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压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675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压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操作推压型杠杆来电连接电缆导体或附接到电缆末端的引 线与基板的推压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所谓的推压型连接器具有推压型杠杆、插孔以及其中的连接端子。可将电缆导体 或附接到电缆末端的引线端子插入到插孔中并且连接到连接端子上。这种推压型连接器可 用于(例如)音频设备的背侧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排列有多个连接器。例如,专利文献1(日 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Kokai)号7-183059)描述了“当将引线“A”连接到第一夹具部分 20时,如图3(b)所示,在底座构件2上围绕压力接触部分15的后边缘1 来倾斜杠杆3以 便抬高滑动轴4。这样,第一孔5和第二孔13对齐并且可将引线“A”插入到孔5和13中”。
发明概述
近年来,需要推压型连接器变得更加紧凑,因为包括连接器的设备变得小型化并 且复杂化。为了在维持端子数量的同时缩小连接器,用于打开每个端子的插入孔的推压杠 杆则不可避免地变得紧凑而且两相邻杠杆之间的距离变短。因此,即使操作员希望只操作 特定杠杆,其手指也可能会接触相邻杠杆。结果,可打开无需打开的插孔并且此孔中的电缆 导体或引线端子可与此孔分离。因此,希望提供其中几乎不会使操作员出现操作误差的紧 凑连接器。
本发明因而提供了具有避免使操作员出现杠杆操作误差的结构的推压型连接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推压型连接器,其包括 用于电连接第一引线的第一连接端子;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杠杆构 件,在所述第一位置第一杠杆构件和第一连接端子协同保持第一引线,在所述第二位置第 一引线被释放,其中所述第一杠杆构件具有可触及的第一操作表面;用于使第一杠杆构件 朝第一位置偏移的第一偏移构件;用于电连接第二引线的第二连接端子;能够在第三位置 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杠杆构件,在所述第三位置第二杠杆构件和第二连接端子协同 保持第二引线,在所述第四位置第二引线被释放,其中所述第二杠杆构件具有可触及的第 二操作表面;用于使第二杠杆构件朝第三位置偏移的第二偏移构件;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 杠杆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到所述第四位置的移动方向而言,处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 一杠杆构件的第一操作表面位于处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所述第二杠杆构件的第二操作表 面的前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操作员操作第一杠杆构件或第二杠杆构件时,另一 个杠杆构件不会妨碍被操作的杠杆,从而可避免操作员出现操作误差。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推压型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了图1中的连接器通过移除此连接器的一部分后的内部结构的视图。3图3为图2中的连接器的顶视图。图4为连接器的侧向剖视图,其中第一杠杆构件被压下并且定位在第二位置, 图5为示出了第二杠杆构件的视图。图6为连接器的侧向剖视图,其中第一杠杆构件返回第一位置。图7为连接器的侧向剖视图,其中第二杠杆构件被压下并且定位在第四位置.图8为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修改件的视图。图9为示出了其中排列有多个图1中的连接器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0为示出了图9中的结构的修改件的透视图。参考标号的说明
1连接器
2壳体
3a第--杠杆构件
3b第二杠杆构件
35a第--操作部分
35b第二二操作部分
351a第--操作表面
351b第二操作表面
4a第--连接端子
4b第二连接端子
5a第--偏移构件
5b第二偏移构件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推压型连接器1(在下文中,只称为“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透视图。图 2为示出连接器1的视图,其中该连接器的一部分被移除以便清晰显示其内部结构。连接器 1具有壳体2、以可移动方式设置在壳体2内的第一和第二杠杆构件3a和北、利用导电材料 制成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端子如和4b (对于第二端子4b,其一部分示于图2中)、以及分别 用于偏移第一和第二杠杆构件3a和北的第一和第二偏移构件(仅第一偏移构件fe示于 图2中)。壳体2可由诸如金属或树脂之类的指定材料制得。如图1所示,壳体2在其顶部 表面22上具有插孔21a和21b,通过其可将待连接到壳体中的每个连接端子上的电缆导体 或附接至电缆末端的引线端子(在下文中,只称为“引线”)插入到上述插孔中。
第一连接端子如可通过弯曲以及/或者冲压诸如铜板之类的金属板来制成。第 一连接端子如呈现具有背侧部分41a和弯曲腿部42b的大致L形。通过使背侧部分41a 与壳体2的背侧部分23的内表面相接触以及使腿部4 与壳体2的肩部25相接触,可将 第一连接端子如固定到壳体2上。连接端子如还具有两个凸块43a和44a以用于接触插 入到孔21a中的第一引线6a。凸块43a、Ma可通过弯曲以及/或者冲压金属板的一部分 来形成并且在第一导线6a的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开某个距离。连接端子如还具有从壳体 2的底部M (或者连接至基底7的壳体表面,如图4所示)突出的尾部45a。尾部4 可通 过焊接等方式电连接到形成于基底7上的通孔(未示出)处。作为另外一种选择,连接端子的腿部42a可弯曲使得腿部沿平行于基底的方向进行延伸以便进行表面安装,并且腿部 可通过焊接等方式电连接到基底上的导电部分(或基体)。
图3为图2中的构造的顶视图。插孔21a和21b具有电缆穿过部分21 Ia和21 lb、 分别与电缆穿过部分相连的探针穿过部分21 和212b。电缆穿过部分211a和212b在其 接近顶部表面22的一个末端处为分别具有倾斜表面213a和213b的大致圆形通孔。每个 电缆穿过部分的直径稍大于待插入到该电缆穿过部分中的电缆的外径。另一方面,探针穿 过部分大致为矩形孔,每个孔的宽度W小于电缆穿过部分的直径。此宽度W可小于插入到 通孔内的电缆导体的直径。在插孔21a和21b正下方的壳体2内,设置有连接端子如和4b 的凸块43a和43b。从壳体2的顶部表面进行观察,每个凸块的前端大致设置在圆形通孔的 圆周上。
当将电缆插入到通孔内时,可使测试仪等的探针插入到探针穿过部分21 和 212b中的每一个内并且连接到连接端子的凸块上,由此可检测连接器1与连接至连接器1 的电缆之间的导电状态。由于宽度W小于电缆穿过部分的直径,因此当应将电缆插入到电 缆穿过部分中时不可能意外地将电缆的前端插入到探针穿过部分中。这样,可提高插入电 缆的可使用性。如果宽度W小于电缆导体的直径,那么可较有效地避免电缆的误插入。此 外,由于电缆穿过部分在视觉上大于探针穿过部分,因此操作员可易于分辨电缆穿过部分 和探针穿过部分。
第一杠杆构件3a被构造成在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与图4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围 绕其支架轴31a进行枢转。支架轴31a位于大致为L形的连接端子如的弯曲部分46a的附 近以及内部。第一杠杆构件3a具有从支架轴31a向与端子如相对的方向延伸的主体部分 32a、以及形成于主体部分3 上并且在此杠杆构件的纵向方向上远离轴31a的凸块33a。 诸如卷簧之类的第一偏移构件如具有与凸块33a接合的一个末端以及在形成于壳体2底 部M上的卷簧接纳孔Mla中接纳的相对末端,由此第一偏移构件使杠杆构件3a向第一位 置偏移。因此,当操作员不操作杠杆构件时,第一杠杆构件3a位于如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 处。在第一位置,杠杆构件3a的楔形部分34a,形成于第一连接端子如的两个凸块43a、44a 附近并且位于这两个凸块之间。
第一和第二偏移构件可为除卷簧之外的弹性构件,例如拉伸弹簧、板簧或橡胶。作 为另外一种选择,连接端子的一部分可形成为板簧,或者杠杆构件或壳体的一部分可变形 以便将此部分用作偏移构件。
图4为连接器1的侧向剖视图,其中示出了第一杠杆构件位于第二位置处的状态 (插孔在此位置为打开的)。第一杠杆构件3a具有在主体部分3 末端通过连接部分36a 一体地形成的操作部分35a,操作部分3 具有可被操作员触及的操作表面351a。相似地, 如图5所示,第二杠杆构件北具有在主体部分32b (类似于第一杠杆构件的主体部分32a) 末端通过连接部分36b —体地形成的操作部分35b,操作部分3 具有可被操作员触及的操 作表面351b。第一杠杆构件的连接部分36a从主体部分3 的末端向下弯曲,另一方面,第 二杠杆构件的连接部分36b从主体部分32b的末端向上弯曲。通过使两个杠杆构件按照这 种方式沿相反的方向弯曲,可降低连接器的总高度同时可保持每个杠杆构件的冲程,由此 连接器可为有效地紧凑。此外,可在第一和第二杠杆构件之间形成间隙,以使得操作员的手 指可插入其中。因此,第一杠杆构件可易于进行操作,即使第一杠杆构件未大幅向前突出,由此连接器也可变得紧凑。
如图5所示,第二杠杆构件北可具有类似于第一杠杆构件的形状,不同的是从连 接部分36b到前端之间的部分(或操作部分35b)。换句换讲,第二杠杆构件的支架轴31b、 主体部分32b、凸块3 和楔形部分34b可分别类似于第一杠杆构件的支架轴31a、主体部 分32a、凸块33a和楔形部分:34a。
当操作员在第一位置处向下按压第一杠杆构件3a的操作表面351a时,主体部分 32a围绕支架轴31a进行旋转,随后,主体部分32a的下表面321a与壳体2前壁沈的上端 261相接触,由此使第一杠杆构件3a停止。在图示实施例中,将第一杠杆构件停止的位置 解释为第二位置。然而,第二位置可为第一杠杆构件3a和连接端子如未协同保持引线6a 范围内的(即,可将引线插入或退出插孔21a)另一个位置。因此,与图4所示的位置相比, 此第二位置可稍靠近第一位置。同样可应用到第二杠杆构件北上。换句换讲,可将第二杠 杆构件停止或接触壳体等的位置定义为第四位置。然而,在第二杠杆构件北和连接端子4b 未协同保持引线的范围内,第四位置可稍靠近第三位置。
代替通过使杠杆构件的下表面与壳体接触来停止杠杆构件,壳体可具有凸块(未 示出),所述凸块被构造用于接触形成于杠杆构件侧面或下表面上的凸块(未示出)以便停 止杠杆构件。
在第二位置中,在连接端子的如的凸块43a、Ma与第一杠杆构件3a的楔形部分 3 之间形成有间隙。然后,如图4所示,可将包括芯纤维62a的引线6a插入到插孔21a 中,所述芯纤维的预定长度是通过从引线中移除外皮61a形成的。壳体2可具有从此壳体 的底部向下延伸的定位销27。通过使销27与形成于基底7上的通孔相接合(图4),可将 连接器1恰当地设置在基底上。另外,操作表面351a和351b可具有毛边或具有多个凹槽 作为止滑件。
接下来,如图6所示,使操作员的手指与操作表面351a分离,第一杠杆构件的主体 部分3 则沿着与图4中的方向相对的方向围绕支架轴31a进行旋转并且返回到第一位置 (插孔在此位置关闭)。由于在第一位置,第一杠杆构件3a的楔形部分3 位于端子的两 个凸块之间,因此第一引线6a的芯纤维6 被夹在两个凸块和楔形部分之间并且弯曲。因 此,芯纤维6 可电连接到凸块43a和44a中的至少一个上。
第二连接端子4b以及与第二杠杆构件北相关的第二偏移构件可分别具有类似于 第一连接端子如和第一偏移构件如的构造。因此,第二杠杆构件北可在第三位置(在此 位置处,操作员未操作杠杆并且插孔为关闭的,如图2至6所示)和第四位置(在此位置, 杠杆被操作员按下并且插孔为打开的,如图7所示)之间进行枢转。即使第二连接端子4b 和第二偏移构件分别具有稍不同于第一连接端子如和第一偏移构件如的构造,但第二连 接端子和第二偏移构件也被构造成具有如下操作方式当杠杆构件3a的操作部分3 被按 下时可将第二引线(未示出)插入到壳体2的插孔21b中,然后当杠杆构件北通过由第二 偏移构件产生的偏移力而返回到第三位置时第二引线与连接端子4b彼此电连接。
每个杠杆构件的构造将进行解释。如图2至6所示,第一杠杆构件3a的操作部分 3 沿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方向(图中的朝下方向)略微弯曲。另一方面,相对类似于 主体部分32a的主体部分32b,第二杠杆构件北的操作部分3 沿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 的方向(图中的朝上方向)略微弯曲。这两个杠杆的操作表面大致垂直于杠杆的可按压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大致垂直于基底7的方向)以使得操作员可容易地操作杠杆。在操作 表面351a和351b的前沿处,分别形成有凸块35 和352b,以避免操作时操作员的手指从 操作表面上滑落。凸块可具有任意形状,前提条件是每个凸块具有止滑功能,示出的凸块形 成为具有l-2mm高度并且在杠杆的整个宽度上延伸的脊。此外,当每个凸块被构造成在第 二或第四位置处(在此位置杠杆被按下)相比于水平方向向上倾斜时,可有效的避免手指 的滑落。
如图6所示,相对于第二杠杆构件从第三位置到第四位置的移动方向而言,处在 第一位置处的第一杠杆构件3a的操作部分3 位于处在第三位置处的第二杠杆构件北的 第二操作部分35b的前面(在图中位于下面)。另外,第一位置处的第一杠杆构件3a的第 一操作部分35a向操作员侧或杠杆的前端侧延伸的部分大于第三位置处的第二杠杆构件 3b的第二操作部分35b。更具体地讲,相对于与每个杠杆构件的按压方向以及第一和第二 杠杆构件的排列方向均平行的平面而言,第一杠杆构件的第一操作表面351a比处在第二 杠杆构件的第二操作表面352b更加突出。在此实施例中,按压方向是指在第一杠杆构件或 第二杠杆构件从第一位置移向第二位置或从第三位置移向第四位置的方向中大致垂直于 基底7(图4)的分量。在图6中,此方向分量为朝下的方向。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杠 杆构件的排列方向对应于杠杆构件的支架轴31a或31b的轴向方向。由于此构造,第二杠 杆构件北不可能妨碍第一杠杆构件3a的操作,并且第一杠杆构件不可能妨碍第二杠杆构 件的操作。因此,操作员可易于仅操作如图4所示的第一杠杆构件3a,并且可易于仅操作如 图7所示的第二杠杆构件北。
图7示出了其中仅第二杠杆构件北被压下的状态,即,第一杠杆构件3a位于第 一位置并且第二杠杆构件北位于第四位置。第四位置处的第二杠杆构件的第二操作表面 351b与第一位置处的第一杠杆构件的第一操作表面351a位于相同的水平或位于其后面 (或图7的实施例中的上侧)。换句换讲,当通过从第一构件的轴31a到第一位置处的操作 表面351a上的操作员手指接触位点之间延伸的线与从第二杠杆构件的轴(在图7中,与轴 31a位于相同的位置)到第三位置处的操作表面351b上的操作员手指接触位点之间延伸的 线形成的角度α等于或大于位于第二构件的第三和第四位置之间的角度β时,可获得本 发明的有利效果。即使当第二杠杆构件得操作部分3 被按压到第四位置时,操作员按压 操作表面351b的手指妨碍到操作表面351a也是极度不可能的,由此第一杠杆构件的操作 性误差的可能性可被进一步地降低。从图7中的状态,操作员将第二引线(未示出)插入 到壳体2的插孔21中(参见图1),随后从第二杠杆构件处松开手,这样第二杠杆构件返回 到第三位置并且第二引线电连接到第二连接端子4b上。由于这些一系列的操作可与第一 杠杆构件中的情况相同,如图4和图6所示,因此省去了这些操作的详细解释。
图8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修改件的侧视图。此修改件不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 处在于其第一杠杆构件3a'的连接部分36a'是不弯曲的并且与主体部分32a'和操作部 分35b'相连,这样使得主体部分和操作部分共同形成大致平直的构件。在其他方面,修改 的连接器可与上述的连接器1相同。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第二杠杆构件可形成为类似于 第一杠杆构件3a'的大致平直的构件,并且第一杠杆构件可具有向下弯曲的连接部分,与 第一杠杆构件3a中相同。
图9示出了其中排列有多个连接器1的构造。如图1所示,连接器1的壳体2具有闩锁构件以及其侧面观上的定位构件或销轴观2。此外,如图9所示,壳体2具有能 够与闩锁构件281接合的闩锁孔以及能够与定位销轴282接合的定位孔四2。当定位 销轴282不是形成为简单圆柱体形状并且在其前端具有凸起部分时,那么此销轴在接合后 不易与定位孔292分离。优选地是,闩锁281和销轴282被构造用于当将大于特定水平的 外力施加到闩锁和销轴中的每一个上时与闩锁孔291和定位孔292分别分离。通过使用设 置在壳体侧面上的这种结构,可将多个连接器排列成直线,由此可构造出用于多根引线的 端子块。
在图示实施例中,连接器1具有连个连接端子、两个杠杆构件以及两个偏移构件。 然而,所述连接器可具有一个连接端子、一个杠杆构件和一个偏移构件,或者三个或更多个 连接端子、三个或更多个杠杆构件和三个或更多个偏移构件。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构造的修改件。待连接到推压型连接器上的特定类型的引 线包括两个芯纤维。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是,可将这两个芯纤维同时通过连接器进行固定 或从连接器释放。因此,如图10所示,通过将具有两个第一杠杆构件3a的连接器1'以及 具有两个第二杠杆构件北的连接器1"进行交替排列,可易于将引线连接到每个连接器上 或从每个连接器上分离,并且可避免意外地操作与待操作的杠杆构件相邻的杠杆构件。
在图10中的实施例中,当杠杆构件应逐个进行操作时,将与待操作的杠杆构件相 邻的两个杠杆构件中的一个杠杆构件与待操作的杠杆构件错开。因此,操作误差的可能性 可降至一定的程度。
权利要求
1.一种推压型连接器,包括用于电连接第一引线的第一连接端子;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杠杆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杠 杆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保持固定所述第一引线,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引线被释 放,所述第一杠杆构件具有可触及的第一操作表面;用于使所述第一杠杆构件朝所述第一位置偏移的第一偏移构件;用于电连接第二引线的第二连接端子;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杠杆构件,在所述第三位置处所述第二杠 杆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协同保持所述第二引线,在所述第四位置处所述第二引线被释 放,所述第二杠杆构件具有可触及的第二操作表面;用于使所述第二杠杆构件朝所述第三位置偏移的第二偏移构件;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杠杆构件从所述第三位置到所述第四位置的移动方向而言,处在 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杠杆构件的第一操作表面位于处在所述第三位置处的所述第 二杠杆构件的第二操作表面的前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压型连接器,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杠杆构件从所述第三位 置到所述第四位置的移动方向而言,处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杠杆构件的第一操作 表面与处在所述第四位置处的所述第二杠杆构件的第二操作表面位于相同的水平上或位 于其前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推压型连接器,其中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杠杆构件从所述 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二位置的移动方向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杠杆构件的排列方向均平行的 平面而言,处在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杠杆构件的第一操作表面比处在所述第三位置 处的所述第二杠杆构件的第二操作表面更加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压型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杠杆构件 交替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压型连接器,其中两个第一杠杆构件一组以 及两个第二杠杆构件一组交替排列。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推压型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操作表面中 的每一个在每个操作表面的前端处形成有凸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推压型连接器,所述推压型连接器具有避免使操作员出现连接器的杠杆构件的操作误差的结构。相对于所述杠杆的按压方向而言,处在第一位置处的第一杠杆构件(3a)的第一操作部分(35a)位于处在第三位置处的第二杠杆构件(3b)的第二操作部分(35b)的前面。此外,在朝向所述杠杆的前端或所述操作员侧的方向上,第一杠杆构件(3a)的第一操作部分(35a)与第二杠杆构件(3b)的第二操作部分(35b)相比突出更远。因此,第二杠杆构件(3b)不太可能妨碍第一杠杆构件(3a)的操作,并且第一杠杆构件(3a)不太可能妨碍第二杠杆构件(3b)的操作。
文档编号H01R9/22GK102037612SQ200980118417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5日
发明者南云孝幸, 林达也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