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027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高密度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用以实现不同电子装置间的信号传输,随着电连接器的体积小型化、传输速率高速化的发展趋势,其导电端子越来越密集,承载端子的舌板越来越薄,如美国专利公告第5,219,294号,其公连接器设有互相平行的三舌板,该等舌板较薄,强度较弱,于对接时可能会受到破环。美国专利公告第6,702,615号提供了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于舌板的两端分别设有肋板,起到加强舌板的作用。而且,现有的大部分电连接器或者与其对应的对接连接器位于电子装置内部,在对接过程中,两电连接器处于盲接状态。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希望得到一种集加强舌板强度、导引及防误插作用于一体,且结构简单的电连接器,以适应电连接器的高密度、小型化发展趋势。
所以,需要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结构简单,集加强舌板强度、导引及防误插作用于一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基体、自基体延伸的舌板及与舌板连接固定的肋板,一壁部包围舌板及肋板以形成具有对接面的对接部,且该壁部与舌板及肋板间隔一定距离,上述舌板的侧边设有凹槽以收容上述端子,肋板突伸出舌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电连接器的肋板结构,集加强舌板强度、导引、防误插作用于一体,结构简单,符合电连接器的高密度、小型化发展趋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主要包括绝缘本体1、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金属遮蔽壳体2、端子3、与对接连接器互相扣持的锁扣部4、用以将该电连接器100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的抓板部5及端子定位板7。
请参图1至图3所示,绝缘本体1是由塑料制成,其包括纵长基体10、自基体10向前延伸的两平行舌板111及自基体10两端向后延伸的安装部12。每一舌板111的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凹槽(未标号),该等凹槽向后延伸且贯穿基体10,若干端子3收容于凹槽内,该等端子包括信号端子3a及较宽的电源端子3b。每一端子3括固持于舌板111凹槽内的对接部分31、向后延伸且收容于基体10内的连接部分(未标号)及自连接部分垂直弯折的焊接部32,该焊接部32穿过端子定位板7以连接于电路板。舌板111两端分别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肋板112a、112b。一遮蔽壳体2包括一框形部21,其设有矩形前开口及矩形后开口,框形部21的后开口两端分别向外弯折出凸片22,一侧边向后延伸有两具有缺口的卡扣部23,基体10的一侧边于对应位置设有凸块113,遮蔽壳体1借助卡扣部23卡持于凸块113而组装于绝缘本体1。如此,遮蔽壳体2的框形部21包围上述两舌板111及两肋板112,形成可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部11,该对接部11具有对接面。参图示,遮蔽壳体的框形部21形成对接部的壁部,其与舌板111及肋板112间隔一定距离,其具体的间隔大小与对接连接器的具体结构构有关。位于舌板111两端的肋板112略突伸出对接面,如此,其既可增强舌板111的强度,又可在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过中起导引作用。当然,对于对接部呈矩形的电连接器,该肋板112的两端宽度不一,形成防误插结构,即将两肋板112的平行于对接面的横截面形状设置成非中心对称,在本实施例中,该两横截面大致为同向锲形(如图所示)或三角形。本电连接器的对接部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接部亦可为美国专利公告第6,702,615号所揭示的电连接器的对接部形式,即基体设有对接面,其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及位于四周的侧壁,两舌板位于凹槽内,且延伸至对接面,四侧壁包围上述舌板形成对接部的壁部。所以,在第二实施例中,对接部可以采用该第6,702,615号专利所揭示的对接部形式,且肋板位于舌板两端,并突伸出对接面,壁部与舌板及肋板为互相分离状态,当然,肋板两端的宽度可以大小不一。
请继续参照图2至图4所示,绝缘本体1基体10的两端分别向后延伸有安装部12,该安装部12用以安装锁扣部4、抓板部5及端子定位板7。每一安装部12设有与对接面平行的前端面12a、顶面12b、底面12c及内侧面12d。上述遮蔽壳体2的凸片22位于前端面12a上;安装部112的顶面12b略低于基体10的顶面,基体10的两侧缘形成高出顶面12b的抵靠部114;安装部112的底面12c设有一方形凹口121,该凹口121内设有一安装孔122,且该安装孔122贯通安装部112的顶面12b、底面12c。锁扣部4包括矩形抓扣部40及自抓扣部41的底部401向后延伸的两固持部41,每一固持部41设有方形安装板411,该安装板411设有通孔412。抓板部5包括方形基部51及自基部51弯折延伸的两叉状扣持脚52,基部51上亦设有通孔511。
下面将描写锁扣部4及抓板部5组装于安装部12的过程。首先将抓板部5的基部51安放于安装部12底面12c的凹口121内,然后将锁扣部4跨骑于安装部12上,其中抓扣部40底部401抵靠于前端面12a,两安装板41分别位于顶面12b及底面12c上,一柱状锁固装置6,比如螺帽,穿过通孔412、511及安装孔122而将锁扣部4及抓板部5固持于一起,其中位于锁固装置6一端的抵挡部61抵挡住抓板部5的基部51,抓板部5的扣持脚52远离底面12c延伸以扣持于电路板,安装板411前端抵靠于基体10的抵靠部114,当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分离时,该抵靠部114亦能防止锁扣部4受到拉力而松散的缺陷。如图2所示,遮蔽壳体2的凸片22被抓扣部40底部401抵压于安装部的前端面12a上,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现有的遮蔽壳体需另设螺帽等锁扣机构将其固定于锁扣部或绝缘本体上,绝缘本体两端需设有安装部以承载螺帽或锁扣机构,而本实用新型的遮蔽壳体2直接借助凸片22被抓扣部40抵压于安装部12上,无需锁扣机构,即用以承载凸片22及锁扣部4底部401的前端面沿纵长方向的宽度约等于抓扣部40沿纵长方向的宽度即可,安装部12的主要部分位于基体10的后侧,大大减小绝缘本体1沿纵长方向的长度,且简化制程。当遮蔽壳体2、锁扣部4及抓板部5为金属时,其可建立一电性路径。本实施例的抓扣部是一中间具有矩形缺口的矩形基板,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具有钩扣部的锁扣部连接,当然,本电连接器的抓扣部亦可一钩扣结构。
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端子定位板7,其位于两安装部12之间。定位板7包括矩形板状部71,其两端分别向上延伸有钩扣脚72。安装部12的内侧面12d设有凹槽115,定位板7借助钩扣脚72的顶端钩扣于凹槽115内而组装于两安装部12之间。板状部71设有若干排端子孔73,端子3的焊接部32穿过该等端子孔73而连接于电路板。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基体、自基体延伸的舌板及与舌板连接固定的肋板,一壁部包围上述舌板及肋板以形成具有对接面的对接部,且该壁部与舌板及肋板间隔一定距离,舌板的侧边设有若干凹槽以收容上述端子,其特征在于该肋板突伸出对接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舌板与肋板是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肋板两端的宽度大小不一,形成防误插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肋板沿平行于对接面的横截面大致呈锲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组装于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至少部分包围舌板及肋板,形成上述对接部的壁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包括框形部及自框形部后面两端分别延伸的凸片,该框形部包围上述舌板及肋板,形成上述对接部的壁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锁扣部,绝缘本体的两端分别向后延伸有安装部,锁扣部固定于安装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锁扣部包括抓扣部及固持部,凸片夹持于抓扣部与安装部之间,并通过固持部将锁扣部及遮蔽壳体固定于安装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抓板部,该抓板部固持于安装部,且可通过锁扣部与遮蔽壳体电性导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固持装置,抓板部包括基部及自基部一边缘延伸的扣持脚,基部设有通孔,每一固持部设有安装板,该安装板设有通孔,安装部设有贯穿其自身的安装孔,固持装置穿过上述通孔及安装孔将锁扣部及抓板部固定于安装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基体、自基体延伸的舌板及与舌板连接固定的肋板,一壁部包围舌板及肋板以形成具有对接面的对接部,且该壁部与舌板及肋板间隔一定距离,上述舌板的侧边设有凹槽以收容上述端子,肋板突伸出舌板。本电连接器的肋板结构,集加强舌板强度、导引、防误插作用于一体,结构简单,符合电连接器的高密度、小型化发展趋势。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728025SQ20042007806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2日
发明者毛玉华, 李春生, 朱峰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