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316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路板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晶显示模组中,主要采用灯条作为液晶显示模组的背光源。通常灯条由包括设有多颗发光二极管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和设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端子组成。在灯条与所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组件进行连接时,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下述两种方式:(1)外设连接器插拔式:首先需要在印刷电路板110上焊接上连接器120,将灯条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30与连接器120上的连接端子对齐后,扣上钢琴盖,实现灯条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30与印刷电路板110组件的连接(参见图1A)。(2)焊接式:需要将灯条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30的出线处做成正负两个引脚,直接与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110对应的正负极焊接在一起(参见图1B)。

采用外设连接器插拔式连接灯条和印刷电路板,由于额外设置连接器,容易占用空间,在组装时增加了模组的高度,不利于模组的薄化发展需求;采用焊接式连接灯条和印刷电路板,由于焊接的连接端子处不能做补强,容易断裂,引起材料的消耗,且不易重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以解决灯条与印刷电路板采用现有技术进行连接后,需要额外占用空间或不易重工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电路板,包括:印刷电路板本体和盖板;

所述印刷电路板本体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金属引脚;所述盖板与所述凹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盖板扣合在所述凹槽内,并将所述金属引脚与待连接部件进行压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还包括转轴;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转轴的插孔,所述盖板通过所述转轴和所述插孔与所述凹槽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印刷电路板,还包括:固定部件,用于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本体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盖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本体扣合时,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之间。

进一步地,沿所述凹槽深度方向,所述凸起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卡勾;所述卡勾设置于所述盖板远离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本体连接的一端,用于将所述盖板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本体卡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卡勾包括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所述第一卡勾和所述第二卡勾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待连接部件的宽度;所述待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卡勾和所述第二卡勾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上表面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底面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扣合在所述凹槽内将所述金属引脚与所述待连接部件进行压合连接时,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印刷电路板本体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印刷电路板本体边缘上设置凹槽,并设置可与印刷电路板本体扣合的盖板,在实际操作中,只需将待连接部件放置于凹槽内,对准金属引脚,并转动盖板扣合固定所述待连接部件,即可实现所述印刷电路板与待连接部件的连接,相比较于现有技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印刷电路板与待连接部件,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组装方便,易重工,还又可避免出现因外设连接件而增加高度的问题,操作方便、灵活,且满足了液晶显示模组对轻薄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外设连接器连接印刷电路板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焊接连接印刷电路板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与图2B盖板所对应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盖板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盖板扣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补强后的待连接部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印刷电路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电路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另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盖板扣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与图9A所示的另一种盖板所对应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的另一种盖板扣合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提供的图10B中的盖板扣合在凹槽内的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印刷电路板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印刷电路板包括:印刷电路板本体110和盖板120;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11,凹槽111的底面上设有金属引脚112;盖板120与凹槽111的侧壁转动连接;盖板120扣合在凹槽111内,并将金属引脚112与待连接部件进行压合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金属引脚112的形状及尺寸等参数对应于待连接部件的连接端子的形状及尺寸等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可以理解的是,凹槽111内设置的金属引脚112的数量、结构以及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待连接部件区别设置,在此不做限定。例如,金属引脚112具体可包括正引脚、负引脚和/或接地引脚等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地,盖板120的上表面的形状与凹槽111的底面的形状相同。进一步地,盖板120的尺寸可与凹槽111的尺寸相符,也就是说,当盖板120扣合在凹槽111内时,凹槽111与盖板120紧密贴合,在印刷电路板110上表面不留缝隙。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盖板120扣合时,可与凹槽111紧密贴合,不仅可使得待连接部件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充分压合连接,同时还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凹槽111,保证待连接部件在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的凹槽内处于干净的环境,实现更好地连接。

示例性地,凹槽111的底面形状可以为倒“T”型、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在此不做限定。优选是结合待连接部件连接端的形状设定,例如,可与待连接部件连接端的形状相同,设定在此我们并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见图2B,盖板120还可包括转轴121。相应地,凹槽11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转轴的插孔113(参见图2C),盖板120可通过转轴121和插孔113与凹槽111的侧壁转动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操作方式可以为:在印刷电路板未与待连接部件130连接时,优选是使得盖板120处于扣合状态,不易损坏印刷电路板,并能够保证金属引脚112的而清洁度,且节省空间。因此,在与待连接部件130进行连接时,首先,作业人员需要保证盖板120处于打开状态,然后在盖板120打开的情况下,将待连接部件130的连接端子的正、负极与金属引脚112的正、负极对齐(参见图3),最后,扣合盖板120压合连接待连接部件130与金属引脚112即可(参加图4)。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强后的待连接部件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可以采用补强板140对待连接部件130的非连接区域进行补强,可有效避免在作业人员操作待连接部件130与印刷电路板进行连接时损伤待连接部件130,提高待连接部件130的强度,方便组装。示例性地,待连接部件13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

实施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印刷电路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优化,相比较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所述的印刷电路板还可以包括:固定部件(图中未示出),用于将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扣合。本技术方案可以有效保证盖板120扣合后充分将待连接部件130固定,使得待连接部件130固定与金属引脚112充分接触,稳定连接。

固定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凸起114,凸起114设置于凹槽111的侧壁上;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扣合时,盖板120位于凸起114与凹槽111之间。其中,盖板120位于凸起114与凹槽111之间可以理解为,凸起114压合固定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凸起114和盖板120对待连接部件130进行双重固定,使得待连接部件130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更加稳固。

考虑用户对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化需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沿凹槽111深度方向,凸起114的厚度小于凹槽111的深度。其中,Z方向为凹槽111深度方向。本技术方案,待连接部件130通过凸起114在盖板120扣合后固定盖板120,能够更好地实现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的连接,且凸起114的上表面不高于电路板本体110的上表面,不会额外占用空间,充分适应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化发展需求。

考虑到凸起114作为固定部件,用于固定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优选地,凸起114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方案中凸起114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无缝连接,且无需借助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可有效保证凸起114的强度,进而能够有效固定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示例性地,可以在凹槽111相对的侧壁上对称设置第一凸起1141和第二凸起1142(参见图7A),不仅美观,且可有效实现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的固定。当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扣合时(参见图7B),盖板120位于凸起114与凹槽之间。示例性地,盖板120可为弹性材料或具有一定柔韧度的材料。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在扣合盖板120时,作业人员可通过适当捏合盖板120的两侧,将盖板120扣合于凸起114与凹槽之间,即实现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的扣合。

实施例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相比较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卡勾122;卡勾122设置于盖板120远离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连接的一端,用于将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卡合固定。也就是说,在盖板120远离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连接的一端设置一个或多个卡勾122来固定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可以理解的是,卡勾122的具体位置在不妨碍待连接部件130与凹槽111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可结合待连接部件130与凹槽111的位置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图9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优选地,卡勾包括第一卡勾1221和第二卡勾1222;第一卡勾1221和第二卡勾1222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待连接部件130的宽度,待连接部件130位于第一卡勾1221和第二卡勾1222之间。本技术方案可以将待连接部件130固定于第一卡勾1221和第二卡勾1222之间,使得待连接部件130更加稳固,保证待连接部件130的连接端子与金属引脚112紧密连接,更好保证印刷电路板与待连接部件130的性能。相应的,图9B为对应凹槽111的结构。图9A提供的另一种盖板的尺寸与图9B提供的凹槽111尺寸相匹配,在盖板12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扣合时后(参见图9C),可与凹槽111紧密贴合,待连接部件130固定于第一卡勾1221和第二卡勾1222之间,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稳定连接。

实施例四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图10B中的盖板扣合在凹槽内的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相比较上述实施例,区别在于,如图10A和10B所示,优选地,盖板120扣合在凹槽111内将所述金属引脚112与待连接部件130进行压合连接时,盖板120的上表面不高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的上表面。

考虑用户对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化需求,可以根据凹槽111的深度、待连接部件130的厚度及金属引脚的厚度,采用多种方式对盖板120进行设计,具体地,可以将盖板120与待连接部件130接触的一端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减薄(参见图10A),从而使盖板120扣合在凹槽111内将所述金属引脚与待连接部件130进行压合连接时,盖板120的上表面不高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的上表面(参见图10B),节省印刷电路板外的空间,更好地适应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化需求。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盖板120的厚度与待连接部件130的厚度之和小于凹槽111的深度。优选地,盖板120的厚度、金属引脚112的厚度与待连接部件130的厚度之和等于凹槽111的深度。也就是说,在盖板120扣合时,盖板120的上表面不高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的上表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待连接部件130通过盖板120扣合实现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的连接时,不会额外占用空间,适应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化发展需求。

为了加强盖板120与凹槽111连接的稳定性,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盖板120与凹槽111连接的一端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盖板120另一端的厚度。采用本技术方案,盖板120与凹槽111连接的一端可以有效支撑盖板120另一端,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打开和扣合盖板120,上述技术方案可更有效的保证盖板120与凹槽111稳定连接。

当金属引脚112相对于盖板120与待连接部件130较薄,不考虑金属引脚在凹槽111内所占用的空间时,优选地,盖板120与凹槽111连接的一端的厚度等于盖板120另一端的厚度与待连接部件130的厚度之和。

若考虑金属引脚112在凹槽111内所占用的空间,优选地,盖板120与凹槽111连接的一端的厚度等于盖板120另一端的厚度、待连接部件130的厚度与金属引脚112的厚度之和。本技术方案可以使得盖板120、待连接部件130、金属引脚112与凹槽111在盖板120与凹槽111扣合时,紧密贴合,进一步保证待连接部件130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的稳定连接。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印刷电路板本体110边缘上设置凹槽111,并设置可与印刷电路板本体110扣合的盖板120,在实际操作中,只需将待连接部件放置于凹槽111内,对准金属引脚112,并转动盖板120扣合固定所述待连接部件130,即可实现印刷电路板与待连接部件130的连接,相比较于现有技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印刷电路板与待连接部件,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组装方便,易重工,还可避免出现因外设连接件而增加高度的问题,操作方便、灵活,且满足了液晶显示模组对轻薄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