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060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辅助平衡机构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连接器领域,通常电讯号的传输通过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间的对接来实现。一般电连接器包括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配合的对接部及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安装部,而通常对接部分为平行于电路板延伸或垂直于电路板延伸两种形式,即对接电连接器平行于电路板与电连接器对接或对接电连接器垂直于电路板与电连接器对接。
请参见于2002年11月6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2520030号,其记载了一种对接部平行于电路板延伸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纵长的绝缘本体、遮蔽壳体及若干端子。上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基部垂直向外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基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柱,上述对接部前端凹设有一收容空间。上述遮蔽壳体包覆在绝缘本体的外侧,所述遮蔽壳体具有屏蔽端子的功效。若干端子包括固持于基部上的固持部、延伸于对接部上且凸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基部的安装部。由于对接部的底面高于安装面,这样引起电连接器重心的竖直投影落在安装面外,当电连接器组装在电路板上时,所述电连接器容易发生倾斜,从而影响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品质,使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的对接配合变得十分困难,甚至无法进行对接配合。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加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具有可辅助平衡电连接器的支撑件,从而可保证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品质及正位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基部、对接部及至少一端子,所述基部具有可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面,上述对接部自基部一侧大致平行于安装面延伸,并且对接部位于安装面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端子设有延伸于对接部上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基部可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支撑件,该支撑件与对接部位于基部的同一侧,所述支撑件设有支撑电连接器的支撑部及可抵靠于电路板上的抵靠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抵靠于电路板上的支撑件支撑对接部,保证电连接器平衡,从而使电连接器正确安装在电路板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端子定位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遮蔽壳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6为沿图1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安装于电路板上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电连接器(未标号)及支撑件6。而所述电连接器由绝缘本体2、包覆于绝缘本体2外围的遮蔽壳体3、若干端子4及用于定位端子4的定位座5组成。其中绝缘本体2、定位座5及支撑件6由塑料注射而成,遮蔽壳体3及若干端子4由金属冲压而成。
请参阅图2及图6所示,绝缘本体2设有一纵长的板体22,所述板体22具有前端面221及后端面222,于前端面221相对两端向前延伸有大致呈塔状的导引柱23,于板体22的底面邻近后端面222相对两端向下延伸有支架24。所述板体22的前端面221凹设有收容空间223,于收容空间223的上下两内侧壁设有贯穿板体22的前端面221及后端面222的若干收容槽200,所述板体22的后端面222设有一贯穿底面的开口210。所述开口210与形成于两支架24之间的空间相通,我们将其共同定义为端子尾部收容空间(未标号)。若干端子4固持于收容槽200内,其设有接触部41及于接触部41垂直向下延伸的安装部42。所述接触部41凸伸入收容空间223,而安装部42收容在上述端子尾部收容空间内。
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所述定位座5具有定位板50及从定位板50的两端向上延伸的固持架52。上述定位板50设有若干定位孔500,所述定位孔500是定位端子4的安装部42。首先将端子4的安装部42对准定位孔500,同时上述两固持架52夹持在设于支架24内侧的夹持块244上,此时按压定位板50直到设于固持架52末端的倒钩520收容在设于支架24内侧邻近板体22底面的狭槽245内。所述支架24与定位板50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是组装在绝缘本体2上,所述遮蔽壳体3具有包覆于板体22的顶壁30、底壁31及两侧壁32,在侧壁32的后半部底端设有延伸出安装面241的接地脚320。在组装时将绝缘本体2从遮蔽壳体3的后端组装入其中,直到设于遮蔽壳体3前端纵长向两端的若干弯折弹片33收容在绝缘本体2的导引柱23上对应的凹口231内,在接地脚320的叉形处一体延伸出向内弯折的弯折片322收容在设于支架24外侧的凹槽243内,然后将遮蔽壳体3后端的扣合部35弯折扣合在绝缘本体上。这样,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
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板体22的后端与支架24、定位板50及遮蔽壳体3共同定义为电连接器的基部,而板体22的前端与包覆于板体22前端的遮蔽壳体3共同定义为电连接器的对接部。上述基部具有一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安装面241。所述对接部具有环绕形成收容空间223的上壁、下壁及两侧壁。本实施例中,对接部是平行于安装面241延伸且位于安装面241所在平面的上方,即电连接器组装在电路板10上后,对接部悬空而与电路板10间隔一定距离,对接电连接器平行于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对接部对接。由于对接部自基部平行于安装面悬空延伸,所以所述电连接器重心的竖直投影落在安装面241的外侧,从而使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容易倾翻。
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所述支撑件6具有主体部61,自主体部61一侧不同部位分别延伸有上臂62、卡持臂63及下臂64。所述卡持臂63是收容在电连接器对接部上的收容空间22 3内,上臂62抵靠于电连接器的上壁上。所述上臂62与卡持臂63形成一夹持口620,该夹持口620夹持电连接器上壁,并将支撑件6固持在电连接器上。所述上臂62与卡持臂63的共同组合定义为支撑件6的支撑部(未标号),其起到将支撑件6支撑电连接器的对接部并固持在电连接器上的作用,且电连接器组装于电路板10上后支撑件6可自电连接器上移除。所述下臂64的抵靠面640与安装面241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卡持臂63与下臂64形成一下开口630,所述主体部61的下部与下臂64的共同组合定义为支撑件6的抵靠部。当电连接器组件100安装于电路板10上时,所述支架24于底面向下延伸的定位柱242收容在电路板10对应的孔内(未图示)。而抵靠部的抵靠面640与安装面241抵靠于电路板10上。这样,所述电连接器组件100的重心的竖直投影落在抵靠面640与安装面241所围成的有效面内,所以上述电连接器组件100能平稳的安装在电路板10上,使电连接器的对接部与电路板10保持平行,从而使电连接器稳固的焊接在电路板10上,保证电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10上的品质。当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10上后,将所述支撑件6自电连接器上移除。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也可采用其它实施方式比如,上述电连接器的对接部延伸方向也可与安装面241所在平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即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10上后,对接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对接部的对接方向与电路板10成一夹度。
比如,上述支撑件6的支撑部也可夹持在电连接器对接部的下壁上,或者同时夹持对接部的上、下壁,或者卡持于对接部的收容空间223内。
再比如,所述支撑件6也可将上臂62、卡持臂63及抵靠臂64共同夹持在电连接器的对接部上。
再比如,所述支撑件6的卡持臂63也可卡持在电连接器的基部上,支撑件6的上臂62抵靠在电连接器对接部的下壁上。
再比如,所述支撑件6也可以将上臂62粘贴于对接部的下壁上而将支撑件6保持在电连接器的对接部上。
再比如,当电连接器组装在电路板10上时,也可将支撑件6直接塞在对接部与电路板之间,支撑件的上端抵靠在电连接器的对接部下,支撑件的下端抵靠在电路板10上,使电连接器的对接部与电路板保持平行。
再比如,所述支撑件6的抵靠部也可不设有抵靠臂64,而直接由支撑件6的主体部61下端抵靠在电路板10上。
再比如,所述电连接器的对接部也可为一舌板,若干端子4延伸于舌板上,支撑件6的支撑部可分离的夹持在电连接器的所述舌板上。
再比如,所述电连接器的对接部也可没有遮蔽壳体包覆。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基部、对接部及至少一端子,所述基部具有可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面,上述对接部自基部一侧大致平行于安装面延伸,并且对接部位于安装面所在平面的上方,所述端子设有延伸于对接部上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基部可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支撑件,该支撑件与对接部位于基部的同一侧,所述支撑件设有支撑电连接器的支撑部及可抵靠于电路板上的抵靠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是支撑于电连接器的对接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设有对接面,对接面上凹设有收容空间,支撑件的支撑部具有一卡持臂,所述卡持臂可分离的卡持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两臂部,该两臂部夹持于对接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具有一抵靠面,该抵靠面与上述安装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6.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基部、对接部及至少一端子,所述基部具有可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面,所述对接部自基部一侧延伸,并且对接部位于安装面所在平面的上方,使上述电连接器重心的竖直投影落在所述安装面之外的一侧,所述端子设有延伸于对接部上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基部可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上述安装面的电连接器重心的竖直投影所落的一侧,该支撑件具有支撑电连接器的支撑部及可抵靠于电路板上的抵靠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是支撑在电连接器的对接部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设有对接面,对接面上凹设有收容空间,支撑件的支撑部具有一卡持臂,所述卡持臂可分离的卡持在所述收容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有两臂部,该两臂部夹持于对接部上。
10.如权利要求6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具有一抵靠面,该抵靠面与上述安装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及支撑件,其中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包覆于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若干端子及用于定位端子的定位座。绝缘本体具有基部,该基部具有安装面,自基部平行于安装面延伸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位于安装面的上方,若干端子是收容在上述绝缘本体内,其设有延伸于绝缘本体对接部上的接触部及延伸出基部的安装部。上述支撑件设有保持部及抵靠部,所述保持部是使支撑件固持于绝缘本体上,而抵靠部具有一抵靠面,所述抵靠面与上述安装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安装时所述电连接器重心的竖直投影落在上述抵靠面与安装面所围成的平面内,从而使电连接器正确安装在电路板上。
文档编号H01R13/73GK2737009SQ200420079938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7日
发明者李伟, 李春生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