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961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端子结构改良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请参阅美国专利公告第D505,919号,其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所述 绝缘本体具有纵长的基部、自基部向上延伸的对接部;所述端子具有固持于绝 缘本体上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向上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向下延伸出绝缘本 体外的焊接部。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的宽度大于 第一端子的宽度,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数个第一端子的两側端,且最外侧的第一 端子与相邻的第二端子之间间隔有一定间距,这种结构设置不利于电连接器的 小型化发展。虽然,第二端子相对于第一端子可能承载较大的电流,但是因第 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结构限制,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需要分开成型,并分别 组装入绝缘本体上,从而增加了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加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 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承载较大电流的小型化 电连4妄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 其包括绝緯本体,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基部;数个端子,其固持于绝缘 本体上,且具有延伸出绝缘本体外并且沿第一方向排列成一排的焊接部,每一 端子焊接部于第一方向上设有位于焊接部两侧的侧边缘,且该数个端子包括第 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数个端子的相邻焊接部的相邻侧边缘间的间距均相 等,于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的宽度大于第一端子的焊接部的宽 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数个端 子的相邻焊接部的相邻侧边缘之间设有相等的间距,可改善电连接器的焊接效 果及有利于实现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且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宽度大于第 一端子的焊接部宽度,所述第二端子也可承载较大的电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为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2中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图2中B-B线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数个固持 于绝缘本体10上的端子20、遮覆于绝缘本体10上的遮蔽壳体30及绝缘挡板 40。
请参阅图l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具有一沿X方向(即指第一方向)延伸的纵 长基部110及自基部110沿垂直于X方向的Y方向(即指第二方向)向前延伸的对 接部120,所述基部110具有位于Y方向上的前端部及后端部,所述绝缘本体IO 设有自基部前端部沿Y方向向前延伸的一对舌板,所述两舌板是由垂直于X、 Y方向的Z方向(即指第三方向)上上、下平行延伸设置的上舌板121与下舌板122 组成,且该上、下舌板分别具有上、下表面,该上舌板121的下表面与下舌板 122的上表面为两舌板的内表面,该上舌板121的上表面与下舌板122的下表面 为两舌板的外表面,上述端子接触部设置于该舌板的内表面上,所述上、下舌 板的内表面沿Z方向相互面对设置,于所述上、下舌板121、 122的内表面上分 别凹设有数个沿Y方向延伸的端子收容槽123,所述上、下舌板的端子收容槽 123相互交错设置(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端子接触部位于该舌板的端子收容槽 123内,而所述两舌板沿Z方向相互背对设置的外表面上设有凸肋124,可提高 上、下舌板的外表面的平面度,从而提高与对接电连接器的结合度。
请参阅图l所示,所述数个端子2:0包括第一、第二端子21、 22,所述第一 端子21为信号端子,第二端子22为电源端子。所述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i殳 有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的固持部211 (221)、自固持部211(221)向前延伸的接触 部212(222)、自固持部211(221)向后延伸的焊接部213(223)。所述收容槽123前 端设有分别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接触部212、 222前方的凸块125、 126,所述第 二端子接触部222比第一端子接触部212长,故相对应地,所述凸块126比凸块 125短,从而可防止对接电连接器插入时损坏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端子。
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所述数个端子20固持于绝 缘本体10的基部110上,且该端子20具有延伸出绝缘本体10外并且沿X方向排 列成一排的焊接部,且所述第二端子焊接部223位于数个第一端子焊接部213 于X方向上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子焊接部223位于数个第一端子焊 接部213于X方向上的两外侧;所述数个端子接触部于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均相 等,所述端子20的每一接触部具有平行于Y方向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排的相邻 接触部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数个端子的相邻焊接部的相邻側边缘间 的间距L均相等,这种结构排列可改善电连接器的焊接效果且有利于电连接器 的小型化发展。
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端子22的焊接部223的宽度W2大于第一端 子21的焊接部213的宽度Wb所述第二端子22可承载较大电流,因此本实用新 型电连接器可适用于高速信号传输。所述第一、第二端子可一起同时制造,并 可一起组装入绝缘本体10上,因此相对于现有电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 可降低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所述数个端子20分别收容于上、下相对交错设置 的端子收容槽123内(请参阅图6所示),该数个端子20自绝缘本体10的后端插 入。所述绝缘挡板40抵于端子20的后方,并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请参阅图7所 示),其中该绝缘挡板40的两端向外凸伸有凸块,而所述基部110对应设有与该 凸块相互干涉配合的凹槽,从而将绝缘挡板4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可防止本象。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0具有上侧壁310、下侧壁320及左右侧壁 330,该四个侧壁首尾相互连接在一起并遮覆于绝缘本体10的外侧并环绕形成 有对接框340,该对接框340的前缘设有弯折片341,当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 互对接时,所述弯折片341可提前导正对接连接器的插入,防止短路现象的发 生。所述遮蔽壳体30自上侧壁310的后端一体向下弯折形成有遮蔽部314,该遮 蔽部314遮蔽于绝缘挡板40的后端,其具有屏蔽端子的作用。所述两端侧壁330 的后缘设有扣持于基部110上的扣持部331,用以将遮蔽壳体30固持于绝缘本体 IO上(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下侧壁320的前缘两端设有防呆部321。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挡板40抵于端子20的后方, 并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绝缘挡板40的底表面抵接于端子焊接部213、 223上表 面,其用以挡止端子20向后移动。所述遮蔽部314上具有挡靠部,该挡靠部是 遮蔽部314的一部分,并可挡靠于所述绝缘挡板40后面,防止绝缘挡板40与绝
纟象本体io相互脱离。
前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实用新型电 连接器也可采用其它实施方式
比如,所述端子的接触部也可以是相互排列成一排设置。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基部;数个端子,其固持于绝缘本体上,且具有延伸出绝缘本体外并且沿第一方向排列成一排的焊接部,每一端子焊接部于第一方向上设有位于焊接部两侧的侧边缘,且该数个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端子的相邻焊接部的相邻侧边缘间的间距均相等,于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的宽度大于第一端子的焊接部的宽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固持于基部 上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接触部,所述端子接触部于第一方向上的宽 度均相等。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固持于基 部上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接触部,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 上,每一端子接触部具有平行于第二方向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排的相邻接触部 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 位于数个第一端子焊接部于第一方向上的外侧。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 基部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舌板,该舌板上设有数个端子收容槽,所述端子设 有位于该收容槽内的接触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舌板是由垂直于第 一、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上、下平行延伸设置的上舌板及下舌板组成,且该 上、下舌板分别具有上、下表面,该上舌板的下表面与下舌板的上表面为两舌 板的内表面,所述上、下舌板上的端子收容槽是上、下相互交错设置,上述端 子接触部设置于该舌板的内表面上。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为信号端 子,所述第二端子为电源端子。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位 于数个第一端子焊接部于第一方向上的两外侧。
9.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后端设有 绝缘挡板,该绝缘挡板抵于所述端子后方并固持于绝缘本体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具有遮覆于 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该遮蔽壳体具有挡靠于绝缘挡板后面的挡靠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其具有基部;数个端子,其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所述端子具有固持部、接触部及焊接部,所述数个端子的接触部于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相等,所述数个端子的相邻焊接部的相邻侧边缘间的间距均相等,而所述第二端子焊接部的宽度大于第一端子焊接部的宽度,可减少电连接器整体尺寸的同时也可使第二端子承载较大的电流。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1015143SQ20062012589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8日
发明者沈国健, 饭野浩一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