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882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线缆 连接器组件。背景技术
小型可插拔连4妄器(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万兆以太网接 口小型可插拔连接器(X-SFP)及四通道小型可插拔连接器(QSFP)均为用 于光纤传输或讯号传输的线缆连接器组件。这些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一个重 要特征在于体积较小。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体积越小,其与设备面板结合占 据的空间越小。较小的线缆连接器组件能够允许同一设备面板上连接更多 数量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以支持额外的信息通道。然而,使用者很难操作小 型可插拔连接器。
当其中 一个线缆连接器组件出现故障,需将其从设备面板上拔出而更 换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时,操作较为困难,若直接拉拔线缆,则可能会对 面板上的配对连接器模组造成损害。
为克服前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可行的方法已 经被提出。例如美国专利公告第6851867, 6749448, 6884097, 6908323, "7052306, 6824416, 7090523号等均给出了解决前述问题的一些方法。前述 方法的原理大致相同,即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一对滑动臂,滑动臂前端可 与对接连接器的相应部位形成卡扣, 一驱动元件,其可绕线缆连接器组件 某一支点转动,从而驱动滑动臂沿直线向后运动,从而使滑动臂前端与对 接连接器解除卡扣。前述公告专利中所述的方法能够成功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锁扣装置的线缆连接器组件,该原理不 同于前述原理且同样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具有改进的锁扣机构以方便线缆连接器组件脱离对接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
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且沿对接方向延伸的侧壁及锁扣装置,其中前述锁 扣装置包括驱动件及一对退出件,所述驱动件可转动的组装于侧壁且包括 一对于末端设有驱动端的驱动臂及操作部,该操作部沿垂直于对接方向设
置且与侧壁呈正交关系,另该操作部与驱动臂的另一末端相连;退出件可 旋转的组装于侧壁以与驱动件的驱动端相配合,驱动件的操作部自上向下 的移动导致其驱动臂自下向上的运动,驱动端促使退出件相对于侧壁向外 转动,进而脱离对接连接器的锁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功效具有改 进的锁扣机构以方便线缆连接器组件脱离对接连接器。

图1至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至图5为图l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组装图。 图6至图7为图l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图8至图11为沿图6中线A-A至线D-D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为插头模块,其 包括由盖体部1与基体部2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压铸本体7,以及组装于盖体 部1及基体部2上的锁扣装置8,该锁扣装置8用于实现本线缆连接器组件100
与插座式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卡锁及解除卡锁。
锁扣装置8包括包括组装至盖体部1及基体部2的一对压铸成型的驱动 件4、组装至盖体部1及基体部2且能够被驱动件4驱动的一对压铸成型的退 出件5以及一对组装于基体部2及驱动件4的偏转元件6。退出件5作用于驱动 件4而使其沿前后方向(对接方向)运动,而偏转元件6提供回复力而使驱 动件4复位。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100为QSFP (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标准连接器。
盖体部1包括台阶状的基板部10, —对自基板部10左、右侧缘向下延伸
且平行的第一侧壁ll、自基板部10前、后部向下延伸不同高度的第一前、后壁13、 12,该第一前、后壁13、 12与第一侧壁11相连。第一前缘14自基 板部10前端向前延伸超出第一前壁13而形成。一对椭圆形的开孔140分开设 置于第一前缘14的前部。一L形的切口 141自基板部10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并 占据其一角。第一凸缘101设于基板部10上且将盖体部1分为第一前对接部 102及比第一前对接部102高且短然比第一凸缘101低的第一后安装部103。 第一凸缘101能够显示电连接器组件100最终的插入位置。
第一后安装部103与第一后壁12共同具有一对于第一侧壁11侧边延伸 的后段121,第一凸缘101上较低的位置及第一侧壁11的中间部分被部分切 除,仅上缘被留下来, 一对第一收容空间11G自后段121延伸直至第一前对 接部102的中间位置且与相应驱动件4等高。弧形第一滑槽112凹进第一侧壁 ll的上缘,且靠近第一凸缘IOI,第一中心槽115自第一侧壁11的外表面向 内凹陷且位于第一滑槽112之上。第一配合槽113自第一收容空间110的前端 向内凹陷且开口向外。圆形第一中心孔114自第一侧壁ll向上凹陷且与第一 配合槽113相连通。第一配合槽113为L形结构,其与第一中心孔114及第一 收容空间110均相连通。第一配合槽113形成有分别对应驱动件4和退出件5 外围的第一内阶梯部1130和L形第二外阶梯部1132。
第一后壁12沿对接方向具有相对较大的厚度,其设有第一半圓开口 120,以供线缆(未图示)及所述后段121穿过,若干齿部(未标示)形成 于第一半圓开口 120的内表面以与线缆干涉配合。 一对第一螺孔122分别设 于后段121上且位于第一半圆开口 120的两侧,另一对第一螺孔122设于邻近 第一中心孔114的一对支撑部内,该两对第一螺孔122共同固定基体部2。 一 对L形的突出部130形成于第一前壁13的前端部,进而形成一对位于突出部 130及第一侧壁11之间的结合槽131。 一连续槽道15自第一侧壁ll和第一后 壁12的内缘向上凹陷。
基体部2包括台阶状的基部20, 一对自基部20左、右侧缘向上延伸的第 二侧壁21、自基部"前、后部向上延伸且与第二侧壁21相连的第二前、后 壁23、 22。
基部"包括第二前对接部202及比第二前对接部低的第二后安装部 203,故第二前对接部202与第二后安装部203之间形成第二凸缘201,以与
6第一凸缘101共同显示电连接器组件100的最终插入状态。第二后壁22沿对 接方向具有较大的厚度且被切除形成有与第一半圓开口120配合以形成供 线缆(未图示)穿过的通道70 (图7所示)的第二半圓开口 220。另外,第 二后壁22设有一对位于第二半圓开口 220两侧且与第一螺孔122相对应的圓 形第二螺孔222, —对螺丝9插入第一螺孔122及第二螺孔222内,从使盖体 部1与基体部2结合在一起。基部20延伸超过第二前壁23以形成平行于第一 前缘14的第二前缘24,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的前端收容于盖体部l和基体 部2之间且暴露于第一前缘14和第二前缘24之间。
第二侧壁21沿电连接器组件100的对接方向具有不同的厚度,其中部和 后部比前部要厚,故形成中间较厚的部分及前端较薄的部分。较厚的部分 被部分切除形成第二收容空间210,该第二收容空间210开口向外且与盖体 部1的第一收容空间110相对应并配合形成收容通道71,该电连接器组件100 的收容通道71用于收容驱动件4。较深的收容槽216向上凹进第二侧壁21, 且与第二收容空间210相通,限位肋2160 (图10所示)位于收容槽216的底 部以限制偏转元件6的移动。弧形第二滑槽212自第二侧壁21的外部向下凹 陷且与第一滑槽112对应,第二中心槽215自第二侧壁21的内部向内凹陷且 位于第二滑槽212之下,其与第一中心槽115相对应。第一中心槽115较第二 中心槽215深,也就是说,第一中心槽115的角度比第二中心槽215大。与第 一配合槽113相对应的第二配合槽213设于第二侧壁21上且与第二收容空间 210相通。第二中心孔214设于第二侧壁21前端较厚的部分且与第一中心孔 114对应,该第二中心孔214与第二配合槽213相连通。与第一内阶梯部1130 及第二外阶梯部1132对应,第二配合槽213设有位于第二侧壁21内部的第一 内阶梯部2130及位于第二侧壁21外部的第二外阶梯部2132。连续凸肋25设 于第二侧壁21及第二后壁22的内表面,其收容于连续槽道15内。 一对前端 231朝向第二侧壁21的前端向前延伸且位于第二前壁23之上。定位槽217自 第二侧壁n的外部向下凹陷,其位于第二滑槽212之前且与对应第二配合槽 H3相通。所述第一、第二侧壁ll、 21均可称之为侧壁,所述第一、第二中 心孔114、 214均可称之为中心孔,第一、第二中心槽115、 215均可称为中 心槽。
7驱动件4组装于基体部2及盖体部l上以促使退出件5向外移动,其包括n 形操作部41及一对自操作部41相对的底端向前延伸的驱动臂42,操作部41 包括自其水平段向后延伸的扩展部410,该扩展部410上设有方便使用者操 作的摩擦凸肋。驱动臂42为纺锤形结构,其包括较宽的中间段及一对较窄 的前、后端,挤压孔420大体呈m形,其与驱动臂42较窄的后端等高,圓柱 状凸柱421自一驱动臂42向着另一驱动臂42延伸,且该凸柱421位于较宽的 中间段,自驱动臂4 2的中间段的上、下边缘向外突伸形成 一 对弧形隆起4 2 2 , 且该对隆起422与凸柱421沿竖直方向对齐。定位块423设于驱动臂42的下边 缘且位于隆起422前面。驱动端43设于驱动臂42的末端,其为钩形结构且其 内表面设有台阶部430,驱动端43的上表面及前表面逐渐变细形成倾斜的驱 动面431及第一锥形端432。
退出件5组装于基体部2及盖体部1上且被驱动件4驱动以将电连接器组 件100与对接连接器分离。退出件5包括沿垂直方向排列且收容于第一、第 二中心孔114、 214的前枢轴51,自前枢轴51向后延伸的本体部52及形成于 本体部52末端的锥形配合端53。本体部52包括内表面及相反的外表面,第 一阻挡块520设于本体部52的内表面且靠近前枢轴51, 一对楔型凹陷部523 设于本体部52的上、下端,故形成桥接部521及一对位于末端的第二阻挡块
二锥形端5 32。
偏转元件6大体呈V形且包括n形定位部60、自定位部60的下端向前延伸 的扁平基础部61及自基础部61的末端向上且向后延伸的弹性臂62,所述定 位部60上设有开口向下的定位孔600,所述弹性臂62与基础部61之间呈一定 的角度,竖直的自由端63位于弹性臂62的末端且向上延伸。
请参照图3至图5并结合图1至图2所示,组装时,偏转元件6组装于基体 部2,驱动件4与退出件5组装于盖体部1。驱动臂4沿从下至上的方向组装至 盖体部l上,其操作部41位于盖体部1之上,驱动臂42的上部位于第一收容 空间110内,驱动臂4的外表面与第一侧壁11的外表面大体位于同一平面上, 凸柱421的上面部分可旋转的收容于第一侧壁11的第一中心槽115内以作为 驱动件4的转轴,隆起422分别可旋转的位于第一侧壁11的第一滑槽112内;
8驱动端43的上面部分收容于第一配合槽113内,台阶部430与第一内阶梯部 1130相锁扣。请参照图8至图11所示,退出件5组装于盖体部1上,前枢轴51 插入第一中心孔114内,本体部52及配合端53位于第一配合槽113剩余的空 间内。驱动件4的驱动端43位于配合端53之下,且驱动面431与配合面531 贴合。L形第二外阶梯部1132紧邻桥接部521及第二阻挡块522。
偏转元件6组装至基体部2,基础部61及定位部60收容于收容槽216内, 且限位肋2160收容于定位孔600内以将偏转元件6定位于基体部2。收容槽 216的宽度与偏转元件6的宽度大致相同,因此,定位部60与基础部61能够 定位于收容槽216内,弹性臂62暴露于收容槽216外。
再将基体部2组装于盖体部1、驱动件4、退出件5及偏转元件6,前端231 插入盖体部1的结合槽131内,将基体部2转动一定的角度以与盖体部1结合 形成本体7,也称为盖体装置。驱动臂42较低的部分、驱动端43及退出件5 以相似的方式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210、第二配合槽213及第二中心孔214 内。凸柱421的较低部分可旋转的第二中心槽215内,隆起422可旋转的收容 于第二滑槽212内,驱动端43的底部收容于第二配合槽213内,台阶部430 与第二内阶梯部213 0相锁扣,前枢轴51的较低部分收容于第二中心孔214 内。本体部52的较低部分及配合端53占据第二配合槽213内的剩余空间,L 形第二外阶梯部2132紧邻桥接部521及另一第二阻挡块522。驱动臂42的定 位块423收容于定位槽217内。偏转元件6的弹性臂62及竖直自由端63收容于 驱动件4的挤压孔420内。上述组装完成之后,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由于 驱动臂42呈纺锤形结构,驱动臂42仅较宽的中间部分夹置于第一侧壁11与 第二侧壁21之间,即驱动臂42的后端与第二侧壁21之间留有一定间距,以 作为操作部41的操作区域,驱动臂42的前端与驱动端43距离第一、第二侧 壁ll、 21有一定距离,以作为驱动端43的操作区域。
在上述组装完成之后,电连接器组件100基本组装完成,第一收容空间 110及第二收容空间210相互配合形成本体7的收容通道71以收容驱动件4, 第 一配合槽113及第二配合槽213相互配合形成本体7的配合空间72,驱动件 4与退出件5—般情况下收容于该配合空间72内。当将电连接器组件100自对 接连接器上移开时,操作者可对驱动件4的操作部41施加向后的力,凸柱421及弧形隆起422在第一、第二滑槽112、 212及第一、第二中心槽115、 215 内旋转,驱动臂4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其前端向下移动且驱动端43相对于 凸柱421及隆起422向上移动。驱动面431沿配合面531滑动,进而带动退出 件5绕前枢轴51向外移动,向外移动的退出件5驱动对接连接器上的卡扣部 (未图示)向外偏移,使电连接器组件100与对接连接器解除锁扣,驱动端 43与配合端53共同作为互相配合装置,同时,驱动臂42挤压偏转元件6的弹 性臂62。当释放对操作部41的拉力后,被压缩的弹性臂62回复到初始状态, 进而对驱动件4及退出件5提供弹性回复力。
权利要求1.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用以与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对接连接器锁扣配合,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且沿对接方向延伸的侧壁及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驱动件及退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组装于上述侧壁且包括一对于末端设有驱动端的驱动臂及与所述驱动臂的另一末端相连的操作部,所述操作部沿垂直于对接方向延伸且与侧壁正交,所述退出件可旋转的组装于侧壁且与驱动件的驱动端配合,所述驱动件的操作部自上向下移动导致其驱动臂自下向上的运动,驱动端促使退出件相对于侧壁向外转动,进而脱离对接连接器的锁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转 动方向不同于退出件的转动方向。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和侧 壁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柱,侧臂和驱动臂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中心槽,凸 柱旋转收容于中心槽以作为驱动件的转轴。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出件包括 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前枢轴及自前枢轴向着驱动件延伸的配合端,所述配合端 与驱动件的驱动端相配合。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端位于 对应驱动件的驱动端之上,配合端与驱动端分别设有相贴合的配合面与驱动使退出件向外移动。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 件进一步包括一对部分收容于侧壁的偏转元件,驱动件的驱动臂挤压该偏转 元件以对驱动件提供弹性回复力。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为沿竖 直方向相互结合的第 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偏转元件包括位于第二侧壁的 基础部及自基础部倾斜延伸且被驱动臂挤压的弹性臂。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设有 收容偏转元件的弹性臂的挤压孔,所述弹性臂具有被驱动臂挤压的竖直自由端。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元件的 基础部于其一端设有定位孔,第二侧壁具有收容于该定位孔的限位肋,以将偏转元件相对于第二侧壁定位。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收 容驱动臂的收容通道,中心孔及与该收容通道和中心孔相通的配合空间,所 述退出件设有旋转收容于中心孔的前枢轴及收容于配合空间内的配合端,该 配合端与驱动臂的驱动端相抵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且沿对接方向延伸的侧壁及锁扣装置,其中所述锁扣装置包括驱动件及一对退出件,所述驱动件可转动的组装于侧壁且包括一对于末端设有驱动端的驱动臂及操作部,该操作部沿垂直于对接方向设置且与侧壁呈正交关系,所述操作部与驱动臂的另一末端相连;退出件可旋转的组装于侧壁以与驱动件的驱动端相配合,驱动件的操作部自上向下的移动导致其驱动臂自下向上的运动,驱动端促使退出件相对于侧壁向外转动,进而脱离对接连接器的锁扣。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改进的锁扣装置以方便线缆连接器组件脱离对接连接器。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1285912SQ20082020784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1日
发明者杰利·吴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