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41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装设于折叠式行动电话等电子装置转轴上,以使该电子装置的两壳体(如基座与上盖)内部两操作电路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使用者携带,行动电话等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尺寸及重量不断的缩小与减轻,目前缩小手持式电子装置的尺寸的一种方式,是提供一种不只一个内含操作电路的壳体。换言之,此方式是提供一可转动并可与另一壳体相折叠的壳体,借此可缩小电子装置收合状态的尺寸,当需要操作此电子装置时,只需将相互折叠的两壳体展开即可。
然而,在使用这些手持式电子装置时,藏在这些相互分离的两壳体中的操作电路,必需能够相互沟通,而用来使这些电子装置的两壳体中的操作电路相互电性连接的技术手段包含软排线、缆线或开关等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现有一种使用软排线的电子装置(如行动电话),该电子装置包括有一具按键部51与操作电路(图略)的第一壳体(如基座)5、一具扬声器61、显示器62及操作电路63的第二壳体(如上盖)6,以及一枢接第二壳体6于第一壳体5一侧的转轴构件7,该转轴构件7包括一位于第二壳体6与第一壳体5相接一侧的第一枢轴71、一位于第一壳体5与第一枢轴71两侧的两第二枢轴72及一可由第一枢轴71的一开口712插入第一枢轴71内并与第一枢轴71呈紧配合的轴73。
在该电子装置中,第二壳体6中的操作电路63为电性连接至第一壳体5中的操作电路,因此该操作电路63的一侧延伸一传输讯号用的软排线64,以及在第一枢轴71内邻近组装轴73位置设有一开槽711,并在轴73设有一轴槽731,及在第一壳体5设有一与轴槽731相对应的开槽52。借此,将软排线64依序穿过第一枢轴71的开槽711、第一枢轴71的开口712、轴73的轴槽731及第一壳体5的开槽52,即可达到第一壳体5中以与第一壳体5内操作电路电性连接。
然而,上述现有的电子装置,在第二壳体6相对于第一壳体5转动时,由于轴73会相对于第二枢轴72转动,使得穿梭于转轴构件7的软排线64受到拉扯与扭转,使得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且会发生操作电路间接触不良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磨损小,较能耐开合,且使两操作电路相对枢转时能维持良好的电性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装设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二壳体间,用以电性连接该两壳体内部的操作电路,包括一套筒,其内部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多数个第一端子,其间隔设置于所述套筒上,这些第一端子各具有一环状接触轨道,所述环状接触轨道显露于所述套筒的第一容置空间内缘,这些第一端子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操作电路;一子电路板,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操作电路;一轴心,其内部形成有一第二容置空间,所述轴心上间隔设置有多数个通孔,所述子电路板置于所述轴心的第二容置空间中;多数个具有弹性的第二端子,经由通孔而置于所述子电路板上;以及多数个金属球体,分别置于所述轴心的通孔中,这些金属球体下缘分别与这些第二端子滑接接触,并将所述轴心插置于所述套筒的第一容置空间中,以令这些金属球体上缘分别与这些第一端子的环状接触轨道滑接接触。
借此,可利用金属球体滑接方式与第一端子的环状接触轨道接触实现电性连接,且金属球体可沿第一端子的环状接触轨道滚动,因此金属球体与第一端子之间磨损小,较能耐开合,且无现有软排线或缆线受到拉扯与扭转的问题存在,使得电连接器乃至于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且能避免操作电路间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使两操作电路间能维持良好的电性连接。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现有电连接器组装于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电连接器组装于电子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A为图3的A部分详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套筒与第一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套筒与第一端子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装于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装于电子装置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装于电子装置另一角度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请参阅图3、图4、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装设于折叠式行动电话等电子装置转轴上,以使该电子装置的两壳体1、2(如基座与上盖)内部两操作电路11、21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4(如图9至图11所示)。两壳体1、2以一枢轴组件3枢接,电连接器4包括有一套筒41、多数个第一端子42、一子电路板43、多数个第二端子44、一轴心45及多数个金属球体46所构成,其中套筒41以塑料材料制成,其呈一中空圆柱体,内部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411,第一容置空间411两端形成开口状。
这些第一端子42以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其以复合成型(insert-molding)方式间隔排列的设置于套筒41上(如图7及图8所示)。这些第一端子42各具有一环状接触轨道421及一接脚部422,环状接触轨道421弯折呈圆环状,并显露于套筒41的容置空间411内缘,而接脚部422则延伸出套筒41之外,可用以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的第二壳体2内的第二操作电路21。
套筒41外部并可设置有一遮蔽壳体47,遮蔽壳体47以金属材料制成,其覆盖于套筒41外部,具有较佳的电磁遮蔽效果,以防止电磁干扰。遮蔽壳体47一侧并设有一沿纵向开设的开口471,开口471可供这些第一端子42一端的接脚部422顺利的伸出套筒41之外。遮蔽壳体47二端并各设有一凹口472,且于套筒41外缘突设有相对应的凸块412,二凸块412与二凹口472相互卡接,使遮蔽壳体47可稳固的覆盖于套筒41外部。
子电路板43为一长条状电路板,其顶面近一端处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器431,第一连接器431为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第一连接器431并连接有多数个接脚部432,以接脚部432与子电路板43实现电性连接,子电路板43上近另一端处并设有一定位孔433。第一连接器431可与第一操作电路11上一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器111(板对板连接器)电性连接。
轴心45以塑料材料制成,其呈一圆柱体,内部形成有一第二容置空间451,第二容置空间451至少一端形成开口状。轴心45上间隔排列设置有多数个通孔452,这些通孔452由轴心45外缘贯通至第二容置空间451内,另于轴心45上设有一贯通两侧的穿孔453,子电路板43设置于轴心45的第二容置空间451中。
这些第二端子44以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其以压接方式间隔排列的置于子电路板43顶面(如图3A所示),这些第二端子44各具有一接触部441及一压接部442,接触部441及压接部442分别位于上、下方,这些第二端子44经由轴心45的通孔452,以压接部442压接于子电路板43顶面相对应的电性接点,使这些第二端子44与子电路板43实现电性连接,且可借由压接部442弹性压接于子电路板43顶面,而使第二端子44具有弹性。另以一定位组件(如插销)454穿设于轴心45的穿孔453及子电路板43相对应的定位孔433,使子电路板43得以稳固的定位于轴心45的第二容置空间451中。
这些金属球体46为以金属制成的圆球体,这些金属球体46分别置于轴心45的通孔452中,并令这些金属球体46下缘分别与这些第二端子44的接触部441滑接接触,而后可将与子电路板43、第二端子44及金属球体46组合的轴心45插置于套筒41的第一容置空间411中,以令这些金属球体46上缘分别与这些第一端子42的环状接触轨道421滑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利用第一端子42的接脚部422电性连接于第二壳体2内的第二操作电路21,且以第二端子44的接触部441透过金属球体46与第一端子42的环状接触轨道421滑接接触实现电性连接,第二端子44并透过子电路板43、接脚部432与第一连接器431实现电性连接,因此当第一连接器431与第一操作电路11上的第二连接器111电性连接时,两操作电路11、21即可实现电性连接;借由上述的组成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可装设于折叠式行动电话等电子装置转轴上,且可借由第一端子42、金属球体46及第二端子44的滑接接触实现该电子装置的两壳体1、2内部的两操作电路11、21的电性连接。
当该电子装置的两壳体1、2作开合动作,而使得两操作电路11、21产生枢转动作时,随即连动套筒41及轴心45产生枢转动作,使置于轴心45的通孔452中的金属球体46沿着第一端子42的环状接触轨道421内缘滚动滑接,使两壳体1、2无论开合成何种角度,其内部的两操作电路11、21仍能维持不中断的电性连接。
由于金属球体46利用滑接方式与第一端子42的环状接触轨道421接触实现电性连接,且金属球体46可沿第一端子42的环状接触轨道421内缘滚动,第二端子44并具有弹性,可弹性的顶触金属球体46,使金属球体46与第一端子42的环状接触轨道421及第二端子44滑接平顺,因此金属球体46与第一端子42的间磨损小,较能耐开合,且无现有软排线或缆线受到拉扯与扭转的问题存在,使得电连接器乃至于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且能避免操作电路间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使两操作电路间能维持良好的电性连接。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100,其屏蔽壳体1除具有电磁波屏蔽功能外,并具有导引电子卡300插入的功能,且其退卡装置4亦依据电子卡300的规格形状特性分别位于绝缘插座2的两侧加以配置,使其供电子卡300插入的前端尺寸完全趋近于电子卡300的宽度,免除现有电子卡连接器的塑料框体外覆金属壳体的繁琐构造,符合所应用的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趋势,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装设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二壳体间,用以电性连接该两壳体内部的操作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筒,其内部形成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多数个第一端子,其间隔设置于所述套筒上,各所述第一端子各具有一环状接触轨道,所述环状接触轨道显露于所述套筒的第一容置空间内缘,各所述第一端子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操作电路;一子电路板,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操作电路;一轴心,其内部形成有一第二容置空间,所述轴心上间隔设置有多数个通孔,所述子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轴心的第二容置空间中;多数个第二端子,经由通孔而置于所述子电路板上;多数个金属球体,分别置于所述轴心的通孔中,各所述金属球体下缘分别与各所述第二端子滑接接触,并将所述轴心插置于所述套筒的第一容置空间中,以令各所述金属球体上缘分别与各所述第一端子的环状接触轨道滑接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外部设置有一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以金属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一侧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供各所述第一端子伸出套筒之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二端各设有一凹口,所述套筒外缘突设有相对应的凸块,所述二凸块与所述二凹口相互卡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端子各具有一接脚部,所述接脚部延伸于所述套筒之外,各所述第一端子以接脚部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的第二壳体内的操作电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电路板上设置有一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子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操作电路上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端子以压接方式置于所述子电路板上,使各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弹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端子各具有一接触部及一压接部,各所述第二端子以压接部压接于所述子电路板上相对应的电性接点,各所述金属球体下缘分别与各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部滑接接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设有一贯通两侧的穿孔,并以一定位组件穿设于所述轴心的穿孔及所述子电路板上一相对应的定位孔,使所述子电路板定位于所述轴心的第二容置空间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一套筒、多数个第一端子、一子电路板、多数个第二端子、一轴心及多数个金属球体,这些第一端子间隔设置于套筒上,这些第一端子各具有一环状接触轨道并显露于该套筒内缘,该轴心上间隔设置有多数个通孔,该子电路板置于该轴心内部,这些第二端子经由通孔而置于该子电路板上,这些金属球体分别置于该轴心的通孔中,这些金属球体下缘分别与这些具有弹性的第二端子滑接接触,并将该轴心插置于该套筒中,以令这些金属球体上缘分别与这些第一端子的环状接触轨道滑接接触;借此,可实现两壳体内部两操作电路电性连接,且无软排线或缆线受到拉扯与扭转的问题存在。
文档编号H01R13/66GK2705920SQ20042005980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1日
发明者高辉 申请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