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674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发光元件的光量变化来实现灰度的方法,一般有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 WidthModulation)方法。特别是在通过驱动电流值的调整而进行了LED的光量修正后进行灰度控制的情况下,驱动电流值的变更变得更困难,所以在灰度控制中利用专门的PWM方式。
但是,在上述的PWM方式中,必需细致地控制脉冲宽度,所以产生信号的导通/截止控制造成的开关噪声而导致的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等问题。
而且,在PWM方式中,在使发光色不同的多个LED组合来得到希望的色彩的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使脉冲宽度变化来实现灰度,所以如图8所示,仅在某个期间实现色彩的融合,色彩的再现性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可以不使用PWM方式,在进行光量修正后进行灰度控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电路,是包含与各个发光元件串联连接,同时相互并联连接,从而向发光元件提供电流的多个恒流源的恒流电路,多个恒流源构成包含各个第1~第M(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个恒流源的第1~第N(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个恒流块,第1~第M个恒流源间的电流比在恒流块间大致相同;以及控制电路,根据表示第1~第M个恒流源各自的有效/无效的光量修正数据,对所有的恒流块共同地、选择性地将第1~第M个恒流源设为有效状态,根据表示第1~第N个恒流块各自的导通/截止的灰度数据,选择性地将第1~第N个恒流块设为导通,属于被导通的恒流块的有效状态的恒流源对发光元件提供电流。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可以不使用PWM方式,在进行光量修正后进行灰度控制。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LED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恒流电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LED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一例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对于各个光量修正数据的灰度数据和输出电流值的关系的表。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灰度控制的RGB各色的驱动电流的图。
图6是表示控制电路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LED驱动装置的变形例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利用了PWM方式的灰度控制中的RGB各色的驱动电流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按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LED装置100的结构的方框图。该LED装置100是作为发光元件具有LED的发光装置,例如为被利用于LED电视和室外的LED显示器(vision)等中的发光装置。这里,LED装置100是具有红色的LED1R、绿色的LED1G、和蓝色的LED1B,混合各LED的光而以规定色彩发光的装置。但是,发光元件的种类、个数、以及发光色没有特别限定。
LED装置100具有驱动LED1R、1G、1B的LED驱动装置2。该LED驱动装置2由一个IC构成,包含用于驱动LED1R、1G、1B的LED驱动装置2R、2G、2B。LED驱动装置2R、2G、2B是通过电流值控制来实现LED光量修正和灰度控制的电路。如图1所示,LED驱动装置2R、2G、2B分别具有恒流电路10R、10G、10B、光量修正数据存储电路20R、20G、20B、灰度数据存储电路30R、30G、30B以及控制电路40R、40G、40B。
以下,对LED驱动装置2R的结构进行说明。而且,对于LED驱动装置2G、2B的结构,由于与LED驱动装置2R基本相同,所以这里省略说明。
恒流电路10R是包含多个对LED1R提供驱动电流的恒流源的电路。图2是表示恒流电路10R的结构的概略图。如图2所示,恒流电路10R包含分别与LED1R串联连接,同时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恒流源S11~SNM。于是,这些多个恒流源S11~SNM分别构成包含第1~第M个恒流源S11~S1M、S21~S2M、…、SN1~SNM的第1~第N个恒流块B1~BN。这里,属于第n(n=1,2,…,N)个恒流块Bn的第m(m=1,2,…,M)个恒流源表示为“Snm”。
这些恒流源S11~SNM的输出电流值如下那样被加权。即,对于所有的恒流块,第1,2,…,M个恒流源间的电流比为20∶21∶…∶2M-1。而且,对于第1~第M个的各恒流源,恒流块B1,B2,…,BN间的电流比为20∶21∶…∶2N-1。换言之,对于m=1~M的每个,恒流源S1m,S2m,…,SNm间的电流比为20∶21∶…∶2N-1。因此,属于恒流块Bn的第m个恒流源Snm的输出电流值被表示为2n-1·2m-1·Io(Io为单位电流值)。
光量修正数据存储电路20R是存储对于LED1R的光量修正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电路,例如为闪存等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这里,光量修正数据是对所有的恒流块共用地、表示第1~第M个恒流源各自的有效/无效的数据。该光量修正数据优选为各位(bit)表示各恒流源的有效/无效的M位的位数据。
灰度数据存储电路30R是对于LED1R存储灰度数据的易失性的存储电路,例如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位寄存器、锁存电路等。这里,灰度数据是表示恒流块B1~BN各自的导通/截止的数据。灰度数据优选为各位表示各恒流块的导通/截止的N位的位数据。
控制电路40R是根据光量修正数据和灰度数据来控制恒流电路10R的输出电流值的电路。具体来说,控制电路40R根据光量修正数据,对所有恒流块共用地、选择性地将第1~第M个恒流源设为有效状态或者无效状态。这里,所谓有效状态是恒流源可导通的状态,所谓无效状态是恒流源始终截止的状态。而且,控制电路40R根据灰度数据,选择性地将恒流块B1~BN导通或者截止。由此,属于被控制电路40R导通的恒流块的有效状态的恒流源对LED1R提供驱动电流。
在上述的结构中,可以在从“00…0”(十进制数的0)到“11…1”(十进制数的2M-1)为止的范围内设定光量修正数据,可以在从2n-1·0·Io(=0)到2n-1·(2M-1)·Io为止的范围内,以等间隔(步长2n-1·Io)、2M级来调整各恒流块Bn(n=1,2,…,N)的可输出的电流值。例如,在光量修正数据被设定为L(十进制数)的情况下,各恒流块Bn的可输出的电流值为2n-1·L·Io,即最大输出电流值的L/(2M-1)倍。于是,在此之后,可以在从“00…0”(十进制数的0)到“11…1”(十进制数的2N-1)为止的范围内设定灰度数据,可以在从0·L·Io(=0)到(2N-1)·L·Io为止的范围内,以等间隔(步长L·Io)、2N级来使恒流电路10R的输出电流值变化。例如,灰度数据在被设定为G(十进制数)的情况下,恒流电路10R的输出电流值为G·L·Io。因此,按照上述结构,可以通过电流值灰度来实现LED的光量修正和灰度控制。
而且,在恒流电路10R中,各恒流块也可以包含为始终有效状态的恒流源。例如,在各恒流块Bn(n=1,2,…,N)中,还设置了输出电流值为2n-1·α·Io的始终有效状态的恒流源时,可以在从2n-1·(0+α)·Io到2n-1·(2M-1+α)·Io为止的范围内设定各恒流块Bn的可输出的电流值。即,可以使恒流块的可输出的电流值的光量修正数据的调整范围具有偏移量。
而且,恒流电路10R也可以包含始终为导通状态的恒流块。例如,在恒流电路10R中还设置了输出电流值为β·L·Io(L为光量修正数据)的始终导通状态的恒流块时,可以在从(0+β)·L·Io到(2N-1+β)·L·Io为止的范围内设定恒流电路10R的输出电流值。即,可以使恒流电路10R的输出电流值的灰度数据的设定范围具有偏移量。
图3是表示LED驱动装置2R的具体结构一例的电路图。以下,按照图3,更具体地说明LED驱动装置2R的结构。
恒流电路10R构成为包含PMOS晶体管M10~M14、M20~M24、M30~M34、M40~M44。这些PMOS晶体管是分别和后述的基准晶体管M0构成电流镜电路而作为恒流源起作用的输出晶体管。在本电路例中,恒流块B1由作为第1~第4个恒流源的第1~第4PMOS晶体管M11~M14,以及始终为有效状态的第0PMOS晶体管M10构成。同样,恒流块B2,B3,B4分别由作为第1~第4个恒流源的第1~第4PMOS晶体管M21~M24,M31~M34,M41~M44以及始终为有效状态的第0PMOS晶体管M20,M30,M40构成。在图3中,属于第n(n=1~4)个恒流块的第m(m=0~4)个PMOS晶体管被表示为“Mnm”。
这些PMOS晶体管M10~M44的晶体管尺寸被如下那样加权。即,对于所有的恒流块,第0,1,2,3,4个PMOS晶体管间的尺寸比被设定为10∶1∶2∶4∶8。而且,对于第0~第4个各PMOS晶体管,恒流块B1,B2,B3,B4间的尺寸比为1∶2∶4∶8。换言之,对于m=0~4的每一个,PMOS晶体管M1m,M2m,M3m,M4m间的尺寸比为1∶2∶4∶8。因此,如果将属于恒流块B1的第1个PMOS晶体管M11的晶体管尺寸设为1,则属于恒流块Bn的第m(m=1~4)个PMOS晶体管Mnm的晶体管尺寸被表示为2n-1·2m-1。而且,属于恒流块Bn的第0个PMOS晶体管Mn0的尺寸被表示为2n-1·10。
光量修正数据存储电路20R在这里保持作为各位表示各PMOS晶体管的有效/无效的4位数据的光量修正数据。这里,在4位数据中,由下位开始第1,2,3,4位的数据L1,L2,L3,L4分别与第1,2,3,4个PMOS晶体管对应。而且,位“1”表示有效,位“0”表示无效。
灰度数据存储电路30R在这里保持作为各位表示各恒流块的导通/截止的4位数据的灰度数据。这里,在4位数据中,由下位开始第1,2,3,4位的数据G1,G2,G3,G4分别与各个恒流块B1,B2,B3,B4对应。而且,位“1”表示导通,位“0”表示截止。
控制电路40R被构成为包括与合计20个PMOS晶体管M10~M44的每一个对应设置的合计20个AND电路A10~A44,合计20个的PMOS晶体管PM,以及合计20个的NMOS晶体管NM和基准电流生成电路41R。而且,在图3中,标号“PM”和“NM”被代表性地赋予左上的PMOS晶体管和NMOS晶体管,对其它19个省略。
与第1~第4个PMOS晶体管Mnm(n=1~4,m=1~4)对应而设置AND电路Anm。在该AND电路Anm中输入在光量修正数据存储电路20R中设定的光量修正数据(4位数据)的下位起第m位数据Lm,以及在灰度数据存储电路30R中设定的灰度数据(4位数据)的由下位起第n位数据Gn。AND电路Anm取得并输出它们的逻辑积。
而且,与第0个PMOS晶体管Mn0(n=1~4,)对应设置AND电路An0。在该AND电路An0中输入电源电压以及在灰度数据存储电路30R中设定的灰度数据(4位数据)的由下位起第n位数据Gn。AND电路An0取得并输出它们的逻辑积。
与PMOS晶体管Mnm(n=1~4,m=0~4)对应,设置PMOS晶体管PM以及NMOS晶体管NM。PMOS晶体管PM和NMOS晶体管NM栅极和漏极相互连接构成反相器(inverter)。PMOS晶体管PM和NMOS晶体管NM的栅极(反相器的输入侧)与AND电路Anm的输出端子连接,漏极(反相器的输出侧)与PMOS晶体管Mnm的栅极连接。而且,PMOS晶体管PM的源极与电源电压连接,NMOS晶体管NM的源极与基准晶体管M0的栅极连接。
基准电流生成电路41R被构成为包括运算放大器OP、基准电压源Vref、PMOS晶体管的基准晶体管M0、可变电阻器R、以及电阻调整用存储器41a。运算放大器OP的正相输入端子与基准电压源Vref连接,输出端子与基准晶体管M0的栅极连接。该基准晶体管M0的源极与电源电压连接,漏极经由可变电阻器R与地连接。
该可变电阻器R的端子间电压被反馈到运算放大器OP的反相输入端子,由此,运算放大器OP以其正相输入端子和反相输入端子始终为同电位那样动作。即,运算放大器OP将可变电阻器R的端子间电压维持为始终与施加到正相输入端子的电压Vref相等。因此,流过基准晶体管M0的基准电流Iref被控制为Vref/R(R为可变电阻器R的电阻值)。
可变电阻器R被构成为与被设定在电阻调整用存储器41a中的电阻调整数据对应的电阻值。电阻调整用存储器41a例如为4位的闪存。而且,在电阻值的精度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固定电阻器来代替可变电阻器,可以省略电阻调整用存储器41a。
这里,上述的电阻调整数据被设定为电流Vref/R,即基准电流Iref为0.125mA。而且,上述基准晶体管M0的晶体管尺寸设为与PMOS晶体管M11的晶体管尺寸相同。
以下,对上述结构中的PMOS晶体管M10~M44的导通/截止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第1~第4个PMOS晶体管Mnm(n=1~4,m=1~4)的导通/截止进行说明。如上所述,与PMOS晶体管Mnm对应的AND电路Anm取数据Lm和数据Gn的逻辑积。
在Lm=0的情况下,即,光量修正数据表示第m个PMOS晶体管Mnm的无效的情况下,AND电路Anm的输出不按照灰度数据而成为低电平。这样,PMOS晶体管PM导通,另一方面,NMOS晶体管NM截止。由此,PMOS晶体管Mnm的栅极电位与电源电位基本相等,PMOS晶体管Mnm为截止状态。这样,在Lm=0的情况下,在所有的恒流块中,第m个PMOS晶体管Mnm始终为截止状态,即无效状态。
在Lm=1的情况下,即,光量修正数据表示第m个PMOS晶体管Mnm的有效的情况下,AND电路Anm的输出由灰度数据决定。在数据Gn=0的情况下,即灰度数据表示恒流块Bn的截止的情况下,AND电路Anm的输出为低电平,PMOS晶体管Mnm为截止。另一方面,在数据Gn=1的情况下,即灰度数据表示恒流块Bn的导通的情况下,AND电路Anm的输出为高电平。这样,PMOS晶体管PM为截止,另一方面NMOS晶体管NM为导通。由此,PMOS晶体管Mnm的栅极电位与基准晶体管M0的栅极电位基本相等,与基准晶体管M0成为电流镜的关系而导通。这里,基准晶体管M0中流过的基准电流Iref为0.125mA,基准晶体管M0和PMOS晶体管Mnm的晶体管尺寸比为1∶2n-1·2m-1,所以PMOS晶体管Mnm的输出电流值为2n-1·2m-1·0.125mA。这样,在Lm=1的情况下,所有的恒流块中的第m个PMOS晶体管Mnm为可导通的状态即有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Gn=0时,PMOS晶体管Mnm为截止,在Gn=1时,PMOS晶体管Mnm为导通。
接着,对第0个PMOS晶体管Mn0(n=1~4)的导通/截止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将电源电压和数据Gn输入与PMOS晶体管Mn0对应的AND电路An0,而不输入光量修正数据。因此,AND电路An0的输出不由光量修正数据,而由灰度数据决定。于是,与上述相同,在数据Gn=0的情况下,PMOS晶体管Mn0截止。另一方面,在数据Gn=1的情况下,PMOS晶体管Mn0与基准晶体管M0成为电流镜的关系而导通。这里,基准晶体管M0中流过的基准电流Iref为0.125mA,基准晶体管M0和PMOS晶体管Mn0的晶体管尺寸比为1∶2n-1·10,所以PMOS晶体管Mn0的输出电流值为2n-1·10·0.125mA。这样,PMOS晶体管Mn0始终为有效状态,在Gn=0时截止,在Gn=1时导通。
图4是表示对于各个光量修正数据的灰度数据和输出电流值的关系的表。以下,按照图4,表示本实施方式的LED装置100的优选的使用方式。
一般来说,在LED的发光效率中存在离散,即使驱动电流相同,每个LED的光量也不同。因此,为了修正该LED的光量离散,在LED装置100出厂前预先进行光量修正。该光量修正通过利用了光量修正数据的输出电流值的调整来实现。
例如,在灰度数据存储电路30R中设定了灰度数据“1000”的状态下,适当变更光量修正数据,通过光敏传感器测量这时的LED1R的光量。然后,由测量结果特定LED1R的光量为规定光量值时的光量修正数据,将该被特定的光量修正数据固定地设定在光量修正数据存储电路20R中。这时,如图4所示,光量修正数据可以在“0000”~“1111”的范围内选择,输出电流值可以从10mA至25mA以1mA的步长调整为16级。对于LED1G、1B也和上述一样特定光量修正数据,将被特定的光量修正数据分别固定地设定在光量修正数据存储电路20G,20B中。这里,LED1R,1G,1B分别以约12mA、16mA、21mA成为规定光量值,在光量修正数据存储电路20R,20G,20B中分别设定光量修正数据“0010”,“0110”,“1011”。
而且,上述的规定光量值虽然适当地设定就可以,但是在优选的方式中,设定为在以相互同样的灰度数据驱动LED1R,1G,1R时得到规定的发光色。例如,规定光量值在RGB间被设定为相互同样的光量值,以使得在以相互同样的灰度数据驱动LED1R,1G,1R时得到白色光。
在进行了上述的光量修正之后,在使用LED装置100时,可以对RGB各色进行灰度控制。该灰度控制通过利用了灰度数据的输出电流值的变更来实现。具体来说,通过将RGB各色的灰度数据分别设定在灰度数据存储电路30R、30G、30B中,可以进行RGB各色的灰度控制。这时,如图4所示,灰度数据可以在“0000”~“1111”的范围内选择。于是,例如对于LED1R,由于光量修正数据为“0010”,所以可以在0.000~22.500mA的范围内以1.500mA步长设定输出电流值。如观察图4可知的那样,不论光量修正数据取哪样的值,灰度步长都一定。这样,对于RGB各色,可以按16级来设定输出电流值,由此,可以得到合计4096(=16×16×16)色的发光色。
按照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LED驱动装置2R具有分别包含第1~第M个恒流源的第1~第N个恒流块B1~BN。于是,根据光量修正数据,对所有恒流块共用地、选择性地将第1~第M个恒流源设为有效状态,根据灰度数据,选择性地将恒流块B1~BN导通。这时,第1~第M个恒流源间的电流比在恒流块间相同,第1~第M个恒流源的有效/无效图案在所有恒流块中被设为相同,所有不依赖于光量修正数据,恒流块间的电流比被维持为规定的比。因此,不论光量修正数据为何值,在设定了某个灰度数据的情况下,对于全部恒流块导通的情况,得到与该灰度数据对应的规定的比率的输出电流值。因此,按照该结构,可以利用光量修正数据来调整各恒流块的可输出的电流值,可以进行LED1R的光量修正。于是,在进行了该光量修正后,可以利用灰度数据来将输出电流值调整为规定的比例,可以进行LED1R的灰度控制。即,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从多个级中选择电流的大小的电流值灰度来实现LED的光量修正和灰度控制,所有可以不使用PWM方式,而在进行了光量修正后进行灰度控制。其结果,可以避免伴随PWM方式的EMI等问题。
(2)对于所有的恒流块,第1,2,…,M个恒流源间的电流比被设定为20∶21∶…∶2N-1。因此,可以通过更少的恒流源来设定更多的电流值水平(level)。而且,可以以等间隔设置多个电流值水平,可以在光量修正中将输出电流值变化为线性的。而且,可以良好地将数字的光量修正数据变换为模拟的电流值。
(3)对于m=1~M的每个,恒流源S1m,S2m,…,SNm间的电流比被设定为20∶21∶…∶2N-1。因此,可以通过更少的恒流块来设定更多的电流值水平。而且,可以以等间隔设置多个电流值水平,可以在灰度控制中将输出电流值变化为线性的。而且,可以良好地将数字的灰度数据变换为模拟的电流值。
(4)在将相互的发光色不同的多个LED组合而得到希望的色彩的结构中,对每个LED设置本实施方式的LED驱动装置。具体来说,与LED1R,1G,1B的各个对应来设置LED驱动装置2R、2G、2B。于是,对于所有的LED,通过使电流值的大小变化的电流值灰度,进行光量修正和灰度控制。因此,如图5所示,与PWM方式的情况不同,可以涵盖全期间而实现色彩的融合,可以实现良好的色彩的再现性。
而且,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第1~第M个恒流源间的电流比最好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为公比2的等比数列,但是也可以是其它的加权。例如,也可以是公比r(r=3,4,…)的等比数列,也可以设为1∶1∶1或者1∶4∶10等。
而且,恒流源S1m,S2m,…,SNm间的电流比最好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为公比2的等比数列,但是也可以为其它的加权。例如,也可以是公比r(r=3,4,…)的等比数列,也可以设为1∶1∶1或者1∶4∶10等。
而且,在图3中作为输出晶体管使用了PMOS晶体管,但是也可以取代它而使用NMOS晶体管、NPN型双极晶体管、PNP型双极晶体管等。而且,多个发光元件也可以相互发光色相同。例如,LED装置100也可以具有3个红色LED来取代RGB三色的LED。
而且,如图3所示的控制电路40R可以适当地变更。例如可以如图6那样变更。在该图6中,与第0~第4个PMOS晶体管Mnm(n=1~4,m=0~4)对应,设置NAND电路NAnm来取代AND电路Anm。而且,NAND电路NAnm的输出经由反相器INV与PMOS晶体管PM的栅极连接。而且,设置PMOS晶体管PM2来取代NMOS晶体管NM。
而且,如图3所示的基准电流生成电路41R也可以在LED驱动装置2R、2G、2B间共用。这时,基准电流生成电路41R中包含的基准晶体管M0与LED驱动装置2R、2G、2B各自的输出晶体管构成电流镜电路。
而且,由于光量修正数据一般被固定地设定,所以光量修正数据存储电路20R、20G、20B最好为非易失性,但也可以设为易失性。
而且,由于灰度数据一般随时选择性地设定,所以灰度数据存储电路30R、30G、30B最好为易失性,但是也可以设为非易失性。而且,如图7所示,LED驱动装置2R除了存储可变的灰度数据的易失性的灰度数据存储电路30R,也可以构成为还具有预先存储固定的灰度数据的非易失性灰度数据存储电路31R,以及根据从外部提供的选择指示来选择固定的灰度数据和可变的灰度数据中的一个提供给控制电路40R的灰度数据选择电路32R。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光元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电路,是包含与各个发光元件串联连接,同时相互并联连接,从而向发光元件提供电流的多个恒流源的恒流电路,多个恒流源构成包含各个第1~第M(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个恒流源的第1~第N(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个恒流块,第1~第M个恒流源间的电流比在恒流块间大致相同;以及控制电路,根据表示第1~第M恒流源各自的有效/无效的光量修正数据,对所有的恒流块共同地、选择性地将第1~第M个恒流源设为有效状态,根据表示第1~第N个恒流块各自的导通/截止的灰度数据,选择性地将第1~第N个恒流块设为导通,属于被导通的恒流块的有效状态的恒流源对发光元件提供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有的恒流块,第1、2、…、M个恒流源间的电流比被设定为2021…2M-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属于第n(n=1~N)个恒流块的第m(m=1~M)个恒流源表示为Snm时,对于m=1~M的各个值,恒流源S1m、S2m、…、SNm间的电流比被设定为2021…2N-1。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光量修正数据而提供给控制电路的非易失性的光量修正数据存储电路。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灰度数据而提供给控制电路的灰度数据存储电路。
6.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先存储固定的灰度数据的非易失性的灰度数据存储电路;存储可变的灰度数据的易失性的灰度数据存储电路;以及根据从外部提供的选择指示,选择固定的灰度数据和可变的灰度数据中的一个而提供给控制电路的灰度数据选择电路。
7.一种驱动相互的发光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每个发光元件,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元件驱动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驱动装置,可以不使用PWM方式,在进行了光量修正后进行灰度控制。LED驱动装置(2R)具有恒流电路(10R)和控制电路(40R)。恒流电路(10R)包含分别与LED(1R)串联连接,同时相互并联连接,从而对LED(1R)提供电流的多个恒流源。多个恒流源分别构成包含第1~第M个恒流源的第1~第N个恒流块。第1~第M个恒流源间的电流比在恒流块间大致相同。控制电路根据光量修正数据,对所有的恒流块共同地、选择性地将第1~第M个恒流源设为有效状态,根据灰度数据,选择性地将第1~第N个恒流块导通。由此,属于被导通的恒流块的有效状态的恒流源对LED(1R)提供电流。
文档编号H01L33/00GK1798464SQ20051012688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8日
发明者福田一男, 藤野勉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