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938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止轻微滑动磨损的电连接器。
用于汽车的电连接器,根据其用途可能产生振动。当电连接器振动时,在设置于其内部的电连接器和与该电连接器接触的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之间产生轻微的滑动,由于这种轻微的滑动在连接器之间产生磨损,存在着增大连接器之间的电阻的问题。
作为防止这种轻微滑动的连接器,例如,已知图5所示的插座端子(参见特开平7-296886号公报),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特开平10-189102号公报)以及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参见特开平10-149855号公报)。
首先,图5所示的插座端子100是由内侧主体110及容纳该内侧主体的外侧主体130构成。
其中,内侧主体110配备具有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图中未示出)相接触的弹性接触片112的接触部111,电线连接部113,以及形成于接触部111和电线连接部113之间的弹簧部116。电线连接部113由导线卡件114及绝缘线卡件115构成。在比弹簧部116更靠近导线连接部113一侧的内侧主体110的底壁117上形成有凸出部125。该凸出部125和形成于外侧主体130的底壁上的开口(图中未示出)卡合,借此将内侧主体110与外侧主体130固定。
这里,弹簧部116由借助在底壁117及侧壁118上延伸的多个狭槽119,120,121,122分别分隔开的多个弹性横梁123、以沿端子的轴线方向具有弹性的方式构成。各弹性横梁123由在侧壁118的平面可变形的跨接部124连接。
这种插座端子100被插入图中未示出的连接器外壳内,由形成于外侧主体130的侧壁上的弹性簧片131卡止在前述连接器外壳上。这时,内侧主体110的接触部111由于弹簧部116的存在,可相对于外侧主体130独立地沿轴线方向自由移动。因此,固定插座端子100的连接器外壳产生振动时,外侧主体130与内侧主体110上较弹簧部116更靠近电线连接部113一侧振动,而由于该振动被弹簧部116所吸收,接触部111不产生振动,可防止与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之间的轻微滑动磨损。
此外,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200由容纳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图中未示出)的插座部210及连接电线的电线连接部220构成,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和弯曲加工形成。同时,插座部210具备有从第一个侧壁(图中未示出)的上端向另一个侧壁211延伸的顶壁212,从另一个侧壁211向第一个侧壁延伸的连接部213,以及从连接部213的前端延伸的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214。这里,连接部213的宽度比侧壁211的宽度窄很多,并以沿连接器的轴线方向具有弹性的方式构成。
该电连接器200插入图中未示出的连接器外壳,形成于外壳上的弹性簧片和位于插座部210的底壁上的开口卡合,借此,将电连接器200卡止在连接器外壳上。这时,由于存在具有弹性的连接部213,接触部214可在插座部210内独立地沿轴线方向自由运动。因此,在固定电连接器200的连接器外壳振动时,插座部210的外侧部分振动,而由于连接部213将该振动吸收,所以接触部214不产生振动,防止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之间的轻微滑动磨损。
进而,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300由内部主体310和外部主体320两个主体构成,内部主体310及外部主体320分别通过将金属板冲压和弯曲加工形成。内部主体310具有和与之匹配的连接器(图中未示出)接触的接触部311,由接触部311的后端开始向后方延伸的引线部312。同时,外部主体320备有可沿轴线方向游动地支承内部主体310的接触部311的包围体321和将内部主体310的引线部312置于内侧、连接电线(图中为示出)的电线连接部322。
该电连接器300被插入图中未示出的连接器外壳中,形成于外壳上的弹性簧片和位于包围体321的底壁上的开口卡合,借此将电连接器300卡止在连接器外壳上。这时,接触部311可在包围部321内独立地沿轴线方向自由运动,引线部312具有挠性,可沿轴线方向弯曲。因此,在固定电连接器300的电连接器外壳振动时,包围部321及电线连接部322振动,而接触部311不发生振动,防止和与之匹配的连接器之间的轻微滑动磨损。
但是,在这些现有的电连接器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在图5所示的插座端子100的情况下,虽然通过弹簧部116的存在降低向接触部111的振动的传递,但由于它由外侧主体130和内侧主体110两个主体构成,存在着连接器的装配性和生产性方面的困难。
同时,由于弹簧部116由多个细的弹性横梁123构成,在该弹簧部116中形成极细的导电通路,所以不适合于流过较大的电流。
2、在图6所示的电连接器200的情况下,和图5所示插座端子100一样,虽然起着弹簧部作用的连接部213的存在降低向接触部214的振动传递,但在连接部213中也存在着形成细的导电通路的问题。
3、在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300的情况下,也和图5所示的插座端子100一样存在着于引线部312形成细的导电通路的问题,以及存在着不是单一部件、从而装配性能及生产性能等困难的问题。
从而,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其装配性能及生产性能良好,不采用缓和从外部向接触部传递振动的弹簧部,可流过较大的电流并能降低轻微滑动磨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的电连接器是一种具有接纳从前侧向后侧插入的、与之匹配的连接器的插座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为,前述插座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壁,从该底壁的两侧向上竖起的一对侧壁,分别以从该一对侧壁向与之对向的侧壁拆叠重叠的方式延伸的上侧上壁和下侧上壁,以及从该下侧上壁向后方延伸的、与前述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从前述下侧上壁向后方延伸的、和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接触的第一弹性接触部,在位于前述插座部后端附近的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后端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以及从该弯曲部向前方延伸、和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接触的第二弹性接触部,在自由状态下,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后端附近与前述上侧上壁接触,同时,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离开前述上侧上壁,进而,前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离开前述底壁,在前述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后的状态下,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后端附近离开前述上侧上壁的同时,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离开前述上侧上壁,当前述第二弹性接触的自由端与前述底壁接触,在前述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完毕后,当前述与之匹配的连接器进一步塞入时,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后端附近与前述上侧上壁接触。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2的电连接器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在前述插座部的前述底壁的前端部上,设置保护片由从该前端部向上竖起的前壁部及从该前壁部的上端向后方延伸的上壁部形成大致为L字形的、基本上覆盖前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的前述自由端的保护片。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3的电连接器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在前述保护片的前述壁部形成用于测定在自由状态下形成于前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与前述底壁之间的间隙的贯通孔。
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连接器,在从前侧向后侧插入的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完毕后,前述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进一步压入时,由于构成接触部的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后端附近与上侧上壁接触,接触部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之间的接触压力变大,阻止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更进一步的前进。从而,在固定电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振动的情况下,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从插入完毕的状态进一步向里塞入,但是由于可阻止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更进一步地前进,从而,不必采用缓和从连接器外壳向接触部传递振动的弹簧部,就可以降低接触部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之间的轻微滑动。同时,电连接器不采用缓和从连接器外壳向接触部传递振动用的弹簧部,整体上没有形成较细的部分不形成极细的导电通路,可适合于流过较大的电流。进而,电连接器可通过对金属板冲压弯曲加工形成,可使连接器的装配性能和生产性能良好。
同时,根据本发明中技术方案2所述的电连接器,由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在插座部底壁的前端部上设置由从该前端部竖起的前壁部及从该前壁部的上端向后方延伸的上壁部形成的大致为L字形、基本上覆盖第二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的保护片,可防止由于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与自由端接触等所造成的对第二弹性接触部损伤。同时,不管由于何种原因将自由端向上方加载时,可防止因使自由端的前端部与保护片的上壁部的下表面接触而造成的对弯曲部施加过大的应力。进而,当把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插座部中时,保护片的上壁部限制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向下方的运动,可防止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与第二弹性接触部的倾斜部接触而接触部的塑性形变。
进而,根据本发明中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连接器,由于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中,在前述保护片的前述前壁部上形成在自由状态下测定前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与前述底壁之间形成的间隙用的贯通孔,所以可从外部经由该贯通孔测定这种间隙,可进行对它的尺寸控制。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表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A)为平面图,(B)为正视图,(C)为左侧视图。
图3是沿图2(C)的3-3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的状态图,(A)为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前的局部剖视图,(B)为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完毕状态的局部剖视图,(C)为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完毕后进一步塞入时的局部透视图。
图5表示现有插座端子,(A)为透视图,(B)为内侧主体的透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另一个例子的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另外一个例子的电连接器的部分剖视透视图。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为图1所述的电连接器,(A)为平面图,(B)为正视图,(C)为左侧视图。图3为沿图2(C)的3-3线截取的剖视图。图4为表示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时的情况,(A)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前的局部剖视图,(B)为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完毕状态的局部剖视图,(C)为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完毕后该连接器进一步塞入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1至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1通过对金属板冲压及弯曲加工形成,具备有插座部10及电线连接部30。该电线连接器部30由压接电线(图中未示出)的芯线的电线卡件31及压接电线的被覆部的绝缘卡件32构成。
同时,插座部10用于接纳从前侧(图3的左侧)向后侧插入的薄片状的雄插头(参照图4)T,形成大致的箱形。即,插头部1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壁11,从底壁11的两侧向上竖起的一对侧壁12,13,分别从一对侧壁12,13上以向对向的侧壁折叠重合的方式延伸的上侧上壁14及下侧上壁15。该下侧上壁15的前端面与上侧上壁14的前端面在前后方向相吻合,但下侧上壁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上侧上壁14在同一方向的长度短。这样,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的接触部16从下侧上壁向15后方延伸。
该接触部16如图3最清楚表示的那样,具有从下侧上壁15向后方延伸的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的上表面接触的第一弹性接触部16a。在该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前后方的大致中间部位上,凸出地形成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的上表面接触的接触凸出部l6d。第一弹性接触部16a从下侧上壁15稍稍向接触凸出部16d的斜下方延伸,然后以接触凸出部16d为界向后端稍稍向斜上方延伸。同时,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后端部位于插座部10的后端附近,在其后端部形成向下弯曲的弯曲部16b。同时,由弯曲部16b的前端,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的下表面接触的第二弹性接触部16c向前方延伸。在该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位,凸出地形成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的下表面接触的接触凸出部16e。第二弹性接触部16c从弯曲部16b的前端向接触凸出部16e向斜上方延伸,这样,以接触凸出部16e为界,向自由端16f向斜下方延伸。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自由端16f的下表面由弯曲面构成。
同时,如图3及图4(A)所示,在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插座10内之前的自由状态下,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后端附近与上侧上壁14的下表面接触的同时,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离开上侧上壁14的下表面,形成间隙22。同时,在该自由状态下,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自由端16f离开底壁11,形成间隙23。
同时,如图1及图3所示,在插座部10的底壁11的前端部设置基本上覆盖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自由端16f的保护片17。该保护片17由从底壁11的前端部向上竖起的前壁部17a及从前壁部17a的上端向后方延伸的上壁部17b形成的大致为L字形地构成。保护片17具有从外部保护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自由端16f的功能,防止通过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和自由端16f的接触等产生的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损伤。同时,当不论由于何种原因将自由端16f向上方加载时,通过使自由端16f的前端部和保护片17的上壁部17b的下表面接触,防止向弯曲部16b施加过大的应力。进而,当把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插座部10内时,保护片17的上壁部17b限制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向下方的运动,防止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与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倾斜部接触而接触部16的塑性形变。
此外,在保护片17的前壁部17a上形成有从底壁11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的贯通孔17c。形成该贯通孔17c的目的是,在把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前的自由状态下,从外部用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等装置测定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自由端16f与底壁11之间所形成的间隙23,进行尺寸控制。
此外,在图3中,符号18为过应力防止片,防止当第二弹性接触部16c过分向下弯曲时与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下表面接触,从而在接触部16上施加过大的应力。
图1至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1被插入到图中未示出的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容纳通路内,形成于该容纳通路上的弹性簧片与形成于底壁11上的开口部12卡合,借此固定容纳在连接器外壳内。这时,通过从侧壁12,13延伸出来的一对反插防止片19及从上侧上壁15上突出的反插防止切起20与连接器外壳的连接件容纳通路协同动作防止将电端子插反。
下面参照图4说明当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图1至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1时的作用。
首先,在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插座部10之前的自由状态下,如图4(A)所示,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后端附近与上侧上壁14的下表面接触的同时,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离开上侧上壁14的下表面,形成间隙22。同时,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自由端16f离开底壁11,形成间隙23。
然后,当把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从前方插入插座部10内时,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的前端倾斜部与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接触凸出部16d及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接触凸出部16e接触,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自由端16f的下表面与底壁11接触。在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前,由于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自由端16f离开底壁11,第二弹性接触部16c不受来自底壁11的反作用力,所以可将在该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初期的插入力的峰值抑制的比较低。
在这个状态下,当进一步将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时,变成如图4(B)所示的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完毕的状态。这时,第一弹性接触部16a及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接触凸出部16d、16e之间被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的板厚所扩展,连接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自由端16f-接触凸出部16e的直线与连接接触凸出部16e-弯曲部16b的下端的直线之间的夹角变大。因此,由弯曲部16b向前方侧的第二弹性接触部16c将趋于成为直线。然而,由于接触部16的反作用力(克服使从弯曲部16b向前方侧的第二弹性接触部16c变成直线的力)以及自由端16f被支承在底壁11上,弯曲部16b向下方移动。因此,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后端附近离开上侧11壁14,形成间隙24。在该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完毕的状态,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与自由状态时一样,离开上侧上壁14,形成间隙22。同时,如前面所述,第二弹性接触部16c的自由端16f与底壁11接触。
然后,从图4(B)所示的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完毕的状态进一步将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塞入时,如图4(C)所示。弯曲部16b向上方移动,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后端附近再次与上侧上壁14相接触。为说明其原因,在将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完毕后,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与接触部16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同于在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初期时的静摩擦系数。因此,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与接触部16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插入初期的摩擦力,所以随着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的前进,接触部16被拖曳,弯曲部16d向上方移动。这样,通过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后端附近与上侧上壁14接触,第一弹性接触部16a及第二弹性接触部16b的接触凸出部16d,16e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之间的接触压力变大,阻止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更进一步的前进。
从而,在固定电连接器1的连接器外壳的振动的情况下,从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完毕的状态进一步压入,由于如前面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后端附近与上侧上壁14接触,阻止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更进一步前进,所以不必采用缓和从连接器外壳向接触部16传递振动用的弹簧部,就可降低第一弹性接触部16a及第二弹性接触部16b的接触凸出部16d,16e和与之相匹配的连接器T之间的轻微滑动磨损。
同时,电连接器1不采用缓和从连接器外壳向接触部16传递振动用的弹簧部,整体上不存在局部细的部分,不形成极细的导电通路,所以适合于流过较大的电流。进而,电连接器1是通过冲压金属板并进行弯曲加工形成的,由第一部件构成,因此连接器的装配性能良好,生产性能良好。
权利要求
1.电连接器,它是一种具有容纳从前侧向后侧插入的、与之匹配的连接器的插座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为,前述插座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底壁,从该底壁的两侧向上竖起的一对侧壁,分别以从所述一对侧壁向与之对向的侧壁折叠重叠的方式延伸的上侧上壁和下侧上壁,从该下侧上壁向后方延伸的、与前述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具有从前述下侧上壁向后方延伸的、和前述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接触的第一弹性接触部,在位于前述插座部后端附近的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后端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从该弯曲部向前延伸的、和前述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接触的第二弹性接触部,在自由状态下,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后端附近与前述上侧上壁接触的同时,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离开前述上侧上壁,进而,前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离开前述底壁,在前述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完毕的状态下,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后端附近离开前述上侧上壁的同时,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离开上侧上壁,前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与前述底壁接触,在前述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插入完毕后,当前述与之匹配的连接器进一步塞入时,前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的后端附近与前述上侧上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为,在前述插座部的前述底壁的前端部上,设置由从该前端部向上竖起的前壁部和从该前壁部的上端向后方延伸的上壁部形成大致为L字形所构成的、基本上覆盖前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的保护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为,在前述保护片的前述前壁上形成贯通孔,用于测量在自由状态下形成于前述第二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与前述底壁之间的间隙。
全文摘要
一种装配性能及生产性能良好、且可降低轻微滑动磨损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1具有和与之匹配的连接器T接触的接触部16。接触部16备有从下侧上壁15向后方延伸的第一弹性接触部16a,在位于插座部10的后端附近处的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后端向下方弯曲的弯曲部16b,以及从弯曲部16b向前方延伸的第二弹性接触部16c。在与之匹配的连接器T插入完毕后,当与之匹配的连接器T进一步塞入时,第一弹性接触部16a的后端附近与上侧上壁14接触。
文档编号H01R13/11GK1341981SQ0111191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3日
发明者北村裕 申请人: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