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937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上的退模装置,更具体地说指一种绕线机上的小模头的退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的方式是采用一个专门的气缸,通过一个连接板拖动抽芯杆从而带动小模头移动,连接板还需要有导向装置,该方式使用零件较多,成本高,且在设备的整个动作循环中增加了一个气缸的动作,增加了设备单个循环的运行时间,降低了设备的效率。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人创新地设计出一种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其直接利用飞叉座的后退动作,带动小模头的后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其直接利用飞叉座的后退动作,带动小模头的后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包括与小模头联接的抽芯杆,及与抽芯杆活动联接的飞叉座,所述的小模头与飞叉座之间还设有套于抽芯杆外周的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抽芯杆尾部的限位挡块。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与飞叉座活动联接的滑杆,以及用于驱动滑杆移动的驱动座。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限位挡块设有紧定螺钉。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原来的结构节省了退模气缸、连接板及连接板的导向装置,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在设备的动作循环中少了一个气缸的动作,减少了单个循环的时间,增加了运行效率;有效地优化了绕线机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绕线机运行时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 小模头 2 抽芯杆3 飞叉座 4 限位挡块41 紧定螺钉5 驱动座51 滑杆6 大模头[0018]20 间隙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包括小模头1、与小模头1联接的抽芯杆2,及与抽芯杆2活动联接的飞叉座3,小模头1与飞叉座3之间还设有套于抽芯杆2外周的弹簧(图中未示出),还包括固定于抽芯杆2尾部的限位挡块4。还包括与飞叉座3活动联接的滑杆51,以及用于驱动滑杆51移动的驱动座5。限位挡块4设有紧定螺钉41,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抽芯杆2。飞叉座3于最外止点时(即驱动座5将飞叉座3移动至最外端时),小模头1的外端部抵止于大模头6的外端部,此时,限位挡块4与飞叉座3 的端面之间至少还要保持有2 20mm的间隙。而驱动座5将飞叉座3退回时,则要比原来结构的行程多出一部分,这多出一部分的行程距离为前面的2 20mm间隙加上小模头与大模头之间需要分开的距离之和。比如小模头与大模头之间需要分开的距离为10mm,则飞叉座需要多移动的行程距离为12 30mm。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原来的结构节省了退模气缸、连接板及连接板的导向装置,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在设备的动作循环中少了一个气缸的动作,减少了单个循环的时间,增加了运行效率;有效地优化了绕线机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绕线机运行时的可靠性。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包括与小模头联接的抽芯杆,及与抽芯杆活动联接的飞叉座,所述的小模头与飞叉座之间还设有套于抽芯杆外周的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抽芯杆尾部的限位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飞叉座活动联接的滑杆,以及用于驱动滑杆移动的驱动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挡块设有紧定螺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的小模头退模装置,包括与小模头联接的抽芯杆,及与抽芯杆活动联接的飞叉座,所述的小模头与飞叉座之间还设有套于抽芯杆外周的弹簧,包括固定于抽芯杆尾部的限位挡块。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原来的结构节省了退模气缸、连接板及连接板的导向装置,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在设备的动作循环中少了一个气缸的动作,减少了单个循环的时间,增加了运行效率;有效地优化了绕线机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绕线机运行时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B13/00GK202205512SQ2011203034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游永红 申请人:深圳市安的利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