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310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边缘卡(Card Edge)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及图2,是一种边缘卡(Card Edge)电连接器,其是连接一边缘卡式的电路板20,该电路板20的一边缘两面分别设有间隔排列的接点21,其包括有一塑料座体10,其设有二排间隔排列的端子槽11,该两排端子槽11之间形成一长条状的连接槽12;及多个端子15,其设于该塑料座体10的端子槽11,其设有一弹性的接触部16与该电路板20的接点电连接及一接脚部17伸出该塑料座体下端。
当电路板20插入该塑料座体10,此时电路板20两面的各接点21与各端子15的接触部16弹性接触,以此达到电连接且通过各端子15弹性夹紧该电路板20。
习知构造在夹持电路板上,主要是通过该多个端子15的接触部16弹性夹紧该电路板20,为了使电路板20插在连接槽12内形成良好的保持力,故端子15需具有适当的弹力,因此端子必须有足够的材料厚度,制造上不能使用太薄的金属板材,难以降低材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利用弹性抵压件抵压电路板,以增强夹持电路板的力量,故在端子的制造上可使用较薄的金属材料,以达到降低端子材料成本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是连接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的一边缘两面分别设有间隔排列的接点,该电连接器包括有一塑料座体,呈纵长条形状,该塑料座体设有二排间隔排列的端子槽,该两排端子槽之间形成一长条状的连接槽,该连接槽的开口朝上,该电路板由上而下插入该连接槽连接;及多个端子,设于该塑料座体的端子槽,该各端子设有一弹性的接触部及一接脚部,该接触部与该电路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部伸出该塑料座体下端;其特征在于该塑料座体上设有至少一弹性抵压件,该弹性抵压件设有至少一弹性臂抵压于该电路板。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抵压件的弹性臂是抵压于该电路板的侧边板厚处。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抵压件的弹性臂是抵压于该电路板的板面。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抵压件与该塑料座体是一体成型。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抵压件为金属材料,其组装固定于该塑料座体上。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料座体的一侧设有一卡扣装置,该卡扣装置是可活动式卡扣该电路板的一侧,使该电路板无法向上脱离该塑料座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功效以及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是利用弹性抵压件抵压电路板,可增强夹持电路板的力量,如此即不需完全通过端子的接触部弹性夹持电路板,故端子只需达到良好的电连接效果即可,不必要有很强弹性来夹持电路板,故在端子的制造上可使用较薄的金属材料,从而达到降低端子材料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配合参考附图当可更加明白,其中
图1是习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习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尚未连接电路板的组合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连接电路板的组合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尚未连接电路板的组合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连接电路板的组合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连接电路板的上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连接电路板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施例是一种电连接器(一般简称PCIEXPRESS),其是连接一边缘卡式的电路板20,该电路板20的一边缘两面分别设有间隔排列的接点21,且一侧设有一凹槽24,其包括有一塑料座体30,多个端子40,二第一弹性抵压件50及一第二弹性抵压件55,其中该塑料座体30呈纵长条形状,其设有二排间隔排列的端子槽31,该两排端子槽31之间形成一长条状的连接槽32,该连接槽32的开口朝上,以令该电路板20由上而下插入连接,该塑料座体30偏向一端设有一分隔部33将连接槽32分成二区域且于连接槽32两端各设有一卡槽34,另外,于一侧设有一卡扣装置37,该卡扣装置37是可活动式卡扣该电路板一侧的凹槽24,使该电路板20无法向上脱离该塑料座体30,该卡扣装置37并非本实用新型创作特点,故不在此详细赘述构造。
该端子40设于该塑料座体30的端子槽32,其设有一弹性的接触部41与该电路板20的接点21电连接及一接脚部42伸出该塑料座体30下端。
该第一弹性抵压件50为金属材料,其设有一弹性臂51及一固定部52,该固定部52固定于该塑料座体30两侧的卡槽34。
该第二弹性抵压件55为金属材料,其设有一固定部56及两对称的弹性臂57,该固定部56是固定于该塑料座体30的分隔部33上。
请参阅图5,当电路板20插入该塑料座体30,此时电路板20除了两面的接点与各端子40的接触部弹性接触外,此时,第一弹性抵压件50的弹性臂51及第二弹性抵压件55的二弹性臂57皆可弹性抵压于电路板20的侧边板厚22处,另外,该卡扣装置37卡扣该电路板20一侧的凹槽24,使该电路板20无法向上脱离该塑料座体30。
利用第一弹性抵压件50及第二弹性抵压件55弹性抵压于电路板20,可增强夹持电路板20的力量,如此即不需完全通过端子40的接触部41弹性夹持电路板20,故端子40只需达到良好的电连接效果即可,不必要有很强弹性来夹持电路板,故在制造上可使用较薄金属材料,达到降低材料成本的目的。
请参阅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仅设有第一弹性抵压件50,不再增加设有第二弹性抵压件。
请参阅图7及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弹性抵压件是与塑料座体30一体射出成型,该塑料座体30于连接槽两端及分隔部位置设有弹性臂36,利用弹性臂36弹性抵压于电路板20的侧边板厚22处。
请参阅图9、图10及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其是另一类型的电连接器(一般简称AGP),大致上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其塑料座体30一侧也设有一卡扣装置37活动式卡扣该电路板,其差异在于本实施设有二弹性抵压件60,其设有二弹性臂61及一固定部62,该固定部62固定于该塑料座体30两侧的卡槽34,该二弹性臂61是呈一间距相面对且由下而上延伸,当电路板20插入该塑料座体30,此时电路板20两板面可被弹性抵压件60的二弹性臂61弹性夹持请参阅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设有四个弹性抵压件60,该塑料座体30的分隔部33两端皆设有一卡槽35,该两卡槽35分别再卡定一弹性抵压件60。
请参阅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其是另一类型的电连接器(一般简称PCI),其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两侧的弹性抵压件60的弹性臂61是由上而下延伸,另外塑料座体30一侧边未设有卡扣装置。
请参阅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其是另一类型的电连接器(一般简称PCI),其大致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塑料座体30于相对于卡扣装置37的另一侧边设有一卡勾部39可以卡勾电路板的一侧。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是连接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的一边缘两面分别设有间隔排列的接点,该电连接器包括有一塑料座体,呈纵长条形状,该塑料座体设有二排间隔排列的端子槽,该两排端子槽之间形成一长条状的连接槽,该连接槽的开口朝上,该电路板由上而下插入该连接槽连接;及多个端子,设于该塑料座体的端子槽,该各端子设有一弹性的接触部及一接脚部,该接触部与该电路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部伸出该塑料座体下端;其特征在于该塑料座体上设有至少一弹性抵压件,该弹性抵压件设有至少一弹性臂抵压于该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抵压件的弹性臂是抵压于该电路板的侧边板厚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抵压件的弹性臂是抵压于该电路板的板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抵压件与该塑料座体是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抵压件为金属材料,其组装固定于该塑料座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塑料座体的一侧设有一卡扣装置,该卡扣装置是可活动式卡扣该电路板的一侧,将该电路板卡扣固定于该塑料座体。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是连接一电路板,该电路板的一边缘两面分别设有间隔排列的接点,该电连接器包括有一塑料座体,呈纵长条形状,该塑料座体设有二排间隔排列的端子槽,该两排端子槽之间形成一长条状的连接槽,该连接槽的开口朝上,该电路板由上而下插入该连接槽连接;及多个端子,设于该塑料座体的端子槽,该各端子设有一弹性的接触部及一接脚部,该接触部与该电路板的接点电连接,该接脚部伸出该塑料座体下端;该塑料座体上设有至少一弹性抵压件,该弹性抵压件设有至少一弹性臂抵压于该电路板。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抵压件抵压电路板,可达到降低端子材料成本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R13/66GK2821927SQ20052010955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7日
发明者蔡周旋 申请人:拓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