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5133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涉及通过操作杆的操作容易地与对方连 接器结合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许多专利文献中介绍了如下一种电连接器具有相互结合的成对 的第一、第二连接器,在任意一方的连接器壳体上安装有操作杆,通过 使该操作杆卡定于另一连接器壳体并进行转动,能够顺利地进行第一、 第二连接器的结合。其有代表性的连接器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 文献2中所公开。
图18是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如图18所示,下述专利文 献1所公开的电连接器,具有相互结合的一对雌雄连接器, 一个雌型连
接器40由连接器壳体41、和安装于该壳体41的卡定杆44构成。
连接器壳体41具有前表面侧的外壳41A和后部侧的内壳41B,外 侧壳体41A在其两侧部的后端设置有向后方开口的收容槽42、 42。这些 收容槽42、 42虽然成对,但在图18中省略了一方的标号。并且,在下 文中对该种成对的部位省略其一方的标号。
设置于内壳41B的卡合部43、 43与这些收容槽42、 42对置。各个 卡合部43、 43在其前端部配设有挠性卡合片43A、 43A,这些挠性卡合 片43A、 43A在带凸缘的凸出部45、 45收容到收容槽42、 42中的中途, 通过凸起部45C、 45C而发生弹性变位,从而使这些凸起部通过。
并且,关于卡定杆44,其能够以连接两侧部的预定的转动轴P为中 心转动,而且在两侧部内壁面的与转动轴P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带 凸缘的凸出部45、 45。带凸缘的凸出部45、 45具有柱状的支承轴部 45A、 45A、位于其前端的凸缘45B、 45B、以及从凸缘突出的凸起部45C、45C。并且,在该卡定杆44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接触槽46、 46。关于卡定杆44在连接器壳体41上的安装,首先,使卡定杆44沿外 壳41A朝向收容槽42移动,使带凸缘的凸出部45插入到收容槽42中。 通过该插入,卡定杆44的带凸缘的凸出部45的支承轴部45A被插入到 外壳41A后端部的U字状的收容槽42内。然后,使卡定杆44沿收容槽42滑动,通过该滑动,凸起部45C滑 动接触于与内壳41B —体地设置的卡合部43的舌片状的挠性卡合片 43A,由此,挠性卡合片43A翘起。即,挠性卡合片43A被向外侧推出。 当进一步将卡定杆44推入到使支承轴部45A到达收容槽42的最深部的 位置时,从凸缘45B突出的凸起部45C克服挠性卡合片43A的挠性而通 过,其结果为,被向外侧推出的挠性卡合片43A恢复至原来位置,挠性 卡合片43A的前端与前进至深处的带凸缘的凸出部45的凸起部45C的 后端抵接,并卡定于凸起部45C,从而,卡定杆44被固定。另外,下述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连接器由以下部件构成多个端子; 收容这些端子的连接器壳体;具有贯穿多个端子的多个通孔、且安装于 连接器壳体的后部的后座;介于连接器壳体与后座之间的密封部件;安 装于连接器壳体的后部的操作杆以及后罩。关于该电连接器,通过使后 罩滑动移动,在后座固定到连接器壳体上的同时,密封部件被夹压,从 而,带电线的端子的电线部分的外表面与密封部件之间保持液密性。专利文献l:美国专利第5647752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 —123102号公报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连接器,通过将卡定杆推入到连接 器壳体中的作业,能够简单地进行两部件的配合与卡定。即,当将带凸 缘的凸出部45插入到U字状的收容槽42内时,凸起部45C将挠性卡合 片43A向外侧推出,当进一步推入卡定杆44时,凸起部45C克服挠性 卡合片43A的挠性而通过,其结果为,被向外侧推出的挠性卡合片43A 恢复至原来位置,通过挠性卡合片43A的前端部,凸起部45C被卡定。 因此,卡定后,即使作用有与卡定杆的推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外力,卡 定杆也不会脱落。然而,带凸缘的凸出部的凸起部仅仅是通过挠性卡合片的前端部卡 定,而在该卡定后,该挠性卡合片并未被锁定。因此,当对卡定杆施加 较强的外力、例如某种冲击力时,挠性卡合片发生弹性变形,前端部与 凸起部的卡定可能松脱。当该卡定松脱时,会引起与对方连接器的连接 不良,从而使与这些连接器连接的电气设备的工作停止。并且,在该连 接器为防水型时,会在与对方连接器之间引起防水不良。并且,关于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电连接器,由于在收容有多个 端子的连接器壳体上设置有后座、操作杆以及后罩的安装/结合部,因此 壳体的构造变得复杂。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解决该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将壳体卡定部、罩安装部以及杆安装部集中于一个部件、使这 些卡定部等的形成简单化并且简化了组装的电连接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施加了冲击等较强的外力, 操作杆也不会松脱而与对方连接器牢固地结合的电连接器。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操作杆的枢轴支承轴进 行杆固定的、简化了操作杆固定单元的电连接器。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罩无法从错误的方向进行安装 的、使组装变得容易的电连接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壳体,在其内部收容端子,在其前方具有插入到对方连接器中的插入部,在其后方具有座安装部;密封部件,其嵌入在上述座安装部的外周周围;后座,其前方端部构成与上述密封部件抵接的抵接面,在该后座的 前方具有固定到上述座安装部上的嵌入孔,在该后座的后方具有罩安装部,该后座夹着密封部件固定在上述连接器壳体上;后罩,其通过滑动移动而安装在上述罩安装部上, 其特征在于,上述后座的对置的一对外壁由双层壁形成,该双层壁由隔开间隙地 设置的外壁板及内壁板构成,在该双层壁上形成有与上述连接器壳体卡合的壳体卡定部;安装上述后罩的罩安装部;以及安装上述操作杆的杆安装部。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卡定部由以下部分形成设置 于上述内壁板的具有弹性的卡定臂;和设置于上述卡定臂的端部的卡定爪,在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卡定槽,通过使上述卡定爪与上 述卡定槽卡合,上述后座被卡定在上述连接器壳体上。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罩安装部由以下部分形成设置于 上述内壁板的一对支承凸起;和设置于上述后罩后方的后壁的脱离防止 凸起,并且,在上述后罩上设置有凹状槽,上述后罩通过上述支承凸起 和上述脱离防止凸起被固定。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杆安装部由以下部分形成设置在 上述操作杆的一对臂杆的对置壁面上的枢轴支承凸起;和与上述后座的 双层壁的间隙连通的收容孔,上述枢轴支承凸起通过上述收容孔而插入 到上述间隙中,上述枢轴支承凸起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该收容孔内。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枢轴支承凸起具有从上述臂杆立 起设置的支轴;和设置于该支轴的顶部的凸缘,当上述枢轴支承凸起插 入到上述收容孔中时,上述凸缘插入到上述间隙中,上述操作杆的对置 面与上述双层壁的顶壁板抵接。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臂杆的对置壁面上设置有引导至 上述枢轴支承凸起的第一凸轮槽,在上述枢轴支承凸起的支轴上设置有 转动限制部,在上述后罩的侧壁面上设置有卡定凸起,关于上述操作杆, 在与对方连接器结合时,上述后罩的卡定凸起位于上述操作杆的凸轮槽 与转动限制部之间,由此限制了上述枢轴支承凸起的转动。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杆的第一凸轮槽内,与上述 转动限制部相邻地设置有卡定槽,在与上述对方连接器结合时,上述卡 定凸起嵌入到上述卡定槽内,上述转动限制部与嵌入到该卡定槽内的上 述卡定凸起抵接,从而限制了上述枢轴支承凸起的转动。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转动限制部由设置于上述支轴的外 表面的平坦面和圆弧面形成,上述平坦面与上述卡定凸起抵接。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一对臂杆的对置壁面上,设置有 阻止上述后罩的安装的第二凸轮槽。本发明通过具有上述结构,发挥了如下所示的优良效果。即,根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通过在后座上集中设置壳体卡定部、罩安装部及杆 安装部,这些壳体卡定部等的形成变得简单,并且能够使这些卡定部联 系起来。即,连接器壳体通常收容端子及其附件等,因此其构造较为复 杂,而若要在该连接器壳体上设置壳体卡定部等的话,则其构造会更为 复杂。与此相对,由于在后座上不像连接器壳体那样安装很多部件,因 此能够使卡定部等的形成变得简单。并且,通过在后座上集中设置壳体 卡定部、罩安装部及杆安装部,使得它们的联系变得容易,例如,能够 首先通过壳体卡定部将连接器壳体卡定到后座上,然后将操作杆安装到 杆安装部,之后,接着进行将后罩安装到罩安装部上的作业,由此能够 连续且简单地进行电连接器的组装。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壳体卡定部由以下部分形成设置于内壁 板的具有弹性的卡定臂;和设置于该卡定臂的端部的卡定爪,在连接器 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卡定槽,通过使壳体卡定部的卡定爪与壳体的卡定 槽卡合,能够将后座简单且牢固地卡定在连接器壳体上。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罩安装部由以下部分形成设置于内壁板 的一对支承凸起;和设置于后罩后方的后壁的脱离防止凸起,在后罩上 设置有凹状槽,后罩通过支承凸起和脱离防止凸起被固定,由此能够简 单且牢固地将后罩安装到后座上。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若上述杆安装部由以下部分形成设置在 操作杆的一对臂杆的对置壁面上的枢轴支承凸起;和与后座的双层壁的 间隙连通的收容孔,则能够使操作杆在后座上的安装变得简单且牢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枢轴支承凸起由以下部分形成从臂杆立 起设置的支轴;和设置于该支轴的顶部的凸缘,在该枢轴支承凸起插入 在收容孔内时,该凸缘插入到间隙中,操作杆的对置面与双层壁的顶壁板相抵接,因此,即使对操作杆施加大的外力,由于顶壁板与操作杆的 对置面相抵接,所以也不会发生变形,能够防止枢轴支承凸起的脱离。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由于在上述操作杆的第一凸轮槽内,与转 动限制部相邻地设置有卡定槽,在与对方连接器结合时,卡定凸起嵌入 到卡定槽内,转动限制部与嵌入到卡定槽内的卡定凸起抵接,从而限制 了枢轴支承凸起的转动,因此,操作杆的固定变得牢固,与对方连接器 的结合变得可靠。并且,通过在与对方连接器的结合时限制操作杆的转 动,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上的密封部件不会松动,可以发挥良好的防水效 果。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由于在一对臂杆的对置壁面上设置有阻止 后罩的安装的第二凸轮槽,因此不能从错误的方向安装后罩,组装变得 简单。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图1A是该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图1B是图1A中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将图1中的电连接器旋转180度进行表示的图,图2A是整体 立体图,图2B是图2A的分解立体图。图3表示图l及图2中的连接器壳体,图3A是图1B中的连接器壳 体的放大立体图,图3B是图2B中的连接器壳体的放大立体图。图4表示图l及图2中的后座,图4A是图1B中的后座的放大立体 图,图4B是图2B中的后座的放大立体图。图5表示图l及图2中的后罩,图5A是图1B中的后罩的放大立体 图,图5B是图2B中的后罩的放大立体图。图6表示图l及图2中的操作杆,图6A是图1B中的操作杆的放大 立体图,图6B是图2B中的操作杆的放大立体图。图7表示将操作杆安装于后座的中途的状态,图7A是将主要部分剖 开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7B是图7A的侧视图。图8表示将操作杆安装于后座后的状态,图8A是将主要部分剖开进行表示的剖视图,图8B是图8A的侧视图。图9表示连接器壳体与后座的结合过程,图9A是结合前的立体图, 图9B是结合后的立体图,图9C是图9B中的IXC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 图。图IO表示将后罩安装到组装体的安装过程,所述组装体是在图9所 示的连接器壳体上结合了后座而成的组装体,图IOA是安装前的立体图, 图10B是安装后的立体图,图10C是图10B中的XC部分的局部放大剖 视图。图11表示连接器壳体与后座的结合过程,图HA是结合前的立体图, 图IIB是结合后的立体图,图IIC是图IIB中的XIC部分的放大图。图12表示将后罩安装到组装体的安装过程,所述组装体是在图11 所示的连接器壳体上结合了后座而成的组装体,图12A是安装前的立体 图,图12B是安装中途的立体图,图12C是图12B中的XIIC部分的放 大图。图13表示后罩在后座上的安装,图13A是俯视图,图13B 图13D 分阶段说明后罩安装状态,是沿图13A中的XniB—XIIIB线的剖视图。图14表示后罩在后座上的安装,图14A是俯视图,图14B及图14C 分阶段说明后罩安装状态,是沿图14A中的XIVB—XIVB线的剖视图。图15表示雄型连接器,图15A是连接器整体的立体图,图15B是 图15A的分解立体图。图16表示两连接器结合前的状态,图16A是整体的立体图,图16B 是从图16A中的X方向观察到的后视图,图16C是通过图16B中的XVIC 一XVIC线剖开的壳体侧的剖视图,图16D是通过图16B中的XVIC— XVIC线剖开的操作杆侧的剖视图。图17表示两连接器结合后的状态,图17A是整体的立体图,图17B 是从图17A中的X方向观察到的后视图,图17C是通过图17B中的XVIIC 一XVIIC线剖开的壳体侧的剖视图,图17D是通过图17B中的XVIIC— XVIIC线剖开的操作杆侧的剖视图。图18是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标号说明1:(电)连接器;2:端子;3:连接器壳体;3A:插入部;3B:结 合部;6:后座;6A:外壁板;6B:内壁板;7A:支承凸起;9:切槽;10A: 收容孔;11:卡定部;11A:卡定臂;11B:卡定爪;UC:块状凸起;20: 后罩;22c:卡定凸起;30:操作杆;31:臂杆;33:枢轴支承凸起;33A: 支轴;33A,:转动限制部;33B:凸缘;35:密封部件;36:第一凸轮槽; 36B:卡定槽;37:第二凸轮槽;40:对方连接器;41:雄型连接器壳体; 42:卡合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 照图1 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连接器的整体以及构成该连 接器的各个部件进行说明。另外,图l、图2表示该电连接器的整体及各个部件,图3 图6表示各个部件。并且,图1B及图2B中的各个部件 间的箭头表示组装方向。如图1及图2所示,该电连接器(以下称为连接器)1具有如下结构由雌型连接器构成,并且具有多个雌型端子2;收容这些端子2的 雌型连接器壳体(以下称为连接器壳体)3;安装于该连接器壳体3的后 部的后座6;安装于该后座6的外壁、使与对方连接器的结合变得容易的操作杆30;以及安装于该后座6的后部、并且覆盖端子2的后端部的后 罩20,连接器壳体3在其外周壁面上安装有环状的密封部件35,并且, 在该连接器壳体3的一个侧壁面上,安装有检测端子的安装状态的端子 检测部件(以下称为TPA) 38。下面,详细描述构成该连接器的各个部 件。如图1及图2所示,雌型的端子2由尺寸不同的两种雌型端子构成, 即,尺寸较大的大型的雌型端子(以下称为大型端子)2a和尺寸狡小的 小型的雌型端子(以下称为小型端子)2B,各个雌型端子在前方具有接 触部,在后方具有引线固定部,在该固定部上连接有引线。大型端子2A 在引线的外周周围安装有环状的密封部件2c。并且,小型端子2b集束了多个例如20个端子,在该端子束的外周周围安装有环状的密封部件2D。如图3所示,连接器壳体3由大致长方体的部件构成,该部件的前 后被大致呈矩形形状的前后壁3i、 32包围,该部件的外周周围被对置的 成对的顶壁和底壁33、 33及左右侧壁34、 34包围,该部件在前方具有插 入到对方连接器上的插入部3A,以及在后方具有配合到后座6上的结合 部3b,该部件由绝缘性合成树脂的压型体形成。该连接器壳体3从后壁32面朝向前壁面,形成有在内部贯穿插入 两种雌型端子2A、 2B的贯通孔4A、 4B (参照图3B)。在一个贯通孔4A 中贯穿插入大型端子2A,在另一个贯通孔4B中贯穿插入小型端子2b的 端子束。在前壁3,面上形成有插入孔,与从后壁32的各贯通孔4A、 4B 贯穿插入的各端子2A、 2B连接的对方连接器40 (参照图15)的雄型端子 插入在该插入孔中(参照图3A)。并且,前壁3i面的连接器壳体3被细 槽分开。由于通过该细槽将前壁3,分开,在插入到对方连接器上时,细 槽的间隙縮小,与该连接器的结合变得流畅。在插入部3a上,在一个侧壁34面上形成有安装TPA38的安装孔5B。 并且,在結合部3b上,在后方端的顶壁和底壁33、 33面上形成有卡定后 述的后座6的卡定爪llB (参照图9等)的凹状的卡定槽5A。在该凹状 的卡定槽5a与后壁32之间,存在有成为凹状卡定槽5A的侧壁的侧壁部 5A.。并且,该侧壁部5A,由顶壁33的一部分形成。并且,在底壁33上也 形成有同样的卡定槽5a及側壁部5a.。并且,该连接器壳体3在插入部 3a与座結合部3b的交界的外周周国,形成有限制密封部件35的移动的 筋30。如图4所示,后座6由如下部件构成在前方及后方具有大致呈矩 形形状的前后壁6i、 62,且外周周围被对置的成对的外壁、即顶壁和底 壁63、 63以及左右侧壁64、 64包围,该部件由绝缘性合成树脂的压型体 形成。该后座6在前方的前壁6,面上形成有插入连接器壳体3的结合部 3b的配合孔6c。该配合孔6c的内部被间隔壁6D分隔开,在该间隔壁6D上形成有贯穿插入两种端子2A、 2B的贯通孔。在顶壁和底壁63、 63上设置有分别安装后罩20和操作杆30的罩安装部RC和杆安装部LB、以及与连接器壳体3卡合的壳体卡定部LA。 这些罩和杆安装部RC、 LB以及壳体卡定部LA在上下分别以相同的构 造形成,它们均通过将顶壁和底壁63、 63成形为预定的构造而形成。并 且,底壁63也与顶壁63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对 作为一方的顶壁63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顶壁63具有预定的壁厚,在其外壁面与内壁面之间形 成有预定的间隙6C,顶壁63夹着该间隙6C由双层壁、即外壁板6a和内 壁板6b枸成。该间隙6G为这样的间隔插入后述的操作杆30的凸缘338
并能够转动。外壁板6A形成为从前方朝向后方、即从前壁6!朝向后壁62
方向中途被截断而縮短。即,该外壁板6A与左右侧壁64、 64面的宽度相 比较短。并且,通过使该外壁板6A较短,后壁62也与前壁面相比较短。 在该较短的外壁板6A与后壁62之间,形成有罩和杆安装部RC、 LB以及 壳体卡定部LA。
外壁板6A通过从后端延伸至前壁6〗近前的多条切缝80、 80,被分 别划分成三个区域、即第一 第三区域6a, 6a3,并且在局部分离。在第 一 第三区域6m 6a3中,第一、第三区域6a,、 6a3形成为相同大小, 第二区域6A2形成为大于第一、第三区域6a,、 6A3。在该较大的第二区域 6a2中,在其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凹状的切槽9,该凹状的切槽9具有预
定的宽度及深度,并且从后壁62朝向前壁6i设置。第二区域6A2在该切
槽9的两端划分成更小的区域6a^、 6A21。该切槽9的槽底9A形成为平坦 状。通过使槽底9A平坦,来使后述的枢轴支承凸起33的凸缘33B的截断 部33B.与该平坦面对齐,从而能够简单地从间隙6o卸下枢轴支承凸起33。
第一、第三区域6A1、 6A3的后方经过阶梯部60朝向后壁62延伸设置, 该延伸设置部为具有预定壁厚和预定宽度的支承凸起7A、 7A。这些支承 凸起7A、 7A的壁厚形成为能够插入到后罩20的凹状槽220中的厚度。
内壁板6B被划分五个区域、即第一区域6w 第五区域6b5,并且在 局部分离。在这些第一区域681 第五区域685中,两侧的第一、第五区 域6w、 6b5大小相同,第二、第四区域6b2、 6b4也大小相同。并且,第一、 第五区域681、 6b5形成了支承凸起7a、 7a。第三区域6b3与其他区域相比面积较大,且其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在该第三区域6B3上形成有安装操
作杆30的枢轴支承凸起33的收容孔10A。该收容孔10a形成于外壁板6a
的切槽9的大致正下方。并且,该收容孔10A与间隙6c3相连通。在该第
三区域6b3端部的延伸投置部上,形成有由倾斜面构成的导向面10b。并
且,该第三区域6B3的下方形成了配合孔6c的周围的内壁面6B,,并且该
壁厚形成为可插入到后罩20的凹状槽22o中的厚度。
艮P,各个支承凸起7a、 7A及第三区域6B3的内壁板6B形成为相同壁
厚,并能够插入到后述的后罩20的凹状槽220中。在后壁62的左右侧壁 64、 64面上,形成有插入后罩20的安装部12a、 12a。
并且,在后壁62上,在兩安装部12a、 12A之间,形成有使其上下端 部以预定高度突出的轨道凸起62A。该轨道凸起62a也形成于后壁62的下 方。通过设置该轨道凸起62A,例如从一个安装部12a插入的后罩20通 过由该轨道凸起62A引导,保持在后座6上而不会从后座6脱离。该轨道 凸起62A由于防止了后罩20的脱离,因此成为脱离防止凸起。
在第二、第四区域6b2、 6b4上形成有与逢接器売体3卡合的卡定部 11、 11。这些卡定部ll、 11形成于外壁板6a的小区域6a^、 6w的大致 正下方,并且分别具有相同的构造。
如图9C所示,该卡定部ll具有結合于内壁板6b的基部110;从 该基部延伸设置、且具有预定长度的卡定臂1U;位于该卡定臂1U的前 端部、且从端部向上方突出的上凸起即块状凸起llc以及向下方突出的下 凸起即卡定爪llB,卡定臂1U为具有弹性的弹性臂片,其一部分通过切 槽而从内壁板6b分寓。卡定爪llB与连接器壳体3的凹状的卡定槽5八卡
合。该块状凸起llc在卡定爪lb与卡定槽5A的卡合不完全时,起到阻
止将后罩20安装到后座6上的作用。并且,在卡定爪llB与卡定槽5A的 卡合完全时,块状凸起llc的顶部与后罩20的侧壁22a抵接,限制了卡 定臂1U的移动,卡定爪llB与卡定槽5A的卡合变得牢固。其结果为, 能够可靠地进行连接器壳体3与后座6的结合。
如图4所示,罩和杆安装部RC、 LB以及壳体卡定部LA,形成于外 壁板6A和内壁板6B与后壁62之间。其中,罩安装部RC主要由各支承凸起7a、 7A、这些支承凸起7A、 7A之间的第二区域6B2的内壁板6B以及轨
道凸起62A构成,并且,杆安装部LB主要由外内壁板6a、 6s之间的间隙 6e、设置于内壁板6b的收容孔IOa枸成。并且,壳体卡定部LA由设置 于内壁板6b的第二、第四区域6b2、 684的各卡定部11、 ll构成,该卡定
部ll由以下部分构成結合于内壁板6b的基部11o;从该基部延伸设置
并具有预定长度的卡定臂1U;位于该卡定臂的前端部,并从端部向上方 突出的块状凸起llc以及向下方突出的卡定爪llB (参照图9C)。因此, 根据该结构,由于将壳体卡定部LA、罩安装部RC、以及杆安装部LB 集中于后座6,因此它们的形成被简单化,并且能够使罩安装部RC、杆 安装部LB、以及壳体卡定部LA联系起来。即,由于连接器壳体3通常 收容端子及其附件等,因此其构造变得复杂,若要在这样的连接器壳体3 上设置上述卡定部等,则其构造将更为复杂。与此相对,由于在后座6 上不会安装很多部件,因此可能够使上述壳体卡定部LA等的形成简单 化。并且,通过将壳体卡定部LA、罩安装部RC、以及杆安装部LB集 中于后座,它们的联系变得容易,例如能够首先通过壳体卡定部LA将后 座6卡定在连接器壳体3上,然后利用杆安装部LB安装操作杆30,之 后利用罩安装部RC来安装后罩20,从而能够连续且简单地执行连接器 的组装。
如图5所示,后罩20是用于将从后座6的后壁62面引出的多条引线 向预定方向导出的部件,其具有空开预定间隔的间隙25地对置的一对 侧壁21、 21、以及与这些侧壁21、 21连接的顶部壁24,后罩20由绝缘 性合成树脂的压型体形成。顶部壁24为弯曲的顶部面,其将各个侧壁21、 21之间以及各个侧壁21、 21之间的端部结合起来,并且在顶部壁24的 一端部形成有开口 26。该开口 26的深处部、即各个侧壁21、 21的端部 通过封闭壁24A大致封闭。在该顶部壁24上设置有卡定操作杆30的卡定 部32a的凸起24b。开口 26成为将引线向外部导出的导出孔。
一对侧壁21、 21之间的间隙25成为插入到后座6的后壁62上的插 入口。各个侧壁21、 21形成为相同构造,因此下面对一个侧壁进行具体 说明。侧壁21的端部形成为厚壁,在该厚壁部形成有由对置的第一、第二
側壁部22a、 22b包国而成的凹状槽220。即,该凹状槽220具有对置的 第一、第二側壁部22a、 22b,作为一方的第一侧壁部22A成为侧壁21的 外壁的一部分,作为另一方的第二侧壁部22B成为内壁的一部分。在第一 侧壁部22A的外壁面上,在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 卡定凸起22c。该卡定凸起22c用大致呈四边形形状的较低的凸起形成。 该卡定凸起22c在操作杆30安装在后座6上之后,通过与该操作杆30 之间的关系,而具有防止从错误方向安装后罩20的误插入防止功能。并 且,该卡定凸起22c还兼有通过嵌入到操作杆30的卡定槽36B中而将该 操作杆30固定于预定位置的固定功能。第一、第二側壁部22a、 22s之间 的间隔、即凹状槽22o的间隙,形成为与后座6的支承凸起7a、 7a的厚 度大致相同或比其略宽。该凹状槽220成为将后罩20安装到后座6上时 的导向槽,并成为后罩20的安装槽。并且,在第二侧壁部22B上设置有 导轨23。
如图6所示,操作杆30具有对置的一对臂杆31、 31;以及连接 这些臂杆31、 31的连接部32,操作杆30整体由绝缘性合成树脂的压型 体形成。各个臂杆31、 31分别由平板状的板体构成,且具有相同结构。 即,各个臂杆31、 31具有外壁面31a和内壁面31b,在各个内壁面31b 上形成有支承杆的枢轴支承凸起33、凸轮孔34以及构成一对的第一、第 二凸轮槽36、 37。关于该枢轴支承凸起33,支轴33a的基部从臂杆31 的内壁面31b起立起投置,在该支轴33A的顶部一体形成有凸缘33B。凸 轮孔34贯穿内外壁面3U、 31B。在连接部32上设置有卡定部32A。该卡 定部32a用于在与対方逢接器40结合时,通过卡定在后罩20的凸起29B 上,而将操作杆30固定于预定位置。
该操作杆30可自由转动地被安装在后座6上,但在支轴33a上投置 有限制其转动的转动限制部33A'。关于该转动限制部33A',如图6C所示, 在将从臂杆31立起设置的支轴33A用与该立起设置方向正交的面剖开时 的剖面为具有平坦面33A1和圆弧面33a2的泪滴形状。
凸缘33B形成为在端部具有截断部33B'的圆盘状,其大小为可插入到收容孔10 a中的大小。通过设置截断部33B',凸缘33b在收容孔10 A 中的安装变得容易。
构成一对的第一、第二凸轮槽36、 37形成于与插入枢轴支承凸起 33的方向相反的侧缘部。这些凸轮槽36、 37经阶梯部31c,通过将臂杆 31的厚度减薄而形成。即,第一凸轮槽36具有导向面36A,后罩20 的卡定凸起22 c在该导向面36 a上滑动移动;抵接卡定凸起22 c的第一 止动件361;以及卡定该卡定凸起22c的卡定槽36B,这些第一止动件36i 及卡定槽36B由阶梯部31c的一部分形成。导向面36 a从连接部32朝向 臂杆31的端部以预定宽度及预定长度形成。并且,在与第一止动件36, 接近的部位,形成有枢轴支承凸起33。
第二凸轮槽37设置在臂杆31的与连接部32设置侧相反的端部。该 第二凸轮槽37从内壁面3lB经阶梯部31c.由薄壁的导向面37A形成。经 该阶梯部31c.形成的第二凸轮槽37的导向面37A,也成为卡定凸起22c 滑动移动的面,但该导向面37A的大小形成为比第一凸轮槽的导向面36A 要小。并且,该阶梯部31c.成为第二止动件。
凸轮孔34贯穿臂杆31的内外壁面31b、 31a。该凸轮孔34具有引导 后述的对方连接器40的卡合凸起42 (参照图15)的导向孔34A,在该导
向孔34A的周围形成有阶梯部34B。在该阶梯部34B上卡定有对方连接器 40的卡合凸起42的凸缘42B。
如图l、图2所示,密封部件35由在内部具有中空孔的环状部件构
成,其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形成。并且,该环状部件的外周面优选呈
凸凹形状。通过使外周面呈凸凹形状,与对方连接器40之间的防水变得良好。
接下来,参照图1 图14,对连接器l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并且, 图7、图8是说明将操作杆安装到后座上的说明图。在图7、图8中,为 了易于理解内部构造,切除了后座及操作杆部件的一部分。并且,图8 图12是说明将后座结合到连接器壳体上的说明图,图13、图14是说明 将后罩安装到后座上的说明图。
该连接器1经过如下各个工序被组装起来(I )密封部件安装工序、(II)座结合工序、(III)端子安装工序、(IV) TPA安装工序、(V)杆 安装工序、(VI)后罩安装工序。
在(I )密封部件的安装工序中,例如在图1及图2所示的连接器 部件中,首先,在连接器壳体3的結合部3b的外周周国,插入密封部件 35直至密封部件35与筋30抵接。当将密封部件35插入至与筋30抵接 的位置时,成为密封部件35的内周壁面与连接器壳体3的外周周围紧密 接触的可安装后座6的状态。另外,通过该密封部件35的安装,后述的 连接器壳体3与后座6之间形成水密密封。在(II )座结合工序中,继 密封部件35之后,将连接器壳体3的结合部3 b插入到后座6中。通过 该插入,卡定部11的卡定爪llB没入到卡定槽5a中,并与嵌入孔6c卡 合。由此,后座6被卡定固定在连接器壳体3上。在(III)端子安装工 序中,通过将大型端子2a及小型端子2b的端子束从后座6的后方分别贯 穿插入到连接器壳体3的贯通孔4A、 4b中,来将各个端子收容固定在安 装有后座6的连接器壳体3内。在(IV) TPA安装工序中,TPA38被插 入到连接器壳体3的安装孔5B内,从而固定连接器壳体3内的雌型端子 2。
然后,在(V)杆安装工序中,进行将操作杆30安装到通过上述工 序(I ) (IV)组装而成的组装体上的作业。该安装作业首先如图7A 所示,将操作杆30放置到后座6的后方,并将设置于各个臂杆31、 31 的枢轴支承凸起33、 33朝向各个收容孔10a、 IOa推入。通过该推入,各 个枢轴支承凸起33、 33的各个凸缘33s、 33B在导向面10B、 10s上滑动, 同时各个臂杆31、 31被朝向外侧、即图7B中的箭头Yi、 ^所示的上下 方向压开,从而在各个臂杆31、 31的内壁面31b、 31b与后座的外壁板 6A、 6A之间分别形成间隙Go、 Go。当进一步推入这些臂杆31、 31时, 如图8所示,各个凸缘33B、 33B通过各个收容孔10A、 10A,而插入到间 隙6e、 6e中。在该插入的同时,各个臂杆31、 31通过其弹性恢复力而恢 复至原来位置,上述间隙Go、 Go消失,各个臂杆的内壁面31b、 31b与 外壁板6a、 6a抵接。当在该状态下转动操作杆30时,各个凸缘33B、 33B 的端部进入各个外内壁板6A、 6B之间的间隙6c3、 6g中而无法拔出,从而,操作杆30被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到后座6上。因此,即使作用有与推入操 作杆30时相反的外力,各个凸缘33B、 33b也不会拔出,其结果为,在将 操作杆30安装到后座6上之后,即使对操作杆30施加冲击等较强的外 力,该操作杆30也不会从后座6拔脱。
当将操作杆30安装到后座6上时,在操作杆30的臂杆31、 31与后 座6的内壁板6e、6B之间,形成有推入后罩20的第一侧壁部的间隙G(参 照图13B)。该间隙G由与操作杆30的导向面36A对置的第一间隙G卜 和与内壁面3lB对置的第二间隙G2构成,第一间隙G比第二间隙G2要 大。
最后,在后座6上安装后罩20。在(VI)后罩安装工序中,首先, 在连接器壳体3的图13A中的箭头A,所示方向、即在操作杆30的具有 连接部32的一侧放置后罩20,并从后座6与操作杆30之间的第一间隙 "的方向将后罩20插入。该插入以将一个支承凸起7a插入到后罩20的 凹状槽220、 22o中的方式从一个安装部12a方向插入。此时,后罩20 的导轨23、 23沿各个轨道凸起62A、 62A插入。由此,从一个安装部12a 插入的后罩20,被各个支承凸起7a、 7a、第三区域6b3的内壁板6b以及 轨道凸起62A支承,因此不会从后座6脱离。
通过上述(I ) (VI)的工序,连接器1的组装完成。然而,在 上述(II )座结合工序中,后座6有时没有完全与连接器壳体3结合。 当发生该种情况时,连接器壳体3与后座6成为不完全结合,并且,密 封部件35的安装也不充分,不能得到预期的防水效果。在该状态下会出 现连接器1的组装不良。因此,在该连接器1中,利用后座6的各个卡 定部11、 11能够测知这样的组装不良。
下面,参照图ll、图12,对该组装不良的检测进行说明。另外,图 11、图12是说明组装不良的说明图。这些图分别对应于图9、图IO。
首先,在连接器壳体3的后方的結合部3b上安装好密封部件35,并 在该结合部3b上以配合方式将后座6的前方的嵌合配合孔6c推入。通过 该后座6的推入,后座6的前壁6i面与密封部件35的一端抵接。此时, 若后座6的推入不充分,则卡定部11的卡定爪llB通过卡定臂1U的弹性而搁浅在卡定槽5a的側壁部5A,的顶部,块状凸起llc被向上方抬起
(参照图IIC)。若要在该状态下将后罩20安装到后座6上,如图12C 所示,即使要使后座6滑动移动,后罩20的第一侧壁部22A也会与块状 凸起llc碰撞,而无法进行该滑动移动。因此,通过无法安装该后罩20, 能够检测到密封部件35没有被恰当地推压到连接器壳体3上,而且连接 器壳体3与后座6处于非结合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9、图10所示,当后座6的推入充分、卡定部11 的卡定爪llB没入到凹状的卡定槽5A内而卡合时,块状凸起llc已退至 下方,因此不会阻止后罩20的滑动移动。当后罩20安装在后座6上时, 密封部件35被安装于正式的位置,确保了连接器壳体3与后座6之间的 防水,同时补偿了连接器壳体3与后座6的完全结合。在该状态下,块 状凸起llc的顶部与后罩20的第一侧壁部22a接触,从而限制了其活动, 由此,连接器壳体3与后座6的卡合也变得牢固。
并且,如图5所示,由于后罩20的对置的一对侧壁21、 21具有相 同构造,因此有时会从图14A中的箭头A2方向进行安装。若使可以从该 方向进行插入,操作杆30则不能操作,因此,在该连接器l中,不能从 箭头A2方向安装后罩20。即,如果从图14A中的箭头方向A2将后罩20 插入后座6,则后罩20的第一侧壁部22A会进入到第二间隙G2内。然而, 由于在该第二间隙G2的插入口处存在操作杆30的第二凸轮槽37,因此 虽然其开口变大,但由于该第二凸轮槽37的长度比第一凸轮槽36要窄, 因此当进一步推入后罩20时,侧壁22A表面的卡定凸起22c与作为第二 止动件的阶梯部31c.碰撞,从而,后罩20的插入被阻止。由此,不能从 箭头A2方向安装后罩20。
如此组装起来的连接器1与对方连接器40结合。下面,对作为该对 方连接器的雄型连接器进行说明。并且,图15表示雄型连接器,图15A 是雄型连接器的整体立体图,图15B是图15A的分解立体图。
对方连接器40由雄型连接器构成,如图15所示,其由多个雄型端 子43和收容这些端子的雄型连接器壳体41构成。
雄型端子43由分别与连接器1的雌型的大型端子2a和小型端子2b连接的雄型的尺寸较大的大型端子43a和尺寸絞小的小型端子43B构成。 并且,雄型连接器壳体41的前后被大致矩形形状的前后壁4h、4l2包围, 雄型连接器壳体41的外周周围被对置的成对的外壁、即顶壁和底壁413、 413以及左右侧壁414、 414包围,在前壁41,上形成有具有插入连接器1 的插入口的空腔孔,该空腔孔的深处壁与后壁412接近,雄型连接器壳体 41整体由绝缘性合成树脂的压型体形成。
在该雄型连接器壳体41的后壁4l2上,形成有安装雄型端子43的安 装孔4U、 41b。在连接器壳体的顶壁和底壁413、 413上,在接近插入口 的部位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卡合凸起42、 42。这些卡合凸起42、 42由从 壁面立起设置的支轴42 a和设置于该支轴42 a的顶部的凸缘42 b构成, 它们与雄型连接器壳体41形成为一体。凸缘42B形成为大致圆盘状。该 卡合凸起42为与连接器1的操作杆30的凸轮孔34卡合的大小。并且, 该对方连接器40的组装,通过在雄型连接器壳体41的安装孔4U、 41b 中分别插入和固定大型端子43a及小型端子43b来迸行。
接下来,对连接器1与对方连接器40的结合进行说明。并且,图 16、图17是说明两连接器的结合的说明图,图16表示结合前的状态, 图17表示结合后的状态。另夕卜,在图16B、图16C及图17B、图17C中, 省略了对方连接器40。
连接器1与对方连接器40的结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使连接器1接 近对方连接器40,将位于连接器1前方的连接器壳体3的插入部3a插入 到对方连接器40的连接器壳体41前表面的安装孔41A中(参照图16A)。 在该两连接器l、 40结合前,如图16A 图16C所示,操作杆30的各个 凸轮孔34、 34不与对方连接器40的各个卡合凸起42、 42卡合,而保持 在与后座6平行的位置。如图16D所示,在该位置上,后罩20的卡定凸 起22c的外周面与第一凸轮槽36内的第一止动件36i及转动限制部33A, 的圆弧面33a2相接触而被保持。通过该保持,操作杆30不会向箭头B 方向(参照图16A及图16C)摆动。
接着,如图17所示,在操作杆30的各个凸轮孔34、 34的开口部分, 插入对方连接器40的各个卡合凸起42、 42,之后,用手抓住操作杆30的连接部32,使该操作杆30向后罩20的后方旋转。通过该操作杆30的 旋转,对方连接器40的各个卡合凸起42、 42被引导至各个凸轮孔34、 34的导向部分,两连接器l、 40被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拉近。当进一步使 操作杆30旋转时,连接部32向后罩20的后方移动,并完成两连接器1、 40的结合,从而在两连接器l、 40的端子2、 43之间形成电连接。通过 完成该两连接器1、 40的结合,操作杆30被固定在其连接部32移动至 后罩20的后方的位置。关于操作杆30在该位置的固定,如图17D所示, 后罩20的卡定凸起22c进入到卡定槽36B内,在该进入状态下,转动限 制部件33a.的平坦面33A,与卡定凸起22c的外周的一个面抵接,由此限 制了枢轴支承凸起33的转动、即操作杆30的转动,从而被固定。通过 该保持、固定,操作杆30不会朝向箭头C方向摆动。并且,设置于连接 部32的卡定部32 a卡定于后罩20的顶部壁24的凸起24B,从而操作杆 30的卡定更加可靠。
此外,当两连接器l、 40结合时,密封部件35的外周面与对方连接 器的安装孔41A的内壁液密地抵接,由此两连接器l、 40间的防水也变 得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连接器壳体,在其内部收容端子,在其前方具有插入到对方连接器中的插入部,在其后方具有座安装部;密封部件,其嵌入在上述座安装部的外周周围;后座,其前方端部构成与上述密封部件抵接的抵接面,在该后座的前方具有固定到上述座安装部上的嵌入孔,在该后座的后方具有罩安装部,该后座夹着密封部件固定在上述连接器壳体上;后罩,其通过滑动移动而安装在上述罩安装部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后座的对置的一对外壁由双层壁形成,该双层壁由隔开间隙地设置的外壁板及内壁板构成,在该双层壁上形成有与上述连接器壳体卡合的壳体卡定部;安装上述后罩的罩安装部;以及安装上述操作杆的杆安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卡定部由以下部分形成设置于上述内壁板的具有弹性的 卡定臂;和设置于上述卡定臂的端部的卡定爪,在上述连接器壳体的壁 面上设置有卡定槽,通过使上述卡定爪与上述卡定槽卡合,上述后座被 卡定在上述连接器壳体上。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罩安装部由以下部分形成设置于上述内壁板的一对支承凸起;和设置于上述后罩后方的后壁的脱离防止凸起,并且,在上述后罩上设 置有凹状槽,上述后罩通过上述支承凸起和上述脱离防止凸起被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杆安装部由以下部分形成设置在上述操作杆的一对臂杆的对置壁面上的枢轴支承凸起;和与上述后座的双层壁的间隙连通的收容孔, 上述枢轴支承凸起通过上述收容孔而插入到上述间隙中,上述枢轴支承 凸起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该收容孔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枢轴支承凸起具有从上述臂杆立起设置的支轴;和设置于该支轴的顶部的凸缘,当上述枢轴支承凸起插入到上述收容孔中时,上述 凸缘插入到上述间隙中,上述操作杆的对置面与上述双层壁的顶壁板抵 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臂杆的对置壁面上设置有引导至上述枢轴支承凸起的第一凸轮槽,在上述枢轴支承凸起的支轴上设置有转动限制部,在上述后罩的 侧壁面上设置有卡定凸起,关于上述操作杆,在与对方连接器结合时, 上述后罩的卡定凸起位于上述操作杆的凸轮槽与转动限制部之间,由此 限制了上述枢轴支承凸起的转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操作杆的第一凸轮槽内,与上述转动限制部相邻地设置有卡定槽,在与上述对方连接器结合时,上述卡定凸起嵌入到上述卡定槽内, 上述转动限制部与嵌入到该卡定槽内的上述卡定凸起抵接,从而限制了 上述枢轴支承凸起的转动。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动限制部由设置于上述支轴的外表面的平坦面和圆弧面形成,上述平坦面与上述卡定凸起抵接。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对臂杆的对置壁面上,设置有阻止上述后罩的安装的第二凸轮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将壳体卡定部、罩安装部及杆安装部集中于一个部件,简化了这些卡定部等的形成并简化了组装。电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壳体(3),在其内部收容端子,在其前方具有与对方连接器的结合部,在其后方具有座安装部;密封部件(35),其嵌入在座安装部的外周周围;后座(6),其固定在座安装部上,并在前方具有密封部件(35)的按压部,后罩(20),其覆盖后座(6)的后方;以及操作杆(30),其卡定在对方连接器上,后座(6)的对置的一对外壁利用双层壁形成,该双层壁由中间设有间隙的外壁板及内壁板构成,在该双层壁上形成有与连接器壳体卡合的壳体卡定部;安装后罩的罩安装部;以及安装操作杆的杆安装部。
文档编号H01R13/46GK101299500SQ20081008606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5日
发明者林志文, 林荣全, 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 申请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Mea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