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265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特别指一种用于连接电子组件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组件。
背景技术
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类似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正经 历着高速发展的时代,与之配套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电连接器为各种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组成 部分。
现今业界使用的电连接器为了适应通讯设备轻便、小巧的设计理念,已经愈加向小型化 发展,这使得电连接器安装至电路板的过程越来越困难,为方便电连接器安装至电路板,一 般会有一个表面光滑的吸取板,藉此将电连接器安装至电路板上。现今业界的吸取板存在如 下问题 一、吸取板与电连接器牢固结合,在电连接器安装至电路板后,电连接器与吸取板 不易脱离;二、为使吸取板与电连接器能够很好地脱落,采用容易脱落的固定方式,但这使
得吸取板与电连接器结合力不够。
鉴于以上缺失,特设计一种吸取板与电连接器结合牢固又容易脱离的电连接器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取板与电连接器结合牢固又容易脱离的电 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 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吸取板,吸取板左右两 侧均设有垂直向下延伸并前后对称设置的卡持臂,卡持臂末端设有相对延伸的勾部,绝缘本 体设有凹槽,凹槽贯穿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勾部置于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吸取板进一步延伸有矩形凸块,凸块置 于两卡持臂之间,凸块与卡持臂间存在一定空间,所述绝缘本体具有顶面,凸块抵靠于顶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凹槽设有凸台,位于同侧凸台末端间的 距离大于两勾部末端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位于同侧的两凸台末端间距离与两卡持臂间距离大致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具有突出绝缘本体顶面的接触 部,接触部位于卡持臂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具有固持部,固持部包括平板 部及自平板部两侧边缘垂直向上延伸的卡持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与顶面相对的安装面,设 有自安装面向顶面方向垂直延伸的卡持槽,导电端子自安装面组装入绝缘本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进一步延伸有卡合部,卡合部 宽度宽于接触部且抵靠于顶面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设有补强板,补强 板包括水平部、自水平部垂直向下延伸的尾部,以及自水平部垂直向前延伸的卡持部,绝缘 本体设有收容补强板的固持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中所述水平部、尾部及卡持部互相垂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吸取板,吸取板左右两侧均设有 垂直向下延伸并前后对称设置的卡持臂,卡持臂末端设有相对延伸的勾部,绝缘本体设有凹 槽,凹槽贯穿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勾部置于凹槽中,从而使吸取板与电连接器结合牢固又 容易脱离。


图l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另 一视角的分解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安装至电路板的组合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安装至电路板后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用于连接电池(未标示)与电路板5,电连接 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l、收容于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2、置于绝缘本体1两侧的补强板3以及 吸取板4。
绝缘本体1具有与电路板5接触的安装面11、与安装面11相对的顶面12、连接安装面ll与顶面12的一对相对侧面13,以及前表面14和后表面(未标示),绝缘本体l进一步设有用于 收容导电端子2的端子收容槽15,所述端子收容槽15同时贯穿安装面11、顶面12及前表面14
导电端子2包括突出绝缘本体1顶面12的接触部21、自接触部21—端延伸的卡合部22、位 于接触部21另一端的弹性部23、自弹性部23延伸的固持部24,以及安装至电路板5的焊接部 25,所述接触部21用于与电池对接;所述卡合部22宽度宽于接触部21,通过抵靠于绝缘本体 1顶面12的背面,避免接触部21过分突出绝缘本体1;所述固持部24包括平板部241及自平板 部241两侧垂直向上延伸的卡持部242,卡持部242两侧设有若干倒刺(未标示),绝缘本体l 自安装面l 1向顶面12方向延伸有收容卡持部242的卡持槽l 11 ,通过卡持部242与卡持槽111的 配合,使导电端子2固持于绝缘本体1中;所述焊接部25自绝缘本体1的前表面14伸出绝缘本 体1外。
补强板3包括水平部31、自水平部31垂直向下延伸的尾部32,以及自水平部31垂直向前 延伸的卡持部33,水平部31、尾部32及卡持部33互相垂直,使补强板3受力更平衡,绝缘本 体2的后表面设有收容补强板3的固持槽(未标示)。
吸取板4具有顶板41及自顶板41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一对侧板42,每一个侧板42均垂直 向下延伸有前后对称设置的卡持臂421,同侧两卡持臂421末端设有相对延伸的勾部4211,同 侧两勾部4211末端间距离小于两卡持臂421间距离,绝缘本体1凹设有相配合的凹槽121,凹 槽121设有凸台(未标示),同侧两凸台末端间的距离小于两勾部4211末端间的距离同时与 两卡持臂421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勾部4211置于凹槽121中,使吸取板4与绝缘本体1稳固结合 ;吸取板4自侧板42中间位置进一步向下垂直延伸有矩形凸块423,凸块423与绝缘本体1的顶 面12相抵靠,凸块423位于两卡持臂421之间,凸块423与卡持臂421间存在一定空间,使勾部 4211具有良好的弹性,从而使勾部4211容易脱离凹槽121,吸取板4与绝缘本体1方便脱离。
下面介绍电连接器组件的组装过程首先将导电端子2自安装面11组装入绝缘本体1,其 中接触部21伸出顶面12外,焊接部25自前表面14伸出绝缘本体1外,卡持部242置于卡持槽 111中,然后将补强板3自后表面组装于绝缘本体1,再将吸取板4自上方组装于绝缘本体1, 由于勾部4211具有弹性,在勾部4211组装入凹槽121的过程中与绝缘本体1发生挤压,勾部 4211向两侧移动,直至勾部4211置于凹槽121中,从而使勾部4211与凹槽121稳固结合,从而 通过吸取板4将电连接器组件安装至电路板5上,参阅图5所示,在电连接器组件安装至电路 板5上后,由于卡持臂421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勾部4211可向两侧移动脱离凹 槽121,容易取下吸取板4,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吸取板4,吸取板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垂直向下延伸 并前后对称设置的卡持臂421,卡持臂421末端设有相对延伸的勾部4211,绝缘本体l设有凹 槽121,凹槽121贯穿绝缘本体1的左右两侧,勾部4211置于凹槽121中,从而使吸取板4与绝 缘本体l结合牢固又容易脱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 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吸取板,吸取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垂直向下延伸并前后对称设置的卡持臂,卡持臂末端设有相对延伸的勾部,绝缘本体设有凹槽,凹槽贯穿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勾部置于凹槽中。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板进 一步延伸有矩形凸块,凸块置于两卡持臂之间,凸块与卡持臂间存在一定空间,所述绝缘本 体具有顶面,凸块抵靠于顶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有 凸台,位于同侧凸台末端间的距离大于两勾部末端间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同侧 的两凸台末端间距离与两卡持臂间距离大致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 具有突出绝缘本体顶面的接触部,接触部位于卡持臂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 具有固持部,固持部包括平板部及自平板部两侧边缘垂直向上延伸的卡持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 具有与顶面相对的安装面,设有自安装面向顶面方向垂直延伸的卡持槽,导电端子自安装面 组装入绝缘本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 进一步延伸有卡合部,卡合部宽度宽于接触部且抵靠于顶面的背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 组件进一步设有补强板,补强板包括水平部、自水平部垂直向下延伸的尾部,以及自水平部 垂直向前延伸的卡持部,绝缘本体设有收容补强板的固持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尾部及卡持部互相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于连接电子组件与电路板,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吸取板,吸取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垂直向下延伸并前后对称设置的卡持臂,卡持臂末端设有相对延伸的勾部,绝缘本体设有凹槽,凹槽贯穿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勾部置于凹槽中,从而使吸取板与电连接器结合牢固又容易脱离。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1430288SQ20092030027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8日
发明者彭鑫云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