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201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或柔性扁平 线缆的电连接器。
肖蹄*
软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又称柔性印刷电路板, 挠性线路板,简称软板或FPC;柔性扁平线缆(Flexible Flat Cable,简称为柔性 排线或FFC)。这两种产品的特点l.可自由弯曲、折叠、巻绕,可在三维空 间随意移动及伸縮。2.散热性能好,可利用FPC縮小体积。3.实现轻量化、 小型化、薄型化,从而达到元件装置和导线连接一体化。它们最适合于移动 部件与主板之间、板对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在 现代电器设备中,几乎无处在。这两种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打印机打印 头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音响、液晶电器、传真 机、各种影碟机等产品的信号传输及板板连接。对应于规格繁多的FPC或 FFC,迫切需要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或柔性扁平线缆的电 连接器。
为实现在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适用于柔性线路板
或柔性扁平线缆,包括盖子、主体和若干端子;所述主体具有前壁、后壁
及两侧壁,四壁围成上部开口的容置空间,两侧壁旁边分别附加有竖直方向
的限制导轨;所述端子平行于侧壁安装在容置空间内;所述盖子包括把手、 压片和两个滑块,压片为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具一定厚度的片状结构,其与位 于容置空间外的把手固定连接,上下移动把手而带动压片在容置空间内上下
运动,两个滑块分别固定于把手的两端且定位于侧壁的限制导轨中,限制盖 子在限制导轨范围内竖直移动。
其中,所述前壁和后壁的内侧面具有相对应的若干用于固定端子的端子
收容槽,前壁和后壁的底端具有若干连接前壁和后壁并隔离各端子的横梁; 所述端子上端为接触臂,下端为焊接部及止挡部,接触臂的上端内侧具有向 内凸出的接触点;所述端子经由前壁和后壁底端的横梁间的缝隙沿端子收容 槽进入容置空间并由止挡部定位。
其中,所述若干端子的焊接部在前壁和后壁底端的两侧交错分布。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在插入柔性线路板或柔性扁平线缆时,盖子处于抽 拉出主体的位置,线路板或线缆插入盖子的压片和前壁之间,盖子按压回主 体内,线路板或线缆与端子的接触点紧紧接触。
其中,所述前壁高于后壁,盖子压紧后与前壁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连接器立贴安装于线路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柔性线路板或柔 性扁平线缆与连接器结合紧密。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 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 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立体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显示了该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结构。本较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盖子
I、 主体2和若干端子3;主体2具有前壁21、后壁22及两侧壁23,四壁围 成上部开口的容置空间,两侧壁23旁边分别附加有竖直方向的限制导轨 24;所述端子3平行于侧壁23安装在容置空间内;所述盖子1包括把手
II、 压片12和两个滑块13,压片12为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具一定厚度的片状 结构,其与位于容置空间外的把手11固定连接,上下移动把手11而带动压 片12在容置空间内上下运动,两个滑块13分别固定于把手11的两端且定位 于侧壁23的限制导轨24中,限制盖子1在限制导轨24范围内竖直移动。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 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 图,图6为仰视图。前壁21和后壁22的内侧面具有相对应的若干用于固定 端子3的端子收容槽(图未示),前壁21和后壁22的底端具有若干连接前壁 和后壁并隔离各端子的横梁24;所述端子3上端为接触臂31,下端为焊接部 32及止挡部33,接触臂31的上端内侧具有向内凸出的接触点34;所述端子 3经由前壁21和后壁22底端的横梁24间的缝隙沿端子收容槽进入容置空间 并由止挡部33定位。端子3的焊接部32在前壁21和后壁22底端的两侧对 称的交错分布,这样设置使得该连接器在SMT制程中以立贴方式连接电路板 时能够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电连接器在插入柔性线路板或柔性扁平线缆时,先将盖子1抽拉出主体 2,然后将线路板或线缆插入盖子1的压片12和前壁21之间,再将盖子l按 压回主体2内,由于压片12的挤压作用,线路板或线缆与端子3的接触点 34紧紧接触,形成牢固的连接关系。另外将前壁21的高度设计为高于后壁 22,两者之间的差距约为盖子1的把手11的厚度,使得盖子1压紧后与前壁 21的高度平齐。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 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适用于柔性线路板或柔性扁平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盖子、主体和若干端子;所述主体具有前壁、后壁及两侧壁,四壁围成上部开口的容置空间,两侧壁旁边分别附加有竖直方向的限制导轨;所述端子平行于侧壁安装在容置空间内;所述盖子包括把手、压片和两个滑块,压片为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具一定厚度的片状结构,其与位于容置空间外的把手固定连接,上下移动把手而带动压片在容置空间内上下运动,两个滑块分别固定于把手的两端且定位于侧壁的限制导轨中,限制盖子在限制导轨范围内竖直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和后壁的内侧 面具有相对应的若干用于固定端子的端子收容槽,前壁和后壁的底端具有若 干连接前壁和后壁并隔离各端子的横梁;所述端子上端为接触臂,下端为焊 接部及止挡部,接触臂的上端内侧具有向内凸出的接触点;所述端子经由前 壁和后壁底端的横梁间的缝隙沿端子收容槽进入容置空间并由止挡部定位。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端子的焊接部 在前壁和后壁底端的两侧交错分布。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在插入柔 性线路板或柔性扁平线缆时,盖子处于抽拉出主体的位置,线路板或线缆插 入盖子的压片和前壁之间,盖子按压回主体内,线路板或线缆与端子的接触 点紧紧接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高于后壁,盖 子压紧后与前壁高度相同。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立贴安装于 线路板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适用于柔性线路板或柔性扁平线缆,包括盖子、主体和若干端子;所述主体具有前壁、后壁及两侧壁,四壁围成上部开口的容置空间,两侧壁旁边分别附加有竖直方向的限制导轨;所述端子平行于侧壁安装在容置空间内;所述盖子包括把手、压片和两个滑块,压片为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具一定厚度的片状结构,其与位于容置空间外的把手固定连接,上下移动把手而带动压片在容置空间内上下运动,两个滑块分别固定于把手的两端且定位于侧壁的限制导轨中,限制盖子在限制导轨范围内竖直移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柔性线路板或柔性扁平线缆与连接器结合紧密。
文档编号H01R13/62GK201207459SQ20082009305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8日
发明者黄德进 申请人:众鸣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