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1035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均匀性得到显著改善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本发明尤其还涉及一种双面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以广视角、高对比、低耗电、响应速度快、工作温度范围广等优点,在显示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由有机材料构成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光源也由于具有容易实现大面积、平板化、形体薄、易加工及可实现柔性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的结构主要有两种,如图1(a)、(b)所示为光源的平面图。其中图1(a)为单边邦定的发光光源,如图所示,11为基板,12为发光区域,13为引线邦定区域,14为阴极引线区域,15为阳极引线区域,该结构具有如下3个缺点1)光源的发光均匀性差。如图1(a)发光区域12中的C点与D点,由于C点距离引线邦定区域13比D点要远,所以从邦定区13到C点处电阻值要大于到D点处,这就导致器件工作时C点电流密度小于D点电流密度,C点亮度低于D点,器件发光不均匀。同时由于一般使用的辅助电极通常为金属Cr,而Cr层的面电阻较大,所以很难有效改进这种电流密度差异引起的发光不均匀。
2)光源的边框比较大,有效发光区面积相比基片面积比例较小。由于现有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的电极引线14,15制作在基板11上,引线在基板上占据了一定的面积,从而使得有效发光区域12的面积比例减小,如图1(a)所示。
3)光源寿命短,现有的封装邦定方式通常是在基板上进行,如图1(a)中邦定区域13,由于大部分电极引线14,15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容易受到外力或腐蚀性气氛的破坏,因此影响器件的使用寿命。
另一种光源结构如图1(b)所示,为双边邦定。其中16为基板,17为发光区域,18为邦定区域,19为阴极引线区域,20为阳极引线区域,该结构采用双边邦定,使得发光区域17中E点、F点的电流分别流向与之靠近的引线邦定区域18一侧,电流流向不同于单边邦定中电流流向为同一方向的情况,可以缩小发光区域中不同点之间的电流密度差异,相比图1(a)中的情况发光均匀性有显著改善,但由于辅助电极仍然采用电阻较大的金属Cr,对于发光均匀性仍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由于采用双面邦定,使得制备工艺复杂,也限制了发光光源的使用领域,此外上述提到的缺陷2)、3)也并未得到解决。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改善器件发光均匀性,并能减小器件边框宽度,增加发光区面积,提高器件使用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特点过的双面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光源。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包括基板、阳极、有机功能层、阴极和封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片上设置与光源的控制电路进行电连接的电极引线区域,所述电极引线区域包括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其中阳极引线区域在所述封装片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阴极引线区域在封装片表面的另外两端对称设置,并且所述阳极引线区域、阴极引线区域分别与基板上相对应的阳极、阴极实现电连接。
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光源中,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分别通过在封装片上蒸镀金属层形成,金属层可以选择电阻相对较小的银或铝。
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光源中,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分别是对称的长条形形状。
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光源中,阳极引线区域中对称设置的两个阳极引线区域之间可以实现电连接,例如可以通过长条形状的金属层实现电连接,金属层可以选择金属银或铝。两个阳极引线区域电连接之后,可以仅在一个引线区域进行邦定,并与控制电路连接。同时需要在封装片上连接两个阳极引线区域的长条形状的金属层上蒸镀绝缘层,以使封装片与阴极接合后,金属层与阴极不导通。
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光源中,封装片上的封装区域可以与电极引线区域可以重合或不重合。
一种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包括第一发光光源、第二发光光源和夹在两个发光光源之间的封装片,第一、第二发光光源分别包括基板、阳极、有机功能层和阴极,封装片位于两个阴极之间,并且封装片的两个表面分别与第一发光光源和第二发光光源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片作为两个发光光源的支撑体,并且所述封装片的两个表面分别设置与两个光源的控制电路进行电连接的两个电极引线区域,所述每个电极引线区域包括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其中每个阳极引线区域在封装片一个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每个阴极引线区域在封装片一个表面的另外两端对称设置,并且所述阳极引线区域、阴极引线区域分别与基板上相对应的阳极、阴极实现电连接。
在上述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中,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分别通过在封装片上蒸镀金属层形成,金属层可以选择电阻值相对较小的金属银或铝。
在上述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中,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分别是对称的长条形状。
在上述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中,阳极引线区域中对称设置的两个阳极引线区域之间可以实现电连接,例如可以通过长条形状的金属层实现电连接,金属层可以选择金属银或铝,两个阳极引线区域电连接之后,可以仅在一个引线区域进行邦定,并与控制电路连接。同时需要在封装片上连接两个阳极引线区域的长条形状的金属层上蒸镀绝缘层,以使封装片与阴极接合后,该金属层与阴极不导通。
在上述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中,封装片上的封装区域与电极引线区域可以重合或不重合。
本发明通过采用特殊的封装解决方案,将原来布置在基板上的引线转移到封装片上,并且阳极引线区域分别设置在封装片的两端,减小了引线电阻差异,同时由于电极引线密封在器件内部,采用相对活泼而电阻较小的金属银或铝作为辅助电极代替传统使用金属铬作辅助电极,从而进一步减小了电阻差异,显著改善了大面积光源的发光不均匀。同时由于在封装片上布置引线对发光区面积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有效减小现有技术中引线边框的尺寸,此外电极引线封装在器件内部,可以保护引线免受空气、水及氧的影响,延长器件寿命。
对于双面发光器件来说,封装片除了作为双面发光器件的支撑件外,还提供上下发光器件引线区域和引线邦定的区域,在提高发光均匀性、缩小边框尺寸,延长器件寿命的同时,使得制备工艺更加简单方便。


图1(a)现有技术中单边邦定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的示意图11基板,12发光区,13引线邦定区,14阴极引线区,15阳极引线区图1(b)现有技术中双边邦定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的示意图16基板,17发光区,18引线邦定区,19阴极引线区,20阳极引线区图2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及结构剖面图(a)基板上制备阳极示意图(b)蒸镀有机功能层示意图(c)制备阴极示意图(d)封装片上制备电极引线区示意图(e)电极引线区涂覆导电胶示意图(f)封装片上涂覆封装胶示意图(g)光源结构剖面图21基板,22阳极层,23有机功能层,24阴极层,25封装片,26阴极引线区,27阳极引线区,28引线邦定区,29干燥剂,30导电胶,31封装胶,32发光器件图3本发明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剖面图33基板,34发光器件,35封装片,36导电胶,37封装胶 38邦定区,39干燥剂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实施例1是发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优选结构如下
基板/ITO/NPB/NPBRubrene/BAlqTBPe/Alq3/LiF/Al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制备的步骤如下1)清洗干净并烘干后的透明玻璃基板上溅射透明导电薄膜ITO作为器件的阳极,ITO的方块电阻为5欧,膜厚为100.00nm;2)把上述清洗烘干后的ITO玻璃至于压力为1×10-5Pa的真空腔内,在IT膜上蒸镀N,N’-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简称NPB),厚度为100nm,作为器件的空穴传输层;3)保持上述真空压力不变,在空穴传输层上蒸镀发光层,其中主体材料为NPB,掺杂材料为5,6,11,12-四苯基并四苯(简称Rubrene),采用双源蒸镀的方法进行掺杂,分别将NPB与Rubrene置于不同的蒸发源中,通过控制两个蒸发源的蒸镀速率,调节Rubrene的掺杂比例为3%,制备出厚度为20nm的黄光发光层;4)采用同3)相同的方法制备蓝色发光层,其中TBPe的掺杂比例5%,蓝色发光层的厚度20nm。
5)保持上述真空压力不变,在上述蓝色发光层上继续蒸镀30nm的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6)保持上述真空压力不变,在上述电子传输层上继续蒸镀了LiF/Al层作为阴极层,其中LiF层的厚度0.5nm,Al层的厚度150nm。
如图2(a)、(b)、(c)所示分别为实施例1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阳极、有机功能层及阴极的制备过程示意图,21为基板,22为阳极层,23有机功能层,24阴极层。
图2(d)是实施例1中封装片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封装片可以使用玻璃、塑料或石英,本实施例中选择玻璃作为封装片,首先选择厚度为0.5~1.1nm的玻璃板,玻璃板的尺寸大于上述基板的尺寸,预留作为邦定区域,采用溅射或蒸镀金属层的方法在玻璃板的表面制备电极引线区域,包括阴极引线区域和阳极引线区域,其中阴极引线区包括在封装片25两端对称设置的两个阴极引线区26,阳极引线区包括在封装片另外两端对称设置的两个阳极引线区27,并且阳极引线区与阴极引线区不接触,阴极引线区26和阳极阴线区27的形状可以是长条状,或其他任何有利于实现与基板21上的电极进行电连接的形状,其中上述金属层可以选择电阻较小的高导电性金属,例如金属Ag、Al等,以进一步降低电极引线区的电阻,本实施例中选择蒸镀金属Ag。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有利于缩小边框尺寸,操作简单方便的单边邦定,所以需要将两个阳极引线区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两个阳极引线区27之间的封装片上蒸镀长条形的导电金属层实现电连接,金属层同样选择电阻小的高导电性金属Ag或Al,该金属层也可以看作是阳极引线区的组成部分,如图2(d)所示,之后需要在该长条形状的金属层上蒸镀绝缘层,以使封装片与阴极接合后,该金属层与阴极不导通。邦定区28位于封装片的一端。
封装片25表面的中部通过喷砂或刻蚀法制备一个凹槽,用于放置干燥剂29,就完成了封装片的制备,接着在封装片25对称布置的四个电极引线区上涂覆导电胶30,如图2(e)所示,在封装片25的边缘处涂覆封装固化胶31,如图2(f)所示,接着对前述制备好的发光器件进行连接、封装,将封装片25上涂覆导电封装胶30的阳极引线区部分27和阴极引线区部分26分别对应基板21上阳极两端G区域及阴极两端H区域(如图2(c)所示),封装固化胶31对应相应的基板边缘部分,并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基板21与封装片25紧密结合,完成电极引线区域的转移和封装,导电胶的作用是将基板上的电极与封装片上的电极引线区域进行电连接。或者也可以在封装片25的电极引线区域上直接涂覆导电封装胶,在完成电极引线区域转移的同时完成封装,导电封装胶可以通过在封装胶中加入金属镍、金、镍上镀金、银及锡合金等导电颗粒形成,这样制备工艺更加简单。
完成上述制备,封装片25通过一端的引线邦定区28与控制电路连接,驱动光源正常发光。图2(g)是本发明实施例1有机电致发光光源的结构剖面图,该结构图清楚的反应了器件的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发光器件32包括了阳极、有机功能层、阴极。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基板上不再设置引线区和邦定区,而在封装片上布置对称的阳极引线区域和阴极引线区,降低了发光区中流经不同点的电流密度的差异,通过采用低电阻金属Ag作为电极引线区的金属层,进一步降低电阻,提高了发光区的发光均匀性,同时也有效减小了非发光区边框的尺寸、增加了发光区面积。
实施例2参照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双面有机发光光源的结构剖面图,在第二实施例中,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包括第一发光光源、第二发光光源和夹在两个发光光源之间的封装片,第一发光光源包括基板33,第一发光组件34,相应的第二发光光源也包括基板和第二发光组件,封装片35的两个表面分别与两个发光组件相邻,封装片35的一个表面上的电极引线区通过导电胶36与第一基板的电极连接,并通过封装胶37与第一基板连接完成对第一发光光源的封装,第二发光光源的连接和封装同第一发光光源。封装片35的上下表面各开有一个凹槽,用以放置干燥剂39,在封装片35上下表面的同一端布置有邦定区38,另外第一、第二发光组件包括依次设置在基板上的阳极、有机功能层、阴极,有机功能层包括发光层及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中的一层或多层(具体结构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为白光光源,其优选结构如下基板/NPB/NPBC545T/CBPTBPe/CBPRubrene/Alq3/LiF/Al本实施例具体的制备过程也同实施例1,首先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第一发光光源和第二发光光源,接着制备封装片,然后完成电极引线的转移和器件封装,其中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均为底发光,本实施例中优选LiF/Al作为阴极,封装片仍选择玻璃,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光源均在封装片的同一端进行邦定,目的是为了减小器件的整体体积,制备中也可以分别在封装片不同的两端邦定。封装片与基板的结合也同实施例1,制备中只需将封装片的两个表面与两个基板分别结合即可,制备完成后封装片上下两个表面的邦定区分别与两个独立的控制电路连接,驱动第一、第二发光光源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封装片除作为双面发光光源两个器件的封装支撑体,对器件进行封装,并提供干燥和散热空间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电极引线区域和邦定区域,完成发光件的电连接,由于封装片特殊的设计和制备材料选择,使得发光光源的均匀性显著改善,同时也大大减小了基板边框尺寸,扩大发光区面积,此外两个器件共用一个封装片,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也可以保护电极引线区域免受空气及水、氧的影响。
权利要求
1.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包括基板、阳极、有机功能层、阴极和封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片上设置与光源的控制电路进行电连接的电极引线区域,所述电极引线区域包括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其中阳极引线区域在所述封装片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阴极引线区域在封装片表面的另外两端对称设置,并且所述阳极引线区域、阴极引线区域分别与基板上相对应的阳极、阴极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分别是在封装片上蒸镀金属层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金属银或铝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分别为对称的长条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引线区域中对称设置的两个阳极引线区域之间实现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阳极引线区域之间通过长条形状的金属层实现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金属银或铝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在两个阳极引线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进行邦定,并与控制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封装片上连接两个阳极引线区域的长条形状的金属层上蒸镀绝缘层,以使封装片与阴极接合后,所述金属层与阴极不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6、7、8或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片上的封装区域与电极引线区域重合。
11.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包括第一发光光源、第二发光光源和夹在两个发光光源之间的封装片,第一、第二发光光源分别包括基板、阳极、有机功能层和阴极,封装片位于两个阴极之间,并且封装片的两个表面分别与第一发光光源和第二发光光源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片作为两个发光光源的支撑体,并且所述封装片的两个表面分别设置与两个光源的控制电路进行电连接的两个电极引线区域,所述每个电极引线区域包括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其中每个阳极引线区域在封装片一个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每个阴极引线区域在封装片一个表面的另外两端对称设置,并且所述阳极引线区域、阴极引线区域分别与基板上相对应的阳极、阴极实现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分别是在封装片上蒸镀金属层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是金属银或铝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分别为对称的长条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引线区域中对称设置的两个阳极引线区域之间实现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阳极引线区域之间通过长条形状的金属层实现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为金属银或铝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在两个阳极引线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进行邦定,并与控制电路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封装片上连接两个阳极引线区域的长条形状的金属层上蒸镀绝缘层,以使封装片与阴极接合后,所述金属层与阴极不导通。
20.根据权利要求11、12、13、14、16、17、18或19所述的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片上的封装区域与电极引线区域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光源,包括基板、阳极、有机功能层、阴极和封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片上设置与光源的控制电路进行电连接的电极引线区域,所述电极引线区域包括阳极引线区域与阴极引线区域,其中阳极引线区域在所述封装片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阴极引线区域在封装片表面的另外两端对称设置,并且所述阳极引线区域、阴极引线区域分别与基板上相对应的阳极、阴极实现电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双面有机电致发光光源。
文档编号H01L51/50GK101043774SQ20071009887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8日
发明者邱勇, 张国辉, 吴空物, 张伸福, 高裕弟 申请人:清华大学,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