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极板包片叠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020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极板包片叠片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包片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包片叠片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将正极片、负极片、隔板纸组装为极群,隔板纸是包夹在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因此行业内通常称之为“包片”或“包板”工序。

为提高极板包片效率,公开号为CN205508951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极板手工包片台,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包片纸固定装置,包片纸固定装置前部设置有操作台,操作台远离包片纸固定装置侧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呈弧形,且左右两端下顶角位置设置有弧形缺口,操作台上设置为网格状,操作台底部连接有灰斗,操作台上部设置有极板包装定位模具,包片纸固定装置上设置有纸盘固定装置和引纸槽,引纸槽与操作台连接;该专利利用防护罩将操作人员头部与包片操作台进行隔离,避免包片操作人员吸入包片操作台上的灰尘。

传统的“包片”工序,多以人工操作为主,操作工人先取一片负极片,用裁好的隔板纸两面包夹正极片并叠放负极片上,保证每一组正、负极片之间都有隔板纸,循环上述操作,完成整个包片及组装,不仅效率低,而且包片质量也不高,极片上掉落的铅尘也会对操作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极板包片叠片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隔板纸卷逐步释放的同时,利用释放路径上的两组夹隔板纸结构,生成两道反向的折叠夹痕,便于人工在操作台,根据折叠夹痕的位置进行包片工作,效率高,利于提升包片质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蓄电池极板包片叠片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内的操作台,还包括:

安装在机架上的纸卷支架,用于放置为所述操作台供纸的隔板纸卷;

设置在机架内的卷纸释放路径上的卷纸牵引机构;

依次设置在所述卷纸释放路径上的第一夹隔板纸机构和第二夹隔板纸机构,用于夹持所述隔板纸并生成方向相反的折叠夹痕。

两组夹隔板纸机构依次布置在卷纸释放路径上,夹持隔板纸生成两道反向的折叠夹痕,确定包片时隔板纸的折叠位置和方向,提升包片的操作速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卷纸牵引机构包括夹持在隔板纸两侧且反向转动的两个夹持辊,以及驱动两夹持辊的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带动两个夹持辊转动,从而牵引两夹持辊之间的隔板纸,纸卷支架上的隔板纸卷转动释放;同时,调整夹持辊的转速,可调节纸卷的释放速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引导隔板纸进入卷纸牵引机构的导向槽,用于限定隔板纸的位置,便于其偏离正常释放轨道。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槽位于两间距可调的限位块之间,根据隔板纸的宽度来调节两限位块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尺寸极板的包片。

为便于所述限位块的位置调节,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中部具有位置调节用的条形槽,条形槽内设有紧固螺栓。

进一步优选的,设有紧箍两限位块上的弹性圈,对两限位块进行涨紧,避免限位块移位,同时,隔板纸由所述弹性圈下部通过,避免隔板纸从导向槽内的脱出;所述的弹性圈可以为橡皮筋或橡胶圈等。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夹隔板纸机构包括:

固定在机架内且中部设有穿纸孔的底板;

位于所述穿纸孔一侧的活动夹板,具有作用于与隔板纸的楔形边;

位于所述穿纸孔另一侧的支撑块,该支撑块侧面设有配合活动夹板生成所述折叠夹痕的凹槽。

在活动夹板的楔形边处,边缘的厚度逐渐减少,在活动夹板夹持隔板纸时,与支撑块上的凹槽夹持配合,在隔板纸上生成较深的折叠夹痕。

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夹隔板纸机构内,活动夹板与支撑块相对所述第一夹隔板纸机构反向安装,用于生成与第一夹隔板纸机构的折叠夹痕方向相反的第二道折叠夹痕。

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夹隔板纸机构内,活动夹板的楔形边包裹柔性层,如硅胶片,在夹持隔板纸时,生成的折叠夹痕较宽和浅,便于从此处包覆极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操作台包括安装有包片斜板,该包片斜板的中部设有进纸槽,进纸槽的末端安装有支撑底板,用于堆叠包覆好的极板。

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隔板纸卷逐步释放的同时,利用释放路径上的两组夹隔板纸结构,生成两道反向的折叠夹痕,便于人工在操作台根据折叠夹痕的位置进行包片工作,效率高,利于提升包片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蓄电池极板包片叠片机的结构图;

图2为蓄电池极板包片叠片机的侧视图;

图3为导向机构示意图;

图4为夹隔板纸机构示意图;

图5为夹隔板纸机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的蓄电池极板包片叠片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内的操作台2和纸卷支架3,纸卷支架3内放置有为操作台2供纸的隔板纸卷12。在机架内的卷纸释放路径上,依次安装有导向机构13、卷纸牵引机构14和两组夹隔板纸机构。

如图3所示的导向机构,包括两块位置可调的限位块14,限位块14的中部设有条形孔16和紧固螺栓17,用于调节两限位块14之间的导向槽宽度,使其与其内通过的隔板纸相适应。设有紧箍两限位块14上的弹性圈15,对两限位块进行涨紧,避免限位块移位,导致导向槽的宽度改变。

卷纸牵引机构14用于拉动纸卷支架3上的隔板纸卷12转动并释放隔板纸,包括夹持在隔板纸两侧且反向转动的两个夹持辊4,以及驱动两夹持辊的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带动两个夹持辊4转动,从而牵引两夹持辊之间的隔板纸,纸卷支架上的隔板纸卷转动释放;同时,调整夹持辊的转速,可调节纸卷的释放速度。

两组夹隔板纸机构在卷纸释放路径上间隔设置,分为第一夹隔板纸机构和第二夹隔板纸机构。第一夹隔板纸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1内且中部设有穿纸孔的底板17;位于穿纸孔一侧的活动夹板19,具有作用于与隔板纸的楔形边;驱动活动夹板19的夹持气缸20;位于穿纸孔另一侧的支撑块18,该支撑块18侧面设有配合活动夹板19生成折叠夹痕的凹槽21。具体工作时,夹持气缸20推动活动夹板19,夹击两者之间的隔板纸,楔形边与凹槽21配合,即可在隔板纸上生成折叠夹痕。此处的楔形边表示其厚度向边缘逐渐缩减,形成较为锋利的边缘,压隔板纸进入凹槽21内,生成较深的第一道折叠夹痕,用于隔板纸的自贴合折叠。

第二夹隔板纸机构用于夹持隔板纸生成第二道折叠夹痕,在第二夹隔板纸机构内,活动夹板19和支撑块18相对第一隔板纸机构反向安装,生成与第一道折叠夹痕方向相反的第二道折叠夹痕。进一步,由于第二道折叠夹痕为放置极板处,活动夹板19的楔形边包裹柔性层,如硅胶片,在夹持隔板纸时,生成的折叠夹痕较宽和浅,便于从此处包覆极板。

操作台2位于机架的前部,操作台2的台面为网格状10,操作台2底部连接有灰斗11。包片斜板6位于操作台的中部,其上有进纸槽7,该进纸槽7两活动可调的夹板8之间,可调接进纸槽7的宽度,以适应不同宽度的隔板纸。进纸槽7的末端安装有支撑底板9,用于堆叠包覆好的极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