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7362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CN200420104902.1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多个端子,滑移座与屏蔽壳体,该绝缘座体外部罩覆有屏蔽壳体,内部则设有容置空间,并于容置空间内设有滑移座及可容纳多个端子的容置槽,该容置空间一侧形成开口部,而于远离开口部的另一侧形成基部,该基部设有呈上下并列的多个容纳孔,且位于下列的多个容纳孔设有延伸于容置空间内的容置槽,并于相邻容置槽间形成隔离部,以利用多个容置孔供穿设多个端子,而使端子为上下并列状。但是,此种电连接器存在一个缺陷,即,在每排端子所要求的绝缘本体的厚度一定时,上下两层端子的排列必然会增加绝缘本体的厚度,且,当为了尽量减小制造时的破裂或损坏,而将相酃容置孔之间的距离增加时,同样会使连接器的宽度增加。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需要额外增加连接器厚度的情况下,可设置多排组端子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具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及容设于该收容槽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便于第二端子插入的让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符合连接器薄的要求趋向,且由于两组端子在同一平面内前后放置,可以降低电连接器的宽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及容设于该绝缘本体1中的导电端子2。
所述绝缘本体1上设有两排端子收容槽,该收容槽包括沿着同一直线前后设置,且宽度相同的第一收容槽11和第二收容槽12。以该第一收容槽11为例,其包括贯穿绝缘本体1的第一容纳部110和用以固持端子的第一卡持槽111。相应的,所述第二收容槽12也包括第二容纳部120和第二卡持槽121。另,所述第一收容槽11的尾部设有方便端子插入的让位槽13。
所述端子2大致呈弯折板状,包括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其分别容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1和第二收容槽12中,由于第一收容槽11和第二收容槽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沿同一直线前后设置,故该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沿同一直线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以所述第一端子21为例,其包括两侧凸设有第一干涉块2100的第一固持部210,以及自该第一固持部210向前弯曲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接触部211,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导接部212。相应地,所述第二端子22也包括第二固持部220,第二弹性接触部221和第二导接部222。组装时,所述第一端子21沿所述第一收容槽11的延伸方向水平插入该第一收容槽11中,使其第一固持部210两侧凸设的干涉块2100与所述第一卡持槽111干涉配合,以将该第一端子21固持在该第一收容槽11中,在将所述第二端子22装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2中时,应首先将第二固持部220背向该第二收容槽12的上表面弯折,使其第二弹性接触部221插入并卡持于该第二收容槽12中,然后松手,由于端子的弹性回复,该第二端子22即可装设于该第二收容槽12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具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及容设于该收容槽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便于第二端子插入的让位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让位槽位于该第一收容槽的尾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位于同一平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一定间距。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水平插入所述第一收容槽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弯折后插入所述第二收容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呈弯折板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后端部向后弯折延伸形成导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前端部向前弯曲延伸形成弹性接触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两侧凸设有干涉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需要额外增加连接器厚度的情况下,可设置多排组端子的电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具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及容设于该收容槽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便于第二端子插入的让位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符合连接器薄的要求趋向,且由于两组端子在同一平面内前后放置,可以降低电连接器的宽度。
文档编号H01R13/46GK2884566SQ20062005657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
发明者金左锋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