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730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具体应用于电力电子行业中的同轴电缆连接。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行业中的设备之间通常彩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进行连接,连接性能直接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现有技术中配接编织网电缆的压接式射频同轴连接器与电缆连接主要靠压接套压接变形后将电缆与连接器固定,电缆线芯与连接器中心导体焊接时容易使电缆中间的绝缘层融化变形,很难插入连接器主壳体中,安装难度大;且焊料不能充分流动,易造成虚焊,焊接不可靠,连接效率低,造成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电性能不稳或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要求焊接可靠,连接性能好,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导体,外壳体与内导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子,内导体尾部有电缆线芯插入孔,插入孔上侧面去除部分导体材料构成缺口,能够露出插入孔内部的电缆线芯,外壳体上与内导体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窗口,外壳体窗口正对着内导体缺口;外壳体包含有窗口位置的尾部外设置有压接套;

所述内导体外表面具有滚纹和倒刺,内导体与绝缘子通过倒刺和滚纹配合连接;

所述外壳体尾部套装压接套后通过压接构成六角形状;

所述内导体尾部缺口表面是由一段与中心线平行的平面和一段过渡圆弧面构成;

所述内导体为标准N型;

所述压接套内部具有限位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电缆线芯与内导体焊接方便,压接后电缆与连接器紧密连接,保证了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装配、焊接操作方便,焊接过程直观可靠,电连接性能稳定,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连接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连接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外壳体3,外壳体3内部设置有内导体1,外壳体3与内导体1之间设置有绝缘子2,内导体1尾部有电缆线芯插入孔,插入孔上侧面铣掉一半导体材料构成缺口,露出插入孔内部的电缆线芯,外壳体3上与内导体1缺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窗口,外壳体3窗口正对着内导体1缺口;外壳体3包含有窗口位置的尾部外设置压接套4;外壳体3尾部套装压接套4后通过压接构成六角形状;内导体1尾部铣切面由一段与中心线平行的平面和一段过渡圆弧面构成;内导体1外表面具有滚纹和倒刺,内导体1与绝缘子2通过倒刺和滚纹过盈配合连接,连接可靠;内导体1为标准N型;压接套4内部具有限位台阶;使用频段0~3000MHz,电压驻波比:≤1.15。

内导体1外表面具有滚纹和倒刺,内导体1与绝缘子2通过倒刺和滚纹过盈配合紧密连接,能起到防轴向位移和径向旋转的作用,即使在压接电缆与连接器时受到外部的冲击力也不会影响整根电缆组件的安装尺寸,内导体1具有标准的N连接器尺寸结构,适用性强,使用范围广。

电缆按要求的尺寸剥去连接部位的绝缘层,穿过压接套4后将电缆线芯插入内导体1尾部铣去上侧一半导体材料的内孔,电缆的绝缘层端面与内导体1尾部端面接触,电缆的金属屏蔽层覆盖于外壳体3尾部,此时电缆的绝缘层未随焊接过程升温,未融化变形因而能顺利安装到位,安装方便,装配效率高;外壳体3的窗口使得内导体1尾部的R弧状铣切平面与电缆线芯露出可视,通过外壳体3的窗口将电缆的线芯和连接器的内导体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焊接过程直观可视,便于检查是否有虚焊或短路的现象发生,焊接方便,焊接质量可靠;再将压接套4推移套装于外壳体3尾部,通过压接模具将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和部分电缆外皮与外壳体、压接套均地模压固定连接,压接套4与外壳体3、电缆的金属屏蔽层通过压接构成六角形状,进一步确保提高内导体1与电缆线芯、电缆金属屏蔽层与外壳体3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连接后的整根电缆组件有良好的VSWR性能,电缆组件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功能;压接套的限位台阶方便安装,既能有效的使电缆与连接器可靠的连接,同时也将连接器主体开窗处进行了有效的保护,确保整根电缆组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标准N型的中心导体,结构简单,安装效率高,电缆线芯与连接器内导体焊接方便,压接后电缆与连接器紧密连接,保证了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高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