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812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块至电路 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平面栅格阵列(LGA)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连接器领域,用于电性连接芯 片模块与电路板,并通过按压方式实现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之间的电性导接, 芯片模块上设有与电连接器导接的导电片。因为芯片模块需要以一特定的方向 置入电连接器内,才可以正常工作,为了避免芯片模块被前后颠倒而放错位置, 通常会在芯片模块的两相对侧边设有缺口,与此相应的,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 上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在其侧壁的内侧形成与芯片模块的缺口配合的凸块,从而 保证芯片模块可被正确组入。相关的电连接器可参考美国专利第7,083,456号、 第6,908,316号及第6,164,980号所揭示的内容。这些电连接器结构简单,成型 容易,但是所述凸块靠近绝缘本体上用于收容端子的端子槽,所以会影响到端 子的组装。
美国专利第7,207,808号揭示了另 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 若干端子及一对可拆卸键。绝缘本体包括设有若干端子通道的底壁及自底壁周 围向上延伸出的侧壁,底壁与侧壁共同形成一用于容纳芯片模块的收容空间。 底壁上对应于形成在芯片模块两侧的缺口处还设置有凹槽。在端子插入相应的 端子通道之后,可拆卸键插入凹槽以固定在绝缘本体上,所以不会影响到端子 的组装。然而所述可拆卸键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固持不稳定,容易脱落。
所以,有必要对上述电连接器进行改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配合块的电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可用于 电性连接侧边设有缺口的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
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底壁及自底壁周围向上延伸的若干侧 壁,侧壁与底壁围成一收容芯片模块的收容腔。该电连接器还设有组装至绝缘 本体上的配合块,配合块设有进入收容腔内的柱体及横臂,柱体与芯片模块的 缺口配合,横臂抵触芯片模块的前端面以定位芯片模块。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连接器之 配合块不影响端子的组装,并且组装牢固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及芯片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配合块的底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及芯片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可电性连接芯 片模块7至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绝缘本体IO、容设于绝缘本体10中的若干 导电端子(未图示)及一对配合块20。芯片模块7的相对两侧对称设有一对缺 口70。
绝缘本体10为一体成型大致呈矩形的塑胶构造,其包括底壁101及位于底 壁101四侧向上延伸的侧壁102,底壁101设有与芯片4莫块7相组接的组接面103 及与组接面103相对的安装面104,贯穿组接面103至安装面104形成若干端子收 容槽(未图示)。底壁101及侧壁102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腔100以容纳芯片模块 7。底壁101上对应于芯片模块7的缺口70设有一对孔105,两相对侧壁102还设 有一对配合槽ll,配合槽11与孔105相邻。
配合块20为一体成型的塑胶块,其设有水平基部21,基部21可分为前后两 个部分,前部分形成一向下突伸的块状部22,后部分在其靠近收容腔100的内 侧缘向下延伸有弧形柱体23,后部分的外侧缘设有与柱体23相对的卡扣臂24, 卡扣臂24与柱体23之间具有一空间(未标号),可容纳绝缘本体10的侧壁102 上的相应部分。卡扣臂24的末端设有卡钩25。
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绝缘本体10的配合槽11亦具有前后两个部分,配合
槽11的前部分侧向贯穿侧壁102而成,定义为通槽110;配合槽ll的后部分毗邻 于绝缘本体10的孔105,该配合槽11的后部分是自侧壁102的顶面及外侧面凹陷 而成,其设有一顶面112,该顶面112低于侧壁102的顶面(未标号)但高于底 壁101的组接面103 。配合槽11的后部分自侧壁102的外侧壁部分向内凹陷形成 卡扣槽114。
在端子(未图示)组入底壁101之后,配合块20插入绝缘本体10的配合槽 11内,其水平基部21位于配合槽11的顶面112之上,块状部22收容于通槽110内, 柱体23下端伸入孔105内,卡扣臂24与卡扣槽114相卡扣,而将配合块20固定于 绝缘本体10的侧壁102上。组装之后,配合块20的内、外侧面及顶面分别与侧 壁102的内、外侧面及顶面平齐。
参图1所示,芯片模块7组入收容腔100后,其缺口70与配合块20的柱体23 配合,可防止芯片模块7被前后颠倒而置入绝缘本体10内。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可电性连接 另一芯片模块8至电路板(未图示),该芯片模块8宽度及缺口的位置与芯片模 块7相同,但其长度较短。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30、容设于绝缘本体30中 的若干导电端子(未图示)及一对配合块40。芯片模块8相对两侧边对地称设 有一对缺口80。
绝缘本体3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绝缘本体10相同,为一体成型大致呈矩形的 塑胶构造,其包括底壁301和及位于底壁301四侧向上延伸的侧壁302,底壁301 设有与芯片模块8相组接的组接面303及与组接面303相对的安装面304,贯穿组 接面303至安装面304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未图示)。底壁301及侧壁302共同 围设形成一收容腔300以容纳芯片模块8。底壁301上对应于芯片模块8的缺口 80 设有一对孔305,两相对侧壁302还对应设有一对配合槽31,配合槽31与孔305 相邻,用于容设配合块40。
配合块40为一体成型的塑料块,其大致呈倒立的L形状,其包括纵向延伸 的基部41及与基部41垂直的横向延伸的横臂42。基部41于其靠近收容腔300的 内侧缘向下延伸有弧形柱体43,外侧缘设有与柱体43相对的卡扣臂44,卡扣臂 44与柱体43之间具有一空间(未标号),可容纳绝缘本体30的侧壁302上的相应 部分。卡扣臂44的末端设有卡钩45。横臂42壁厚较厚,呈块状,其具有一用于
抵触芯片模块8前端面的抵触面46。
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绝缘本体30的配合槽31亦具有前后两个部分,配合 槽31的前部分侧向贯穿侧壁302而成,定义为通槽310;配合槽31的后部分毗邻 于绝缘本体30的孔305,配合槽31的后部分是自側壁302的顶面及外侧面凹陷而 成,其设有一顶面312,该顶面312低于侧壁302的顶面(未标号)但高于底壁 301的组接面303。配合槽31的后部分自侧壁302的外侧壁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卡 扣槽314。
在端子(未图示)组入底壁301之后,配合块40插入绝缘本体30的配合槽 31内,其水平基部41位于配合槽31顶面312上,横臂42穿过通槽310进入收容腔 300内,柱体43的下端伸入孔305内,卡扣臂44与卡扣槽314相卡扣,从而将配 合块40固定于绝缘本体30上。组装后,配合块40的内、外侧面及顶面分别与侧 壁302的内、外侧面及顶面平齐。其中横臂42伸入收容腔300内。
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芯片模块8组入时,其缺口80与配合块40的柱体43 配合可防止芯片模块8被前后颠倒而置入该绝缘本体30内。两配合块40的两横 臂42的抵触面46抵触芯片模块8前端面,以定位芯片模块8。
本电连接器可与多个尺寸不同的芯片模块配合,这里指的尺寸不同主要指 长度的不同。预先提供若干个具if不同长度的基部的配合块,同时相应调整配 合槽的结构。然后根据芯片模块的长度,选择恰当的配合块插入绝缘本体内与 芯片模块配合同时定位芯片模块。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可用于电性连接侧边设有缺口的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设有底壁及自底壁周围向上延伸的若干侧壁,侧壁与底壁围成一收容芯片模块的收容腔;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设有组装至绝缘本体上的配合块,配合块设有进入收容腔内的柱体及横臂,柱体与芯片模块的缺口配合,横臂抵触芯片模块的前端面以定位芯片模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配合块设有与横臂垂直的 纵向基部,基部于其内侧凸伸有上述柱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容纳配合块 的配合槽,其设有自侧壁上表面凹陷形成的上表面,配合块的基部位于配合槽 上表面之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设有容纳配合块 的配合槽,配合槽包括贯穿所述侧壁的通槽,通槽可供配合块的横臂穿过而进入收容腔内。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配合槽设置于侧壁上,其 包括一自绝缘本体侧壁外表面凹陷的卡扣槽,配合块对应设有一""^扣臂,卡扣 臂与绝缘本体的卡扣槽相配合以将配合块固持于侧壁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配合块组入配合槽后,其 基部内、外侧面及上表面分别与侧壁的内、外侧面及上表面平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可用于电性连接侧边设有缺口的芯片模块至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一对配合块。绝缘本体设有底壁及若干自底壁周围向上延伸的侧壁,侧壁与底壁围成一收容芯片模块的收容腔,两相对侧壁上还设有配合槽。配合块容纳于配合槽内,其设有进入收容腔内的柱体及横臂,柱体与芯片模块的缺口配合,横臂抵触芯片模块的前端面以定位芯片模块。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191665SQ20082003209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1日
发明者林南宏, 范嘉伟, 谢福斌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