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624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揭示了一种具有弹性锁扣件与接地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具有锁扣件的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插头与插座连接器中以确保电连接器之间的可靠电性连接。而且在某些应用中,插头与插座连接器之间还需要有接地路径。
技术人员常利用金属锁扣件来达到既锁扣又接地的目的,但是若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之间的锁扣与接地分别通过不同的组件达成,则是更为理想的方式。
图6揭示的是SFF(Small Form Factor)委员会公布的技术资料HSSDC-2,SFF-8421第17页提供的一种锁扣构造,这种锁扣件在使用时可能会产生永久变形,以下对其作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该锁扣件的两端都被固持于插头连接器的本体上,当受到轴向压力时,该锁扣件会产生弹性不稳定性。而超过弹性不稳定性的变形会成为不能回复原状的永久变形。
如图7和图8所示,锁扣件900的二个端部901、902分别被固持于本体910上,横向压力960作用于锁扣件900上。线920表示该构造中产生的弹性不稳定性。
锁扣件900上还具有一个供操作者施加向下压力的膝部903,以将锁扣件自相应的插座连接器中释放。很明显,在将锁扣件900解扣时,膝部903必须要被彻底地压下以确保解扣得以完成。而若将膝部9 03彻底压下,锁扣件900将具有两种变形倾向(1)若膝部903的弯曲越过弹性不稳定性线920,锁扣件会产生永久变形,(2)膝部903将承受一反向力。
在第一种情况下,若锁扣件发生永久变形则其不能再使用,从而使插头连接器不能被可靠地锁扣至相应的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导致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之间的不可靠电性连接。
在第二种情况下,如图7与图8所示,在膝部903未越过弹性不稳定性线920时,膝部903的上表面承受拉伸力,而在其越过弹性不稳定性线920后,膝部903的上表面承受压缩力,如此反复作用,锁扣件900会在膝部903发生劳损并导致最终断裂。
此外,在锁扣件900向下移动时,该锁扣件与本体910上的固持突块911之间产生的不必要啮合力会使锁扣件900的一个端部901产生扭曲,反复使用后端部901也会从锁扣件900上折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锁扣件的电连接器,该锁扣件可以消除在施加横向压力时产生的弹性不稳定性所带来的永久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具有第一末端的下半部分,以及一个组接于该下半部分的上半部分。锁扣件枢轴组接于该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且具有一个向后延伸的自由端。一个支架安装于上半部分以用于限制锁扣件的自由端向上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锁扣件具有一个可以在连接器本体的上半部分上自由移动的自由端,该自由端可以防止锁扣件在长期使用后产生永久变形,以保证电连接器间的可靠连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从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类似于图2,但支架从连接器本体上分离。
图4A是图1中电连接器的左视图。
图4B是沿图1中电连接器的中轴线的剖视图。
图4C是图4B中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A是图1中电连接器的第一变形过程示意图。
图5B是图1中电连接器的第二变形过程示意图。
图6是现有的具锁扣件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7是图6中插头连接器的第一变形过程示意图。
图8是图6中插头连接器的第二变形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4C,本实用新型的电插头连接器1包括一个本体10,一个安装于本体10的第一末端11的锁扣件20,一个安装于本体10上并覆盖锁扣件20的自由端的支架30。以下为详细描述。
本体10从它的上表面10a的两侧向上延伸出一对在其间形成一接纳空间14的肋部12、13,上表面10a上进一步具有一个肩部10b以及位于一对肋部12、13之间的上升部10c,而上升部10c进一步具有一倾斜面10d。本体10的侧壁10e上还具有一对固持用的突块14。本体10分为下半部分16和组接到下半部分16的上半部分17。
锁扣件20具有一个基部21,一个位于基部21上并向上延伸的夹持部24,一个邻接基部21的弹性部25,一个固持于本体10的槽15中的锚状尾部22,以及一个位于基部21与弹性部25之间的膝部26。当锁扣件20安装至本体10时,弹性部25定位于一对肋部12、13之间,由于肋部12、13相对上升部10c具有一定的高度,故弹性部25可以在肋部12、13之间垂直移动。
支架30包括一个基板31,以及一对具有固持孔32a的翼部32。当支架30安装到本体10上时,它跨骑于一对肋部12、13之上且翼部32的固持孔32a与本体10的侧壁10e上的固持突块14相啮合,从图4B与图4C可以清晰地看出,弹性部25的一部分及自由端25a的全部被基板31所覆盖,以使自由端25a不会随意露出。
本实用新型的锁扣件20所具有的自由端20a可使现有的插头连接器中的弹性不稳定性彻底消除。此外,由于弹性部25仅有部分位于肋部12、13之间,在锁扣件20的膝部26未承受向下的力时,夹持部24不会自行释放,故该夹持部24可用于防止意外的解扣。
图5A与图5B揭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件的变形示意图。如图5A所示,当力T向下施加于膝部26上时,弹性部25与基部21开始向下移动,夹持部24也同时向下移动并从相应的锁扣件(未标示)中释放。当基部21接触本体10的上表面10a时,弹性部25接触臂部10b的侧边10f,从而向锁扣件20提供一弹性力。在本实施例中,自由端25a既可向上移动,也可纵向移动,从而彻底消除了弹性不稳定性。而一旦撤消力T,锁扣件20便回到其初始位置,如图5B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主要包括具有第一末端的上半部分、组接于上半部分的下半部分、安装于该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锁扣件,其特征在于锁扣件具有一个向后延伸的自由端,上半部分形成用于限制该自由端移动的保护部分,上半部分还具有一个支架覆盖锁扣件的自由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保护部分包括一对位于上半部分的上表面的肋部,且锁扣件的一部分位于该对肋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扣件具有至少一个弹性部伸入该对肋部之间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支架具有一个基板以及一对啮合在本体的侧面上的侧翼。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第一末端的上半部分和组接于上半部分的下半部分,一个锁扣件枢轴安装于该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且该锁扣件具有一个向后延伸的自由端,一个支架安装于上半部分上且覆盖锁扣件的自由端,借此消除在施加横向压力时产生的弹性不稳定性,从而避免锁扣件产生永久变形。
文档编号H01R13/627GK2519494SQ01276829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3日
发明者黄竞亿, 杨安仁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