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89405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电子元件的散热装置以及制造 该散热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业不断发展,电子元件(尤为中央处理器)运行频率和速 度在不断提升。但是,高频高速将使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随之增多,使得其 温度不断升高,严重威胁着电子元件运行时的性能,为确保电子元件能正常 运作,必须及时排出电子元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
为此,业界通常使用的散热装置一般包括一基座和设在基座上的若干散 热片,该基座的底面平滑,供贴设在中央处理器表面吸热并传至散热片四周 散发。而随着中央处理器体积越来越小,其发热也更加集中,因局限于金属 的传热性能,基座中心处的热量并不能快速扩展到整个散热装置而影响散热 装置的散热性能。而近年来热管因其较佳的热传导性能而在散热领域获得广 泛的大量使用,热管成为高端散热装置的优选组件。如何在散热装置合理使 用热管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将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较好的散热装置,也有必要提供一 种具有较好散热效率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一热管,该散热器包括一本体部及由该 本体部呈放射状延伸形成的若干散热片,该散热器的顶面上设有一沟槽及一
承载面,该承载面环绕该沟槽设置且与其连通,该热管延伸设于沟槽与承载面上。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设于散热器的顶面上的一热管,该散热
器包括一本体部及由该本体部呈;^文射状延伸形成的若干散热片,该热管包括 一蒸发段及一冷凝段,该热管的蒸发段与本体部相接触,该热管的冷凝段环绕蒸发段设置且与若千散热片相接触。
一种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散热器,使该散热器 包括位于中间的一本体部及由本体部向外呈放射状延伸设置的若干散热片; 在散热器的顶面于各散热片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向下切除一部分形成剖沟;将 各散热片于对应剖沟处的顶端部分折弯形成折边,使各折边前后相互抵靠而 形成一环状的承载面;在散热器的顶面于本体部上设置一沟槽并与散热片上 的承载面相通;在沟槽内以及承载面上设置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散热装置通过散热器的顶面上设有沟槽及环绕沟 槽设置的承载面,并该热管延伸设于沟槽与承载面上,增大热管与散热器的 接触面积可使热量更加快速而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散热装置并散发,因此具有 较高的散热性能。


图l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l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散热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散热装置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l及图2所示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散热装置包括一铝 挤型散热器IO及一热管20。
该散热器10包括一本体部如柱体12及自该柱体12外围向外呈放射状延 伸而出的若干散热片16,该柱体12的顶面形成一平面与发热电子元件表面 接触并吸收热量,散热片16用以传导散发该柱体12上的热量。在本实施例 中,该柱体12为四棱柱体,该柱体12的四棱角向外辐射延伸:&置有导热分 支部14,部分散热片16由导热分支部14延伸而出。该柱体12的各导热分 支部14临近末端处分别延伸一锁固板18,该锁固板18的末端形成一分叉部 180,可通过螺丝等固定部件穿入分叉部180将散热器10固定在电路板上。
该散热器IO的顶面上设有一沟槽120及一承载面160,该沟槽120设于 柱体12上,该承载面160设于散热片16上,该承载面160呈环状并围绕沟
5槽120的外周设置并与沟槽120相通。该散热片16上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开沟 后再垂直弯折形成一折边161,该承载面160是由各折边161前后相互抵靠 平铺形成,该承载面160与沟槽120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本实施例中,该 承载面160围成一方框形成在散热器IO的外周缘,连同沟槽120—起呈一 "曰"字形结构,该方框环状承载面160每两对边处的构造相同,其中一对 边的承载面160设在散热片16的自由端处且呈阶梯状,另一对边的承载面 160设在散热片16自由端的内侧位置且呈沟状,该沟状的承载面160于散热 片16的外侧还形成一挡片162,使热管20设置在承载面160后抵靠在挡片 162上,以定位稳固。当然,也可根据情况将承载面160均设成沟状或阶梯 状。
该热管20的整体轮廓大体也呈"曰"字形,包括一蒸发段22及一冷凝 段24,该蒸发段22收容于散热器20的沟槽120内,用于与发热电子元件接 触,该冷凝段24环绕蒸发段22设置且设于承载面160上与散热片16接触, 该热管20由沟槽120弯折延伸至承载面160上。该热管20可为圆形热管也 可为扁平热管,在本实施例中热管20为扁平热管,可以增强其与散热器10 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性能。组装时热管20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嵌入散热器 IO的顶部内,由于承载面160的设置,让热管20的冷凝段24与各散热片16 接触,且承载面160的底面形成焊接热管20的冷凝,更24的平台, 一方面可 以更好的固定热管20,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热管20与散热片16的接触面积, 使热量能均匀遍布整个散热器10,增强热传效果。
使用该散热装置时,散热器IO的顶面与发热电子元件热接触,发热电子 元件产生的热量一方面直接通过柱体12传导至散热片16上并向外界散发, 另 一方面通过热管20的蒸发段22快速传到冷凝段24,由于冷凝段24对应 散热片16上承载面160环绕设置,同时由于承载面160通过开沟弯折的特殊 设置,使传到冷凝段24的热量直接传至各散热片16上,并通过散热片16将 热量M到外界。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 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IO的顶面上增设了一沟槽120a,该沟槽120a 与沟槽120平行相邻设置,该沟槽120a也与承载面160相通。该热管20由 其冷凝段22又延伸出一段蒸发段22a形成热管20a,即热管20a的两端为蒸发段22、 22a,中间为冷凝段24,其蒸发段22a设于沟槽120a内。这样设置 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经热管20a的两个蒸发段22、 22a快速的传到冷凝 段24,由冷凝段24迅速的传到每一片散热片16上,再M到外界,可以进 一步提升散热效果。
在制造该散热装置时,先采用挤出成型的方式制得散热器10的本体部如 柱体12及由柱体12向外呈放射状延伸形成的若干散热片16,即先制造出散 热器IO的整体轮廓,其上还未设置沟槽120及承载面160;然后在散热器10 的顶面将各散热片16靠近自由端的位置用铣刀向下切除一部分形成剖沟 163,再将各散热片16于对应剖沟163处的顶端部分通过冲压或用拉刀拉倒 垂直折弯形成折边161,各折边161前后相互4氐靠而形成环状的豸义载面160,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相对两侧的散热片16于剖沟163的外侧各形成一排挡片 162;然后在柱体12上通过铣削加工形成沟槽120;最后可通过焊接等方式 将热管20设在沟槽120及承载面160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一热管,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一本体部及由该本体部呈放射状延伸形成的若干散热片,该散热器的顶面上设有一沟槽及一承载面,该承载面环绕该沟槽设置且与其连通,该热管延伸设于沟槽与承载面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沟槽设于该本体部的 中央位置上,该承载面设于散热片上且呈环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面由所述散热片 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开沟后垂直弯折的折边平铺形成。
4.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管包 括一蒸发段和一冷凝段,该热管的冷凝段环绕蒸发段设置,该热管的蒸发段 收容在沟槽内,该热管的冷凝段设置在承载面上。
5. —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设于散热器的顶面上的一热管,其特 征在于该散热器包括一本体部及由该本体部呈放射状延伸形成的若干散热 片,该热管包括一蒸发段及一冷凝段,该热管的蒸发段与本体部相接触,该 热管的冷凝段环绕蒸发段设置且与散热片相接触。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的顶面上设有 一沟槽及一承载面,该承载面环绕该沟槽设置且与其连通,该热管的蒸发段 收容在沟槽内,该热管的冷凝段设置在承载面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器的顶面上与所 述沟槽相邻还设有另一沟槽,该热管还包括另一蒸发段,该另一蒸发段收容 在该另一沟槽内。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面呈环状,由所 述散热片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开沟后垂直弯折的折边平铺形成。
9.一种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散热器,使该散热器包括位于中间的 一本体部及由本体部向外呈 放射状延伸设置的若干散热片;在散热器的顶面于各散热片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向下切除一部分形成剖沟;将各散热片于对应剖沟处的顶端部分折弯形成折边,使各折边前后相互抵靠而形成一环状的承载面;在散热器的顶面于本体部上设置一沟槽并与散热片上的承载面相通; 在沟槽内以及承载面上设置热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 而各形成一排挡片,所述热管设置在承载面上之后抵靠在挡片上。
全文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及一热管,该散热器包括一本体部及由该本体部呈放射状延伸形成的若干散热片,该散热器的顶面上设有一沟槽及一承载面,该承载面环绕该沟槽设置且与其连通,该热管延伸设于沟槽与承载面上。上述散热装置上形成沟槽及承载面,并将热管设于其内,热量可更加快速而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散热装置并散发。
文档编号H01L23/34GK101594764SQ200810067519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8日
发明者朱寿礼, 明 杨, 郭青磊, 钟徐俊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