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212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插头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具体涉及一种插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快速发展,电连接器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一个基础元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维修方便等特点,主要应用于电子设备、智能仪器仪表以及电子控制设备的电器连接中。在电子设备中,连接器的重量决定了整机的重量,快速插拔的定位导向也是机柜中连接器必须具备的一个特点,并且连接器的装配和维修也成为了相关技术领域的人员所致力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插头电连接器中,插针外露在电连接器壳体外,插头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容易变形,致使插头电连接器在插合时,因插针损伤而不能与对应的插座配合连接;再者,目前插头电连接器结构复杂,安装过程比较复杂,安装板和插针未设置防转定位结构,一方面,插针在安装过程中因为人工误差容易出现安装错误,所以安装完的插头电连接器需要进行测试,耗费人力物力,增大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不能实现盲安装,需要人工实时看安装板避免安装错误,这样不仅耗费时间长,而且生产效率低;另外,插头电连接中的插针需要与印制线路板焊接,目前插针的位置一致性不易保证,尤其是对于大尺寸多针脚的插头电连接器,不能使设置在插针尾部的焊线槽按照一定位置排列,而不便于焊接导线造成少数针脚接触不良。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设计合理的插头电连接器,通过设置具有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和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的插针,可快速准确安装,安装省时省力,且装配机构简单,通过在壳体前端开口设置有防误插倒角,防止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的反插,造成电路连接错误,使 用效果好,可靠性高,通过在壳体后端开口两侧面设置第一凸起,使得下安装挡板的后表面与第一凸起的内表面贴合定位,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实现方便且成本低,通过设置具有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和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的插针,可快速准确安装,安装省时省力,通过在壳体前端开口设置有防误插倒角,防止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的反插,造成电路连接错误,可靠性高,通过在壳体后端开口两侧面设置第一凸起,使得下安装挡板的后表面与第一凸起的内表面贴合定位,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上安装板、设置在壳体内部且位于上安装板后侧的下安装板以及穿设在下安装板和上安装板中的多个插针,所述上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圆孔、第一定位圆柱和多个用于安装插针的第一通孔,所述下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圆孔配合安装的第二定位圆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圆柱配合安装的第二定位圆孔和多个用于安装插针且与第一通孔中心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上安装板的后表面与下安装板的前表面相贴合,多个所述插针的结构均相同,所述插针包括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和自所述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向后延伸的半圆形圆柱插针部,所述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和所述半圆形圆柱插针部一体成型,所述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的尾部设置有用于焊接导线的焊线槽,所述第一通孔为配合安装所述阶梯形圆柱插针部的阶梯形圆孔,所述第二通孔为配合安装所述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的半圆形通孔,所述阶梯形圆柱插针部穿过第一通孔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穿过第二通孔露出于壳体外部,所述壳体为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所述壳体的前端开口设置有防误插倒角,所述壳体的后端开口两侧面设置有第一凸起。

上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的前侧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装在插针上。

上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通过安装挡板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板的上端和下端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下安装板的上端和下端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供安装挡板穿过的第二凹槽,所述壳体后端开口的上端和下端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嵌设置有第二凸起;

所述安装挡板的弯头端钩挂在第二凸起上,所述安装挡板的直头端通过翻铆钩挂在第三凹槽内。

上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端开口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壳体为铝壳体,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镍镀膜层。

上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圆柱的外径与第二定位圆孔的孔径相等,所述第二定位圆柱的外径与第一定位圆孔的孔径相等;所述第一定位圆柱的高度、第二定位圆柱的高度、第二定位圆孔的孔深和第一定位圆孔的孔深均相等。

上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均由PBT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安装板上设置第一定位圆柱和第一定位圆孔,在下安装板上设置第二定位圆柱和第二定位圆孔,使上安装板上的第一定位圆柱与下安装板上的第二定位圆孔相对应配合安装,下安装板上的第二定位圆柱与上安装板上的第一定位圆孔相对应配合安装,实现装配定位,避免装配错误,可以达到盲安装,装配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和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的插针、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为配合安装阶梯形圆柱插针部的阶梯形圆孔,第二通孔为配合安装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的半圆形通孔,这样在装 配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时,阶梯形圆柱插针部穿过阶梯形圆孔固定在壳体内,插针不易在安装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穿过半圆形通孔露出于壳体外部,再者通过设置半圆形通孔使得插针不易在圆周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插针尾部的焊线槽按照一定位置排列,便于焊接导线。而且装配过程中可以实现盲安装,不用人工紧盯安装板和插针,省时省力,且安装完的插头电连接器不再需要进行焊线槽的一致朝向检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前端开口上设置防误插倒角,防止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的反插,造成电路连接错误,通过在壳体后端开口两侧面设置第一凸起,使得下安装挡板的后表面与第一凸起的内表面贴合定位,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结构简单。

4、本实用新型分别通过在上安装板的上端和下端中心位置设置第一凹槽、下安装板的上端和下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供安装挡板穿过的第二凹槽以及壳体后端开口的上端和下端中心位置设置第三凹槽,第一凹槽内嵌设置有第二凸起,使得安装挡板的弯头端钩挂在第二凸起上,安装挡板的直头端通过翻铆安装在第三凹槽内,固定可靠,结构稳定。

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可靠性高,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实现方便且成本低,通过设置具有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和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的插针,可快速准确安装,安装省时省力,通过在壳体前端开口设置有防误插倒角,防止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的反插,造成电路连接错误,可靠性高,通过在壳体后端开口两侧面设置第一凸起,使得下安装挡板的后表面与第一凸起的内表面贴合定位,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端开口朝前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1-1—第三凹槽; 1-2—防误插倒角;

1-3—第一凸起; 2—密封垫; 3—上安装板;

3-1—第一定位圆孔; 3-2—第一定位圆柱; 3-3—第一通孔;

3-4—第一凹槽; 3-5—第二凸起; 4—下安装板;

4-1—第二定位圆孔; 4-2—第二定位圆柱; 4-3—第二通孔;

4-4—第二凹槽; 5—插针; 5-1—焊线槽;

6—安装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上安装板3、设置在壳体1内部且位于上安装板3后侧的下安装板4以及穿设在下安装板4和上安装板3中的多个插针5,所述上安装板3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圆孔3-1、第一定位圆柱3-2和多个用于安装插针5的第一通孔3-3,所述下安装板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圆孔3-1配合安装的第二定位圆柱4-2、与所述第一定位圆柱3-2配合安装的第二定位圆孔4-1和多个用于安装插针5且与第一通孔3-3中心重合的第二通孔4-3,所述上安装板3的后表面与下安装板4的前表面相贴合,多个所述插针 5的结构均相同,所述插针5包括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和自所述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向后延伸的半圆形圆柱插针部,所述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和所述半圆形圆柱插针部一体成型,所述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的尾部设置有用于焊接导线的焊线槽5-1,所述第一通孔3-3为配合安装所述阶梯形圆柱插针部的阶梯形圆孔,所述第二通孔4-3为配合安装所述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的半圆形通孔,所述阶梯形圆柱插针部穿过第一通孔3-3固定在壳体1内,所述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穿过第二通孔4-3露出于壳体1外部,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的前端开口设置有防误插倒角1-2,所述壳体1的后端开口两侧面设置有第一凸起1-3。

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防误插倒角1-2与插座电连接器配合安装时进行定位,防止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的反插,造成电路连接错误。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板3的前侧设置有密封垫2,所述密封垫2套装在插针5上。

实际安装过程中,当插头电连接器和插座电连接器对插时,所述密封垫2起到界面密封作用。

如图4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板3通过安装挡板6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上安装板3的上端和下端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3-4,所述下安装板4的上端和下端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供安装挡板6穿过的第二凹槽4-4,所述壳体1后端开口的上端和下端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三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3-4内嵌设置有第二凸起3-5;

所述安装挡板6的弯头端钩挂在第二凸起3-5上,所述安装挡板6的直头端通过翻铆钩挂在第三凹槽1-1内。

实际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二凸起3-5为长方形凸起,所述长方形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3-4的宽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壳体1为铝壳体,且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镍镀膜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圆柱3-2的外径与第二定位圆孔4-1的孔径 相等,所述第二定位圆柱4-2的外径与第一定位圆孔3-1的孔径相等;所述第一定位圆柱3-2的高度、第二定位圆柱4-2的高度、第二定位圆孔4-1的孔深和第一定位圆孔3-1的孔深均相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安装板3和下安装板4均由PBT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装配人员把设置有焊线槽5-1的半圆形圆柱插针部的尾部穿过设置在下安装板4上的第二通孔4-3,使焊线槽5-1露出于壳体1外部,所述半圆形圆柱插针部固定在下安装板4内;接着,将所述阶梯形圆柱插针部穿过设置在上安装板3上的第一通孔3-3,使上安装板3上的第一定位圆柱3-2与下安装板4上的第二定位圆孔4-1相对应配合安装,下安装板4上的第二定位圆柱4-2与上安装板3上的第一定位圆孔3-1相对应配合安装,使所述阶梯形圆柱插针部固定在壳体1内,避免插针5的尖端被损伤;最后,安装挡板6的弯头端穿过下安装板4设置的第二凹槽4-4后钩挂在上安装板上3的第二凸起3-5上,安装挡板6的直头端通过翻铆钩挂在第三凹槽1-1内,且使得下安装板4的后表面与第一凸起1-3的内表面贴合定位,完成装配,在装配过程中,实现装配定位,避免装配错误,可以达到盲安装,装配操作简单,可靠性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