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041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将晶片模组电性连接至印刷电路 板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电性连接晶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一般包括绝缘本体、 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收容导电端子的端 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部、固持部两侧弯折延伸的臂部及固持部下 端弯折延伸的焊接部。组装时,将导电端子插入绝缘本体的端子收容槽中,导 电端子至少部分棵露于绝缘本体上表面,即导电端子的臂部至少部分棵露于绝 缘本体的上表面。.当晶片模组扣持于绝缘本体上时,晶片模组上的端子插入导电端子的 一对 臂部之间,使相邻导电端子的臂部之间的间距变小,容易造成相邻导电端子之 间的搭接短路。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相邻导电端子之间搭接短路 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晶片 模组至印刷,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呈矩阵设置的端子收容槽、组装于端子 收容槽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扣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 设有一端子臂,该端子臂至少部分露于绝缘本体上表面,并且置于同排上的端 子臂向相邻第一导电端子的端子臂方向延伸,所述盖体设有与绝缘本体上表面
相对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第一、第二表面设有若 干与端子收容橫相对应的通孔,其中,所述盖体第一表面设有若干不连续的凸 块,所述凸块置于盖体第一表面的通孔矩阵的交点处,该凸块至少部分延伸于 端子臂相互延伸的路径上。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盖体第一表面凸块的设置, 将置于绝缘本体上的相邻两第一导电端子的端子臂区隔开,以防止另一导电端 子插入第一导电端子的端子臂时,位于同一排上的相邻两第一端子的端子臂之 间搭接短路。
图l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盖体另 一角度立体图,且示出部分第一导电端子 与盖体的相对位置。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晶片模组(未图示)与印刷 电路板(未图示)之间的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2及收容于其中的第一 导电端子3、基体4及收容于其中的第二导电端子5、及扣持于绝缘本体2上的盖 体6。绝缘本体2呈矩状,其设有与印刷电路板相对的下表面21、与下表面21相对 的上表面22及贯穿上、下表面22、 21的若千端子收容槽23,所述端子收容槽23 在纵向延伸的排上(如图所示X方向)及垂直于排的列上呈矩阵设置。第一导电 端子3收容于端子收容槽23中,其中第一导电端子3至少有部分棵露于绝缘本体2 的上表面22。第一导电端子3包括主体部31、自主体部31两侧弯折延伸的一对端子臂32、
及主体部31下端弯折延伸的焊接部33。主体部31呈平板状,其两侧设有将第一 导电端子3固持于绝缘本体2的端子收容槽23中的固持部311。在固持部311上端 的主体部两侧延伸i殳有两端子臂32,所述端子臂32包括自主体部31—侧延伸的 延伸部321、延伸部321向上弯折延伸的夹持部322、及由夹持部322向上且向相 邻另一端子的端子臂方向弯折延伸的引导部323,所述引导部323露于绝缘本体2 的上表面22上,呈倒"八"字状,其中置于同一排上的第一导电端子3的端子臂 32的引导部323向相邻第一导电端子3的引导部323方向延伸。所述引导部323两 端设有倒角(未标号)。所述焊接部33与端子臂32位于主体部31的同一侧。盖体6扣持于绝缘本体2的上表面22 ,其设有与绝缘本体2的上表面22相对的 第一表面61,及与第一表面61相对的第二表面62,贯穿第一、第二表面61、 62 设有若千与端子收容槽23相对应的通孔63。盖体6的第一表面61朝向绝缘本体2 的方向设有若干凸块64,所述凸块64置于盖体6第一表面61的通孔63的矩阵交点 处,且每一凸块64至少部分延伸于排上的端子臂32的引导部323之间。所述凸块 64设置为同一高度,其抵接于绝缘本体2的上表面22,以将棵露于绝缘本体2上 表面22的第一导电端子3区隔在凸块64组成的独立空间中,以防止相邻两第一导 电端子3之间##短路。该凸块64还设有与第一导电端子3的引导部323倒角相配 合的形状,以^l于第一导电端子3置于该凸块64所组成的独立空间中。基体4大致呈矩形状,其设有与盖体6相对的下端面(未标号),及与下端面 相对的上端面(未标号),贯穿两端面设有若干与绝缘本体2的端子收容槽23相 对应的收容腔41,其内收#第二导电端子5。组装时,先将第一导电端子3装入绝缘本体2内,第一导电端子3的端子臂32 的引导部323棵露于绝缘本体2的上表面22,然后将盖体6扣持于绝缘本体2的上 表面22,盖体6上的凸块64将第一导电端子3的端子臂32的引导部323区隔在凸块 64组成的独立空间中,然后将基体4及第二导电端子5组设于盖体6上,第二导电 端子5将插入第一导电端子3的端子臂32之间,达成两导电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
其中,凸块64的设置可防止当第二导电端子5插入第一导电端子3的端子臂32时, 位于排上的相邻两第一导电端子3的端子臂32的引导部323之间搭接短路。所述 第一导电端子3与电路板连接,第二导电端子5与芯片模组连接,以此,达成电 路板与芯片模组之间的电性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晶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呈矩阵设置的端子收容槽、组装于端子收容槽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扣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一端子臂,该端子臂至少部分露于绝缘本体上表面,并且置于同排上的端子臂向相邻第一导电端子的端子臂方向延伸,所述盖体设有与绝缘本体上表面相对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第一、第二表面设有若干与端子收容槽相对应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第一表面设有若干不连续的凸块,所述凸块置于盖体第一表面的通孔矩阵的交点处,该凸块至少部分延伸于端子臂相互延伸的路径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扣持 于盖体的基体及收容于基体中的第二导电端子。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主体 部、自主体部延伸的一对端子臂及主体部下端延伸的焊接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臂设有主体部,自 主体部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向上延伸的夹持部、及由夹持部向上且向相邻另一端子的端子臂方向延伸的引导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设置为相同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晶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呈矩阵设置的端子收容槽、组装于端子收容槽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扣持于绝缘本体上的盖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设有一端子臂,该端子臂至少部分露于绝缘本体上表面,并且置于同排上的端子臂向相邻第一导电端子的端子臂方向延伸,所述盖体设有与绝缘本体上表面相对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贯穿第一、第二表面设有若干与端子收容槽相对应的通孔,其中,所述盖体第一表面设有若干不连续的凸块,所述凸块置于盖体第一表面的通孔矩阵的交点处,该凸块至少部分延伸于端子臂相互延伸的路径上。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041915SQ200720034620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
发明者马浩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