—侧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表面上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将光和光束照射在基片103之上的表面上或者将光和光束照射两个表面上。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记录光束L2c的波长为405nm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对记录光束L2c的波长没有特殊限制。记录光束L2c的波长可基于记录层101的特性适当地选择。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下述情况通过将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固定于平台3并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设置光学摄像管7,将记录层101的任意位置设定为形成记录标记RM的目标位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将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构造为诸如CD和DVD等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并通过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设置光学摄像管7,同时旋转驱动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在该介质上/从该介质中记录/复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仅需在基片102和记录层101之间的界面上形成沟槽状或凹坑状轨迹并进行追踪控制、聚焦控制等。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记录层101在一侧形成50mm的圆盘形状并具有约0.05mm至1.2mm的厚度tl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记录层101可形成其它任意尺寸或者可采取其它各种形状例如方形板、矩形板和各种尺寸的立方体。在这种情况下,就记录光束L2c和读取光束L2d的透过率等而言,期望沿z方向设置厚度tl。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记录层101由单层构成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记录层IOI可由多层构成。另外,当仅使用记录层101即可达到所需的强度等时,可略去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基片102和103。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记录层101中形成多个标记层Y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仅形成一个标记层Y。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描述了光学信息记录介质100由记录层101构成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可由各种其它结构的记录层构成。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在记录介质(如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上/从记录介质(如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中记录/复制大容量信息如视频内容和音频内容的光学信息记录/复制装置等。本发明包含与2009年1月19日提于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09-009218中披露的主题相关的主题,在此引入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作出各种改进、组合、亚组合和替换,只要落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权利要求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包括记录层,该记录层包含标记层,其中相应于汇聚记录光形成的记录标记排列在该记录层中,并且在该标记层的最深层深度处具有20.8%或以下的记录光吸收量,所述最深层深度是从记录光进入标记层的一侧到与记录光进入标记层的一侧相距最远的一侧的标记层深度,对波长与记录光相同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用作基准时,所述记录层对波长比记录光短10nm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的变化量为8.0%或以上/0.30mm。2.权利要求l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光为蓝-紫光束。3.权利要求2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层中形成的记录标记由空洞构成。4.权利要求3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层包含气化温度大于等于14(TC且小于等于40(TC的气化材料。5.权利要求4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在所述记录层中设置多个标记层。6.权利要求5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1.Omm。7.—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包括包括标记层的记录层,其中相应于汇聚记录光行形成的记录标记排列在该标记层中,并且在该标记层的最深层深度处具有20.8%或以下的记录光吸收量,所述最深层深度是从记录光进入标记层的一侧到与记录光进入标记层的一侧相距最远的一侧的标记层深度,所述记录层具有在与记录光的波长相差+5nm至-20nm的范围内从长波侧至短波侧吸光量迅速增加的吸收端。8.权利要求7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记录层包括与所述记录光的波长相差+2nm至-17nm范围内的吸收端。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信息记录介质,该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包括记录层,该记录层包括标记层,相应于汇聚记录光形成的记录标记排列在该标记层中,并且在该标记层的最深层深度处具有20.8%或以下的记录光吸收量,所述最深层深度是从记录光进入标记层的一侧到与记录光进入标记层的一侧相距最远的一侧的标记层深度,对波长与记录光相同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用作基准时,所述记录层对波长比记录光短10nm的测量光的吸光量的变化量为8.0%或以上/0.30mm。文档编号G11B7/24GK101783151SQ20101000458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发明者三浦克美,内山浩,工藤孝夫,铃¨悠介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