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747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端子形变弹性高且能有效 降低接触不良率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是以往现有习知的的探针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剖视示
意图。现有习知的^:针连接器(P0G0 Pins)l,具有一用以与一电路板电性 连接的导电壳体ll,导电壳体11内设置有一弹簧12,以及一位于弹簧12 上方的探针13,该探针13具有一底座131用以接触位于下方的弹簧12,底 座131上凸设有一穿出导电壳体11外的针杆132。此种探针连接器(POGO Pins)l大多是用于电池插座、手机或天线接触点等电子产品内,在使用上 可以是单一个或是多数个并排。例如,当探针连接器1是应用于电池插座 时,一旦电池放置于电池插座内而与探针连接器1的针杆132接触时,即会 同时对针杆132产生压迫作用力,使得电池能借由探针连接器1而与电路 板构成电性回路。
然而,因为此种探针连接器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电池的不断插 拔使用,不但弹簧12容易产生疲乏,而且揮:针13的针杆132的伸缩位移 也会一再地磨擦与导电壳体11接触处,如此均会造成接触不良。另外,此 种探针连接器1在组装上,由于必须先将弹簧12及探针13置入于导电壳 体11内,并借沖压手段将导电壳体11在探针13的针杆132穿出处进行缩 口处理,请结合参阅图2所示,是该现有习知的探针连接器以多数个并排 置于一壳体内的示意图,尤其是当探针连接器1必须多数个并排使用时,尚 必须如图2所示先安装于一壳体2中,因此组装作业较为不易,且费时,组装 成本较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探针连接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 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 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
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 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连接器,实属当前重要 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探针连接器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 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连接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探针连 接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 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探针连接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的电连接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端子形变弹性 高,并能够有效降低接触不良率的电连接器,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连接器,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电连接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有 一个绝缘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以 及可使该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的 一插入口与 一 穿出口 ,且该插入口与该穿 出口是位于该绝缘壳体的相反位置处;以及一个导电端子组,设置于该容 置空间中,且该导电端子组并包括有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 具有一贯穿该插入口的第 一接触部、 一 自该第 一接触部一端弯曲延伸的曲 形部,以及一延伸自该曲形部且用以定位于该绝缘壳体内的第 一定位部,而 该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以及一通过该穿出口而用以与一电路板电
性连接的第二定位部;借此,该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受到外力施压时,连 动该曲形部产生压缩位移的形变,该第 一接触部朝该第 一定位部的方向接 近位移并与该第二端子的该第二接触部接触,以与该电路板构成一电性回 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绝缘壳体具有一底壁、多数个围设于该底 壁周围处的围绕壁,以及一封盖于所述围绕壁上并能封闭该容置空间的顶 壁,该插入口是设置于该顶壁上,该开口则是设置于该底壁上。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第二端子还具有一挡置于该绝缘壳体的 该底壁内表面的挡止部。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穿出口是呈长条口状。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还包括有一底板,该第一端子的该第一定位部是固 定于该底板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 发明提出的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 一个绝缘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 可使该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多数个插入口与多数个穿出口 ,且该插入口 与该穿出口是位于该绝缘壳体的相反位置处;以及多数个导电端子组,设置 于该容置空间中,且每一导电端子组包括有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各该第一端子均具有一贯穿各该插入口的第一接触部、 一自该第一接触部一端 弯曲延伸的曲形部,以及一延伸自该曲形部且用以定位于该绝缘壳体内的 第一定位部,而该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以及一通过该穿出口而用 以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二定位部,且所述导电端子组的所述曲形部是
彼此交错地位于该容置空间中;借此所述第 一端子的第 一接触部受到外力 施压时,连动所述曲形部产生压缩位移的形变,所述第一接触部朝所述第 一定位部的方向接近位移并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接触,以与该电 3各4反构成一电性回3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绝缘壳体具有一底壁、多数个围设于该底 壁周围处的围绕壁,以及一封盖于所述围绕壁上并能封闭该容置空间的顶 壁,所述的插入口是直线排列设置于该顶壁上,所述的开口则是设置于该底 壁上。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二端子还具有一挡置于该绝缘壳
体的该底壁内表面的挡止部。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穿出口均是呈长条口状。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还包括有一底板,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定位部是固
定于该底纟反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 案,本发明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借由上述曲形部 的构造设计,使得第一端子受压时可以产生形变弹性,并同时与第二端子 接触而与电路板构成电性回路,因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接触不良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电连接器,其端子形变弹性高,并且能够有效的降 低接触不良率,另外还具有便于组装的功效。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 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 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探针连接器具有增进的突 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以往现有的的探针连接器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该现有习知的探针连接器以多数个并排置于一壳体内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 一导电端子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显示导电
端子组的第一端子未受力时,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与第一端子的抵接部
间存在着一间距。
图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另 一角度组合结构示意图,显 示第二端子的第二定位部由绝缘壳体的底壁上的开口穿出,第二端子的挡
止部则是挡置于绝缘壳体的底壁内表面。
图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组合结构剖视示 意图,说明电池压迫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时,第一端子的曲形部压缩形变 而使第一端子的抵接部接触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
图8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剖视示意图,同时显 示导电端子组的第 一端子的第 一接触部抵触待量测物的表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连接器其具体实施 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 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 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 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 限制。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 图。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3,可以应用于各式电子装置的电池 座上,用以电性连接电池5与电子装置内的电路板4(如图7所示)。该电连 接器3,包括有一个绝缘壳体31,以及多数个设置于绝缘壳体31内的导电 端子组32;
上述的绝缘壳体31,具有一底壁311、多数个围设于底壁311周围处 的围绕壁312、 一由底壁311与所述围绕壁312共同界定而成的容置空间 313,以及一封盖于所述围绕壁312上并且能封闭该容置空间313的顶壁 314。顶壁314上并设有多数个插入口 315,底壁311上则相对设有多数个 开口 316。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顶壁314是待导电端子组 32置入后,再予以固定,当然也可以是底壁311代替顶壁314做为最后一个 闭合容置空间313。
另外,请参阅图3、图4所示,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 的一导电端子组合立体示意图。上述的每一导电端子组32,包括有一第一端子33及一第二端子34;
该各第一端子33,均具有一贯穿各插入口 315的第一接触部331、 一 自该第一^l妄触部331 —端弯曲延伸的曲形部332,以及一延伸自该曲形部 332的第一定位部333,且第一接触部331于接近曲形部332处并内凹形成 有一抵接部334;
该各第二端子34,则均具有一第二接触部341、 一连接该第二接触部 341且朝反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部342,以及一邻近第二定位部342的挡止 部343。
请参阅图3、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 结构示意图,显示导电端子组的第一端子未受力时,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 部与第一端子的抵接部间存在着一间距。本发明电连接器3还包括有一金 属材质的底板35,底板35上可依各第二端子34的第二定位部342的预设 穿置位置处设沟槽351,在本实施例中,沟槽351是以一个做说明,但并不 以此为限。在组合时,所述第一端子33的第一定位部333是焊接固定于该 底板35上,而所述第二端子34置入绝缘壳体31的容置空间313后,各第 二端子34的第二定位部342则依配设位置所需选择贯穿或不贯穿底板35 上的沟槽351,再由绝缘壳体31的底壁311上各开口 316穿出,进而电性 连接于前述电路板4上(如图7所示)。
此时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组合结 构示意图,显示第二端子的第二定位部由绝缘壳体的底壁上的开口穿出,第 二端子的挡止部则是挡置于绝缘壳体的底壁内表面。第二端子34的挡止部 343是挡置于绝缘壳体31的底壁311内表面,也就是第二端子34的第二定 位部342与挡止部343相对地是夹持着绝缘壳体31的底壁311,使得第二 端子34能保持站立状态;接着,已焊固于底板35上的所述第一端子33则 一起置入绝缘壳体31的容置空间313中,所述第一端子33的曲形部332 是呈彼此交错地位于该容置空间313中,最后再将顶壁314固定于所述围 绕壁312端缘上,且使所述第一端子33的第一接触部331穿出于顶壁314 上的各该插入口 315外。
请参阅图5所示,当电连接器3在完成组装后,在第一端子33未受力 时,第二端子34的第二接触部341与第一端子33的抵接部334之间存在着 一间距L,即彼此并未接触。
请参阅图7所示,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组 合结构剖视示意图,说明电池压迫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时,第一端子的曲 形部压缩形变而使第一端子的抵接部接触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当一电 池5安装于各式电子装置的电池座内时,电池5上的电性极点(图未示)会 挤压电连接器3的第一端子33,此时借所述第一端子33的曲形部332产生形变弹性作用,使得第一端子33的第一接触部331可内缩位移,进而可使 所述第一端子33上的抵接部334接触第二端子34的第二接触部341,如此 与该电路板4构成一电性回路,借此能够有效的降低接触不良率。
在此特别说明的是,提供弹性的第一端子33较薄,因而能够有效缩小 所需占用的空间,即纵算是多数个第一端子33彼此交错地位于该容置空间 313中,也不会造成绝缘壳体31的体积过度增大。另外,第二端子34的厚 度较厚,可以提供大电流大讯号传递,从而可以避免较薄的第一端子33烧 掉。
请参阅图8所示,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剖视 示意图,同时显示导电端子组的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抵触待量测物的表 面。本发明电连接器6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连接 器6只包括一个绝缘壳体61,以及一个设置于绝缘壳体61内的导电端子组 62,此形态的电连接器6可以应用于各式侦测仪器的探针上,也就是可利用 导电端子组62的第一端子63的第一接触部631抵触待量测物7的表面,通 过第一端子43上的抵接部634接触第二端子64的第二接触部641,同样能 与侦测仪器(图未示)内的电路板81构成电回路,将侦测信号传递回侦测仪 器。
归纳上述,本发明电连接器3借由上述构造设计,不但组装便利,且利 用第一端子33、 43形成设有曲形部332的构造设计,使得第一端子33、 43 受压时,曲形部332可以产生形变弹性作用,并同时与第二端子34、 64接 触而与电路板4构成电性回路,因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接触不良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个绝缘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可使该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的一插入口与一穿出口,且该插入口与该穿出口是位于该绝缘壳体的相反位置处;以及一个导电端子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导电端子组并包括有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具有一贯穿该插入口的第一接触部、一自该第一接触部一端弯曲延伸的曲形部,以及一延伸自该曲形部且用以定位于该绝缘壳体内的第一定位部,而该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触部,以及一通过该穿出口而用以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二定位部;借此该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受到外力施压时,连动该曲形部产生压缩位移的形变,该第一接触部朝该第一定位部的方向接近位移并与该第二端子的该第二接触部接触,以与该电路板构成一电性回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绝缘壳体具 有一底壁、多数个围设于该底壁周围处的围绕壁,以及一封盖于所述围绕 壁上并能封闭该容置空间的顶壁,该插入口是设置于该顶壁上,该开口则 是设置于该底壁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端子还 具有一挡置于该绝缘壳体的该底壁内表面的挡止部。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穿出口是呈 长条口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一底板,该第 一端子的该第 一定位部是固定于该底板上。
6、 —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个绝缘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可使该容置空间与外界连通的 多数个插入口与多数个穿出口 ,且该插入口与该穿出口是位于该绝缘壳体 的相反位置处;以及多数个导电端子组,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且每一导电端子组包括有 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各该第一端子均具有一贯穿各该插入口的第一 接触部、 一自该第一接触部一端弯曲延伸的曲形部,以及一延伸自该曲形 部且用以定位于该绝缘壳体内的第一定位部,而该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接 触部,以及一通过该穿出口而用以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二定位部,且所 述导电端子组的所述曲形部是彼此交错地位于该容置空间中;借此所述第 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受到外力施压时,连动所述曲形部产生压缩位移的形 变,所述第一接触部朝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方向接近位移并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接触,以与该电路板构成一电性回路。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绝缘壳体具 有一底壁、多数个围设于该底壁周围处的围绕壁,以及一封盖于所述围绕 壁上并能封闭该容置空间的顶壁,所述的插入口是直线排列设置于该顶壁 上,所述的开口则是"^殳置于该底壁上。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各该第二端 子还具有一挡置于该绝缘壳体的该底壁内表面的挡止部。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穿出口均是 呈长条口状。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一底板,所 述第 一端子的第 一定位部是固定于该底板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一个绝缘壳体,以及一个设置于绝缘壳体内的导电端子组,绝缘壳体的两相反表面上并分别设有插入口及穿出口,而导电端子组则具有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具有一贯穿插入口的第一接触部、一自第一接触部一端弯曲延伸的曲形部,以及一延伸自曲形部且用以定位于绝缘壳体内的第一定位部,而第二端子则具有一第二接触部,以及一通过该穿出口而用以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第二定位部;借此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受压时,连动曲形部产生压缩形变,同时与第二端子接触并与电路板构成电性回路,因而能够有效的降低接触不良率。
文档编号H01R12/55GK101431191SQ200710188218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9日
发明者张嘉和, 王敬顺, 王明中 申请人: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