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069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焊接垫板而用于安装到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考美国专利第4,713,013及4,850,892号等案,请参阅图5所示,连接器9的底面一体成型延伸设有若干导柱90,当该连接器9需安装于印刷电路板8上时,前述导柱90分别插入印刷电路板8上的对应导位孔80内,而将连接器9比较准确地定位于印刷电路板8上。然,这种连接器以导柱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时,完全依靠导电端子焊脚与印刷电路板的焊接作用而将其固定,故其固定效果欠佳。尤其当这种连接器于插拔过程中受到垂直于印刷电路板方向的外力时,所有力都由导电端子承担,易使导电端子松动,从而引起连接器发生讯号传输故障,因而降低连接器的性能、缩短连接器寿命。又如美国专利第4,681,389号案,这种现有电连接器为了解决其于印刷电路板上固定效果欠佳的弊病,而设有用于促进其与电路板在相互焊接而预先定位的卡脚,但是,这种卡脚固定及定位效果欠佳,而实质上不能使电连接器获得较佳的整体性能。请参阅美国专利第5,232,379号案揭露的相关技术,其为于纵长形的绝缘本体两端位置各安装设有一“U”形焊接垫板,当该焊接垫板与印刷电路板焊接时,可以将连接器牢固地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但是,其“U”形结构的成型比较困难,且其与绝缘本体相安装时没有前导部分,故组装难度较大,显会增加制造成本。另,该电连接器未设导柱,其不能很好地定位于印刷电路板。请参阅美国专利第5,186,654号,该专利所揭露的电连接器同时设有导柱及焊接垫板,故能很好定位且牢固地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但是,其亦有成型比较困难的“U”形结构,且其与绝缘本体相安装时没有前导部分,组装难度较大,故生产制造成本还是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可使连接器牢固结合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垫板,其与绝缘本体相组装时易于对准位置,且制造成本低、易于制造。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纵长绝缘本体,贯穿绝缘本体前后表面且固定于其中的若干端子,及一对配合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端的焊接垫板。其中,绝缘本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固持空间,这种固持空间贯通至绝缘本体的前表面。焊接垫板包括垂直固持部及自该垂直固持部下缘侧向延伸而出的水平焊接部,该垂直固持部与前述固持空间相配合,且其上缘设置有限制块。由于上述限制块的设置仅需将固持部的上缘切破弯折即可实现,无须复杂的制作程序,其制造容易,能有效增强电连接器抵抗被垂直印刷电路板向上的外力破坏的能力,使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更牢固地固定于印刷电路板上。
另外,绝缘本体的固持空间内还连通设有固定插槽,而焊接垫板则进一步包括有自固持部的后缘延伸而出的有前导尖形头部的固定部,其可利用前导尖形头部首先插入相应固定插槽,并对整个焊接垫板与绝缘本体的组装起导向作用,从而降低组装难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沿图2所示Ⅲ-Ⅲ线的剖视图。
图4是显示焊接垫板组装于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现有电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固定在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端子20,及一对配合固定于绝缘本体10的相对两侧端(未标号)并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垫板30。
绝缘本体10为呈纵长型,其中部位置贯穿前后表面设置有若干端子20,每一端子20包括自绝缘本体10的前表面100延伸而出,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相配合的对接端200,及自绝缘本体10的后表面102延伸而出以与印刷电路板40相焊接的焊接端202。绝缘本体10纵长方向的两端侧位置设有长方形固持空间12,且这种固持空间12均为贯通至绝缘本体10的前表面100,每一固持空间12的侧壁上部还设置有一自绝缘本体10前表面100往后延伸的卡槽14。另,绝缘本体10还设有于其每一固持空间12向后延伸至其后表面102的固定插槽16。此外,绝缘本体10自底面两侧(未标号)向下延伸有两导柱18,其可插入设置于印刷电路板40上的一对定位孔42内,以实现定位效果。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每一焊接垫板30包括一个可与前述固持空间12相配合的垂直固持部32,及一个自固持部32的下缘水平延伸而出以与印刷电路板40相焊接的焊接部34。每一固持部32还包括有一个由固持部32的上部前缘向一侧偏折而成的限制块36,可与绝缘本体10的相应卡槽14固定配合。另,每一焊接垫板30还包括自固持部32的与限制块36相反的后缘延伸而出的固定部38,以配合地固定于相应的固定插槽16内。该固定部38的后端具有一便于插入固定插槽16时导向的尖形头部382,而其上缘则形成有两个突起380,以分别与设于固定插槽16的凹阶160干涉固定,从而使固定部38与固定插槽16间更牢固地配合。
组装时,焊接垫板30穿过绝缘本体10的前表面100而插置于绝缘本体10侧端相应的固持空间12内,且其固定部38的尖形头部382首先插入到绝缘本体10的固定插槽16内,而后以固定部38的导向作用完成整个焊接垫板30与绝缘本体的组装。此时,固定部38上的突起380与固定插槽16的凹阶相卡持,使焊接垫板30与绝缘本体10组合在一起,固持部32固定于固持空间12内,其与固持空间12的侧壁相配合,可以增强连接器1承受侧向力的能力,而限制块36则镶卡于对应的卡槽14内,可以增强电连接器1承受垂直方向外力的能力。
由于上述限制块36的设置仅需将固持部32的上缘切破弯折即可实现,无须复杂的制作程序,其制造容易,却能有效增强电连接器1抵抗被垂直印刷电路板向上的外力破坏的能力,使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可更牢固地固定于印刷电路板40上。另外,焊接垫板30具前导尖形头部382的固定部38的设置,可利用前导尖形头部382首先插入相应固定插槽16,并对整个焊接垫板30与绝缘本体1的组装起导向作用,从而降低组装难度,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设于印刷电路板上,包括纵长绝缘本体、贯穿绝缘本体前后表面固定的若干端子及一对配合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端固持空间内的焊接垫板,其特征在于焊接垫板包括与前述固持空间相配合的垂直固持部及自前述固持部下缘侧向延伸而出的水平焊接部,且固持部的上缘设置有一限制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持空间的一侧壁的上部位置处设有一可与限制块相配合之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自固持空间底部连通设置有固定插槽,而焊接垫板则包括自固持部的后缘延伸而出的固定部,其配合固定于相应的固定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焊接垫板的固定部具有尖形头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焊接垫板的限制块为由固持部的上部前缘向一侧偏折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插槽内设有凹阶,固定部形成有与设于固定插槽的凹阶干涉固定的突起。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纵长绝缘本体,贯穿绝缘本体前后表面固定的若干端子,及一对配合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相对两侧端的焊接垫板。其中,绝缘本体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固持空间,这种固持空间为贯通至绝缘本体的前表面,且于其各固持空间的一侧壁的上部位置处设有一卡槽。焊接垫板包括垂直固持部及自该垂直固持部下缘侧向延伸而出的水平焊接部,该垂直固持部与前述固持空间相配合,且其上缘设置有与前述卡槽相配合的限制块。
文档编号H01R12/00GK2415478SQ0021636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31日
发明者吴荣发, 王麒胜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