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029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用于连接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由若干单元组合而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很多电气系统都需要应用电连接器,通常电气系统是通过电连接器连接若干印刷电路板,传统连接若干印刷电路板的方式为采用一电路板作为基板,而作为子板的其它电路板通过基板上的电连接器相互连接在一起。基板通常为具有多个连接器的印刷电路板,其所用的连接器为传输速度快且端子排列密度高的连接器。此类电连接器通常由若干单元与其间的一遮蔽板构成,每个单元上都含有若干信号端子。美国专利第5,860,816、5,980,321及5,993,259号专利揭示了具有相似于上述结构的电连接器。目前,在两个单元间安放一遮蔽板的技术已经被揭示,但是,在同一单元中每一对相邻端子间安放遮蔽板的技术仍未被揭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相邻的每对讯号端子间提供有效电磁遮蔽的电连接器,以实现稳定可靠的高频、高速电子信号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包括若干单元及若干遮蔽板,每个单元包括一绝缘本体及延伸穿过该本体的若干接触元件,每一单元的两侧边上设有狭长槽以隔开该单元内相邻的一对接触元件,而每个遮蔽板至少一个相应表面向外延伸出若干肋部。每一遮蔽板被装配在两相邻单元间,其肋部与单元上对应的狭长槽配合以遮蔽单元内相邻的端子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上述特征的电连接器通过在单元及遮蔽板的外表面上形成相互配合的肋部与狭长槽结构,而实现对单元内相邻端子对进行电磁遮蔽的目的,达到防止高频、高速电子信号传输过程中相邻端子对之间产生电磁干扰而确保信号传输良好品质的效果。
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单一单元与遮蔽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第一图所示的遮蔽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局部组合图,其中每个单元与相应的遮蔽板配合。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由单元1与遮蔽板2组成。
每个单元1都含有一排通过射出成型方式装配在单元绝缘本体10内的接触元件。如实施例所示,接触元件一端为用于相互连接的公端子11及母端子12。该公端子与母端子相互垂直装设于本体上,连接器因而成为“直角”连接器。每一接触元件还包括一形成于绝缘本体10内的信号段13(参阅图5)。每个单元都具有若干贯通其两侧面14的狭长槽15以隔开单元1内每对相邻的端子。若干凹槽16形成于本体10设有向外延伸的母端子12的一端,且这些凹槽16位于相邻两对母端子12之间。
遮蔽板2由导电金属板制成,其形状与单元1相似。其相对的两个外表面均向外凸出若干条肋部22,每对相对的肋部22以遮蔽板2为中心左右相互对称。肋部22的外表面23与遮蔽板2的侧面24之间的距离大约为组装后相邻单元的相对两表面14间距离的一半(参阅图5)。每一肋部22的形状与设在单元1上的狭长槽15的形状相同,相邻肋部22的间距也与相对应的相邻狭长槽15的间距相同,从而利于肋部22与狭长槽15间的配合。相邻肋部22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单元1的沟槽31。
每个遮蔽板两端延伸出与单元1内的公端子11及母端子12同向延伸的公端子21与母端子26。通过冲压形成的音叉状母端子26包括两个自遮蔽板2平行延伸的两个臂部27,臂部27的自由末端向内延伸出一突出部28。在母端子26的两臂部之间冲压出一切口29,在每一切口29末端形成两个关于遮蔽板2对称的凸起部25,每个凸起部25自侧面24向外延伸以与单元1上的凹槽16配合。
请参阅图2所示,在母端子26与公端子21之间的遮蔽板边缘设有一收容板30,其朝向垂直于表面24的同一侧延伸,且其厚度与单元1的厚度大致相同。同样,在收容板30与肋部22之间也就形成了沟槽31。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将单元1与遮蔽板2组合在一起,则遮蔽板2上的肋部22与单元1上对应的狭长槽15配合,相邻两肋部22间的距离与相邻两狭长槽15间的距离一致,两遮蔽板2上的凸起部25与单元1上对应的凹槽16配合。
单元1与遮蔽板2组装在一起构成一模块101,模块101之间再相互结合。模块101的遮蔽板上肋部22与相邻模块101的单元上对应的狭长槽15相互配合,其凸起部25与相邻模块101单元上的凹槽16相互配合。组装时,模块101的遮蔽板2的收容板30将沿相邻模块101的单元1的边缘移动直到其接触与该单元1相配合的遮蔽板2的边缘为止,因此该单元1被相邻模块的遮蔽板部分遮蔽。同时,遮蔽板2的表面24与单元1的表面14靠在一起。模块101的单元的狭长槽15将收容与其相邻的模块101的遮蔽板的两个肋部22,则不同模块101的遮蔽板的肋部22的外表面23相互接触并收容在狭长槽15内。这样,相邻的一对端子将被遮蔽板2及其肋部22所包围(参阅图5)。将若干个模块组合在一起则构成电连接器100(参阅图4)。
遮蔽板2的公端子21与母端子26用于与接地装置(未图示)相接,而单元1的公端子11与母端子12及二者间的信号段13则用于传输信号。
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单元1抵靠在相邻的两个遮蔽板之间且被收容板30部分遮盖。遮蔽板2及其肋部22共同遮蔽了每对端子的信号段13。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提供了一种更好的遮蔽信号端子的方式,实现了对单元内相邻端子对进行电磁遮蔽的目的,达到了防止高频、高速电子信号传输过程中相邻端子对之间产生电磁干扰而确保信号传输良好品质的效果。所以本实用新型更适用于高速传输宽频信号。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若干单元及设于两相邻单元间的遮蔽板,其中每一单元上均包括有绝缘本体及延伸穿过绝缘本体的若干接触元件,其特征是每一单元的两侧表面上均设有若干狭长槽以隔开单元内相邻接触元件,而每个遮蔽板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设有与前述单元的狭长槽相对应的若干个凸出的肋部,所述肋部一一对应配合嵌入所述狭长槽中而隔开每个单元上相邻的一对接触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单元的接触元件具有自绝缘本体垂直延伸而出用于对接的公端子及母端子,每个遮蔽板两端延伸出与单元内公端子及母端子同向延伸的公端子及母端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单元绝缘本体的一端设有若干凹槽,遮蔽板侧面上设有若干与之对应配合的凸起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任意两个相邻的肋部之间形成有可容纳单元的绝缘本体的沟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在遮蔽板靠近公端子与母端子之间的区域设有一收容板,其朝向垂直于遮蔽板表面的同一侧延伸以部分遮蔽相应的单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若干单元及若干遮蔽板,每一单元都具有一绝缘本体及延伸穿过该本体的若干接触元件,每一单元的两侧面上还设有若干狭长槽以隔开该单元内相邻的每对接触元件,每个遮蔽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向外延伸出若干肋部,每一遮蔽板装配在两相邻单元之间,通过其肋部与单元的对应狭长槽配合以遮蔽单元内相邻的端子对,从而防止在高频、高速的信号传输过程中相邻端子对之间产生电磁干扰,确保了信号传输的良好品质。
文档编号H01R12/00GK2513247SQ01264920
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4日
发明者蒂姆斯B·比尔门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