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403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型计算机上用来连接CPU芯片与电脑主板的电连接器,通常由容设有
若干导电端子的底座、可相对于底座而滑动的盖体以及推动底座和盖体相对滑动的驱动 装置构成,盖体通常由设有若干端子通孔的承载区和头部区构成,驱动装置一般由凸轮、
转动销、顶推板以及架片构成,CPU芯片通过承载区而定位在盖体表面,并由驱动装置
来调节盖体与绝缘本体上端子的相对位置,以实现芯片与电路板的连接,由于电连接器 本体包括盖体和底座,通常是由工程塑料做成的,与金属相比,强度低,因此,驱动装 置在驱动的过程中,凸轮会对电连接器的盖体造成损坏,故而通常在凸轮与盖体之间加 一铁片(通常称为顶推板)以增加盖体的强度,然而在组装的过程中许多操作人员经常 会忘记了顶推片的安装,而且在没有拆开电连接器的情况下,是很难对没有安装加强铁 片的电连接器进行识别,这样容易造成各种质量问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以上问题,提高电连接器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检察装配顶推片后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以连接芯片模组于电路板上,其包括 一底座, 其设有多个端子收容孔及容设于其内的多个导电端子; 一盖体,可相对于底座而滑动, 其对应底座之端子收容孔设有多个端子通孔; 一驱动装置,推动盖体和底座相对滑动, 其设于底座及盖体未设端子收容孔及端子通孔之区域,该驱动装置设有固持于盖体的一
顶推片,所述盖体上设有能看见所述驱动装置的顶推片的至少一通孔。
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上,其包括 一底座, 其设有多个端子收容孔及容设于其内的多个导电端子; 一盖体,可相对于底座而滑动, 其对应底座之端子收容孔设有多个端子通孔; 一驱动装置,推动盖体和底座相对滑动, 其设于底座及盖体未设端子收容孔及端子通孔之区域,该驱动装置设有一固持于盖体的 一顶推片,所述盖体上设有至少一通孔,且该通孔在所述顶推片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 述顶推片至少有部分重叠。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盖体上设有通孔,通过此通孔可看到其内部的驱动装置的 顶推片,因此可以很简单地区别出没有装顶推片的和装有顶推片的电连接器,从而降低 了组装过程中忘记装配此顶推片的机率,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盖体的俯视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盖体的仰视图5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驱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以电性连接芯片模组(未图示) 至电路板,其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内的多个导电端子(未图示)、可相对于底座1 而滑动的盖体2,以及推动盖体2相对于底座1而滑动的驱动装置3。
所述底座1设有多个端子收容孔(未图示),所述导电端子容设其中,并包括与芯片模组相导接的底座承载区110,及位于底座承载区110—端的底座头部区120,所述 底座头部区120中部上端凹陷设有一圆形凹槽121,该圆形凹槽12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 一贯穿的轴孔122,以圆形凹槽121为中心其底座头部区120两侧设有若干贯穿底座1 的定位卡孔124。
所述盖体2滑动连接于底座1上,其包括与底座承载区110相对应设置的盖体承载 区210,该承载区210可承载芯片模组,其上对应端子收容孔的位置处设有栅格数组的 端子通孔211,所述盖体承载区210的一端设有与底座头部区120相对应的盖体头部区 220,该盖体头部区220的上表面突出于盖体承载区210的上表面,以使其下表面留有 足够的空间与底座1配合以收容驱动装置3,且该盖体头部区220未承载芯片模组。
所述盖体头部区220的下表面凹设有收容槽2201,该收容槽2201的中心区域处凹 设有一方形开槽2202,此外,在盖体头部区220的中部上端对应轴孔122的位置处设有 一容纳孔225,在盖体头部区220内靠近盖体承载区210的一边设有一通孔226,该通 孔226贯穿盖体头部区220,所述通孔226位于所述收容槽2201内,且通过该通孔226 能看见顶推片。
如图l、图2及图5,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凸轮3K转动销32、架板33及顶推片 34,且所述凸轮31、转动销32、架板33及顶推片34皆为金属构件。
所述架板33的中心区域设有一突出部330,电连接器100组装后,该突出部300 收容于盖体头部区220的方形收容槽2202内,且该突出部330的中心设有一圆孔3301, 其突出部330的两侧设有若干卡脚331,其与底座1的定位卡孔124相配合定位卡持架 板33于底座1上。
所述凸轮31为半圆偏心轮,其收容于架板33的突出部330下表面与底座1上的圆 形凹槽121之间,且凸轮31的中心位置也设有一心孔310。
所述顶推片34为加强盖体头部区220强度的一金属片,其包括一中心框体341及 位于中心框体341两侧的延长臂342,所述顶推片34收容于盖体头部区220的收容槽2201内。其中心框体341可对应套设于架板33的突出部330上,顶推片34经由通孔 226能被看见,且该通孔226在顶推片34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顶推片34至少有部分重 叠。
所述转动销32包括操作部321及轴部322,该操作部321收容于盖体的容纳孔225 内并露出于盖体的上表面,以供人工操作,其轴部322可依次透过中心框体341、圆孔 3301、心孔310及轴孔122,组装后,人工操作转动操作部321,使轴部322带动凸轮 31转动,进而在架板33和顶推片34的加固及辅助作用下带动盖体2相对于底座1滑动。
由此,所述盖体2上的盖体头部区220与盖体承载区210之间设有能看见顶推片34 的一通孔226,.经由该通孔226可以及时发现金属顶推片34的是否安装,若安装顶推片 34后,则透视到亮色的金属,否则则为黑色的底座,从而降低了工人装配的错误率,提 高了产品的质量。当然,该通孔226同样也可以设于连接器的其它位置上,如方形开槽 2202 —侧。凡是能看见驱动装置的顶推片的位置,皆在此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连接芯片模组于电路板上,其包括:一底座,其设有多个端子收容孔及容设于其内的多个导电端子;一盖体,可相对于底座而滑动,其对应底座之端子收容孔设有多个端子通孔;一驱动装置,推动盖体和底座相对滑动,其设于底座及盖体未设端子收容孔及端子通孔之区域,该驱动装置设有固持于盖体的一顶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能看见所述驱动装置的顶推片的至少一通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未承载芯片模组的头部 区,所述头部区的下表面内设有收容顶推片的收容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收容槽内。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头部区及设有端子通孔 的承载区,所述通孔设于盖体头部区内靠近盖体承载区的一边。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头部区,所述通孔设在 盖体头部区内,并位于收容所述驱动装置的开槽的一侧。
6. —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电路板上,其包括 一底座,其设有多个端子 收容孔及容设于其内的多个导电端子; 一盖体,可相对于底座而滑动,其对应底座 之端子收容孔设有多个端子通孔; 一驱动装置,推动盖体和底座相对滑动,其设于 底座及盖体未设端子收容孔及端子通孔之区域,该驱动装置设有固持于盖体的一顶 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至少一通孔,且该通孔在所述顶推片所在平面 上的投影与所述顶推片至少有部分重叠。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未承载芯片模组的头部 区,所述头部区的下表面内设有收容顶推片的收容槽。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收容槽内。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头部区及设有端子通孔 的承载区,所述通孔设于盖体头部区内靠近盖体承载区的一边。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头部区,所述通孔设在 盖体头部区内,并位于收容所述驱动装置的开槽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以连接芯片模组于电路板上,其包括一底座,其设有多个端子收容孔及容设于其内的多个导电端子;一盖体,可相对于底座而滑动,其对应底座之端子收容孔设有多个端子通孔;一驱动装置,推动盖体和底座相对滑动,其设于底座及盖体未设端子收容孔及端子通孔之区域,该驱动装置设有固持于盖体的一顶推片,所述盖体上设有能看见所述驱动装置的顶推片的至少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盖体上设有通孔,通过此通孔可看到其内部的驱动装置的顶推片,因此可以很简单地区别出没有装顶推片的和装有顶推片的电连接器,从而降低了组装过程中忘记装配此顶推片的机率,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01199575SQ20072017707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6日
发明者朱德祥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