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834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录制/再现装置。
在日本实用新型No.61-195552的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常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一个例子。下面通过参考图37,对常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进行描述。
一个常规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300包含一个典型的磁带路径,在该路径中,一个磁带316从一个磁带盒310中抽出并环绕着通过一个旋转式磁鼓318,以供录制和再现。
通过一个主导轮320的旋转作用可以驱动磁带316,主导轮320上带有一个主导电机323,一个压带轮319压紧在主导轮320上。主导电机323的旋转还通过齿轮324和325以及一个同步皮带326而传递到一个固定齿轮332和一个摆动齿轮334上,之后,又选择性地传递到供带盘座30 1的传动齿轮328或是收带盘座302的传动齿轮329上。
摆动齿轮334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到一个轴339上,轴339从一个摆动盘333处开始伸展,而摆动盘333又以可摆动的方式连接着固定齿轮332上的一个轴332。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常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中,当磁带需要向前传送时(例如当录制的影像要被再现,磁带要快进,等等),该装置将如下工作。主导电机323会向前旋转(逆时针(CCW)),从而使主导轮320向前旋转。这样可以向前传送磁带316。同时,主导轮320的旋转动作会通过同步皮带326传输到固定齿轮332上,以使摆动盘333绕着一个轴331顺时针(CW)摆动,从而使摆动齿轮334与收带盘座302的传动齿轮329啮合上。这样,收带盘座302会顺时针旋转,从而使磁带316缠绕在磁带盒310内的一个收带盘上。
反之,当磁带需要向后传送时(例如当录制的影像要被反向再现,磁带要倒带,等等),装置将如下工作。主导电机323会向后旋转(顺时针),从而使主导轮320向后旋转。这样可以向后传送磁带316。同时,主导轮320的旋转动作会通过同步皮带326传输到固定齿轮332上,以使摆动盘333绕着轴331逆时针摆动,从而使摆动齿轮334与供带盘座301的传动齿轮328啮合上。这样,供带盘座301会逆时针旋转,从而使磁带316缠绕在磁带盒310内的一个供带盘上。
在上述常规结构中,如需变换工作模式,即磁带从向前传输的模式(如,一个再现模式)转换为向后传输的模式(如,一个反向再现模式),那么会出现一个问题。即当主导轮320的旋转方向从逆时针转换为顺时针时,压带轮319一直压紧着主动轮320,在主导轮320处的磁带部分会立即开始向后传送。另一方面,为了完成模式转换,摆动齿轮334需要从与收带盘座302的传动齿轮329啮合的位置(在图37中以实线表示)移动到与供带盘座301的传动齿轮328啮合的位置(在图37中以单点画线表示)。因此,从主导轮320向后旋转开始到供带盘座301开始缠绕磁带316,会有一定的滞后时间,这会引起磁带316在磁带路径中的松弛现象。
在上述滞后时间中,磁带316在环绕着通过旋转式磁鼓318时,其张力会低于正常值。在这样的一个低张力下,旋转式磁鼓318上安装着的一个磁头不能有效完成磁性录制/再现工作,这样就不能显示出这段反向再现的影象。此外,如果磁带过分松弛,磁带316有可能从引导着磁带316的支柱317A和317B上偏移。如果磁带316继续在偏移状态运行,磁带316会被严重损坏。当磁带从向后传输的模式转换为向前传输的模式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机构,当磁带从向前传输的模式转换为向后传输的模式,或是与之相反转换时,能够有效地实现模式转换而又不会出现磁带松弛现象。从而避免影象间断和磁带受损。
本发明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通过将磁带从磁带盒中抽出并使磁带以一个预定的弧度环绕着通过一个带旋转磁头的旋转磁鼓,从而向/从磁带上录制/再现信息。本装置包含一个主导轴,其用于驱动磁带;一个压带轮,其用于将磁带压紧在主导轴上;一个第一盘座,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一个轴上,该第一盘座与一个第一卷带盘啮合,以保持磁带并将磁带缠绕在位于磁带盒中的第一卷带盘上;一个第二盘座,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一个轴上,该第二盘座与一个第二卷带盘啮合,以保持磁带并将磁带缠绕在位于磁带盒中的第二卷带盘上;以及一个惰轮,其以可摆动的方式被支撑着,当主导轴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惰轮摆向第二盘座,当主导轴沿第二方向旋转时惰轮摆向第一盘座,其中,该惰轮上有一个齿轮部分可以随着主导轴的旋转而旋转,当磁带的运行从第一方向转换为第二方向时,主导轴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停止,压带轮从主导轴处移开,主导轴沿第二方向旋转一个预定的角度以使惰轮摆向第一盘座,主导轴的旋转再次停止,压带轮将磁带压紧在主导轴上,主导轴开始沿第二方向旋转以使磁带沿第二方向运行,而齿轮部分则与第一盘座啮合在一起,齿轮部分带动第一盘座沿着将磁带缠绕到第一卷带盘上的方向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卷带盘上包含一个供带盘,第一盘座上包含一个供带盘座,第二卷带盘上包含一个收带盘,第二盘座包含一个收带盘座,第一方向包含一个正向,即磁带从供带盘向着收带盘运行,第二方向包含一个反向,即磁带从收带盘向着供带盘运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卷带盘上包含一个收带盘,第一盘座上包含一个收带盘座,第二卷带盘上包含一个供带盘,第二盘座包含一个供带盘座,第一方向包含一个反向,即磁带从收带盘向着供带盘运行,第二方向包含一个正向,即磁带从供带盘向着收带盘运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磁性录制/再现装置包含一个第一状态,此时磁带沿正向从供带盘向着收带盘运行;一个第二状态,此时磁带沿反向从收带盘向着供带盘运行;一个第三状态,此时主导轴的旋转停止而压带轮从主导轴处移开,磁性录制/再现装置中包含一个机构,在该机构中第三状态位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磁带的运行从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转换时,主导轴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停止,压带轮从主导轴处移开,主导轴沿第二方向旋转一个预定的角度,从而使齿轮部分与第一盘座啮合在一起以带动第一盘座沿着将磁带缠绕到第一卷带盘上的方向旋转,主导轴的旋转再次停止,压带轮将磁带压紧在主导轴上,主导轴开始沿第二方向旋转,以使磁带沿第二方向运行并使第一盘座沿着将磁带缠绕到第一卷带盘上的方向旋转。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卷带盘上包含一个供带盘,第一盘座上包含一个供带盘座,第二卷带盘上包含一个收带盘,第二盘座包含一个收带盘座,第一方向包含一个正向,即磁带从供带盘向着收带盘运行,第二方向包含一个反向,即磁带从收带盘向着供带盘运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卷带盘上包含一个收带盘,第一盘座上包含一个收带盘座,第二卷带盘上包含一个供带盘,第二盘座包含一个供带盘座,第一方向包含一个反向,即磁带从收带盘向着供带盘运行,第二方向包含一个正向,即磁带从供带盘向着收带盘运行。
因此,此处解释的发明具有这样的优点,即提供了一种磁性录制/再现装置,该装置中装有一个高可靠性的机构,因而可以实现模式转换而又不会导致磁带松弛,以使操作模式从正向模式转换为反向模式,反之亦然,从而避免了影象间断以及磁带损害等现象。
通过阅读和理解下面的详细解释并参考附图,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优点。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在图中所示的状态,可以放入或取走一个磁带盒(未加载模式);图2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一个张紧臂及其附近各部件的俯视图;图3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未加载模式下的俯视图,其中的一个辅助底板以及其上安装着的各部件被拆走;图4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未加载模式下其上的一个张紧板及其附近各部件的俯视图;图5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一个结构的视图,该结构用于驱动安装在一个主底板上的一个船形供带件和一个船形收带件;图6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一个辅助底板驱动臂的视图;图7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一个压带臂及其附近各部件的视图;图8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压带臂的视图9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一个压带压紧臂的视图;图10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一个扭转盘簧的视图;图11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中的一个存储器读取开关(MIC-SW)沿着图1中的A-A线剖开的横截面图;图12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沿着图1中的箭头B所示方向的视图;图13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在图示状态,一个张紧支柱和一个第四收带支柱伸出(第一加载模式);图14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在图示状态,辅助底板移动至其整个行程的一半(第二加载模式);图15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在图示状态,已准备好,可以对磁带进行录制/再现和快进(播放模式);图16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在图示状态,磁带的运行动作不能进行(停止模式);图17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在图示状态,已准备好,可以对磁带进行反向再现和倒带(倒放模式);图18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第一加载模式下的俯视图,其中的辅助底板以及其上安装着的各部件被拆走;
图19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第二加载模式下的俯视图,其中的辅助底板以及其上安装着的各部件被拆走;图20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第一加载模式下其张紧板及其附近各部件的俯视图;图21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第二加载模式下其张紧板及其附近各部件的俯视图;图22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播放模式下其张紧板及其附近各部件的俯视图;图23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停止模式和倒放模式下其张紧板及其附近各部件的俯视图;图24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未加载模式下其上的一个船形件驱动臂和一个辅助底板驱动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5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第一加载模式下其船形件驱动臂和辅助底板驱动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6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第二加载模式下其船形件驱动臂和辅助底板驱动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7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处于播放模式之前并接近第二加载模式时(播放前模式),其船形件驱动臂和辅助底板驱动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8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播放模式下其船形件驱动臂和辅助底板驱动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9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停止模式下其船形件驱动臂和辅助底板驱动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0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倒放模式下其船形件驱动臂和辅助底板驱动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1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未加载模式下其压带臂和第四收带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2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第一加载模式下其压带臂和第四收带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3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第二加载模式下其压带臂和第四收带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4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播放模式下其压带臂和第四收带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5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停止模式下其压带臂和第四收带臂被驱动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6A和36B分别是一个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实施例在其磁带的运行动作不能进行的状态下(停止模式),其供带盘座和收带盘座以及它们附近各部件的横截面图;以及图37是一个常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俯视图。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解释。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在未加载模式下的俯视图,此时可以放入或取走一个磁带盒。在图1中为了简化,有些部件被拆走。
一个磁带2缠绕在一个磁带盒1中的两个卷带盘上(未画出)。在图1中,为了查看方便,磁带盒1只显示了外轮廓(用单点画线表示),磁带2只显示了从磁带盒1中伸出的部分(用单点画线表示)。磁带盒1放在一个辅助底板3上。一个供带(S)盘座4和一个收带(T)盘座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辅助底板3上并分别与磁带盒1中的两个卷带盘(未画出)啮合。
一个惰轮6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一个从主底板8上伸出的中心齿轮轴9上。一个中心齿轮10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中心齿轮轴9上。一个安装在惰轮6的一个轴上的惰齿轮7可以被中心齿轮10带着旋转并可以与供带(S)盘座4和收带(T)盘座5上的外齿轮啮合,以带动供带盘座4和收带盘座5旋转。一个存储器读取开关(MIC-SW)11用于从辅助底板3上装载着的磁带盒1中的一个存储器上读取数据。
一个张紧臂12通过一个张紧臂轴13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辅助底板3上。图2中详细显示了该磁性录制/再现装置在张紧臂12附近的部分。请参考图1和2,一个张紧支柱14安置在张紧臂12的一个端部上。一个张紧臂调节销15安置在张紧臂12的另一个端部16上并与一个张紧板18(在图1中省略;见图3和4)啮合以调节张紧臂12的运动,张紧板18则通过一个成形于辅助底板3上的孔17而安装在主底板8上。
一个张紧皮带19以可摆动的方式在其一个端部124连接着张紧臂12上的一个轴20,在其另一个端部125连接着一个张紧皮带调节臂21上的一个轴22。张紧皮带调节臂21通过一个轴23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辅助底板3上,并被一个扭转盘簧24沿逆时针方向推动。扭转盘簧24钩在辅助底板3上的一个弹簧钩部115上。一个张紧臂止动板116在调节合适后在其一个位置117处通过一个螺钉(未画出)固定到辅助底板3上,这样,在顶靠在张紧臂止动板116上后,张紧皮带调节臂21的运动会受到阻止。
在张紧皮带调节臂21上装有一个销钉25,该销钉25通过辅助底板3上的一个孔17而啮合着张紧板18,以便限制张紧皮带调节臂21的运动。张紧皮带19环绕着通过供带盘座4上的一个圆柱部分26。张紧臂12被一个拉簧27沿逆时针方向拉动。拉簧27的一端钩在辅助底板3上的一个弹簧钩部上。在本例中,为了简化,所有附图中的拉簧均只以虚线表示出外轮廓。张紧皮带19上带有凸缘118和119,而张紧臂12上带有一个皮带调节凸缘120。通过凸缘118和119与皮带调节凸缘120的顶靠作用,可以调节张紧皮带19的运动,以防止张紧皮带19松弛而在供带盘座4上错位。
请参考图1,一个第四收带(T4)臂28通过一个轴29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辅助底板3上。第四收带臂28的一端带有一个第四收带支柱30,另一端带有一个第四收带调节销31。第四收带臂28被一个弹簧(未画出)沿逆时针方向推动。
凸轮板32和33可以分别绕着销钉34和35左右摆动,并在位置调节合适后通过一个螺钉(未画出)固定到辅助底板3上。
有四个长孔36成形在辅助底板3上并与四个从主底板8上伸出的轴37啮合。辅助底板3可以沿着长孔36前后移动。
一个带旋转磁头的磁鼓38安装在主底板8上,当磁带2环绕着通过磁鼓38时,可以录制/再现信号。
一个船形供(S)带件39和一个船形收(T)带件40上分别带有销钉41A和41B以及41C和41D,这些销钉啮合在一个轨道42上的一个长孔43中,这样,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可以沿着长孔43移动。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上还分别带有一个第一供带支柱45和一个第二供带支柱44以及一个第一收带支柱46和一个第二收带支柱47,这样,当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移动时,磁带2会与磁鼓38接触上。一个轨道43和一个第三供带支柱49安置于主底板8上。一个第三收带支柱51位于一个主导轴壳52中,而主导轴壳52则容纳着一个主导轴50。主导轴50由一个主导电机50A驱动。
一个压带臂53通过一个轴54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主底板8上。一个压带轮5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置在压带臂53的一端。一个压带压紧臂56也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压带臂53的轴54上。压带压紧臂56和压带臂53被一个扭转盘簧57推动并保持在一起。一个拉簧58在压带臂53和辅助底板3之间伸展,并沿逆时针方向推动压带臂53。压带臂53上的一个凸缘59顶靠着辅助底板3上的一个壁60,这样,当辅助底板3移动时可带动压带臂53。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在未加载模式下的俯视图,为了显示主底板8的结构,辅助底板3以及其上安装着的各部件被拆走。
图4中详细显示了在未加载模式下的张紧板及其附近各部件。
请参考图3和4,两个长孔61成形在张紧板18上并与两个从主底板8上伸出的导销62啮合,这样,张紧板18可以在导销62的引导下前后移动。
一个凸轮槽63成形在张紧板18上并与前面所述的图1中的张紧臂调节销15啮合。一个张紧板驱动臂64通过一个轴65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主底板8上。一个凸轮齿轮66通过一个轴67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主底板8上。凸轮齿轮66上带有一个凸轮槽68,凸轮槽68与一个从张紧板驱动臂64上伸出的凸轮随动销69啮合。一个销钉70从张紧板驱动臂64上伸出并与一个成形于张紧板18上的凸轮槽71啮合。销钉25从前面所述的图1中的张紧皮带调节臂21上伸出并顶靠着张紧板18上的一个凸轮72。
请参考图1、3和4,通过凸轮随动销69与凸轮齿轮66上的凸轮槽68的啮合作用,可以驱动张紧板驱动臂64,而通过凸轮槽71与张紧板驱动臂64上的销钉70的啮合作用,又可以驱动张紧板18。
通过张紧臂调节销15与张紧板18上的凸轮槽63的啮合作用,可以驱动张紧臂12并调节张紧臂12的运动。通过销钉25与张紧板18上的凸轮72的啮合作用,又可以驱动张紧皮带调节臂21并调节张紧皮带调节臂21的运动。
图5中显示了一个机构,用于驱动安装在主底板8上的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请参考图3和5,一个船形件驱动臂73通过一个轴74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主底板8上。一个驱动销钉75从凸轮齿轮66上伸出并顶靠着船形件驱动臂73上的一个内凸轮76,这样,当凸轮齿轮66摆动时,船形件驱动臂73可以被驱动。
船形件驱动臂73上的一个齿轮部分77啮合着一个小齿轮部分80,小齿轮部分80与一个供带加载齿轮79成形为一体,供带加载齿轮79则通过一个轴78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主底板8上。
一个供带加载臂81可以与供带加载齿轮79同轴摆动。一个供带加载连杆82以可摆动的方式分别通过一个轴83和销钉41A连接着供带加载臂81和船形供带件39。
一个收带加载齿轮84通过一个轴8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主底板8上并与供带加载齿轮79啮合。一个收带加载臂86可以与收带加载齿轮84同轴摆动。一个收带加载连杆87以可摆动的方式分别通过一个轴88和销钉41C连接着收带加载臂86和船形收带件40。
在通常情况下,供带加载臂81和供带加载齿轮79通过一个扭转盘簧装置(未画出)而保持在一起并绕着轴78摆动。当供带加载齿轮79顺时针旋转时,供带加载齿轮79会被该扭转盘簧(未画出)沿逆时针方向推动。同样,收带加载臂86和收带加载齿轮84也通过一个扭转盘簧装置(未画出)而保持在一起并绕着轴85摆动。当收带加载齿轮84逆时针旋转且收带加载臂86保持不动时,收带加载齿轮84会被该扭转盘簧(未画出)沿逆时针方向推动。
当船形件驱动臂73摆动时,供带加载齿轮79和收带加载齿轮84即被带动,通过供带加载连杆82和收带加载连杆87的运动,可以引起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沿着轨道42移动。
图6详细显示了一个辅助底板驱动臂89。请参考图1、3和6,辅助底板驱动臂89通过一个轴90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主底板8上。从凸轮齿轮66上伸出的驱动销钉75顶靠着辅助底板驱动臂89上的一个内凸轮91,这样,当凸轮齿轮66的摆动时,辅助底板驱动臂89会被带动,如船形件驱动臂73那样。
一个导销92从辅助底板驱动臂89上伸出并通过辅助底板3上的一个孔108而顶靠着凸轮板32和33(见图1)。这样,辅助底板驱动臂89会被凸轮齿轮66驱动,而辅助底板3又会通过凸轮板32和33而被辅助底板驱动臂89驱动。沿着左右方向调节凸轮板32和33的位置,可以调节辅助底板3相对于主底板8的位置。
请参考图3,一个同步皮带93可将主导轴50的旋转运动传输到一个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主底板8上的二级齿轮94上。二级齿轮94与中心齿轮10啮合着。这样,主导轴50的旋转运动可以通过同步皮带93、二级齿轮94、中心齿轮10以及惰齿轮7而传输到供带盘座4和收带盘座5上。
图7显示的是压带臂53及其附近的各部件。图8显示的是压带臂53本身,图9显示的是压带压紧臂56,图10显示的是扭转盘簧57。在图7和8中,只以虚线表示出了压带轮55的外轮廓。如图7所示,在通常情况下,压带臂53和压带压紧臂56通过扭转盘簧57而保持在一起并绕着轴54(见图1)摆动。当压带轮55顶靠上主导轴50后,压带臂53和压带压紧臂56停止摆动。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压带压紧臂56继续沿顺时针方向摆动,压带轮55会在扭转盘簧57的推斥力的作用下压紧主导轴50。一个滚轮152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压带压紧臂56上。
请参考图3,一个压带凸轮齿轮95通过一个轴96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主底板8上。一个压带驱动臂97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主底板8上。一个凸轮销钉99从压带驱动臂97上伸出并与压带凸轮齿轮95上的一个凸轮槽100啮合,这样,压带驱动臂97可以被压带凸轮齿轮95驱动。
请参考图1和3,第四收带臂28上的第四收带调节销31通过一个成形在辅助底板3上的孔101(图1)而顶靠着压带驱动臂97上的一个凸缘102。这样,压带驱动臂97的摆动可以驱动第四收带臂28。
图11是MIC-SW(存储器读取开关)11沿着图1中的A-A线剖开的横截面图。请参考图1和11,MIC-SW 11通过一个螺钉(未画出)固定在辅助底板3上。一个辅助底板加强板103也通过一个螺钉(未画出)固定在辅助底板3上。辅助底板加强板103上的一个U形端部104与MIC-SW 11的一个端部105啮合,以此加强了MIC-SW 11。MIC-SW 11上装有一个触点106,触点106与磁带盒1中的一个存储器107接触时,可以实现信号的输入/输出。当触点106被磁带盒1压下后,MIC-SW 11会受到一个反作用力。由于MIC-SW 11的主体通常由塑料制成,因此易出现塑性变形。然而,根据本发明,MIC-SW 11可以通过辅助底板加强板103加强,从而使得MIC-SW11的主体可以减薄并因此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
图12是沿着图1中的箭头B所示方向的视图。请参考图1和12,船形件驱动臂73和辅助底板驱动臂89被驱动销钉75驱动,而驱动销钉75则从安装在主底板8上的凸轮齿轮66上伸出。长孔109和110成形在调节凸轮板32和33上,从而使得调节凸轮板32和33可以相对于辅助底板3而左右移动。当调节凸轮板32和33相对于辅助底板3在左右方向调节好位置之后,螺钉113和114(未在图1中画出)分别在图1中的位置113和114处拧紧调节凸轮板32和33。
图13至17是本实施例中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的俯视图,按顺序显示了该装置在图1中所示的可以放入或取走一个磁带盒的状态(未加载模式)之后直至磁带录制/再现状态的各个状态。图13至17中所有部件的代号与图1中的一致。
图13显示的是第一加载模式,此时张紧支柱14和第四收带(T4)支柱30从磁带盒1中伸出。图14显示的是第二加载模式,此时辅助底板3移动至其整个行程的一半。图15显示的是播放模式,此时辅助底板3的移动完成,而磁带的加载,即磁带2环绕着通过磁鼓38,也已完成,这样,磁带可以向前从供带盘座4移向收带盘座5,可以对磁带进行录制/再现和快进。
图16显示的是停止模式,此时磁带的运行被终止。图17显示的是倒放模式,此时磁带的运行方向与播放模式相反,可以对磁带进行反向再现和倒带等。
图18和19是与图3类似的视图,即根据本发明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100的俯视图,为了显示主底板8的结构,辅助底板3以及其上安装着的各部件被拆走。图18和19中所有部件的代号与图3中的一致。图3、18和19分别显示了未加载模式、第一加载模式和第二加载模式。
图20至23是与图4类似的视图,即详细显示了张紧板18及其附近各部件。图20至23中所有部件的代号与图4中的一致。图4中显示的是未加载模式,图20中显示的是第一加载模式,图21中显示的是第二加载模式,图22中显示的是播放模式,图23中显示的是停止模式和倒放模式。在停止模式和倒放模式下,张紧板18的位置相同。
图24至30显示的是船形件驱动臂73和辅助底板驱动臂89在被从凸轮齿轮66上伸出的驱动销钉75驱动时的状态。
图24中显示的是未加载模式,图25中显示的是第一加载模式,图26中显示的是第二加载模式,图27中显示的是播放前模式模式,该模式是从第二加载模式转换为播放模式稍稍之前的一个模式,图28中显示的是播放模式,图29中显示的是停止模式,图30中显示的是倒放模式。
图31至35显示的是主底板8上的压带臂53以及辅助底板3上的第四收带(T4)臂28被压带驱动臂97驱动时的状态。在这些图中,并未显示出第四收带臂28,而只显示了第四收带臂28的第四收带调节销31。
图31中显示的是未加载模式,图32中显示的是第一加载模式,图33中显示的是第二加载模式,图34中显示的是播放模式,图35中显示的是停止模式。在停止模式和倒放模式下,压带驱动臂97、压带臂53和第四收带臂28的运动相同。
下面将按照从未加载模式至倒放模式的顺序依次解释磁性录制/再现装置在各状态下的运行情况。
下面将通过参考图1、3、4、24和31解释未加载模式。
请参考图1,磁带2尚未从磁带盒1中抽出。请参考图1、3和24,辅助底板3位于主底板8上的展开位置。凸轮齿轮66上的驱动销钉75分别与辅助底板驱动臂89和船形件驱动臂73的内凸轮91和76上的第一圆弧部分121和122啮合。辅助底板驱动臂89和船形件驱动臂73均位于沿顺时针摆动的最大位置。
供带加载齿轮79则在船形件驱动臂73的齿轮部分77的作用下位于沿逆时针摆动的最大位置。供带加载齿轮79的这种状态迫使船形供带件39位于其在轨道42的长孔43中的最靠前位置,如图5中所示结构的位置。同样,收带加载齿轮84位于沿顺时针摆动的最大位置。收带加载齿轮84的这种状态迫使船形收带件40位于其在轨道42的长孔43中的最靠前位置,如图5中所示结构的位置。
请参考图1、3和4,张紧板18被张紧板驱动臂64推动着被迫位于最靠前的位置。而张紧臂12则会被与张紧板18的凸轮槽63啮合着的张紧臂调节销15推动着被迫位于沿顺时针摆动的最大位置。
张紧皮带调节臂21的销钉25位于张紧板18的凸轮72的一个底部内凹部分123中,而张紧皮带调节臂21的位置由张紧臂止动板116决定(见图2)。具体地讲,张紧皮带调节臂21被扭转盘簧24沿逆时针方向推动并顶靠在张紧臂止动板116上。
在上述状态,由于其端部124距离供带盘座4较近,因此张紧皮带19是松弛的。随着张紧皮带19的另一个端部125在张紧皮带调节臂21的作用下背离供带盘座4移动时,这种松弛现象会减小。
又由于张紧皮带19的凸缘118被张紧臂12的皮带调节凸缘120压紧,张紧皮带19的松弛现象会进一步减小。这样,可以防止因张紧皮带19的松弛而导致张紧皮带19在供带盘座4上错位。
请参考图1、3和31,压带臂53在拉簧58的作用下被迫位于其沿逆时针摆动的最大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压带臂53不与压带驱动臂97接触。第四收带臂28也位于其沿逆时针摆动的最大位置。
接下来,将通过参考图13、18、20、25和32解释第一加载模式。
请参考图13,磁带2已经被张紧支柱14和第四收带支柱30抽出一些。磁带2还经过位于船形供带件39上方的第一供带支柱45并部分绕过磁鼓38。
请参考图13、18和25,从凸轮齿轮66上伸出的驱动销钉75仍然与辅助底板驱动臂89的第一圆弧部分121保持接触,这样,辅助底板3未被驱动,所处位置与未加载模式时相同。另一方面,驱动销钉75已经沿着船形件驱动臂73的内凸轮76上的第一圆弧部分122移动到内凸轮76上的一个内凹部分126中。通过驱动销钉75与内凹部分126的啮合作用,船形件驱动臂73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样可使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在轨道42上移动,其移动方向使得磁带2随着供带加载齿轮79和收带加载齿轮84的运动而被抽出。
请参考图13、18和20,在张紧板驱动臂64的作用下,张紧板18向后(向着磁鼓38)移动。这个运动可使得张紧臂调节销15在张紧板18的凸轮槽63中移动,这样,张紧臂12会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以抽出磁带2。
由于销钉25与张紧板18的凸轮72上的一个凸缘128的啮合作用,随着张紧板18的移动,张紧皮带调节臂21会沿逆时针方向摆动。这将使得张紧皮带19相对于供带盘座4的圆柱部分26松弛下来,以使供带盘座4可以旋转。
请参考图13、18和32,由于辅助底板3没有移动,所有压带臂53会保持在与未加载状态相同的位置上。
通过第四收带调节销31与压带驱动臂97的凸缘102的顶靠作用,第四收带臂28使得磁带2可以沿顺时针方向被抽出。
下面将通过参考图14、19、21、26和33解释第二加载模式。
请参考图14,磁带盒1向着磁鼓38移动,磁带2通过第二供带支柱44、第一供带支柱45、第二收带支柱47和第一收带支柱46的作用而环绕着通过磁鼓38。当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完成其运动而移动到预定位置上后,张紧支柱14和第四收带支柱30仍在移动。因此,为录制/再现磁带2而预定的磁带运行路径还未完成。
请参考图14、19和26,凸轮齿轮66的驱动销钉75已经沿着辅助底板驱动臂89的内凸轮91上的第一圆弧部分121移动至内凸轮91上的一个内凹部分127中。通过驱动销钉75与内凹部分127的啮合作用,辅助底板驱动臂89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摆动。这样,辅助底板3将通过导销92的作用而移向磁鼓38。
从船形件驱动臂73的内凸轮76上的内凹部分126中脱离出来的驱动销钉75会与内凸轮76上的一个第二圆弧部分129接触上。当驱动销钉75位于内凹部分126中时,船形件驱动臂73是旋转的。另一方面,当驱动销钉75与第一和第二圆弧部分122和129接触时,船形件驱动臂73保持不动。
当船形件驱动臂73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极限后,它会位于一个位置上。通过船形件驱动臂73的齿轮部分77、供带加载齿轮79和收带加载齿轮84之间的啮合作用,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完成其运动而移动到主底板8上的预定位置上。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上的V形部分143和144分别与主底板8上的船形件挡块141和142啮合,这样可以使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定位。
在船形供带件39移动时,供带加载齿轮79和供带加载臂81会以一个整体的形式旋转。同样,在船形收带件40移动时,收带加载齿轮84和收带加载臂86也以一个整体的形式旋转。供带加载连杆82和供带加载臂81的结构使得船形供带件39会在第一加载模式转换为第二加载模式模式稍稍之前到达一个预定位置。同样,收带加载连杆87和收带加载臂86也会在第一加载模式转换为第二加载模式模式稍稍之前到达一个预定位置。在第二加载模式模式之前的剩余时间之内,船形件驱动臂73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供带加载齿轮79并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收带加载齿轮84。这样,由于供带加载齿轮79相对于供带加载臂81稍微旋转过一些,因而供带加载齿轮79与供带加载臂81之间的一个扭转盘簧(未画出)会被扭曲。由于该扭曲了的扭转盘簧的推斥力的作用,船形供带件39会压紧在船形件挡块141上并固定于此。同样,由于收带加载齿轮84相对于收带加载臂86也稍微旋转过一些,因而收带加载齿轮84与收带加载臂86之间的一个扭转盘簧(未画出)会被扭曲。由于该扭曲了的扭转盘簧的推斥力的作用,船形收带件40会压紧在船形件挡块142上并固定于此。
请参考图14、19和24,张紧臂12和张紧皮带调节臂21相对于辅助底板3的位置会在张紧板18的作用下保持第一加载模式中的位置不变,直至转换为播放模式之前的一瞬。具体地讲,张紧臂12位于一个相对于辅助底板3固定的位置上,张紧皮带19则由于张紧皮带调节臂21顺时针摆动,因而相对于供带盘座4的圆柱部分26保持松弛,以使供带盘座4可以旋转。
请参考图14、19和33,压带臂53的凸缘59顶靠着辅助底板3的壁60,从而随着辅助底板3的移动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压带臂53。
当辅助底板3移动时,从第四收带臂28上伸出的第四收带调节销31会从压带驱动臂97的凸缘102移向主底板8上的一个第四收带导板145。
在第一加载模式下,在辅助底板3的移动中,第四收带导板145还可以保持第四收带臂28相对于辅助底板3的位置不变。
请参考图27,下面将解释播放前模式模式,即在播放模式稍稍之前的一个模式。
凸轮齿轮66的驱动销钉75已经从辅助底板驱动臂89的内凸轮91上的内凹部分127中脱离出来并接触到内凸轮91上的一个第二圆弧部分130。
辅助底板驱动臂89位于其沿逆时针摆动的最大位置上。这样,通过辅助底板驱动臂89上的导销92的啮合作用,辅助底板3完成了其运动而移动到一个预定位置上。由于驱动销钉75与船形件驱动臂73的内凸轮76上的第二圆弧部分129相接触,因此船形件驱动臂73会保持第二加载模式中的位置不变。
下面将通过参考图15、22、28和34解释播放模式。
请参考图15,磁带2从磁带盒1抽出的动作已经完成,磁带录制/再现的运行路径已经完整。
完整的磁带运行路径将通过图15进行解释。
磁带2从一个位于磁带盒1中左侧的供带盘(未画出)上抽出,并依次绕过张紧支柱14、一个安装在主底板8上的第三供带支柱49、第二供带支柱44、第一供带支柱45,之后以预定的接触角度和倾斜角度绕过磁鼓38,接触角度和倾斜角度取决于磁带录制方式的标准。之后,磁带2依次绕过第一收带支柱46、第二收带支柱47、第三收带支柱51,以此保证同刚从磁带盒1中抽出时的初始状态相比,磁带不会出现扭曲或高度偏差。之后,磁带2会绕过垂直于磁带经过方向竖立着的主导轴50以及第四收带支柱30,最后到达一个位于磁带盒1中右侧的卷带盘(未画出)。
张紧支柱14、第三供带支柱49、第二供带支柱44、第二收带支柱47和第四收带支柱30均垂直于磁带经过方向竖立,而第一供带支柱45、第一收带支柱46、第三收带支柱51则相对于磁带经过方向倾斜。
请参考图28,凸轮齿轮66的驱动销钉75与辅助底板驱动臂89的第二圆弧部分130相接触。辅助底板驱动臂89的位置与图27中显示的播放前模式相同,辅助底板3的运动已经完成。
驱动销钉75还与船形件驱动臂73的内凸轮76上的一个第三圆弧部分146相接触。
请参考图5,第三圆弧部分146(范围D)的半径稍大约第二圆弧部分129(范围C)。在第二和第三圆弧部分129和146之间有一个移交部分147(范围E)。
请参考图28,船形件驱动臂73从图27中显示的播放前模式中的位置上沿顺时针方向稍微旋转过一些,从而使得船形件驱动臂73上的一个凸缘149顶靠在辅助底板驱动臂89上的一个船形件驱动臂挡块148上。这种在播放模式下船形件驱动臂73从播放前模式中的位置上向回旋转的少量角度远小于供带加载齿轮79与供带加载臂81之间以及收带加载齿轮84和收带加载臂86之间的旋转相位差。此时,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一直顶靠着船形件挡块141和142。
因此,在播放模式中以及之后,用以抵抗船形供带件39和船形收带件40压力的反作用力不是被驱动销钉75承担着,而是被辅助底板驱动臂89上的船形件驱动臂挡块148承担着。因此,在播放模式中以及之后,船形件驱动臂73的位置不取决于销钉75,而是取决于船形件驱动臂挡块148。
请参考图15和22,张紧臂调节销15位于张紧板18的凸轮槽63上的一个顶部非调节部分150中。此时,张紧板18不与张紧臂调节销15接触。
张紧皮带调节臂21的销钉25位于张紧板18的凸轮72上的一个顶部内凹部分151中。在未加载模式下,当张紧皮带调节臂21顶靠在张紧臂止动板116上后,张紧皮带调节臂21在辅助底板3上的位置就确定了。
当张紧皮带19在拉簧27的作用下拉紧在供带盘座4的圆柱部分26上而不松弛时,张紧臂12的位置就确定了。在张紧皮带19与供带盘座4的圆柱部分26之间产生了一个摩擦力,在磁带2张紧着绕过张紧支柱14时,这个摩擦力可以反馈回来以保持磁带的张力稳定。
这样,在播放模式下,通过将张紧臂止动板116移向一个适当的位置并通过螺钉(未画出)固定在这个位置上,可以调节张紧支柱14的位置。
请参考图34,在播放模式下,压带驱动臂97会被压带凸轮齿轮95带动着沿顺时针方向摆动。压带驱动臂97上的一个压紧凸轮部分251压紧在一个滚轮152上,滚轮152则通过一个轴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压带压紧臂56上。这样,在扭转盘簧57的作用下,压带轮55会通过磁带2而压紧在主导轴50上,从而适当磁带2可以随着主导轴50的旋转而运行。第四收带臂28则在第四收带导板145的作用下保持位置不变。
下面将通过参考图16、23、29和35解释停止模式。
请参考图29,辅助底板驱动臂89和船形件驱动臂73的位置则会保持图28中所示的播放模式中的位置不变。只有凸轮齿轮66的驱动销钉75的位置与播放模式中的位置不同。
请参考图16和23,张紧板18在张紧板驱动臂64的作用下,从图22中显示的播放模式中的位置上稍微向前移动了一些。
张紧臂12和张紧皮带调节臂21相对于辅助底板3的位置与第一加载模式和第二加载模式下的位置相同。
请参考图16和35,压带驱动臂97已沿逆时针方向摆动并且与压带压紧臂56上的滚轮152没有接触。压带臂53被拉簧58推动着沿逆时针摆动,以顶靠在辅助底板3的壁60上。此时,压带轮55从主导轴50上离开。
下面将通过参考图17、23、30和34解释倒放模式。
请参考图30,辅助底板驱动臂89和船形件驱动臂73的位置与图28中所示的播放模式及图29中所示的停止模式中的位置相同。只有凸轮齿轮66的驱动销钉75的位置与播放模式及停止模式中的位置不同。
张紧板18不会离开停止模式中的位置。张紧臂12和张紧皮带调节臂21与图16中所示的停止模式中的位置相同。
压带驱动臂97再次从图35中所示的停止模式中的位置开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4中所示的播放模式中的位置上,这样压带臂53又回到播放模式中的状态。在播放、停止和倒放模式中,第四收带臂28的位置保持不变。
下面将通过参考图16而对分别作用在带动供带盘座4和收带盘座5上的一个供带制动器161和一个收带制动器162进行解释。
供带制动器161和收带制动器162分别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一个轴161和一个轴162A上并分别被弹簧(未画出)沿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推动。在相应制动释放装置(未画出)的作用下,供带制动器161和收带制动器162可以抵抗弹簧力而分别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摆动。图36A和36B分别是供带盘座4和收带盘座5以及它们附近各部件的横截面图。
在图16中所示的停止模式下,供带制动器161和收带制动器162分别与供带盘座4和收带盘座5的齿轮部分4A和5A啮合。此时,供带盘座4和收带盘座5的齿轮部分4A和5A被阻止而不能沿着磁带2的抽出方向旋转。然而,如果齿轮部分4A和5A有沿着磁带2的收带方向旋转的趋势,则供带制动器161和收带制动器162均会在齿轮部分4A和5A的作用下分别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摆动,以使齿轮部分4A和5A能够旋转。
下面将解释磁带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中运行的情况。
在图15中所示的播放模式下,磁带2沿着箭头F所示方向运行。具体地讲,磁带2在压带轮55和主导轴50的作用下沿着箭头F所示方向运行,并通过收带盘座5的旋转动作而缠绕到位于磁带盒1中右侧的卷带盘(未画出)上,收带盘座5则通过惰齿轮7而被主导轴50的旋转动作所驱动。
在图16中所示的停止模式下,由于压带轮55和主导轴50彼此分开,这样既使惰轮6在主导轴50的旋转作用下向着供带盘座4或收带盘座5摆动,磁带2也不会被驱动。在停止模式下,供带制动器161和收带制动器162分别作用在供带盘座4和收带盘座5的齿轮部分4A和5A上,此时齿轮部分4A和5A只能进行前面所述的单向旋转。
在图17中所示的倒放模式下,磁带2沿着箭头G所示方向运行。具体地讲,磁带2在压带轮55和主导轴50的作用下沿着箭头G所示方向运行,并通过供带盘座4的旋转动作而缠绕到位于磁带盒1中左侧的卷带盘(未画出)上,供带盘座4则通过惰齿轮7而被主导轴50的旋转动作所驱动。
被凸轮齿轮66和压带凸轮齿轮95驱动的机构的结构使得停止模式位于播放模式与倒放模式之间。
下面将解释从播放模式向倒放模式的转换过程。
请参考图15,在磁带2沿着箭头F所示方向运行的播放模式下,首先主导轴50停止,之后将操作模式转换到图16中所示的停止模式,在停止模式中在机构上与播放模式接近,主导轴50在一个预定时间t1内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使惰齿轮7沿逆时针方向摆动。接着,主导轴50的旋转停止。预定时间t1应足够长,以使惰齿轮7与收带盘座5的齿轮部分5A脱离并与供带盘座4的齿轮部分4A啮合上,从而带动齿轮部分4A旋转。
一旦惰齿轮7与供带盘座4的齿轮部分4A啮合上了,惰齿轮7会有带动齿轮部分4A旋转的趋势,旋转方向沿着磁带因主导轴50旋转而被卷起的方向。此时,虽然供带制动器161与齿轮部分4A啮合着,担这种啮合会因齿轮部分4A的上述旋转动作而脱开。这样,可以实现安全的模式转换,不会有过大的扭矩作用在惰齿轮7、供带盘座4、主导轴50等部件上。操作模式可以转换到图17中所示的倒放模式,在倒放模式中在机构上与停止模式接近。倒放模式开始于主导轴5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需要将正向运行的磁带2转换为反向运行时,主导轴50的正向旋转动作会停止。当压带轮55离开主导轴50后,主导轴50会反向旋转一个预定角度,以将惰齿轮7摆动到供带盘座4处。主导轴50的旋转动作会再次停止。之后磁带2会被压带轮55压紧在主导轴50上,主导轴50会反向旋转以使磁带2沿反向运行。这预定还会使惰齿轮7与供带盘座4啮合并沿着磁带2被卷起的方向旋转。由于装有具有上述功能的部件,可以实现播放模式向倒放模式的转换而又不会出现磁带松弛、反向再现的影象间断、磁带损害等现象。此外,由于播放模式和倒放模式在机构上均与停止模式接近,因此从停止模式向播放模式或倒放模式的转换时间可以缩短。
上面介绍了从播放模式向倒放模式的转换过程。从倒放模式向播放模式的转换也可以以类似于前面所述的方式有效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当压带轮55在停止模式下脱开且惰齿轮7从供带盘座4摆动到收带盘座5处后,操作模式就转换到播放模式了。
在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的解释中,惰齿轮7相当于附属权利要求书中的惰轮,供带盘座4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供带盘座,收带盘座5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收带盘座。播放模式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状态,即磁带沿着正向运行;倒放模式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状态,即磁带沿着反向运行;停止模式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三状态,即主导轴的旋转停止,接着压带轮会从主导轴移开。
这样,根据本发明,操作模式可以从播放模式转换为倒放模式,反之亦然,而又不会出现磁带松弛、反向再现的影象间断、磁带损害等现象。此外,从停止模式向播放模式或倒放模式的转换时间可以缩短。
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其作出各种修改。因此,附属权利要求并不是仅局限于前面的解释,而是可以宽范围地解释。
权利要求
1.一种磁性录制/再现装置,通过将磁带从磁带盒中抽出并使磁带环绕着通过一个带旋转磁头的旋转磁鼓一个预定的弧度,从而向/从磁带上录制/再现信息,该装置包含一个主导轴,其用于驱动磁带;一个压带轮,其用于将磁带压紧在主导轴上;一个第一盘座,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一个轴上,该第一盘座与一个第一卷带盘啮合,以保持磁带并将磁带缠绕在位于磁带盒中的第一卷带盘上;一个第二盘座,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一个轴上,该第二盘座与一个第二卷带盘啮合,以保持磁带并将磁带缠绕在位于磁带盒中的第二卷带盘上;以及一个惰轮,其以可摆动的方式被支撑着,当主导轴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惰轮摆向第二盘座,当主导轴沿第二方向旋转时惰轮摆向第一盘座,其中,该惰轮上有一个齿轮部分可以随着主导轴的旋转而旋转,当磁带的运行从第一方向转换为第二方向时,主导轴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停止,压带轮从主导轴处移开,主导轴沿第二方向旋转一个预定的角度以使惰轮摆向第一盘座,主导轴的旋转再次停止,压带轮将磁带压紧在主导轴上,主导轴开始沿第二方向旋转以使磁带沿第二方向运行,而齿轮部分则与第一盘座啮合在一起,齿轮部分带动第一盘座沿着将磁带缠绕到第一卷带盘上的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其中,第一卷带盘上包含一个供带盘,第一盘座上包含一个供带盘座,第二卷带盘上包含一个收带盘,第二盘座包含一个收带盘座,第一方向包含一个正向,在该方向,磁带从供带盘向着收带盘运行,以及第二方向包含一个反向,在该方向,磁带从收带盘向着供带盘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其中,第一卷带盘上包含一个收带盘,第一盘座上包含一个收带盘座,第二卷带盘上包含一个供带盘,第二盘座包含一个供带盘座,第一方向包含一个反向,在该方向,磁带从收带盘向着供带盘运行,以及第二方向包含一个正向,在该方向,磁带从供带盘向着收带盘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其中,录制/再现装置包含一个第一状态,在该状态,磁带沿正向从供带盘向着收带盘运行;一个第二状态,在该状态,磁带沿反向从收带盘向着供带盘运行;以及一个第三状态,在该状态,主导轴的旋转停止而压带轮从主导轴处移开,以及磁性录制/再现装置中包含一个机构,在该机构中第三状态位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其中,当磁带的运行从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转换时,主导轴沿第一方向的旋转停止,压带轮从主导轴处移开,主导轴沿第二方向旋转一个预定的角度,从而使齿轮部分与第一盘座啮合在一起以带动第一盘座沿着将磁带缠绕到第一卷带盘上的方向旋转,主导轴的旋转再次停止,压带轮将磁带压紧在主导轴上,主导轴开始沿第二方向旋转,以使磁带沿第二方向运行并使第一盘座沿着将磁带缠绕到第一卷带盘上的方向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其中,第一卷带盘上包含一个供带盘,第一盘座上包含一个供带盘座,第二卷带盘上包含一个收带盘,第二盘座包含一个收带盘座,第一方向包含一个正向,在该方向,磁带从供带盘向着收带盘运行,以及第二方向包含一个反向,在该方向,磁带从收带盘向着供带盘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5的磁性录制/再现装置,其中,第一卷带盘上包含一个收带盘,第一盘座上包含一个收带盘座,第二卷带盘上包含一个供带盘,第二盘座包含一个供带盘座,第一方向包含一个反向,在该方向,磁带从收带盘向着供带盘运行,以及第二方向包含一个正向,在该方向,磁带从供带盘向着收带盘运行。
全文摘要
一种磁性录制/再现装置,其包含:一个主导轴;一个压带轮;一个第一盘座,其可旋转地安装在一个轴上并与一个第一卷带盘啮合;一个第二盘座,其可旋转地安装在一个轴上并与一个第二卷带盘啮合;以及一个被可摆动地支撑的惰轮,当主导轴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惰轮摆向第二盘座,当主导轴沿第二方向旋转时惰轮摆向第一盘座,该惰轮具有一个齿轮部分可以随着主导轴的旋转而旋转,压带轮将磁带压紧在主导轴上。
文档编号G11B15/28GK1229985SQ9910308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9日
发明者斋藤良之, 小西章雄, 平林晃一郎, 寺尾达雄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