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914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FPC(flat printed circuit or cable) 、 FFC(flat flexible cable)或其它类似名称的扁平柔性电缆的电 连接器。所有这些电缆和电路普遍被称作柔性印刷电路板。背景技术
请参见于2004年2月4日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第03136522. 1号,其 记载了一种用以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 若干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相对于绝缘本体自第 一 、第二位置间自由 旋转的可动转压板。所述第一位置是可将柔性印刷电路板以零插入力的方式插 入绝缘本体内,所述第二位置是将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电连接器达成电性接触。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空间及数个端子槽道。每一端子是收容于该端子 槽道内,且该端子具有一上臂、下臂及连接该上、下臂之间的连接部,柔性印 刷电路板自绝缘本体的一端插入收容空间内,而可动转压板組设于绝缘本体的 另一端。当可动转压板位于第二位置时,转压板之凸轮挤压端子上臂的一端, 使端子发生弹性变形,并以连接部为支点,使上臂的另一端挤压柔性印刷电路 板并达成电性连接。
但是,当把端子组裝入绝缘本体上时,无法确保所有端子的接触部的接点 保持在同一平面内,从而引起端子的接触部上的接点的距离产生变化,若某个 端子的接点与相对侧之间的距离较小时,柔性印刷电路板可能不能实现零插入 方式收容于收容空间内,若某个端子的接点与相对侧之间的距离较大时,不能 确保该端子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相互接触,从而引起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端子 发生接触不良的现象。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电连接器加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 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 其包括绝缘本体、数个端子及相对绝缘本体于开闭位置间旋转的转压板;所 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空间及与收容空间相通的数个收容槽;所述端子是收容于收容槽内,每一端子具有弹性臂、与该弹性臂相对的固持臂及将弹性臂和固持 臂相互连接的连接部,该弹性臂的一端设有凸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及另一端
设有被挤压部;所述端子具有自固持臂的一端向上延伸并凸伸于被挤压部上侧 的枢转部,且所述转压板设有位于枢转部与被挤压部之间的凸轮部,该转压板 处于开位置时,所述凸轮部按压被挤压部使弹性臂的接触部远离收容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凸轮
部设置于被挤压部的上侧,采用凸轮部挤压被挤压部来增加柔性印刷电路板的 插入空间,方便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连接器, 用以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相对绝 缘本体于开闭位置间旋转的转压板;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空间及与收容空间
相通的数个收容槽;第一 、第二端子自前后方向交错设置于绝缘本体内,每一 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弹性臂、与第一弹性臂相对的第一固持臂及将第一弹性臂和 第一固持臂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该第一弹性臂的一端设有凸伸入收容空间 的第一接触部及另一端设有第一被挤压部,所述第二端子也具有第二弹性臂、 与第二弹性臂相对的第二固持臂及将第二弹性臂和第二固持臂相互连接的第 二连接部,该第二弹性臂一端设有凸伸入收容空间内的第二接触部及另 一端设 有第二被挤压部;所述第一端子具有自第一固持臂的一端向上延伸并凸伸入第 一被挤压部上侧的枢转部,且转压板设有位于枢转部与第一被挤压部之间的凸 轮部,该转压板处于开位置时,所述凸轮部按压第一被挤压部使第一弹性臂的 第一接触部远离收容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凸轮
部设置于被挤压部的上侧,采用凸轮部挤压被挤压部来增加柔性印刷电路板的 插入空间,方便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沿一端子部分剖切后的透视图。
图4为图1所示沿另一端子部分剖切后的透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并展现了转压板位于开位置状态的情
形°
图6为图4所示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并展现了转压板位于开位置状态的情形°
图7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A-A线方向的剖视图,并展现了转 压板处于开位置状况下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的情形。
图8为图7所示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并展现了转压板处于闭合位置状况下 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IOO是用于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 该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 、数个端子20及相对绝缘本体10于开闭位置间相 互转动的可动转压板30 。
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具有一上壁110 、与上壁110相对的底壁 120 、大致垂直于顶壁110的前侧面130及与前侧面130相对的后側面140 。所述 绝缘本体l O还设有贯穿后侧面的收容空间150及与收容空间150相通的数个收 容槽16Q ,该收容空间用以收容柔性印刷电路板,而收容槽160用以收容上述端 子20 。所述绝缘本体10之上壁110前端还设有收容转压板的开口170 ,并形成有 导引面180 。
请参阅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子20包括相互交错排列自前后 方向收容于所述收容槽160内的第一端子210及第二端子220 ,该设置以利于减 少端子的间距,实现电连接器的小型化。所述第一端子210具有第一弹性臂211 、 与该第一弹性臂相对的第一固持臂212及连接该第一弹性臂211和第一固持臂 212之间的连接部213 。其中,该第一弹性臂211的一端设有凸伸入收容空间150 内的第一接触部214 ,而另一端设有第一被挤压部215 ;第一固持臂212—端设 有与第一接触部214相对的接触点,而另一端设有向上延伸并凸伸于第一被挤 压部215上侧的枢转部216及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17 ,该焊接部217与第一固持臂 212设置于第一固持臂的同一侧,可增加第一端子的枢转部的强度,且焊接部 217与第一固持臂212共同夹持于绝缘本体10的下壁120上。
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第二端子220具有第二弹性臂221 、与该第二弹性臂 相对的第二固持臂222及连接该第二弹性臂与第二固持臂之间的连接部223 。其 中,该第二弹性臂221的一端设有凸伸入收容空间内的第二接触部224 ,而另一 端设有第二被挤压部225 ;第二固持臂222—端固持于绝缘本体10内,而另一端 设有延伸出绝缘本体10外的焊接部227 。
请再参阅图5及图6所示,并结合图3及图4所示,所述转压板30收容于绝缘 本体10的开口170内,且转压板30设有数个凸轮部31 、对应凸轮部且用以收容枢转部的凹槽301及设置于每两凸轮部之间的挤压部32(请参图6所示),转压板 的凸轮部通过绝缘本体的导引面180组设于第一被挤压部215与枢转部216之 间,而挤压部32对应于第二端子220的第二被挤压部225设置,该绝缘本体IO 的导引面180的设置可方便转压板30的凸轮部31组裝入第一被挤压部215与枢 转部216之间。
当转压板30处于打开位置时,所述转压板30的凸轮部31挤压第一端子210 的第一被挤压部215 ,同时,挤压部32挤压第二端子220的第二被挤压部225 , 且该第一端子210的第一弹性臂211将以连接部213为支点,而该第二端子220 的第二弹性臂221将以连接部223为支点,从而所述第一端子210的第一接触部 214及第二端子220的第二接触部224向上移动,并远离收容空间,从而增加第 一 、第二接触部与相对側之间的距离,方便柔性印刷电路板以零插入方式插入 收容空间内(请参阅图7所示)。
当转压板自开位置向闭合位置旋转时,该转压板30的凸轮部31释放对第一 端子210的第一被挤压部215的作用力,同时,转压板30的挤压部32释放对第二 端子220的第二被挤压部225的作用力,所述第一 、第二端子的第一 、第二接触 部恢复原先位置,即第一 、第二接触部将向相对侧方向移动,并夹持柔性印刷 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请参阅图8所示)。当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本实用新型电连 接器对接完成后,所述转压板30的操作部具有的底面与绝缘本体10具有的底面 位于同一平面,即当电连接器安置于电路板上时,该转压板的底面抵接于电路 板上,从而可减少转压板30对第一被挤压部215及第二被挤压部225上的压力, 提供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可靠对接。
权利要求1.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数个端子及相对绝缘本体于开闭位置间旋转的转压板;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空间及与收容空间相通的数个收容槽;所述端子是收容于收容槽内,每一端子具有弹性臂、与该弹性臂相对的固持臂及将弹性臂和固持臂相互连接的连接部,该弹性臂的一端设有凸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及另一端设有被挤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自固持臂的一端向上延伸并凸伸于被挤压部上侧的枢转部,且所述转压板设有位于枢转部与被挤压部之间的凸轮部,该转压板处于开位置时,所述凸轮部按压被挤压部使弹性臂的接触部远离收容空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上壁,该上壁设有收容枢转部的开口 ,所述凸轮部自该开口組设入枢转部与被挤压部 之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的开口处设有导 引面,以引导凸轮部进入枢转部与被挤压部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端子的固持臂一端向下延伸有焊接部,该焊接部与上述枢转部位于固持臂的 同一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迷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压板具有操作部, 当转压板处于闭合位置时,该操作部具有的底面与绝缘本体具有的底表面位于 同一平面。
6. —种电连接器,用以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第 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相对绝缘本体于开闭位置间旋转的转压板;所述绝缘本 体具有收容空间及与收容空间相通的数个收容槽;第一 、第二端子自前后方向交错设置于绝缘本体内,每一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弹性臂、与第一弹性臂相 对的第一固持臂及将第一弹性臂和第一固持臂相互连接的第 一连接部,该第 一弹性臂的一端设有凸伸入收容空间的第一接触部及另一端设有第一被挤 压部,所述第二端子也具有第二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相对的第二固持臂及 将第二弹性臂和第二固持臂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该第二弹性臂一端设有 凸伸入收容空间内的第二接触部及另 一端设有第二被挤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具有自第一固持臂的一端向上延伸并凸伸入第一被挤压部上側的枢转部,且转压板设有位于枢转部与第一被挤压部之间的凸 轮部,该转压板处于开位置时,所述凸轮部按压第一被挤压部使第一弹性臂的 第一接触部远离收容空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不设有与凸 轮部配合的枢转部,而转压板设有位于两凸轮部之间的挤压部,该挤压部抵压 第二端子的第二被挤压部。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上壁, 该上壁对应枢转部设有开口 ,所述凸轮部自该开口組设入枢转部与第一被挤压 部之间。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之开口处设有导 引面,以引导凸轮部进入枢转部与第一被挤压部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压 板具有操作部,当转压板处于闭合位置时,该操作部具有的底面与绝缘本体具 有的底表面位于同一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数个端子及相对绝缘本体于开闭位置间旋转的转压板;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收容空间及于收容空间相同的数个收容槽;所述端子是收容于收容槽内,每一端子具有弹性臂、与该弹性臂相对的固持臂及将弹性臂和固持臂相互连接的连接部,该弹性臂的一端设有凸伸入收容空间的接触部及另一端设有被挤压部;所述端子具有自固持臂的一端向上延伸并凸伸于被挤压部上侧的枢转部,且所述转压板设有位于枢转部与被挤压部之间的凸轮部,该转压板处于开位置时,所述凸轮部按压被挤压部使弹性臂的接触部远离收容空间,方便柔性印刷电路板插入。
文档编号H01R12/24GK201230012SQ200820040449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
发明者汪发春, 沈国健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