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436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个保持装置,该装置由壳体的前表面插入,并且在一个暂时的锁定位置和在一个主锁定位置把该保持装置锁定在壳体上,暂时的锁定位置容许接触件可以插进壳体中,而主锁定位置确保防止接触件滑出壳体。
背景技术
在传统上,例如,已经知道在图19A和19B中示出的电连接器(见日本实用新型申请Kokoku No.H3-5098)作为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个保持装置,由壳体的前表面插入该保持装置,即,所谓的前面插入型的保持装置。
在这些图19A和19B中示出的电连接器101包括一个绝缘壳体110,容纳在这个壳体110中的接触件120,以及由壳体110的前表面插入的一个保持装置130,该保持装置确保防止接触件120滑出壳体110。
在壳体110内部形成用来容纳接触件120的多个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1。在每个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1内设置用来容纳相应的接触件120的壳体撞杆(housing lance)112。在每个壳体撞杆112下面(在图19A的下部)形成一个空间113,此空间容许壳体撞杆112可以柔性变形。
进而,把保持装置130的结构做成使得可以由壳体110的前表面(在图19A中的左表面)把这个保持装置插进壳体110中,并且保持装置包括多个调节部件131,将这些部件向前推入在壳体撞杆112下面形成的空间113中,这些部件限制壳体撞杆112向下的运动。形成一对锁定部件132,把它们向前推入在壳体110的两个侧壁中形成的锁定孔114中,并且因此防止保持装置130相对于壳体110滑出来,把锁定部件做成由在锁定位置的保持装置130的两个侧壁伸出,这样将确保接触件120不能滑出。
在这种电连接器101中,因为当保持装置130处于锁定位置时锁定部件132进入在壳体110的两个侧壁中形成的锁定孔114中,可以通过从壳体110的外面用肉眼检查锁定部件132实现可视的确认保持装置130处在锁定位置。
进而,例如,虽然不是装有前面插入型保持装置的那种类型的电连接器,但是已经知道在图20中示出的电连接器(见日本专利申请Kokai No.2002-25705)作为一种电连接器,它的结构使得可以通过可视的检查确认电连接器和配合接头的锁定状态。
在图20中所示出的电连接器201包括容纳多个内凹的接触件(在该图中未示出)的一个壳体210,由该壳体210向上伸出的一个支承部分211,以及一对臂部212,它们在上下方向上分别由支承部分211的左和右侧边缘伸展。进而,把锁定的伸出部分213做成使得这些部分213由相应的臂部212的前端(在图20中的上端)伸出,并且在相应的臂部212的后端上形成操作部分214。进而,把检测伸出部分215做成使得这些部分215在相应的臂部212的操作部分214的前端上向外面伸出。
同时,与电连接器201配合的配合接头301包括一个壳体310,把多个外凸的接触件311紧固到该壳体上),以及一个外罩部分312,此外罩部分围绕着壳体310并且朝前(在图20中朝下)伸展。在外罩部分312上形成一对锁定部件313,在与电连接器201配合时,把锁定的伸出部分215紧固到该锁定部分313上。进而,在外罩部分312的左和右侧壁中形成窗口孔314,当把锁定的伸出部分213锁定到锁定部分313上时,检测伸出部分215向前进,进入这些窗口孔中。
在这种电连接器201中,因为当与配合的接头301锁住时,检测伸出部分215向前进入在配合的接头310的外壳部分312中形成的窗口孔314中,所以,可以通过由外壳部分312的外面用肉眼检查检测伸出部分215,可以看到地确认电连接器201与配合的接头301的锁定状态。

发明内容
然而,在这些传统的电连接器中已经遇到了下述问题。
具体地说,在图19A和19B中示出的电连接器101的情况下,保持装置130的主体具有相对于锁定部分132的刚硬度,这些锁定部分设置在这个主体的两个侧壁上。因此,当由壳体110的前表面插入保持装置130、并且使保持装置运动到锁定位置时,有一定的危险壳体110的侧壁将把锁定部分132压碎,或者壳体110的侧壁将会变形。在另一方面,如果为了防止锁定部分132被压碎或者壳体110的侧壁的变形而减小锁定部分132的伸出高度,会有危险当保持装置130处于锁定位置时,可视地确认锁定部分132将变得困难。
进而,除了可视地确认保持装置在锁定位置的状态和与配合接头的锁定状态以外,对于测量锁定部分和检测伸出部分离开一个特定的参照物的高度的方法也有需求,实现这种测量方法是通过使检查探头与锁定部分和检测伸出部分的顶表面接触,并且因此检测出保持装置在锁定位置的状态和与配合接头的锁定状态。
同时,在图20中示出的电连接器的情况下,该对臂部212中的每个臂具有可柔性变形的能力,并且其结构容许它关于支承部分211的左和右侧边缘向里和向外摆动。因此,即使在检测伸出部分215已经向前进入窗口孔314中的状态下,臂部212的每个臂可以向里面柔性变形。在这种电连接器201中,当企图通过使检查探头与检测伸出部分215的顶表面接触测量出检测伸出部分离开一个特定的参照物的高度时,作为检查探头施加压力的结果,每个臂部212向里面柔性变形,使得检测伸出部分215向里面缩回,因此使得测量变得不可能。因此,采用一个检查探头不能精确地检测与配合接头301的锁定状态。
因此,由于上面描述过的问题设想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装有一个保持装置的电连接器,可以由壳体的前表面插入该保持装置,并且可以在一个暂时的锁定位置和在一个主锁定位置把该保持装置固定在壳体中,暂时的锁定位置容许接触件可以插进壳体中,而主锁定位置确保接触件将不能滑出,其中可以很容易地或者通过可视的检查或者通过使用一个检查探头确认保持装置在主锁定位置的状态。
为了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是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个绝缘的壳体;容纳在这个壳体中的接触件;以及一个保持装置,其由壳体的前表面插入该装置,并且以一个暂时的锁定位置和一个主锁定位置把该装置锁定到壳体上,暂时的锁定位置使得接触件可以插进壳体中,而主锁定位置确保防止接触件由壳体中滑出,这个保持装置具有主锁定臂,它们包括主锁定突出部,当保持装置处于暂时的锁定位置时,这些伸出部防止把保持装置向里面推入,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伸出部防止把保持装置拉出,并且,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由壳体的侧表面暴露出这些主锁定突出部,其中,壳体具有支承部分,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部分支承在主锁定突出部附近的主锁定臂的背表面的侧面。
进而,权利要求2的电连接器是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其中,在比壳体的支承部分位于更前面的位置形成容许进行柔性变形的空间,这些空间容许保持装置的主锁定臂实现柔性变形。
进而,权利要求3的电连接器是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个绝缘的壳体;容纳在这个壳体中的接触件;以及一个保持装置,由壳体的前表面插入该装置,并且以一个暂时的锁定位置和一个主锁定位置把该装置锁定到壳体上,暂时的锁定位置使得接触件可以插进壳体中,而主锁定位置确保防止接触件由壳体中滑出,这个保持装置具有暂时的锁定臂,它们包括暂时的锁定突出部,当保持装置处于暂时的锁定位置时,这些伸出部防止把保持装置拉出,并且,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由壳体的侧表面暴露出这些暂时的锁定突出部,其中,壳体具有支承部分,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部分支承在主锁定突出部附近的暂时锁定臂的背表面的侧面。
在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中,因为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由壳体的侧表面暴露出主锁定突出部,并且因为壳体具有支承部分,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部分支承在主锁定突出部附近的主锁定臂的背表面的侧面,所以,在装有一个保持装置的电连接器中,该保持装置以一个暂时的锁定位置和一个主锁定位置把该保持装置锁定到壳体上,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由壳体的侧表面用肉眼检查在保持装置中形成的主锁定突出部或者使用一个检查探头测量主锁定突出部的高度确认保持装置在主锁定位置的状态。
进而,因为权利要求2的电连接器是权利要求1的电连接器,其中,在比壳体的支承部分位于更前面的位置形成容许进行柔性变形的空间,这些空间容许保持装置的主锁定臂实现柔性变形,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保持装置由暂时的锁定位置到主锁定位置的运动,同时保持权利要求1的本发明的效果。
还有,在权利要求3的电连接器中,因为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由壳体的侧表面暴露出暂时的锁定突出部,并且因为壳体具有支承部分,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部分支承在暂时的锁定突出部附近的暂时锁定臂的背表面的侧面,所以,在装有一个保持装置的电连接器中,该保持装置以一个暂时的锁定位置和一个主锁定位置把该保持装置锁定到壳体上,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由壳体的侧表面用肉眼检查在保持装置中形成的暂时锁定突出部或者使用一个检查探头测量暂时锁定突出部的高度确认保持装置在主锁定位置的状态。


图1A到1C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装置处在构成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中的暂时的锁定位置,图1A是透视图,图1B是图1A中沿着线1B-1B的剖面图,而图1C是在图1A中沿着线1C-1C的剖面图(在这里,在图1B中没有示出接触件);图2A到2C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装置处在构成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中的主要锁定位置,图2A是透视图,图2B是图2A中沿着线2B-2B的剖面图,而图2C是在图2A中沿着线2C-2C的剖面图(在这里,在图2B中没有示出接触件);图3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前面看壳体;图4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后面看壳体;图5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前面看保持装置;图6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后面看保持装置;图7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下面以一定的倾斜由后面看保持装置;图8A和8B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装置处在构成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帽盖连接器中的暂时的锁定位置,图8A是平面图,而图8B是前视图;图9是图8B中沿着线9-9的剖面图;图10是图8B中沿着线10-10的剖面图;图11是图8B中沿着线11-11的剖面图;图12A和12B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装置处在构成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帽盖连接器中的主要锁定位置,图12A是平面图,而图12B是前视图;图13是图12B中沿着线13-13的剖面图;图14是图12B中沿着线14-14的剖面图;图15是图12B中沿着线15-15的剖面图;图16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前面看壳体;图17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前面看保持装置;图18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后面看保持装置;图19A和19B示出了装有前插入型保持装置的传统示例的一个电连接器,图19A是剖面图,而图19B是透视图;以及图20为电连接器的另一传统的示例的解释性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A到1C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装置处在构成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中的暂时的锁定位置,图1A是透视图,图1B是图1A中沿着线1B-1B的剖面图,而图1C是在图1A中沿着线1C-1C的剖面图(在这里,在图1B中没有示出接触件)。图2A到2C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装置处在构成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中的主要锁定位置,图2A是透视图,图2B是图2A中沿着线2B-2B的剖面图,而图2C是在图2A中沿着线2C-2C的剖面图(在这里,在图2B中没有示出接触件)。图3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前面看壳体。图4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后面看壳体。图5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前面看保持装置。图6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后面看保持装置。图7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下面以一定的倾斜由后面看保持装置。
在图1A到1C和图2A到2C中,插头连接器1包括一个绝缘的壳体10,以两排(上排和下排)容纳在这个壳体10中的多个接触件20,以及一个用来确保接触件20不会滑出的保持装置30。
通过对一种绝缘的合成树脂进行模制把壳体10做成有一个基本上长方形的形状,并且壳体10具有多个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在这些腔室里面容纳着接触件20),这些腔室在左右方向(在图1A中的左右方向)上成为两排(上排和下排)。如在图3所示出的那样,每个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在壳体10的前侧面(在图1C和2C中的左侧面,在图3中的前侧面)上是敞开的。进而,用来紧固对应的接触件20的一个壳体撞杆12设置在每个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中。把设置在上排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中的壳体撞杆12做成使得这些壳体撞杆以一定的倾斜由壳体10的顶壁向前伸展;在另一方面,把设置在下排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中的壳体撞杆12做成使得这些壳体撞杆以一定的倾斜由壳体10的底壁向前伸展。
进而,在壳体10的顶壁和底壁中在与左右方向上相应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多个第一狭长开孔13。相应的第一狭长开孔13的宽度比相应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的宽度更狭窄。进而,在上排的壳体撞杆12的上方形成空间14,这些空间容许壳体撞杆12柔性变形,并且容许保持装置30的上侧调节部分33a进入(后面将描述),使得这些空间14与第一狭长开孔13连通。还有,在下排的壳体撞杆12的下面也形成空间14,这些空间容许壳体撞杆12柔性变形,并且容许保持装置30的下侧调节部分33b进入(后面将描述),使得这些空间14与第一狭长开孔13连通。相应的空间14在壳体10的前侧面是敞开的。在相应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的壳体撞杆12的前侧面上形成狭缝15,这些狭缝与空间14连通,并且在壳体10的前表面上是敞开的。进而,在壳体10的顶壁中在最左端的第一狭长开孔13与相邻的第一狭长开孔13之间和在最右端的第一狭长开孔13与相邻的第一狭长开孔13之间分别形成多个第二狭长开孔17,它们在前后方向上伸展。进而,在第二狭长开孔17的下面形成空间18,这些空间容许保持装置30的主锁定臂35进入(后面将描述),使得这些空间18与第二狭长开孔17连通。上面描述过的空间14与这些空间18彼此连通。进而,在壳体10的顶壁上形成一个锁定突出部16,当与一个帽盖连接器50配合时,这个锁定突出部与这个帽盖连接器50(见图8A和8B)锁定在一起。
进而,通过对一块金属板进行冲压和成形制作出每个接触件20,每个接触件20包括被对应的壳体撞杆12固定的一个基本上盒子形状的插座部分21,以及一个电线连接部分22,该连接部分由插座部分21向后伸展,并且通过夹紧把这部分连接到线束(在图中未示出)的电连线之一上。在插座部分21内设置一个弹性的接触部分23,此部分实现与配合的内凹接触件(在图中未示出)的弹性接触。
进而,把保持装置30由壳体10的前表面插入,并且把它在暂时锁定位置(见图1A到1C)和主锁定位置(见图2A到2C)锁定在壳体10中,暂时锁定位置容许接触件20可以插进壳体10中,而主锁定位置确保接触件20不能滑出。保持装置30包括一个长方形的平板形式的板部分31,此板部分在长度方向(在图1A中的左右方向)上伸展,从而把壳体10的前表面覆盖住,保持装置还包括多个上侧调节部分33a和下侧调节部分33b,它们分别由板部分31的上端和下端向后伸展。
在实现主锁定的时候,相应的上侧调节部分33a进入在壳体撞杆12上方形成的空间14中,并且限制壳体撞杆12向上的运动,因此确保上排的接触件20不能滑出。进而,在实现主锁定的时候,相应的下侧调节部分33b进入在壳体撞杆12下面形成的空间14中,并且限制壳体撞杆12向下的运动,因此确保下排的接触件20不能滑出。在板部分31中在与相应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多个配合接触件通过孔32,成为两排。进而,如在图1C和图5到7中清楚地示出的那样,在上侧调节部分33a和下侧调节部分33b的后端上分别形成暂时锁定突出部34,这些调节部分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锁定突出部防止当保持装置30处在暂时锁定位置时把保持装置30在向前的方向上拉出。上侧调节部分33a和下侧调节部分33b定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这些部分构成暂时锁定臂。把一对调节部分37做成使得这些调节部分37由相应的上侧调节部分33a突伸出,这对调节部分进入上排的狭缝15中,并且限制接触件20的插座部分21向上的运动。还有,把一对调节部分37做成使得这些调节部分37由相应的下侧调节部分33b突伸出,这对调节部分进入下排的狭缝15中,并且限制接触件20的插座部分21向下的运动。
进而,在最左端的上侧调节部分33a与相邻的上侧调节部分33a之间和在最右端的上侧调节部分33a与相邻的上侧调节部分33a之间分别形成主锁定臂35。把相应的主锁定臂35做成使得在实现主锁定的时候这些臂35进入在第二狭长开孔17的下面形成的空间18中。如在图1B和2B中所示,把主锁定突出部36做成在位于稍微朝向相应的主锁定臂35的后部(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由相应的主锁定臂35突伸出,当保持装置30处于暂时的锁定位置时,使用该主锁定突出部36防止把保持装置30在朝后的方向上推入,并且当保持装置3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使用该主锁定突出部36防止把保持装置30在朝前的方向上拉出。如在图2B中所示,把主锁定突出部36做成使得当保持装置3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通过第二狭长开孔17由壳体10的顶表面暴露出这些伸出部。
还有,如在图2B中所示,在壳体10的空间18的下面形成支承部分19a,当保持装置3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部分支承在主锁定突出部36附近的主锁定臂35的背表面的侧面。进而,在位于比壳体10的支承部分19a更在前面的位置形成容许柔性变形的空间19b,当保持装置30由暂时锁定位置运动到主锁定位置时,这些空间容许保持装置30的主锁定臂35进行柔性变形。
下面,将参考着图1A到1C和图2A到2C描述插头连接器1的组装方法。
在组装插头连接器1的过程中,首先由壳体10的前表面插入保持装置30,并且将保持装置30设置在暂时锁定位置,如在图1A到1C所示出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在上侧调节部分33a和下侧调节部分33b的后端上形成的暂时锁定突出部3 4与第一狭长开孔13的前边缘接触的结果,防止把保持装置30在向前的方向上拉出,并且,作为主锁定突出部36与壳体10的顶壁的前边缘接触的结果,防止把保持装置30在朝后的方向上推入。
下面,把已经把电连线连接到其上的相应的接触件20由壳体10的后侧面插进相应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11中。结果,把壳体撞杆12设置在接触件20的插座部分21的后侧面上,从而把接触件20临时地紧固起来,因此防止接触件20滑出。
接着,向后推处于暂时锁定位置的保持装置30,使得保持装置30处于主锁定位置,如在图2A到2C所示出的那样。保持装置30的主锁定臂35进入在第二狭长开孔17的下面形成的空间18中,并且,主锁定突出部36与第二狭长开孔17的前边缘接触,从而防止把保持装置30在向前的方向上拉出。进而,因为在位于比壳体10的支承部分19a更在前面的位置形成容许柔性变形的空间19b,这些空间容许保持装置30的主锁定臂35进行柔性变形,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将保持装置30由暂时的锁定位置移动到主锁定位置,进而,保持装置30的上侧调节部分33a进入在壳体撞杆12上方形成的空间14中,从而限制壳体撞杆12向上的运动,因此确保上排的接触件20不能滑出。进而,保持装置30的下侧调节部分33b进入在壳体撞杆12下面形成的空间14中,从而限制壳体撞杆12向下的运动,因此确保防止下排的接触件20滑出。结果,完成了插头连接器1的组装。
进而,当保持装置3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通过第二狭长开孔17由壳体10的顶表面暴露出主锁定突出部36,如在图2B中所示出的那样,从而由壳体10的顶表面的侧面可以用肉眼确认主锁定突出部36。结果,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肉眼检查确认保持装置30在主锁定位置的状态。
还有,因为当保持装置3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通过第二狭长开孔17由壳体10的顶表面暴露出主锁定突出部36,所以也可以通过使一个检查探头P由壳体10的顶表面侧与主锁定突出部36的顶表面接触,如在图2B中所示出的那样,并且通过测量主锁定突出部36离开一个特定的参照物的高度,检测出保持装置30在主锁定位置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壳体10的空间18的下面形成支承部分19a,当保持装置3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部分支承在主锁定突出部36附近的主锁定臂35的背表面的侧面,所以,即使使得检查探头P由壳体10的顶表面侧与主锁定突出部36的顶表面接触,主锁定突出部36也不会向下缩回。结果,可以可靠地检测出保持装置30在主锁定位置的状态。进而,把主锁定突出部36的顶表面做成平的表面,这样将实现与检查探头P的表面接触。
下面将参考着图8A和8B,9,10,11,12A和12B,13到18描述构成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一种帽盖连接器。图8A和8B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装置处在构成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帽盖连接器中的暂时的锁定位置,图8A是平面图,而图8B是前视图。图9是图8B中沿着线9-9的剖面图。图10是图8B中沿着线10-10的剖面图,图11是图8B中沿着线11-11的剖面图。图12A和12B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装置处在构成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帽盖连接器中主要锁定位置,图12A是平面图,而图12B是前视图。图13是图12B中沿着线13-13的剖面图。图14是图12B中沿着线14-14的剖面图。图15是图12B中沿着线15-15的剖面图。图16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前面看壳体。图17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前面看保持装置。图18为一个透视图,在该图中由上方以一定的倾斜由后面看保持装置。
在图8A和8B,9到11,12A和12B,以及13到15中,帽盖连接器50是与在图1A到1C中示出的插头连接器1配合的一种连接器,它包括一个绝缘的壳体60,以两排(上排和下排)容纳在这个壳体60中的多个接触件(在这些图中未示出),以及用来确保接触件不会滑出的一个保持装置70。每个接触件是外凸型的接触件,把接触件设计成与设置在图1A到1C中所示的插头连接器1中对应的接触件20的插座部分21接触、并且配合。
通过对一种绝缘的合成树脂进行模制制作出壳体60,并且壳体60包括一个基本上长方形的接触件容纳部分61和由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向前(在图8A中向下)伸展的一个外壳部分62。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内形成多个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这些腔室容纳着接触件。以两排(上排和下排)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左右方向(在图8A中的左右方向)上形成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每个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前侧面上是敞开的。进而,如在图11中所示,把用来紧固相应的接触件的一个壳体撞杆64设置在每个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中。把设置在上排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中的壳体撞杆64做成使得这些壳体撞杆以一定的倾斜由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顶壁向前伸展;在另一方面,把设置在下排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中的壳体撞杆64做成使得这些壳体撞杆以一定的倾斜由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底壁向前伸展。
进而,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顶壁和底壁中在与左右方向上相应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多个狭长开孔65,这些开孔在前后方向上伸展。进而,在上排的壳体撞杆64的上方形成空间66,这些空间容许壳体撞杆64柔性变形,并且容许保持装置70的上侧调节部分73a进入(后面将描述),使得这些空间66与狭长开孔65连通。还有,在下排的壳体撞杆64的下面也形成空间66,这些空间容许壳体撞杆12柔性变形,并且容许保持装置70的下侧调节部分73b进入(后面将描述),使得这些空间66与狭长开孔65连通。相应的空间66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前侧面是敞开的。此外,如在图10和11中所示,在上排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与下排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之间形成多个空间67,这些空间使得保持装置70的中心件74(后面将描述)可以进入。进而,如在图10中所示,把一对锁定突出部68做成使得这些锁定突出部68伸到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左和右侧壁的里面,把保持装置70的暂时锁定突出部76(后面将描述)锁定到该锁定突出部68上。再有,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左右方向上基本上中心部分在相邻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之间形成一个通孔69a,该通孔在前后方向上穿通,如在图9中所示出的那样。将通孔69a设计成用来使保持装置70的主锁定臂77(后面将描述)进入,并且把这个通孔69a做成有一个锁定突出部69b,把保持装置70的主锁定突出部78(后面将描述)锁定到该锁定突出部69b上。
进而,外壳部分62具有基本上正方形的形状,为的是可以与在图1A到1C中所示的插头连接器1配合。
进而,把保持装置70由壳体60的前表面通过外壳部分62插入,并且把保持装置以暂时锁定位置(见图8A和8B,9到11)和主锁定位置(见图12A和12B,以及13到15)锁定在壳体60中,暂时的锁定位置容许接触件可以插进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中,而主锁定位置双重锁定接触件。保持装置70包括一个长方形的平板形式的板部分71,此部分在长度方向(在图8B中的左右方向)上伸展,从而把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前表面覆盖住,保持装置还包括多个上侧调节部分73a和下侧调节部分73b,它们分别由板部分71的上端和下端向后伸展。
在实现主锁定的时候,相应的上侧调节部分73a进入在壳体撞杆64上方形成的空间66中,并且限制壳体撞杆64向上的运动,因此确保上排的接触件不能滑出。进而,在实现主锁定的时候,相应的下侧调节部分73b进入在壳体撞杆64下面形成的空间66中,并且限制壳体撞杆64向下的运动,因此确保下排的接触件不能滑出。在板部分71中形成多个接触件通过孔72,这些孔容许容纳在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中的接触件的外凸型的接触部分穿过。进而,如在图10,11和18中清楚地示出的那样,基本上在保持装置70的板部分71的中心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个中心件74,这些件进入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中形成的多个空间67中。进而,在板部分71的左端和右端形成一对暂时的锁定臂75,使得这些臂75向后伸展,如在图10和18中所示出的那样。如在图10中所示,在这个暂时的锁定臂75的后端上形成暂时的锁定突出部76,这些伸出部位于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上形成的锁定突出部68的后面,并且因此防止当保持装置70处于暂时的锁定位置时把保持装置70在向后的方向上拉出。如在图14中所示,把暂时的锁定突出部76设计成使得当保持装置7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通过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形成的开孔80由壳体60的侧表面暴露出这些伸出部76。
进而,如在图9和18中所示,把主锁定臂77做成使得这个臂77基本上在板部分71的中心部分(在左右方向上)、并且在上侧调节部分73a与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件74之间伸展到后面。主锁定臂77进入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中形成的通孔69a中。还有,把主锁定突出部78做成使得这个主锁定突出部78由主锁定臂77的左边缘伸出,当保持装置70处于暂时的锁定位置(如在图9中所示)时,该主锁定突出部78防止由于被设置到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中形成的锁定突出部69b的前面把保持装置70在朝后的方向上推,并且当保持装置70处于主锁定位置(如在图13中所示)时,该主锁定突出部78防止由于被设置到锁定突出部69b的后面把保持装置70在朝前的方向上拉出。
进而,如在图14中所示,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形成支承部分81,当保持装置7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部分支承在暂时锁定突出部76附近的暂时锁定臂75的背表面的侧面。
下面,将参考着图8A和8B,9到11,12A和12B,以及13到15描述帽盖连接器50的组装方法。
在组装帽盖连接器50的过程中,首先由壳体60的前表面插入保持装置70,并且将保持装置70设置在暂时锁定位置,如在图9到11所示出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在暂时锁定臂75上形成的暂时锁定突出部76与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上形成的锁定突出部68的后边缘接触的结果,防止把保持装置70在向前的方向上拉出,并且,作为主锁定突出部78与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中形成的锁定突出部69b的前边缘接触的结果,防止把保持装置70在朝后的方向上推,如在图9中所示出的那样。
下面,把已经把电连线连接到其上的相应的接触件20由壳体60的后侧面插进相应的容纳接触件的腔室63中。结果,把壳体撞杆64设置在接触件的锁定部分的后侧面上,从而把接触件临时地紧固起来,因此防止接触件滑出。
接着,向后推处于暂时锁定位置的保持装置70,使得保持装置70处于主锁定位置,如在图13所示出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主锁定臂77在通孔69a中向后前进,并且,主锁定突出部78与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中形成的锁定突出部69b的后边缘接触,从而防止把保持装置70在向前的方向上拉出。进而,在这种主锁定的情况下,保持装置70的上侧调节部分73a进入在壳体撞杆64上方形成的空间66中(如在图15中所示),从而限制壳体撞杆64向上的运动,因此确保上排的接触件不能滑出。进而,保持装置70的下侧调节部分73b进入在壳体撞杆64下面形成的空间66中,从而限制壳体撞杆64向下的运动,因此确保防止下排的接触件滑出。结果,完成了帽盖连接器50的组装。
进而,当保持装置7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通过开孔80由壳体60的侧表面暴露出在暂时锁定臂75上形成的暂时锁定突出部76,如在图14中所示出的那样,从而由壳体60的侧表面可以用肉眼确认暂时锁定突出部76。结果,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肉眼检查确认保持装置70在主锁定位置的状态。
还有,因为当保持装置7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通过开孔80由壳体60的侧表面暴露出暂时锁定突出部76,所以也可以通过使一个检查探头P由壳体60的侧表面侧与暂时锁定突出部76的侧表面接触,如在图14中所示出的那样,并且通过测量暂时锁定突出部76离开一个特定的参照物的高度,检测出保持装置70在主锁定位置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容纳接触件的部分61的侧壁上形成支承部分81,当保持装置7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部分支承在暂时锁定突出部76附近的暂时锁定臂75的背表面的侧面,所以,即使使得检查探头P由壳体60的侧表面侧与暂时锁定突出部76的侧表面接触,暂时锁定突出部76也不会缩回。结果,可以可靠地检测出保持装置70在主锁定位置的状态。进而,把主锁定突出部76的顶表面做成平的表面,这样将实现与检查探头P的表面接触。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绝缘的壳体;容纳在该壳体中的接触件;以及保持装置,该装置由壳体的前表面插入,并且以在暂时的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锁定到壳体上,暂时的锁定位置使得接触件可以插进壳体中,而主锁定位置确保防止接触件由壳体中滑出,该保持装置具有主锁定臂,它们包括主锁定突出部,当保持装置处于暂时的锁定位置时,这些伸出部防止把保持装置向里面推,而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伸出部防止把保持装置拉出,并且,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由壳体的侧表面暴露出这些主锁定突出部,其中,壳体具有支承部分,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部分支承在主锁定突出部附近的主锁定臂的背表面的侧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比壳体的支承部分位于更前面的位置形成容许进行柔性变形的空间,这些空间容许保持装置的主锁定臂实现柔性变形。
3.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绝缘的壳体;容纳在该壳体中的接触件;以及保持装置,该装置由壳体的前表面插入,并且在暂时的锁定位置和主锁定位置把该装置锁定到壳体上,暂时的锁定位置使得接触件可以插进壳体中,而主锁定位置确保防止接触件由壳体中滑出,该保持装置具有暂时的锁定臂,它们包括暂时的锁定突出部,当保持装置处于暂时的锁定位置时,这些伸出部防止把保持装置拉出,并且,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由壳体的侧表面暴露出这些暂时的锁定突出部,其中,壳体具有支承部分,当保持装置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这些部分支承在主锁定突出部附近的暂时锁定臂的背表面的侧面。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个保持装置,其由壳体的前表面插入,并且在一个暂时的锁定位置和一个主锁定位置把该装置锁定到壳体上,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肉眼检查或者使用一个检查探头确认保持装置在主锁定位置的状态。电连接器(1)包括一个保持装置(30),其由壳体(10)的前表面插入,并且在一个暂时的锁定位置或者一个主锁定位置把该装置锁定到壳体(10)上。该保持装置(30)具有主锁定臂(35),它们包括主锁定突出部(36),当保持装置(30)处于暂时的锁定位置时,伸出部防止把保持装置(30)向内推,当保持装置(3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伸出部防止把保持装置(30)拉出。当保持装置(3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由壳体(10)的侧表面暴露出主锁定突出部(36)。壳体(10)具有支承部分(19a),当保持装置(30)处于主锁定位置时,该部分支承在主锁定突出部(36)附近的主锁定臂(35)的背表面的侧面。
文档编号H01R13/436GK1610193SQ20041008576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6日
发明者佐川哲也, 相田安正, 梶井知昭, 泽田亮 申请人: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