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003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可显示工作状态的线缆连接器组件。背景技术
在现有线缆连接器组件中通常包括有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相互电性连接的线缆及遮蔽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在现有线缆连接器组件中,通常情况下,金属壳体完全遮蔽于绝缘本体的外围,所以无法直观的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外围观察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工作与否,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如何克服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工作人员的一个研究方向,下面将介绍一种可以直观的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外围观察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工作与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中设置有LE D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与所述导电端子相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及遮蔽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方的LE D及与所述LE D相配合的导光管,所述金属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导光管穿过的开孔,所述导光管穿设于开孔后并延伸至所述金属壳体的外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线缆连接器组件中设置一 LED及组装于此LED上方面的导光管的作用,再通过将该导光管穿设至金属壳体和绝缘外壳外侧后,从而观察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工作状态。

图I是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I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组装图。图4是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部分立体组装图。图5是图I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I至图2所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I、设置于绝缘本体I中的导电端子2、与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3、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3后方的线缆4、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上方的LED5、设置于LED5上方的导光管6及遮蔽于绝缘本体I外围的金属壳体7。请参照图I至图2所示,绝缘本体I包括主体部10及自主体部10向前延伸形成的舌部11,自主体部10的后表面向前凹陷形成有两排分别贯穿于舌部11上下表面上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2和第二端子收容槽13。导电端子2共包括有沿上下方向排列的两排,其中上排导电端子收容于设置于绝缘本体I上表面上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2中且定义为第一端子20,下排导电端子收容于设置于绝缘本体I下表面上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3中且定义为第二端子21。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21的前端对接部200、210分别突露于舌部11的上下表面上,且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21的尾部201、211分别延伸超出绝缘本体I的后表面之外。印刷电路板3大致呈平板状,且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21分别焊接于印刷电路板3的上下表面上。自印刷电路板3的左右侧表面的后末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凸出部30,印刷电路板3的后方且位于凸出部30之间的位置设有三个通孔31,且通孔31在印刷电路板3上呈三角形排列,其中位于三角形的顶点位置的通孔贯穿于印刷电路板3的后表面上。线缆4包括有复数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3后方的芯线40及包覆于芯线40外围的绝缘外皮41。 LED5贴装于印刷电路板3的上表面的后方。请参照图I至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上的且位于LED5上方的导光管6,导光管6大致呈长方体状,自导光管6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有一突出部60,自导光管6的下表面上凹陷形成有一用来收容LED5的凹陷部61,且导光管6的下表面上位于凹陷部61周围的位置突起形成有三个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上的通孔31内的凸柱62。通过凸柱62与通孔31之间的组装配合进而将导光管6与印刷电路板3相互固定组装于一起,此时,LED5收容于凹陷部61中且设置于印刷电路板3和导光管6之间。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设置于绝缘本体I外围的金属壳体7,金属壳体7包括有下壳体71及与下壳体71相组装配合的上壳体72。下壳体71包括底部710、自底部710两侧向上弯折形成的侧缘711及自底部710的后表面向后延伸形成的线缆握持部712,侧缘711分隔成前后间隔的两段,自侧缘711的后段上分别外突形成有一锁扣部7110。上壳体72包括有前端框体部720及自框体部720的上表面向后延伸形成的延伸部721,延伸部721的后表面向前延伸形成有一与凸出部30相配合的缺口部722,自延伸部721的两侧缘上位于缺口部722前方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一与锁扣部7110相配合的锁扣孔7210。延伸部721的上表面上且位于缺口部722两侧的位置形成有一用来收容导光管6的开孔7211。请参照图I至图2并结合图3至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套设于金属壳体7前方的绝缘套体8及组装于绝缘套体8及金属壳体7外围的外壳体9,自外壳体9的上壁的后端形成有一贯穿上壁上下表面的与开孔7211相对齐的供导光管6的突出部60穿过的穿孔90。在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中,通过在印刷电路板3上设置的LED5及设置于LED5上方的导光管6,导光管6穿过金属壳体7和外壳体9上设置的开孔7211和穿孔90后达到散光的目的,进而指示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工作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与所述导电端子相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及遮蔽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方的LED及与所述LED相配合的导光管,所述金属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导光管穿过的开孔,所述导光管穿设于开孔后并延伸至所述金属壳体的外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包覆于所述金属壳体外围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壁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开孔相对齐的供所述导光管穿过的穿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末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凸出部,自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方且位于凸出部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三个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三角形排列,所述位于三角形顶点位置的通孔贯穿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导光管的上表面向上突起形成有一穿设于所述开孔和通孔中的突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管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有一用来收容所述LED的凹陷部,自所述导光管的下表面上位于所述凹陷部周围的位置突起形成有三个收容于所述通孔中的凸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收容于凹陷部中且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和导光管之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金属壳体的后表面向前延伸形成有与凸出部相配合的缺口部。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上的一排第一端子和收容于所述下表面上的一排第二端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分别焊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下表面上。
全文摘要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与所述导电端子相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及遮蔽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方的LED及与所述LED相配合的导光管,所述金属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导光管穿过的开孔,所述导光管穿设于开孔后并延伸至所述金属壳体的外围。
文档编号H01R13/502GK102761035SQ20111011094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9日
发明者周毅, 杨忠晏, 柯作锦, 邢大伟, 陈 峰, 马迎星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